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业务知识(初中级)_第三章 第六节 资产负债核算_2013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8
资产负债表的核算与分析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是一份会计报表,用于反映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它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资产负债表的核算与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会计工具。
一、资产负债表的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核算。
以下是资产负债表的核算方法及步骤:1. 资产核算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产核算的基本步骤是:- 列举所有的资产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依据会计准则对各项资产进行计量,如以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或以可变现净值计量;- 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将其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负债核算负债是企业所负担的债务或义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负债核算的基本步骤是:- 列举所有的负债项目,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根据会计准则对各项负债进行计量,如以面值计量或以现值计量;- 按照负债的到期日程将其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 所有者权益核算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步骤是:- 列举所有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根据会计准则对各项所有者权益进行计量;- 通过资产负债表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核对和平衡。
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将企业不同期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额或增减率,可以判断企业在不同期间的财务状况是否改善或恶化。
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将企业某一期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内部比较,分析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和比重。
1、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国外在华投资企业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C:短期出国访问、旅游的中国公民D:外国驻华使领馆E:答案:D解析: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支出为601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56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为604亿元,合计为12189亿元。
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混合法E:答案:C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6016+5569+604 =121893、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C:总投入=总产出D: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价值E:答案:D解析:4、2006年北京市劳动者报酬为3497亿元,生产税净额为1161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51亿元,营业盈余1961亿元,合计为7870亿元,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直接计算法E:答案:B解析:收入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5、已知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0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无法确定B: -70亿元C:+60亿元E:答案:B解析:误差与遗漏(10)=-(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差额),则储备资产差额=-(160-100)-10=-706、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
A:基本核算表B:国民经济账户C:附属表D:资产负债表E:资金流量表答案:A,B,C解析:7、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两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为()。
负债核算知识点总结图一、负债核算的基本概念1. 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为了清偿将来某一特定金额所做出的经济牺牲,而具有的现时义务。
这种现时义务是企业在将来发生某种经济活动时,必然需要清偿的、对外支出现金或其它资产的金额。
2. 负债的基本特征:(1)具有现时义务;(2)为将来的经济牺牲;(3)不可避免或无法撇清。
二、负债项目的确认和计量1. 负债的确认原则(1)现时义务的证据;(2)发生交易,并形成损益的交换关系。
2. 负债的确认条件(1)存在一种现时义务;(2)这种现时义务的履行将导致资金的流出,即经济利益的善后;(3)与此存在着一种特定的资产或权益关系;(4)当前债权人具有这种现时义务的主要管控权。
3. 负债的计量(1)初始计量:负债的初始计量是指在负债项目确认时,将负债的账面金额确认为等于相关现金流量的衡量基准之所需获得的金额。
(2)后续计量:负债的后续计量是指在负债确认后,对负债进行估计和计量的过程,通常包括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方法。
三、负债信息的披露1. 负债披露的目的:全面、准确地披露公司的负债信息,保证投资者和债权人能够理性地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
2. 负债披露的内容:(1)负债的种类和金额;(2)负债的性质和限制;(3)与负债相关的权益;(4)负债的到期日期及支付方式。
四、负债核算的实务操作1. 负债核算的程序:(1)确认负债;(2)计量负债;(3)披露负债。
2. 负债核算的会计分录(1)负债的确认会计分录:借贷记账;(2)负债的计量会计分录:按照负债账面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3)负债的披露会计分录:将相关负债信息进行披露。
3. 负债的调整与重分类(1)负债的调整:对已确认的负债进行调整,如重新评估负债的金额或计量方法等;(2)负债的重分类:将原先确认的负债重新归类,如将短期负债调整为长期负债等。
总之,负债核算是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对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还包括了对负债信息的充分披露。
1、下列单位中属于外国常住单位的是()
A:在中国经营的沃尔玛
B: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C:驻华美国大使馆
D:中国人春节在国外度假
答案:C
解析: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区分一单位是否常住单位,主要有两点:一是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二是时间的长期性以此具有重要意义。
ABD是我国的常住单位。
2、下列不能计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的生产活动是()。
A:农民生产自用的粮食、蔬菜
B:雇佣的家庭保姆提供的服务
C:专职家庭主妇为本家庭提供的服务
D:企业为自身需要制造的工具设备等
答案:C
解析: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自给性服务是指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
本题中只有C项是为自家服务的活动,不属于生产活动统计之内。
3、在以下价值指标中,一般能通过“数量×单价”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是()。
A:总产出
B:净出口
C:总增加值
D: 净增加值
答案:A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500亿元,总产出为15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3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A:2500亿元
B:400亿元
C:700亿元
D:1000亿元
答案:D
解析: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中间投入=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500=1000亿元,故D正确。
5、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进行核算的角度为()。
A: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B:货物和服务的分配
C: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D: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
答案:C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故C正确。
6、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棋盘式平衡表,称之为()
A:供给表
B:使用表
C:投入产出表
D:产品部门表
答案:C
7、投入产出表中反映部门之间中间使用和中间投入流量,成为整个投入产出表核心的是()。
A:第I象限
B:第II象限
C:第III象限
D:第IV象限
答案:A
解析:第I象限是整个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经常转移的是()
A:罚款
B:抽彩赌博
C:收入税
D:捐赠
答案:C
解析:经常转移是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同时没有从后者获得任何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回报的一种交易。
经常转移形式有收入税、社
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和其他经常转移。
9、以下关于国民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净值
B:金融资产=资产负债差额-非金融资产
C:资产负债差额=非金融资产-负债
D:国民财产=国内非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增减符号与等式左边相反)答案:C
解析:资产负债差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B: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
C:消费率=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支出
D:供求平衡时,消费率+储蓄率=1
答案:C
1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
A:基本核算表
B:国民经济账户
C:附属表
D:资产负债表
E:资金流量表
答案:A,B,C
解析: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
DE两项是包括在基本核算表里的。
故ABC正确。
12、下列各项中列入现行国民经济生产统计范围的是()。
A:野生动物、植物的生长
B:商品性货物生产
C:自用性货物生产
D:对外单位提供服务
E:
答案:B,C,D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将生产定义为: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服务的一项活动,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13、下列指标中,不包含中间产品重复计算因素的指标有()。
A:总产出
B:国内生产总值
C:增加值
D:国内生产净值
E:总产值
14、下列关于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基本记录原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每笔交易双重反映
B:收入记录为来源,支出记录为使用
C:资产增加或减少均记录在使用方
D:负债增加或减少均记录在来源方
E:资产增加记录在来源方,负债增加记录在使用方
答案:A,B,C,D
解析:资金流量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反映。
在实物交易方面,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金融交易,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
15、资产负债核算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为()。
A: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净值
B: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
C: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
D: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
E: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答案:A,B,C,D,E
16、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之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包括外国在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
()
解析: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之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国外地理边界内的“飞地”。
17、所谓市场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既包括生产者价格,也包括购买者价格。
()
答案:True
18、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产与存货增加。
()
答案:False
解析: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19、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
答案:True
20、资产包括尚未发现或难以利用的矿藏。
答案:False
21、在国民资产负债统计中,对固定资产的估价应采用核算时点的当期市场价格,而企业会计核算中执行的是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所以国民资产负债统计不能照搬企业会计核算的结果。
()
答案:True
22、生产者价格不包括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抵扣税,但包括应付的产品税
答案:True
23、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流量状况及其变动因素。
答案:False
解析: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及其变动因素。
24、国际收支统计的范围,只包括以货币支付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资本往来,不包括无偿国际援助、易货贸易等不发生货币收支的活动。
()
答案:False
解析:国际收支统计的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既有货物形式,又有资金形式。
25、增加值除了价值形态,还在实物形态,可以通过“数量×单价”的方法加以计算。
()
答案:False
解析:增加值是生产单位对产品所追加的价值部分,它包含在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