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两位数竖式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内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本59-60页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列式:43+31=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
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40+30=70 3+1=470+4=74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3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拨在十位上,3和1都拨在个位上。
有的同学心中想的算法是先算40+30,再算3+1。
想想,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竖式计算:板书设计: 43+31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谈话: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将两个两位数相加,并在竖式中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进位的概念,即在个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数上。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并能够熟练运用。
3. 学生能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处理进位。
教学难点:1. 学生在初次接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对齐错误、计算错误等问题。
2. 学生在处理进位时,可能会忘记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数上,或者计算进位时出现错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两位数相加的结果。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4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并解释进位的概念。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相互交流计算方法和心得。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强调进位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进位的技巧。
板书设计: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设计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板书,将计算步骤和进位的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同时,教师可以在板书上预留一些空位,用于展示学生的练习题和解答。
作业设计: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数学竖式计算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竖式计算,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数学思维能力,并且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下面是一年级数学竖式计算的详细介绍。
数学竖式计算是一种按位进行计算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通常需要进行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包括加法和减法。
首先,我们来看加法计算。
一年级学生通常会进行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例如,计算23+56,我们可以先将竖式写下来:```23+56______```接下来,我们按位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个位数,即3+6=9、我们将9写在个位上,并将十位上的数2写在十位上:```23+56______9```至此,我们完成了个位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计算十位数,即2+5=7、我们将7写在十位上:```23+56______79```这样,我们得到了最终的结果79除了不进位的加法,一年级学生还需要学习进位的加法。
例如,计算56+48,我们可以先将竖式写下来:```56+48______```首先计算个位数,即6+8=14、由于14大于10,我们需要进位。
我们将4写在个位上,并将十位上的数5加上进位的1,得到6、我们将6写在十位上:```56+48______6```这样,我们完成了个位的计算和进位,接下来我们计算十位数,即5+4+1=10。
我们将0写在十位上,并将百位上的1写在百位上:```56+48______6```这样,我们得到了最终的结果104另外,一年级学生还需要学习减法计算。
例如,计算87-22,我们可以先将竖式写下来:```87-22______```首先计算个位数,即7-2=5、我们将5写在个位上,并将十位上的数8写在十位上:```87-22______8```这样,我们完成了个位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计算十位数,即8-2=6、我们将6写在十位上:```87-22______6```这样,我们得到了最终的结果65通过数学竖式计算,一年级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耐心、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七单元信息窗 1:《大海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探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体会到竖式计算的快捷和准确性。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规范书写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
老师带领同学们伴随这首优美的《赶海的小姑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教学。
二、出示情景图,组织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活动一:收集数学信息生 1:小兰捉了 12只螃蟹,小涛捉了 26只螃蟹.生 2:小红捉了 11只龙虾,小龙捉了 23只龙虾活动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1.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2. 一共捉了多少只龙虾?3.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口算师:我们这节课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他的问题留在问题口袋中以后再解决。
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螃蟹?实际上是求螃蟹的总数,要求总数,我们应列什么算式?生:加法师:怎么列式?生:26+12=师:怎么计算呢?生 1:2 + 6 = 8,10 + 20 = 30,8 +30 = 38。
生 2:26 + 10 = 36 36 + 2 = 382、合作探究师:用口算得出 26+12=38,计算结果对吗?下面我们用学具来验证一下。
活动一:摆小棒(小组合作探究)先摆出 26,是由 2个十和 6个一组成,再摆出 12根小棒,由 1个十和 2个一组成。
先把整捆的合起来一共是 3捆,是 30;再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是8;所以 30加 8得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