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抗体生产和应用技术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24
抗鸡球虫卵黄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作者:钱玮霖指导老师:徐前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合肥 230061)摘要:本项目旨在研制抗鸡球虫卵黄抗体,为防治鸡球虫病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利用对临床所分离的球虫,经超声波裂解制备粗抗原,然后将所得抗原分别于弗氏完全佐剂和不完全佐剂混合,经肌肉注射方式对鸡蛋进行免疫,收集免疫后的卵黄;采用饱和硫酸铵法分离卵黄中的抗体,并用聚乙二醇浓缩获得较高浓度的抗体;采用凝集试验确定其抗体水平,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进行抗体纯度分析;最后将所分离的抗鸡球虫卵黄抗体用于鸡感染球虫保护试验。
结果表明:(1)临床所分离得球虫多为混合感染,达3种以上;(2)蛋鸡经免疫后,经凝集试验可证实其抗体水平可达1:28,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后抗体大小为67.0kD 和23kD,且纯度较高。
基于上述情况,认为本试验制备出抗鸡球虫卵黄抗体方法并初步阐明了其抗鸡球虫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鸡球虫病;卵黄抗体;保护试验引言鸡球虫病广泛存在于养鸡业中,常造成大批死亡,其死亡率可最高达80%,且病愈鸡生长严重受阻,抵抗力降低,易继发其他疾病。
每年,全世界因为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1]。
因此,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我国,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这种环境利于球虫卵囊的孢子发育,本病常常呈暴发性流行,危害更加严重。
然而,目前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绝大部分多依赖于药物的预防和治疗上,即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两大类,自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但是因为球虫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问题等,这也是当今养禽业所遇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上述问题存在,为临床防治鸡球虫病提出紧迫任务。
卵黄抗体在禽胚孵化过程中逐渐进入禽胚血液,为刚出壳雏鸡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在雏鸡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卵黄抗体IgY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摘要:卵黄抗体(Yolk Immunoglobulin,IgY)是蛋鸡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体内会产生特异性并被转移和贮存在卵黄中的免疫球蛋白。
用鸡卵黄大量生产和制备多克隆抗体是近年来抗体制备技术中新兴的研究领域。
IgY可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本文就免疫鸡卵黄抗体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卵黄抗体;猪生产;应用卵黄抗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添加剂有其自身的优势:①卵黄抗体产量高,Anders(1993)推算认为一只蛋鸡每周的抗体产量相当于9~10只小白兔的抗体产量;②鸡蛋的生产成本较低,收集和提纯方便,大规模提取抗体的技术已经成熟;③产生有效免疫反应所需抗原量小;④IgY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耐酸、耐碱及耐高渗性能,对胃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⑤由于种系发生距离相差很大,禽类IgY与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之间不会发生交叉血清学反应;⑥不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不与类风湿因子或Fc受体相结合,避免在免疫检测过程中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⑦对肠道正常菌群无副作用,也不存在抗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
IgY 本身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有促生长作用。
1.卵黄抗体(IgY)1.1 IgY抗体结构IgY大分子的结构与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类似。
Warr等(1995)[1]通过分子结构分析认为IgY 是哺乳动物体内IgG 和IgM 的进化前体。
IgY 中Cυ3和Cυ4区与哺乳动物IgG 的Cγ2和Cγ3具有同源性;Cυ2是IgY的枢纽区,而它在IgY 中没有得到充分进化。
IgY中这种不发达的枢纽区造成了Fab部分的低活性,而这进而可能是IgG 与IgY某些差异的原因。
与IgG一样,IgY的Fc片断是绝大部分生物受动器功能的作用部位。
IgY-Fc部分包括2条碳氢链,而IgG 只有一条。
IgG在重链上含有3个功能域而IgY的重链含有4个功能域,而且IgY缺少铰链区。
1.2 IgY进入卵黄的机制禽类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别受胸腺和法氏囊的控制。
卵黄抗体生产工艺流程一、引言卵黄抗体是指通过免疫技术从动物体内提取出来的抗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卵黄中富含大量的抗体,因此成为抗体生产的理想来源。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卵黄抗体生产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二、卵黄抗体生产工艺流程1. 动物免疫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如兔子)作为免疫动物。
然后,根据需要的抗体种类和用途,选择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
将抗原与适当的佐剂混合后,通过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
在免疫过程中,需要控制免疫动物的养护条件,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效果。
2. 卵黄收集免疫后,通过定期采集免疫动物的卵黄来获取抗体。
通常在免疫后的第三周开始收集卵黄,每隔一段时间收集一次。
收集卵黄时,需要注意卫生条件,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卵黄抗体提取将收集到的卵黄放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卵黄中的固体成分。
然后,将卵黄液与适当的缓冲液混合,进行固液分离。
固体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通过洗涤和离心的方式进一步提取纯化。
4. 抗体纯化将提取得到的卵黄抗体溶液进行过滤和洗涤,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物质。
然后,利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技术,对抗体进行纯化。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抗体的特性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纯化效果。
5. 抗体浓缩经过纯化后的抗体溶液通常比较稀释,需要进行浓缩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超滤、溶液浓缩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抗体溶液的浓度提高,从而方便后续的使用和保存。
6. 抗体检测对浓缩后的抗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抗体的纯度和活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结构完整性,保证抗体的质量。
7. 抗体应用经过检测合格的抗体可以用于各种实验和应用中。
例如,可以用于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免疫沉淀等实验技术中。
此外,抗体还可以用于生物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三、结论卵黄抗体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卵黄抗体的制作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卵黄抗体的制作卵黄抗体是治疗鸡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一种特效药,于20世纪90年代,利用免疫学理论研究生产的新药,具有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作用。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上,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制作方法将新城疫I系苗、传染性法氏囊强毒苗连续注射健康无病产蛋鸡三次,第一次1个免疫量,第二次2个免疫量,第三次3个免疫量。
待3周后收集母鸡所产的蛋,无菌采取蛋黄,加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20的混悬液,测定效价,加入抑菌剂,然后进行分装,在0℃以下保存备用。
卵黄抗体成分与效价卵黄抗体也称母源抗体、IgG抗体。
是母体血液中小分子抗体IgG通过胎盘、输卵管、滋养层传给后代。
保存入卵的蛋黄中,若孵化出鸡雏,则对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有特异的抵抗作用。
这种抵抗作用称为抗体,其分子结构称为单体Ig,由2条多肽重链和2条多肽轻链组成。
沉淀系数7S,分子量,含糖%。
现已发现有四种IgGT型重链同种异型,也称作四个亚型并含硫的半胱氨酸。
具有抗感染、抗菌、抗病毒作用。
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具有高度可变性,能接触到抗原的物质,并发生特异结合,产生中和作用,从而体现特异作用。
卵黄抗体好与否的标准是用HA和HI试验测定的稀释倍数,称为效价,Iog2的指数越大,效价越高,通常把1∶64效价称为高免卵黄抗体,其半衰期为4天左右,因此,用卵黄抗体替代主动免疫时间在2周~4周,应科学选择使用日期,注意半衰期,计算保护期,当降到临界线时,应及时补充。
卵黄抗体的作用诊断作用:卵黄抗体具有沉淀素的特性,当诊断时,若怀疑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可采取病料5克,加灭菌生理盐水10毫升,研磨,加抗菌剂抑菌,置于冰箱过夜,作为未知抗原,制作备用琼脂板,打成梅花状七孔后,同时加入未知病料抗原和已知的卵黄抗体各一份,约毫升,25℃放置24小时~72小时,出现肉眼可见白色沉淀线,为阳性反应。
高免血清及卵黄抗体的制备技术免疫血清1.动物的选择可作为免疫用的动物多为哺乳类和禽类,主要有家兔、绵羊、马、猪、驴、豚鼠和鸡等,其中实验常用家兔、绵羊、鸡和豚鼠。
选择动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抗原与动物种系动物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随动物种系远近而有差别。
近缘动物的蛋白质免疫原性弱,反之则强。
因此选择动物时应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
b.免疫血清的用量所需要的免疫血清,如是经常大量地使用,选择免疫动物时则应选择大动物;如所需的免疫血清量不大,则以选择小动物为宜。
c.动物的个体状态用于免疫的动物必须是适龄、健壮、无感染的动物。
免疫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营养和卫生管理。
注射抗原1个月后,动物仍无良好的抗体反应,或在规定注射日程后抗体效价不高,可再注射l~2次,若仍不佳者立即弃去.2.抗原制备与接种制造抗血清,根据产品不同,所用抗原、制法亦有所不同。
病毒性抗血清,一般是用本动物的含毒组织作抗原,首先把强毒接种本动物,使其发病,采取其含毒性组织作为抗原,注射于免疫动物。
细菌性血清,是用抗原性好的强毒或弱毒菌种,接种于规定培养基内,于37℃培养,细菌发育良好者,以纯粹检验后用作抗原。
抗原接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分为基础免疫及高度免疫。
基础免疫一般是注射疫苗,然后连续多次注射强毒进行高度免疫,每次注射剂量,要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接种抗原的次数和剂量,应根据制造抗血清的品种和动物健康情况加以调整。
为了获得效价高的抗血清,动物饲养条件必须保持良好。
3.血清抗体的检测免疫程序接近结束时,测定血清的抗体效价,如果效价已达规定的要求,即可视作免疫成功,开始采血。
若经试血,血清效价不合格,则可继续增加注射抗原次数或剂量,如再试血仍不合格,应将动物淘汰。
测定免疫血清效价是及时掌握采血时机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有环状沉淀反应(包括抗原稀释法和抗体稀释法)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用琼脂扩散试验测定血清效价时,如果在抗原孔与抗体孔之间出现沉淀线者,即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