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获取、评估、应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评价三个方面来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培养他们主动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Excel表格处理时,可以设计一个小组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展示。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和信息呈现等能力。
课外拓展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生可以参加编程比赛,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并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的过程来锻炼他们的信息搜索和评估能力。
通过这样的课外拓展,学生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
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是信息时代人才必备的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创新等五个方面。
1.信息意识。
学生要有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明确感知到信息技术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信息获取。
学生应学会有效获取和搜集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图书馆的利用和有效阅读。
3.信息分析和处理。
学生需要具备对所得信息进行评估、筛选、组织、整理和处理的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容。
4.信息评价。
学生应具备判断信息价值和可信度的能力,能够对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并形成自己的信念和判断。
5.信息创新。
学生需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构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针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知识的讲授、实践操作的培训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基础知识的讲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系统地讲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通过讲授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
2.实践操作的培训。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网络应用的操作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3.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编程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分析等实际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环境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有效利用的能力。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一、培养信息搜索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所需的有用信息,并且具备一定的筛选和判断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针对高中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能力。
第一,教授高中生如何有效使用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授他们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结果的筛选,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第二,教授高中生如何使用数据库和电子资源。
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以及各类数据库都是高中生获取信息的重要资源,教授他们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并利用一些搜索技巧和检索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开展信息评估和批判思维训练信息爆炸时代,高中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充斥着各种观点和立场,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培养高中生信息评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方法。
第一,教授高中生信息鉴别的基本原则。
教授高中生如何从作者、出处、内容等方面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教授他们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立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
第二,引导高中生进行信息对比和交叉验证。
让高中生了解到信息并非完全可靠,通过对比不同的信息来源,让他们学会进行信息验证和判断。
三、培养信息加工能力获得信息只是第一步,高中生还需要具备信息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高中生信息加工能力的方法。
第一,引导高中生进行信息整理和总结。
帮助他们学会将零散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知识结构。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笔记等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整理和总结能力。
第二,鼓励高中生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
信息与知识的传递需要交流和分享,可以组织高中生进行信息分享的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一、引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对于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高中的阶段,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步入大学、职场的必备素质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认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信息的获取、评估、利用和传递的能力。
它包括信息的查找、处理与分析、创造与应用、评价与利用等方面。
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够灵活、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三、确定培养目标为了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信息素养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能,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获取途径,了解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估能力,让他们能够从海量复杂的信息中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信息的整理和加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4.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信息传递能力,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给他人。
四、设计教学内容1.提供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中,应充分展开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育,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2.培养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学生在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学会如何进行信息检索和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获取途径,学会使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技巧,并能够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3.提升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在信息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关键。
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和项目,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并能够从中得出有效的结论。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它为他们打开了通向知识的大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时代。
针对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建立良好的信息意识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名高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认知和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例如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避免接受偏见和误导的信息。
同时,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保持警惕,养成自主、审慎的信息获取和利用习惯。
二、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与各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去获取并分析不同历史观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起来,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获取、利用和评估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可以设置信息素养教育课程。
这门课程应该包括信息检索、文献阅读、信息评估和信息利用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
同时,这门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倡导信息碎片整合能力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碎片,学生往往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碎片整合能力,帮助他们从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整合。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个话题进行综合搜索和整理,然后通过撰写综合报告或者展示,将碎片化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个体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还涉及到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的能力。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阵地之一,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社会生活进行理解、应用、创新的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面向信息化时代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和信息创新,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具备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程通过教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各种信息载体中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处理工具和方法,能够进行信息加工、整理和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信息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创新,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的创新。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学校要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信息化时代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
【2000字】。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教师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丰富信息技术知识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将知识点逐渐引入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自媒体等途径获取信息,并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整理和评价。
教师还可以设计信息检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
信息素养还包括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法等。
教师还可以使用在线平台或学校内部网络资源,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创新性的任务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以推动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或创新项目,提供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注学生的信息伦理和安全意识培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告诉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高中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素养成为当代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高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那么在高中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呢?一、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
高中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提高信息素养。
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增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搜索与筛选、信息评价与利用、信息共享与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如程序设计比赛、信息搜索大赛等。
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同时,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积极倡导信息共享与传播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学生具备信息共享与传播的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信息分享平台、组织学生发表信息类文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所学,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素材的阅读与分析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各类优秀的信息素材,如科技期刊、学术论文、政府报告等。
通过分析这些素材,学生可以提高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开展信息素养评估与调研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信息素养的评估与调研活动,以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评估与调研的结果可以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改善教育教学的依据,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实际应用情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获取各种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以讲解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究和应用的机会。
教师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交流和信息创新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外活动和实践学习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教育,学生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得成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信息化人才。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资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它包括信息获取的途径、信息获取的技能以及信息的利用能力。
信息素养是人民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继识字素养、算术素养之后的新素养。
从广义上来讲,信息素养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角度探讨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提出信息素养不仅仅包括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的获取、处理、表达,以及创造、分析、评估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表达的媒介和手段,没有信息,就没有信息技术;没有信息技术,也就无法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对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任务,本文将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理论指导,系统安排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需要在教学中明确其培养目标,理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信息素养的要求,确定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具体要求,然后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如信息获取模块、信息评估模块、信息利用模块等,每个模块都要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系列开放性、互动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素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锻炼技能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实践操作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应用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程序等。
同时,可以借助校内外的资源,开展一些实践性的项目,如数据分析、网站设计等,让学生能够真正动手操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自主选择资料、自主分析和研究,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作业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者:蔡怡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31期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更是责无旁贷,因此本文通过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达到能够自主处理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从而适应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素养学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信息技术教学正是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高中学生每天课业压力很大,每周的信息课无疑成了他们放松的好时机,在没有课业压力、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效果是最好的,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效果也应该是最好的。
1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的主体思想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几个软件的用法,或某个系统的功能,而是让学生学会在现有的信息中获取新的信息并加工利用,学会获取信息的能力。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扩大学习范围,而且要培养和强化自己的信息意识,随时掌握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思想、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
2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1充分利用管理教学常规,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中笔者要求学生养成最基本的信息素养习惯。
要求学生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
上课时对号入座,操作时要规范,不浏览不良网站,不沉溺虚拟游戏,不要为了躲避老师,乱拔网线或是破坏键盘等;要爱护设备,保持机房整洁美观,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必修教材第五章中我们也讲到信息资源管理:如何有序管理好信息资源,比如电脑中文件夹的管理、桌面的管理等等。
通过信息资源管理来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培养信息素养。
2.2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材,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有用的信息素养内容,运用到教学中去。
例如在必修教材《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节中,以之前的课程《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为基础,制作一个旅行计划的宣传片,让分好组的学生找旅行计划中需要的资料和图片,从而向全班学生宣传本组的旅行计划,看哪组旅行计划更加吸引人,会获得更多的“游客”,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制作宣传片的技巧,,还提高了学生信息获取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这种教育也得到了升华,让学生意识到旅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注意积累旅行中的收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信息素养
学生填鸭式教育,让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不能自我解决。
信息技术教学是以操作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
比如《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中,建立“周一评优活动成绩表”计算总分与平均分,学生在制作图标时,偏偏就能把总分和平均分都选定,制作柱状图,试想,各班级分数的比较,要总分参与其中干吗?而学生如果在不强调的情况下,只会照葫芦画瓢的全部圈定,并不研究图表的真正含义,导致换一个表格画图表,并分析图表的内容,学生就不会了。
教学最终目标不是会一个问题,而是要获得处理、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终目标——信息素养。
3 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上,笔者认为应把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志,而教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才能使学生对杂乱无序的大量信息有较强的适应力,才能提升学生信息生成能力,才能使学生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
而教师对学生收集处理的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评价,表扬优点,指出努力方向,把学生的信息成果全部分类保存、发布并交流,从而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了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兴趣,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虽然新课程中大力倡导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苦于高考的压力,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有限,而高中信息技术没有高考的束缚,学生相对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好途径之一。
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把以上各方面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如,张再跃.中学计算机教育学[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俞晓.在学校教育中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J].贵州教育,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