跨越式跳高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跨越式跳高篇一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与实践,体验成功,提高跳跃能力发展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
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45度之间,距离一般约5-7步,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
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60-80厘米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
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较差,对跨越式跳高兴趣不大。
针对这一现象,本节课主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课的任务。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知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懂得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单脚起跳、助跑与起跳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刻苦、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挑战新目标的优良品质。
4、重点:单脚起跳5、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趣味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2024年优秀教案《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跳跃与跳高”第三节“跨越式跳高”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训练方法以及比赛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跳高杆:若干根,高度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
2. 跳高垫子:若干个,确保学生安全。
3. 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跳跃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跳高垫子和跳高杆,组织学生进行“跳高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5分钟)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强调技术要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动作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比赛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培养学生竞技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起跳: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膝盖微屈,上体前倾。
跨杆:摆动腿向前摆动,大腿带动小腿,勾脚尖。
落地:两腿并拢,脚跟先着地,屈膝缓冲。
2. 跨越式跳高训练方法空中换脚练习跨越障碍物练习模拟比赛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完成跨越式跳高动作练习,拍摄视频,记录进步过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动作规范,努力提高跳跃高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方面仍有不足,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学校:阿荣旗复兴中学姓名:唐再龙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阿荣旗复兴中学唐再龙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胆量,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跳跃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中小学跳高技术中比较简单和最常见、最常用的技术,它是学习其他优越技术的基础,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技术环节构成。
我准备用4个课时来达到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学,该次课是新授课的第一课时,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从助跑、起跳到过杆剪绞的技术结合上。
考虑到本课对学习技术要领的时间分配得比较多,所以在课中安排有强化下肢力量的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
三、学情分析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练习的能力都很强,善于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后,能够带着问题去探讨、去体验,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自主练习,自主探讨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多思考,多问、多学,体现出他们这个阶段的特点。
本课用方形队列组织教学,可以使教师讲解、示范的情况,以及各组学练的情况等,都能够兼顾到,教学互动也很方便。
简单的器材设施布置上,更贴近了常态课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够知道如何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并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构成要素)。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紧密衔接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对于同伴的表现给予鼓励。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紧密衔接。
学生在跳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起,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如何将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难点: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充分收腹举腿。
很多同学在初学时,仅能做到积极助跑和起跳,却兼顾不了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的充分收腹举腿,上体前倾的动作。
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运动技能》模块,具体内容为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能。
教材章节为《田径》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简单比赛的组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掌握,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跳高基本动作要领的学习,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跳高杆、海绵垫、测量工具。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引导学生进入运动状态。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点。
(2)教师示范跨越式跳高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名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技能。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比赛组织(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检验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身体挺直,双脚并拢,跳起后膝盖向上提,双臂向上摆。
2. 跨越式跳高技术要点起跳时用力,空中保持身体挺直,落地时脚尖先着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进行5次跨越式跳高练习,每次间隔1分钟,记录成绩。
2. 答案:(1)动作要领:身体挺直,双脚并拢,跳起后膝盖向上提,双臂向上摆。
(2)成绩记录:学生自行记录,家长签字确认。
体育五年级下册《跨越式跳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方法和规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学生可以培养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但在跨越式跳高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方法和规则。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4.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2.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跳高场地、障碍物等。
2.器材准备:跳高器材、标志物等。
3.教学PPT: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图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方法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PPT,展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图解,让学生对动作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要领和技巧,鼓励学生勇敢尝试。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提高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优秀教案《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跳跃与跳高”部分,具体内容为跨越式跳高的技巧与训练。
重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训练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跳跃高度的提高以及安全防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跨越式跳高杆、海绵垫、测量尺、口哨等。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跳得更高?激发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5分钟)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强调关键点。
介绍跨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
3. 示范与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跨越式跳高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错误,提高学生跳跃能力。
5.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道跨越式跳高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跳跃能力。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2. 训练方法及安全防护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课后练习跨越式跳高,拍摄视频并至班级群。
答案:视频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分组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跳跃高度的提高以及安全防护。
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教学。
2. 跨越式跳高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高器材、标志物、计时器。
2. 教学场地:田径场。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示范动作。
2.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实践练习(10分钟)3.1 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4. 游戏环节(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游戏,如“跨越障碍赛”。
4.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担任裁判。
5. 结束部分(5分钟)5.1 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拉伸。
5.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防止学生受伤。
2. 对技术动作要领要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2. 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勇气、自信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跨越式跳高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
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结合其他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等,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年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体育教材第四章“跳跃运动”,详细内容为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尤其是起跳和过杆动作的协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跨越式跳高杆、海绵垫子、标志物、口哨、秒表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跨越式跳高动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作要领。
1.2 学生模仿教师动作,体验跨越式跳高的感觉。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2.1 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动作。
2.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学习并掌握动作要领。
3. 例题讲解(10分钟)3.1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跨越式跳高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4.1 学生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心得体会。
5.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跨越式跳高2. 内容:2.1 技术要领:起跳、腾空、过杆、落地2.2 训练方法:模仿、分组练习、评价与反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录制一段自己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视频,要求动作规范、连贯。
2. 答案:视频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如何改进动作,提高运动能力等。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跨越式跳高的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解析: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尤其是起跳和过杆动作的协调。
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教学内容1.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跨越式跳高接力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高器材、接力棒。
2.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体会跨越式跳高的感觉。
3. 实践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跨越式跳高接力比赛(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跨越式跳高接力比赛。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要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跨越式跳高动作,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跨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接力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速度和技巧。
3. 搜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后练习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3. 考虑如何在未来的课程中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进度。
八、教学拓展1. 介绍跨越式跳高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2. 探讨跨越式跳高与其他跳高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3. 引入相关的体育赛事和著名运动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精神。
九、安全与纪律1. 强调运动安全,提醒学生遵守运动规则,避免受伤。
跨越式跳高教案
授课班级:初一(1)班
授课日期:2012年5月9日
课型:实践课(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多种发展弹跳能力的方法,初步掌握助跑、起跳技术。
2、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及弹跳力,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以及自练、自评能力。
教学重点:起跳技术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教学过程:
1、学生整齐带入操场,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汇报。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目标。
3、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4、热身活动:
队形变换:学生站成七个小组(男生三组、女生四组)即七路纵队
⑴花样慢跑——“龙凤呈祥”
自学指导:男女生各由规定好的带头同学带领同学们跑成一路纵队,然后跟随带头同学跑各种路线、或围成各种图形。
最后男女生共同以老师为
基准围成一个大圈。
(时间3分钟)
⑵徒手操
练习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完成。
练习内容:①扩胸运动②体转运动③腹背运动
④踢腿运动⑤跳跃运动⑥正压腿
⑶跳高的辅助练习:
①踢腿(正踢、外摆、里合、轮踢)各5~8次
②纵跳10次
5、“跳兔子舞”
教与练的方法:教师讲解、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2~4*8拍后,学生随音乐在教师指导下练习。
(时间2~3分钟)
6、“小马过河”
练习方法:学生分7组,每组由两人拉开皮筋,其他人单脚连续跳过皮筋并绕“8”字型,完成一个“8”字型算一轮,两个高度各4轮(左
右脚各2轮)。
7、起跳技术
先学:
⑴练习内容:①一步起跳3~5次
②三至五步起跳3~5次
⑵练习方法:同上练习分7组展开练习
后教:
⑴问题探究:练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⑵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起跳脚与助跑方向
②助跑角度30~60度
③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难点)
当堂训练:
⑴学生分7组练习跨越式跳高
⑵各组选派1~2名跳的好学生展示
⑶分层练习即:跳得好的学生可到由跳高架和海绵包构成的场地跳跃一定的高度,其他同学回到本组练习场地拉皮筋跳较低高度。
8、放松练习
练习方法:各组坐在自己练习的大体操垫上,闭眼听音乐自己按摩或静坐放松。
9、集中、评价、宣布下课。
10、归还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