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测量学复习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23
习题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答案)1、 填空题1. 地物、地貌2. 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3.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等高线、陡坎、悬崖4. 首曲线、间曲线、计曲线5. 山谷(集水)、山脊(分水)6. 高程注记、示坡线7. 0.05米、0.1米、0.5米8. 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水平度盘读数、竖直度盘读数、上丝读数、下丝读数9. 三角高程、或10. 检查、拼接、整饰11. 电子计算机、地形空间数据12. 定显示区、展野外测点号、展高程点13. 全站仪测量法、GPSRTK测量法14. 编码法、草图法、电子平板法15. 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处理16. 类别码、关系码、独立符号码2、 问答题(答案要点)1. 答:比例尺――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其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之比;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投影长度;关系――。
2. 答:①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③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一般是不能相交的;④等高线与分水线、集水线正交;⑤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为等高线平距,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反之亦然;⑥高程相等的两条等高线间不能单独存在一条不闭合的等高线;⑦鞍部等高线必是对称的不同高程的双曲线。
3. 答:等高线类别----首曲线、间曲线、计曲线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即基本等高线;间曲线――是按0.5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以便显示 不能显示的地貌特征计曲线――每隔四条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其目的是为了高程计算的方便。
4. 答:①根据每条等高线的高程注记来判断;②根据示坡线所指的方向判断。
5. 答: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等高线平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的、指向下坡方向的断线;关系――在同一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小,等高线越密,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2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 范志勇 系主任签名……………………………………………………………………………………………………………………………课程名称(含档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课程代号 0809021专 业 测绘工程 层次(本、专) 本 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 一、 正误判断(正确“T ”,错误“F ”每题1分,共10 分)。
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
3.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
4.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
5.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
6.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
7.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
8.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
9.定权时0σ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
10.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 ±3.5cm; 600.686m ±3.5cm 。
则: 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 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它们的精度 ;它们的相对精度 。
(填“相等”或“相同”或“不等”)2、已知观测值向量[]T L L L 21,=的方差阵4222LL D -⎡⎤=⎢⎥-⎣⎦,单位权方差22=σ,则21,L L 的权分别为 1P = ;2P = 。
3、已知P 点坐标平差值的协因数阵为22ˆ31(/)16P Q dm -⎡⎤=⎢⎥-⎣⎦秒,单位权方差2201ˆ秒=σ,则点位中误差为 P σ= 。
测量学试卷六一、填空题1.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其自然值是。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1);2);3)。
4.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
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5.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2);1);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和。
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7.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8.某图图幅的编号为F-48-127,其比例尺为,若编号为J-50-107-(3),则其比例尺为,若其编号为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9.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和。
10.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位置,以确保管道按和敷设。
二、选择题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B)20C)21D)22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B)传递距离C)传递高差D)A和C3.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A)视准轴误差B)照准误差C)竖轴误差D)对中误差4.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5.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左角∠ABC的值为80°52′16″,则BC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A)191°11′08″B) 91°11′08″C)271°11′08″D) 1°11′08″6.已知用DJ6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A)±17″B)±6″C)±12″D)±8.5″7.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测量学试卷二一、填空题1.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3.水平角的定义是,观测水平角时,水平制动后,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横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面。
4.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 m)为65°42′,其磁偏角(δ)为东偏3′20″,子午线收敛角(γ)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为。
6.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7.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同时进行。
8.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9.中线测设的方法有和。
10.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 AB<0,△Y AB>0,而tanα=|△Y AB |/|△X AB |,求出α=13°36′24″,则αAB= 。
二、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A)公路运营管理B)测图C)用图D)放样2.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3.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值相比()。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则其尺长改正为()。
A)30米B)0.012米C)30.012米D)0.006米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A)南偏西45°B)南偏东45°C)北偏西45°D)北偏东45°6.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差为( )。
测量学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1.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误差、误差和误差的影响。
2.2.角度测量包括角度测量包括测量和测量。
3.3.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地面点沿铅垂线至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4.4.水准测量中,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水准仪纵轴;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
5.5.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测量、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6.6.写出水准仪上写出水准仪上3条轴线的定义:1)视准轴是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2)水准管轴是过水准管零点的;3)圆水准器轴是过圆水准器零点的。
7.7.水平角的定义是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水平角的定义是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观测水平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面。
8.8.直线定线一般可用直线定线一般可用定线,当精度较高时才用定线。
9.9.地面上两点地面上两点M 、N 之间的高差为h MN = H N -H M 。
若h MN <0,则点M M 于点于点N 。
10.10.钢尺钢尺长度与其长度之差,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11.11.由标准方向线的由标准方向线的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明象限名称限名称,,这个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12.12.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13.13.某直线的磁方位角(某直线的磁方位角(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 A m )为6565°°4242′,其磁偏角(′,其磁偏角(δ)为东偏3′2020″,子″,子午线收敛角(γ)为-2-2′′10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为。
14.14.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测量和三角测量。
测量学复习(全)《测量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2、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实际测绘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水准仪视距丝、中丝的读数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
()4、高斯投影中,所有的子午线都发生了长度变形。
()5、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6、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7、所谓盘左是指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边。
()8、设地面上有一直线P1P2,若P1到P2的坐标方位角a12=26o45′,则P2到P1的坐标方位角a21=153o15′。
()9、同一幅地形图中,高程相同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10、在水准测量中,在中转点要使用尺垫,而在水准点上不使用尺垫。
()11、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2、水平角测量中,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的影响。
()13、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1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采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尺和红面尺的尺端注记,通常是一样的。
()15、导线测量和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导线点的坐标。
()16、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17、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18、正、反坐标方位角一定相差180゜。
()19、相邻两条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5倍的基本等高距。
()20、地形图上等高距愈大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
()二、单选题1、野外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
A 参考椭球面和铅垂线B 参考椭球面和法线C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D 大地水准面和法线2、绝对高程是以为起算面的。
A . 参考椭球面B . 旋转椭球面C . 大地水准面D . 地球表面 3、点的大地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 直角坐标B 经纬度C 距离和方位角D 高程 4、铅垂线与水准面处处()A 平行B 垂直C 重合D 共面 5、高斯投影分带,目的在于()。
1. 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 由已知点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高差法,其计算公式是H B =H A +H ab ;二是视线高法;其计算公式是HB=H i -b 。
3. 竖直角的定义是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圆锥面。
4.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三项改正。
5. 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水平夹角为87°。
6.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a ,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 ,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12mm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 ,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6mm 。
7.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8.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距离角度交会法。
9. 中线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10.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1.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B )。
B 方位角2.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 的高程为40.000m ,后视读数为1.125m ,前视读数为2.571m ,则前视点B 的高程应为(B )。
B38.554m3.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它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C )。
C 不变4. 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 ,则用其在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B )。
《测量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任意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确定点位的测量方法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4. 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5. 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对向)观测;目的是消减(球气差)的影响。
6.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前一测站的高差读数),又有(后一侧站的高差读数)读数。
7. 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90°)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8. 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垂直),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9. 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测角。
10. 决定一条直线方向的基本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三种。
11.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标准差与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
12. 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13.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14. 由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角值范围为(0°~360°)。
15.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一条边的方位角)和(一个点的坐标),观测数据是(水平角)和(两点间距离),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
4.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 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6.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7.由坐标纵轴北部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往返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往返测量值的平均值。
9.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到360°。
1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 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11.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12.地面点的标志, 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13.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闭合差=累计高差-(B点高程-A点高程)。
14.水准仪的重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15.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或。
16. 一测站的高差 为负值时, 表达 A 高, B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距离_______成比例分派或按__测站数_______成比例分派。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规定进行_______测量,才干求出高差闭合差。
20.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检核__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21.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B 之间的高差_3.623__.22. 已知B点高程为 , A、B点间的高差 , 则A点高程为__240.000m _.23. A 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 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 的水准面上,则A 点的绝对高程是__0____,B 点的绝对高程是__100m____。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共58题)1.工程测量:2.大地水准面:3.铅垂线:4.绝对高程:5.中央子午线:6.水准测量:7.望远镜视准轴:8.水准路线:9.水准点:10.高差闭和差:11.水平角:12.竖直角:13.竖盘指标差:14.照准部偏心差:15.照准误差:16.直线定线:17.端点尺:18.刻划尺:19.尺长误差:20.温度误差:21.直线定向:22.方位角:23.象限角:24.子午线收敛角:25.坐标北方向:26.误差:27.系统误差:28.偶然误差:29.误差传播定律:30.权:31.平面控制测量:32.导线:33.图根点:34.导线相对闭合差:35.归零差:36.比例尺精度:37.等高线:38.等高距:39.地貌特征线:40.示坡线:41.视距测量:42.碎部测量:43.图廓:44.接图表:45.三北方向:46.坡度比例尺:47.填挖边界线:48.中线测量:49.转点:50.整桩:51.中平测量:52.测设:53.整桩号测设:54.整桩距测设:55.建筑方格网:56.龙门桩:57.清基开挖线:58.施工基面:二、填空题(共102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的科学,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和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2.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绘、测设、研究地球的地理空间信息。
3.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4.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5.地面上两点M、N之间的高差为h MN= H M- H N。
若h MN<0,则点M 高于点N。
6.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20 带号内,其自然值是365759.31 。
7.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坐标轴互换和象限顺序相反。
8.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来实现的。
9.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由控制到碎部。
10.水准测量的原理是:水准测量时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从而可由一直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1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大致处于铅垂位置;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实准轴处于水平状态。
两者的关系是都用于整平仪器,前者为粗略整平,后者为精平。
13.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高差法,其计算公式是;二是;其计算公式是。
14.写出水准仪上3条轴线的定义:1)视准轴望远镜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2)水准管轴过水准管零点的圆弧纵向切线;3)圆水准器轴过水准零点的球面法线。
15.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2)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CC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16.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
17.珠穆朗玛峰高为8844.43米,其含义是:珠穆朗玛峰最高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8.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19.在某一段水准测量内,用双面尺法观测的结果中,红、黑面后视读数总和减去红、黑面前视读数总和,应等于0.1或-0.1 。
20.角度测量包括和。
21.水平角的定义是地面一点到两个目标点连线在水平投影面的夹角在过目标的竖直平面内,目标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22.竖直角的定义是,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面。
23.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整平的目的是。
24.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25.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1);2);3)。
26.设盘左读数为L,盘右读数为R,指标差为x,则盘左正确读数为:,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27.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使之。
其目的是使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28.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的影响。
29.直线定线的定义:。
30.直线定线一般可用定线,当精度较高时才用定线。
31.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32.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和三项改正。
33.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再按公式计算出距离的。
34.红外测距仪一般有两个以上频率的光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与相匹配的问题。
35.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
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36.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2×10-6D)mm,则固定误差为比例误差系数为。
37.称为直线定向。
38.地面上同一点的方向与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方向与方向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39.自标准方向的起算,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和。
40.以直线端点的或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41.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 m)为65°42′,其磁偏角(δ)为东偏3′20″,子午线收敛角(γ)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为。
42.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水平夹角为。
43.如下图中,已知αAB=203°,则α12= ,α21= 。
研究误差的目的主要是对带有的观测值给予适当的处理,以求得其最可靠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
45.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1);2);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和。
46.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1);2);3);4)。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和。
47.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48.用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49.在等精度观测中,取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50.误差传播定律描述了和之间的关系。
51.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52.已知正方形边长为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53.测量工作的原则是、、,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满足和的碎部测量的需要。
54.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和,观测数据是和,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
55.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56.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和等测量方法。
57.在小三角测量中,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的图形称为三角锁,而各个三角形连成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58.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和。
59.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都采用观测,其目的是消减的影响。
60.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测量和测量。
因此平面控制网可构成和的形式。
61.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同时进行。
62.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63.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和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上。
64.称为图的比例尺,常见的比例尺有和。
65.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66.地形图上的线和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关的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67.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或来判断。
68.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法有和两种,一般常用。
69.对于1︰500、1︰1000、1︰50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和。
70.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距是。
71.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72.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73.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和。
74.某图幅的编号为H-49-69,则其正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正东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正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正西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75.某图图幅的编号为F-48-127,其比例尺为,若编号为J-50-107-(3),则其比例尺为,若其编号为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76.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4′30″,北纬为28°36′17″,则该点所在1︰5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77.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123°-4410.00-48.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经度为123°,图幅的坐标,X= KM,Y= KM。
78.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和。
79.面积测定的方法一般有、和。
80.中线测量是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测设、。
81.中线测设的方法有和。
82.里程桩也称中桩,它标定了中线的和,是线路、断面的施测依据。
83.里程桩上标明的桩号的意义是,里程桩分为和两类。
84.线路纵断面测量又称,测量分两步进行,先是其采用法;然后是进行其采用法。
85.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和。
86.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87.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和。
88.坡度线的测设有和两种方法,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通常采用,在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通常采用。
89.圆曲线的主点包括、和。
90.圆曲线详细测设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
91.在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 AB<0,△Y AB>0,而tanα=|△Y AB |/|△X AB |,求出α=13°36′24″,则αAB= 。
92.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等多种形式。
93.为了施工恢复各交点位置,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和上。
94.为了便于桩列定位,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柱子的间距还要设置控制桩,这种桩称为。
95.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位置,以确保管道按和敷设。
96.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
97.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98.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形式主要是、和。
99.桥墩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其中心线定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和。
100.在隧道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常用、、。
101.清基开挖线是与的交线。
102.由于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和外力作用,会使建筑物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当变形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将危害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要对其进行,它分为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选择题(共100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点位()的科学。
A)平面位置B)高程C)A、B都不是D)A、B都是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A)公路运营管理B)测图C)用图D)放样3.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