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质检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7
地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这种指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C.区域内部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的差异D.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3.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
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完成4-6小题:4.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植树种草,防风固沙C.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5.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土壤酸化B.地面沉降 C.土地盐碱化 D.水土流失6.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A.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7.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人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去的机会C.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D.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8、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河谷地区热量较好下图是我国西北和江南两处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两地自然环境相比()A.冬季都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B.夏季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产生伏旱现象C.河流都有结冰期,但结冰期甲长于乙 D.土壤都很肥沃,利于发展农业10.为解决甲所在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A.风力发电 B.核电站 C.营造薪炭林 D.草类资源发电11.下列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表述中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D.新技术革命时期——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D对。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数学(理)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双曲线1222=-y x 的右焦点的坐标为 ( )A. )0,22(B. )0,25(C. )0,26( D .)0,3( 2. 命题“存在Z x ∈,使022≤++m x x ”的否定是 ( ) A .存在Z x ∈,使022>++m x x B .不存在Z x ∈,使022>++m x xC .对于任意 Z x ∈,都有022≤++m x x D .对于任意Z x ∈,都有022>++m x x3. “AB>0”是“方程122=+By Ax 表示椭圆”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椭圆的方程是 ( )A.1817222=+y x B. 181922=+y x C. 1814522=+y x D. 1813622=+y x 5. 已知F 1,F 2是椭圆191622=+y x 的两个焦点,过F 2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 、B ,若5=AB ,则=+11BF AF ( )A. 10B. 11C. 9D.166. 若方程13122=+--m y m x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C .m 1AM =,点则()PA PB PC ⋅+等于( )A .49B .43C .43-D .49-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两点()()1122,,,A x y 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1212AB 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C =90°,则222ACCB AB +=;③在ABC ∆中,AC CB A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9.已知圆锥曲线2244mx y m +=的离心率e 为方程22520x x -+=的两根,则满足条件的圆锥曲线的条数为 ( )A .1B .2C .3D .410.已知双曲线)0(122>=-mn ny m x 的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恰好是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03=±y xB .03=±y xC .03=±y xD .03=±y x11.椭圆22143x y +=上有n 个不同的点:P 1 ,P 2 ,…,P n , 椭圆的右焦点为F ,数列{|P n F|}是公差大于1100的等差数列, 则n 的最大值是( )A .198B .199C .200D .20112.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线段F 1F 2被抛物线y2=2bx 的焦点分成5:3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716B .552 C .54 D .17174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函数2()log f x x =,在区间1,22⎡⎤⎢⎥⎣⎦上随机取一个数0x ,则使得0()f x ≥0的概率为 .14.已知,x y 满足1010250x x y x y -≥⎧⎪--≤⎨⎪+-≤⎩,则2y z x =+的最大值为 .15.已知以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ks5u16.如图,边长为a 的正△ABC 的中线A ks5u 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A′ED 是△AED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 动点A′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 ② 恒有平面A′GF ⊥平面BCED ;③ 三棱锥A′—FED 的体积有最大值;④ 异面直线A′E 与BD 不可能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设命题:431p x -≤,命题2:(21)(1)0q x a x a a -+++≤,若“p q ⌝⇒⌝”为假命题,“q p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双曲线)0(1:222>=-a y ax C 与直线1:=+y x l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B A ,,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上顶点为A ,左顶点为B, F 为右焦点, 过F 作平行与AB 的直线交椭圆于C 、D 两点. 作平行四边形OCED, E 恰在椭圆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分,共分)( )C.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D. 苯环不是该分子的官能团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
据此可推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将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C.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点变红色4.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c(A)> 10 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是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10倍 C.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M点时A和B的浓度相等 5.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③电路中每通过3.0l×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g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Na【Al(OH)4】溶液中,Al3+可能大量存在 B.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 + 2ClO- + H2O + SO2 CaSO3↓+ 2HclOC. 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Al3+不可能大量存在 D. 室温下pH=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于水中 CO32- + 2H2O H2CO3 + 2OH- 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Fe2+ + Cl2 = Fe3+ + 2Cl- 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稀溶液反应 NH4+ + OH- = NH3·H2O D.少量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 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H2O .在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S2-、NO3-、Ba2+、Na+B.Na+、K+、SO42-、Cl- C.NH4+、Ba2+、Cl-、HCO3-D.SO42-、CH3COO-、Al3+、Mg2+ 常温下,把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盐酸中的c(H+)一定小于氨水中的c(OH—)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小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C.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一定没有发生水解 D.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NH3H2O的物质的量 1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mol·L—1 Na2CO3溶液:[OH—]=[HCO3—] + [H+] +[H2CO3] ?B.0.1mol·L—1 NH4Cl溶液:[NH4+]=[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酸性混合溶液: [Na+]>[CH3COO—]>[H+]>[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 [Na+]=[NO3—] .醋酸是电解质,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是( )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②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③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④0.1 mol·L-1醋酸钠溶液pH=8.9 ⑤完全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 ,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 Ag2CrO4 B.AgCl> 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在pH都等于4的HCl和NH4Cl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H+ 离子浓度分别为A mol/L与B mol/L,则A和B关系为( ) A.A>B B.A=10-6 B C.B=10-6 A D.A=B .室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B.K+、Na+、Cl-、CO32- C.K+、Na+、Cl-、SO42-D.NH4+、K+、SiO32-、NO3-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ˉ)、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 通入氯化氢气体D.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与b mol?L ̄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mol?L ̄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 ̄)+c(A ̄) 25 ℃ 时,下列各溶液中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1 mol/L HA(某酸)溶液pH≠1,0.1 mol/L BOH(某碱)溶液中c(OH-)=0.1 mol/L,则BA(盐)溶液pH<7 B.pH=2的盐酸与pH=l的硫酸溶液中c(H+)之比为21 C.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 + c(H+)=c(OH-) + c(CH3COO-) D.4种pH相同的溶液CH3COONa ②NaClO ③NaHCO3 ④NaOH中c(Na+)的大小顺序是>>> 19.25℃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 B.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C.a>7时,溶液的pH可能为a也可能为14-a D.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20.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
据图回答4-6题。
4.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5.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①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资金外流B.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国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①国D.①国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6.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 )A.迁出地区的经济衰退 B.不利于产品的更新C.污染的转移与扩大 D.迁入地区的产业单一7.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是因为(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B.居民都是白种人C.大部分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欧洲D.经济发达程度与欧洲相似8.下图是“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区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B.俄罗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乙地区,是因为乙地区土地资源比甲地区丰富C.俄罗斯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乙地区发展D.图例中甲代表的是东部地区,乙代表的是西部地区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
据此回答9-10题:9.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10.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A.广阔的经济腹地 B.高素质的劳动力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矿产资源丰富1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A.地形起伏大 B.降水自西向东减少C.河流短小但水资源丰富 D.气候干旱12.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D.牲畜增长愈快,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有25小题,共50分)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C.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D.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上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向建成载人空间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太空发展事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
读图1,回答3-4题。
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A.①B.②C.③D.④4.下列省区与省会的搭配,正确的是()A.①—甘肃—兰州B.②—黑龙江—沈阳图1C.③—山东—合肥D.④—云南—昆明读下图,判断5—6题。
5.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热带荒漠带 B.①②都是热带雨林带C.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①②都是热带季风气候6.形成①②③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的差异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差异C.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7.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区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8.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洋流D.冬季风9.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B.济南C.北京D.漠河10.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 C.甘肃省D.山西省读图5“我国某水库2012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回答11-13题。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质量检测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地区间的冷热不均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差 D.水平气压梯度力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歌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签署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回答4~5题。
4.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臭氧、④碳氢化合物、⑤氟利昂,其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5.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回答6——8题。
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8.看图回答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9--10题:9.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10.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夏季11.下图表示某地同一时期四种昼夜情况,其中表示夜晚气温最低的是()读上海某气象台某年连续三日测得的天气情况数据表,完成12~13题日期气温气压风力天气10月31日13-29℃1,012.3百帕偏北风3到4级晴。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读图1,据此回答1—3题。
1.图1中符合图2气候类型的图是()A.a图B.b图C.c图D.d图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C.b、c、d D.a、b、c、d3.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个B.3个C.4个D.5个读图3“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5.与60°N附近相比,60°S附近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等温线更加平直B.气压更高C.年降水量更加丰富D.风速更大6.关于图中地区的三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河、M河、N河都为内流河B.M河为鄂毕河,N河为叶尼塞河C.O河发源于昆仑山脉D.M河与N河下游都有凌汛现象7.图中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A.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中国B.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C.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D.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中国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流经M河上游斋桑泊的河流及等高线的为( )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选项与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A.1∶1 000 B.1∶5 000 C.1∶25 000D.1∶50 00010.某旅行团沿图中景观大道登山和下山观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登山观光沿图示景观大道总体向正东方向B.在丁地俯视的人们能看到位于正北方的甲地C.在丙地人们发现东边的山地比较高D.从丙地回到丁地一直是向正南方向读江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11.夏季在此地野外探险需搭帐篷宿营。
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地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有效。
)经纬线与经纬度是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基本方法.回答1~4题: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2。
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A.0°和30°纬线B.30°和60°纬线C.0°和60°纬线D.60°和30°纬线3。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4。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右图示意曲线为等高线,且c 〈d,读右图完成5~6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如仅考虑地形影响,图中各点气温最低的是d点②bd之间有一条自b向d的河流③bd的坡度大于ab的坡度④b、d位于山脊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属于欧洲和非洲两大洲之间分界的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读右图,回答7—8题。
7.图中能看到的海峡是()A.曼德海峡B。
霍尔木兹海峡C.土耳其海峡D.麦哲伦海峡8.关于C海域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9.右图中表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图中,①②③三地( ) A.①地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B.②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C.③地适宜种植棉花D.三地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据此回答10~11题。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2013年6月20日,“神州十号”山东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太空授课。
下图为北京市的日出时间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天,北京市的日出时间最接近图中的()A. a点B. b点C. C点D. d点2.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北极出现极昼现象B.全球华人欢度春节C.澳大利亚冬雪纷飞D.山东各地秋意盎然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是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回答3~4题。
3.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D.受沿岸寒流影响4.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B.受西风带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D.距地中海较近5.某地理兴趣小组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模拟实验: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A.冲积扇B.海滩C.沙丘D.三角洲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6~7题。
6.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③④7.“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反映体现的圈层作用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①D.②→④8.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参加麦收。
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河南的降水量少于山东B.河南纬度较低,小麦成熟较早C.河南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 D.山东农村富余劳动力比河南多下表为我国沿海地区某城市的人口资料。
参考答案:1—5 BCDAA 6—10 BCBBC 11—15 ABCDC 16—20 CCCDC 21—25 CDBBC26.每空3分,方程式有错者不得分。
(1)2CH 3OH (g )=CH 5CH 2OH (g )+H 2O (g ) ΔH =-75.6kJ /mol(2)①Fe —6e -+8OH -=FeO -24+4H 2O③3Zn +2FeO -24+8H 2O =2Fe (OH )3+3Zn (OH )2+4OH -(3)②④(该小题只答一个且正确者得2分,其它情况不得分)27.每空2分。
(1)①(B)c(A)c (c)c K 32= ②不变 增大③0.01mol /(L ·min )(数值对单位不对者得1分)(2)① 降温②AC (该小题只答一个且正确者得1分,其它情况不得分)28.(14分)每空2分(1)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不配平不得分,不写条件得1分,不画↑不扣分)酸性、还原性(该空只答一个且正确者得1分,其它情况不得分)(2)溶液恢复红色 溶液不恢复红色(或溶液仍无色)(3)吸收SO 2和Cl 2,防止污染空气(只答一种气体,没写后一句者得1分)(4)①SO 2+Cl 2+2H 2O =4H ++-24SO +2Cl -②控制两种气体通入的量,使其物质的量不相等(或使其比例不等于1:1)29.(1)CO 2、CO 的混合物(3)+4NH +-2NO N 2↑+2H 2O(4)步骤②中是为了排除空气中的CO 2 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 2,确保完全吸收(5)2C +Fe 2O 32Fe +CO ↑+CO 2↑(6)①Ba (OH )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 2被吸收的更完全;M (BaCO 3)>M (CaCO 3),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②在尾气出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或增加一尾气处理装置。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读图1,据此回答1—3题。
1.图1中符合图2气候类型的图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a、b B.a、c、d C.b、c、d D.a、b、c、d3.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读图3“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5.与60°N附近相比,60°S附近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A.等温线更加平直 B.气压更高C.年降水量更加丰富 D.风速更大6.关于图中地区的三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河、M河、N河都为内流河B.M河为鄂毕河,N河为叶尼塞河C.O河发源于昆仑山脉D.M河与N河下游都有凌汛现象7.图中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A.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中国B.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C.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D.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中国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流经M河上游斋桑泊的河流及等高线的为()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选项与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A.1∶1 000 B.1∶5 000 C.1∶25 000 D.1∶50 00010.某旅行团沿图中景观大道登山和下山观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登山观光沿图示景观大道总体向正东方向B.在丁地俯视的人们能看到位于正北方的甲地C.在丙地人们发现东边的山地比较高D.从丙地回到丁地一直是向正南方向读江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夏季在此地野外探险需搭帐篷宿营。
图中A、B、C、D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12.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40 m≤H<120 m B.80 m≤H<160 mC.120 m≤H<160 m D.160 m≤H<240 m13.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四幅图是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是哪一幅( )(2012²豫南九校联考)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4~15题。
14.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15.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联结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马来群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赤道穿过中南半岛 D.马来群岛地形以高原为主17.马六甲海峡介于()A.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B.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C.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18~20题。
18.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0月—次年5月19.乙图景观最可能出现在甲图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D.④地20.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的是()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②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同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④基于“反恐”的需要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下图是南亚和西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21题。
21.两半岛上都有沙漠分布,但a半岛上的沙漠面积比b半岛上小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B.a半岛上的两大河流流量大C.a半岛受湿润西南季风影响 D.a半岛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读南美洲南部区域图,回答22题。
22.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处气候的是( )右图为澳大利亚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3.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A.4℃ B.5℃C.2℃ D.1℃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以下2题。
24.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2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26.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A.山东半岛——甘蔗、棉花、花生 B.江汉平原——水稻、油菜、棉花C.松嫩平原——春小麦、棉花、大豆 D.四川盆地——甜菜、水稻、花生27.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A.京哈铁路——以桥代路B.兰新铁路——起伏剧烈C.成昆铁路——桥隧相连D.京沪铁路——迂回曲折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
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右图),回答28~30题。
28. 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A. 3.2B. 3.5C. 3.8D. 4.129. 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风速的变化规律自南向北递减B. 山区风速变化最大,沿海风速变化最小C. 风速的大小与地形有关D. 由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0. 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B. 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C. 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D. 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1)图中A点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B点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
(2)图中B点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这一天,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图中A在D________方向,B在D的________方向。
沿图中直线由A去D处,实际方向是先向________方向,后又转向________方向。
32.读三幅海峡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1)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西方生命线”的海峡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海峡是亚洲和________洲的分界线(3)如果图中所示的海峡丙两侧A、B为两个不同的大洲,则A为______________(填大洲名称);如果A、B 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则B为_____________(填国家名称)。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1分)材料一:南苏丹共和国国土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800万;国±南北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南北年均温的变化为25-35℃,南北年降水量的变化为600-2000㎜;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十分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图9中阴影部分为“南苏丹共和国”。
图10为南苏丹水系图。
(1)描述南苏丹共和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2)图10所示区域沼泽广布,试分析原因。
(3分)(3)分析南苏丹共和国北部与南部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并说明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简述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分析其西半段走向的形成原因。
(8分)(2)Q城市所在国家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铁路修建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5 CBBCB 6-10 DCABC 11-15 CBBAC 16-20 ACCBC 21-25 CBAAC 26-30 BCCCD31.(11分)(1)(0°,90°W)(66°34′S,135°E)(4分)(2)12 22 15 C B (3分)(3)正西东南东南东北(4分)32.(6分)(1)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霍尔木兹海峡 (2)土耳其海峡欧洲(3)亚洲美国33.(11分)(1)南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或东北部)的内陆国家,地处热带。
(2分)(2)图10所示区域沼泽广布原因: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上游来水充足,流域内降水丰沛,尤其雨季降水量大,易造成洪水泛滥。
(3分)(3)南苏丹共和国北部降水较少,天然植被为草原;南部降水较多,天然植被为森林。
地势平坦;气候湿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分)34.(共12分)(1)(没分两段描述不给分)东半段为东西走向(1分),西半段向北(低纬)弯曲,(或答东南—西北走向)。
(1分)西半段主要受寒流(2分)和山地(2分)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2)要通过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差大。
(2分)(3)P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2分)Q地受海陆热力作用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