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初中物理低成本演示实验开发与教学(新 疆)
- 格式:ppt
- 大小:65.82 MB
- 文档页数:121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技巧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科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逻辑思维;教学策略;案例分析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传授物理知识与培养逻辑思维有机结合。
二、理论依据1.逻辑思维与物理学习的关系:逻辑思维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2.教育心理学理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和实践操作,可以有效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大纲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4.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案例以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在引入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提问:“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讨VR和AR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作者:杨梦琪陈红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8年第01期摘要:基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新技术融入物理课堂而促进教学。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前景前言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于新技术融入课堂的热情和期待,但由于教师几乎没有直接参与技术开发,致使新技术的开发者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需求,导致新技术融入课堂的进程十分缓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图1体现了学生学习需求和成熟技术之间的相互需求。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探讨vR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AR技术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以呼吁更多的物理教师关注新技术,并且将新技术融人日常课堂以促进教学。
1基本概念和理论1.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造虚拟3D环境,形成与某一范围的真实环境完全一致的数字化环境,外界的用户则以某种手段进入虚拟环境中,与虚拟空间中的事物进行交互,彼此影响。
1.2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同样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虚拟环境或者事物的构建,但与VR不同的是,AR是将虚拟环境或事物实时叠加到真实环境或事物上去,进行虚实结合,允许用户既感知虚拟的世界,也看到真实的世界。
如图2所示,常与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同时提到的还有增强虚拟(Augmented Virtuality)技术和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技术。
1.3学习的条件理论根据加涅《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中提出的观点:教学事件是在学习的连续阶段中作为呈现给学习者的刺激而加以计划的。
这些外部事件的目的就是要激活、支持和维持学习的内部过程,如图3所示。
设计者在牢记学习情境的同时,还要对媒体做出选择,使之完成传输教学内容的功能。
该理论认为:学校不是给予学生动机,而是为研究和学习安排条件。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校本实践类作业设计目录一、前言 (2)二、作业设计理念与目标 (2)1. 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 (4)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5)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三、初中物理实践类作业设计原则 (7)1. 科学性原则 (8)2. 实践性原则 (9)3. 创新性原则 (11)4. 合作性原则 (12)四、初中物理实践类作业设计类型 (13)1. 科学探究实验 (14)2. 物理模型制作 (16)3. 物理工艺制作 (17)4. 物理观察记录 (18)5. 物理项目研究 (19)五、初中物理实践类作业设计实施步骤 (21)1. 明确设计目标 (22)2. 选择作业类型 (22)3. 设计作业方案 (24)4. 分工合作与资源准备 (25)5. 作业实施与过程指导 (25)6. 作业评价与反馈 (27)六、初中物理实践类作业设计案例 (28)1. “自制简易电动机”作业设计案例 (29)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设计案例 (30)3. “斜面小车模型”制作案例 (31)4. “家庭用电安全”调查报告案例 (32)七、初中物理实践类作业设计的保障措施 (34)1.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35)2.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35)3. 家校合作与社区资源的整合 (37)4. 作业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38)八、结论与展望 (39)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该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校本实践类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初中物理校本实践类作业设计,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个性需求,针对物理学科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种作业形式。
这种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1. 引言1.1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的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
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实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后,探讨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重点介绍创新型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潜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可以有效指导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相对陈旧,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条件较差,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单一,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仅仅是机械地按照步骤操作,缺乏对物理现象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缺乏热情和动力。
教师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支持。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开题报告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开题报告《关于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组织的研究策略》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
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
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学生分组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和研究各种物理现象,验证物理规律,巩固理论知识,学会有关实验方法和使用仪器、工具的技能,学会测定物理和参数的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理论应用实际工作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中学物理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课改进程的加快,我们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途径,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不无失落地看到,有些学生似乎没有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持久的快乐。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
鉴于此,我校物理教师力求从改革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入手,师生共同开展物理实验,为全体学生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一)基本内容:(1)挖掘课本教材上的分组实验内容,因地制宜,开足所有实验。
对教材上每个实验进行细致研究,对实验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做到了如指掌;针对实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改进实验模式;结合学校自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实验效果更显著、更富趣味性,更加突出新课标要求,更具探究性和启发性。
物理评课稿物理评课稿(精选18篇)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物理评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评课稿篇110月18日下午第八节,来自深圳xx区的高伟同学为xx中学全体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课题是《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高老师英姿焕发,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非常强,课上得非常精彩,折服了全场的所有老师,大家不由得叹服:不愧为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是搞活气氛的高手,激活思维的强手!充分展示了一个来自特区的名教师的风采!复习课本来是最难上的一种课型,但高老师今天实现了完美的突破,我点评时总结为以下几点:1、课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制印预习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对学生有简单的任务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前花20分钟完成。
然后他把各小组长做的预习题收上来批改,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又可以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课堂教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语言精炼到位,极富有磁性和鼓动性,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精彩纷呈,没有一句消极或无效话语,充满激情,随处闪亮教育的智慧。
小组加分制度和神秘的礼物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3、思维导图的板书方式,把不同类别的知识点串在了一起,便于观察和记忆,脉络更清晰,条理更加分明。
4、小组合作非常成功,小组自主完成复习内容,组长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大胆质疑,大声争辩,辩明了是非,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提问恰到好处,真正体现到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6、练习设计合理,难易适中,有梯度,既贴近中考,又贴近生活。
xx中学正在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打造“乐学、善思、巧练、多悟”的课堂,今天高老师的展示课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高老师的展示课给xx的老师们指明了一个教学的方向——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物理评课稿篇25月10日听了苏老师的一节新授课,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的《二力平衡条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学物理教学案例及实施策略作者:***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9期《義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了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宽容、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价值,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为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策略,结合新课标要求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助力于物理课程教学专业化、探究化发展。
一、初中物理课堂项目式学习模式实施策略教师在物理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时,需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模式的优势,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体验汲取物理知识,领会知识,助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基于实际学情,设计主线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自行设计支线任务,助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生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可称为“学习任务驱动实施法”(见图1)。
项目式学习活动不单单重视学习结果,也十分重视探究活动过程,教师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形式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全周期评价,促使学生更加注重活动探究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多层面、多维度的评价策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自身,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二、初中物理课堂中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具体应用——以“声现象”为例“声现象”主要包含“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小节。
教师选择“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呈现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驱动问题教师准备视频,视频中播放吉他、唢呐、鼓等乐器以及日常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看视频,思考一下:这些声音都是怎么产生的呢?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学生A: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方式不同,吉他是用手拨动产生声音的。
金属与金属矿物教学简案(1)认识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3)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4)知道置换反应的特点并学会初步判断;(5)了解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归纳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价值,认识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了解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用课件展示几种金属应用的图片,使学生感知金属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想一想:生活中所遇到的金属以及前面我们所学金属之最议一议: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共性2金属的特性答一答: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有关问题。
材料的选择考虑的因素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 +O2△===2CuO 3Fe+2O2Fe3O4拓展: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再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如:“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黄金很难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镁 > 铁 > 铜 > 金过渡:“为什么处于酸性环境(例如酸雨)下的金属容易被腐蚀”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可能金属与酸会反应?2、与酸的反应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应用: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真黄金无多大差异,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的是黄铜(Cu、Zn合金),假昌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现请设计实验证明某金属是黄金而不是黄铜。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摘要: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已经得到重视与应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合作、组外竞争、老师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整体都得到了提高。
本人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概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以便更为有效的发挥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效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67-01合作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健全体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将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学转变,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必须积极开展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引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1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的理解合作学习是对合作情感、合作认识、合作技能以及合作行为的有机组合。
如果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生间的有效互动为侧重点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上,学生之间的合作是通过教师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整合而实现的,通常可以由五到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并且按照小组整体的成绩获取奖励以及得到老师的认可。
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传播》一节课时,老师可以用土电话制作的趣味小实验,开展一个小组之间的实验竞赛,从最终的制作速度、制作效果以及合作的默契程度来评价小组的最终成绩。
在比赛之前,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工作,做好材料准备,从而使合作更加具有效率,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1]2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新版的物理教材中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图片变的越来越多,从而使得学生与老师探讨与交流的方面更广,答案的不唯一性也越强,带来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越高。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论坛获奖论文名单一等奖(16名)篇序姓名单位题目1 林建春省普教室略谈一种虚拟课堂教学的教研形式——片段教学2 杨梓生龙岩市普教室基于“对话哲学”的教学设计3 杨延从厦门翔安区教育研究中心以话题为中心的立体式语法教学4 郭卫东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物理低成本创新实验设计与开发5 陈金灿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主体探究式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6 刘小坤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提高小学语文常规性笔试命题质量的思考7 徐国裕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例谈小学数学虚境式片段教学的实施策略8 刘菊春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9 许蓉福州八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10 王陈勇厦门十中运用数学工具改进问题的探索方式11 肖阳泉州一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2 庄学培泉港一中“同课异构”的执教维度13 黄聚宝仙游一中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内涵与考评研究14 何捷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让习作变得“真实”起来15 蔡婉聪石狮市灵秀镇古洋小学走进闽南童谣,开发德育教育新素材16 郭惠敏永春县实验小学让“微博”走进作文教学二等奖(52名)篇序姓名单位题目1 应永恒福建教育学院让迟开的玫瑰一样美丽2 卢健福建教育学院“片段教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微格教学”3 林颖韬福建教育学院浅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的课件评比4 黄永俊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怎样评好一节语文课5 杨婉瑜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基于学校风格差异的教学对策6 余秀丽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例谈教学说课7 唐鸣福州一中追求写作教学科学化8 叶秀秀福州一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的创新研究9 陈熙福州一中整合教材,提升能力——浅谈化学与技术模块的综合利用10 黄炳锋福州三中关注管理细节,成就精彩课堂11 葛莉苓福州四中贯通古今情,情动而辞发——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之我见12 陈丽真福州四十中图形谱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3 曾丽莉福州城门中学文本细读与高中古代诗歌教学14 张炜红闽侯一中个体课堂观察行为与效果的研究15 肖骁厦门外国语学校破解:师生交往和谐构建的关键词16 林蕾缨厦门九中刍议初中地理“片段教学”17 刘千方集美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活动课18 刘娟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厨房化学知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影响19 朱晓翔安一中教学课件的可视性及表达方式20 陈子霞厦门一中集美分校我校短式网球课程开发的实验与启示21 黄辉朋厦门市诗坂中学话题模块视角下的中考英语有效复习模式探究22 郑阿玉漳州一中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三部曲”策略23 郑毅雄泉州七中如何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24 李东泉州九中求索课堂科普教育常态化之路25 蔡辉耀泉州现代中学泉州“曹氏--彩扎花灯”探究26 郑晃太泉州实验中学关于撰写物理诗词来辅助教学的尝试27 谢奎宗石狮三中读者意识写作教学的有效研究28 詹丹丹晋江一中在现代诗歌解读中挖掘传统诗歌的古典美29 吴银泉晋江磁灶中学泉州“红砖”文化传统乡土教育探究30 李志梅惠安嘉惠中学高中政治教师学科知识管理初探31 林美英永春二中巧用教材特点,激活历史课堂32 黄耀星永春二中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3 李玉发莆田五中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理想教育初探34 廖雪红莆田华侨中学应用主题资源网站引领学生飞翔35 左勤勇建瓯一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开展概念模型建构活动36 肖晓阳霞浦六中“结构与稳定性”教学问题探析37 肖玲玲福州市洪塘中心小学立足课堂美育,平衡城乡差异--农民工子弟学校有效课堂策略研究38 龚存华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小学探讨数学教学备课中存在问题与思考39 周婧厦门市大同小学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微型阅读的探究40 郑丽娜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小学数学低段学生检查习惯现状、养成策略41 刘小五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学英语层次递进式教学探究42 吕晓燕泉州市培新小学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43 刘守其晋江市罗山街道古坑小学“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44 黄平平南安崇文小学“评”出一堂好课来--谈小语课堂评价语的使用误区45 黄超育南安市石井营前小学授之以鱼,不如先授之以渔--浅论闽南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拼音识字教学46 吴云环泉州市惠安县东桥西湖实验小学以生为本把握词语教学策略47 徐玉烟仙游县郊尾中心小学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板书的呈示48 严慧敏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在计算教学中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49 谢青苗武平县岩前中心小学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探究50 游爱金柘荣县实验小学片段教学的现状观察与策略探究51 王晓玲仓山区小伙伴艺术幼儿园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教育52 陈小芳仓山区小伙伴艺术幼儿园新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三等奖(57名)篇序姓名单位题目1 苏月清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2 张志红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探究环节教学的思索3 "蔡福山黄玉香"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凸显数学本质的实践与研究4 张秋玲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研组长角色定位与工作导向庶谈5 蔡建平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6 刘瑞琴福州八中浅析高中生物“感知-探究-反馈”教学模式7 何兰芳福州四十中精彩文章,从一句话开始8 邹春盛厦门外国语学校同课异构、同题异教的尝试9 陈惠燕厦门市巷西中学初中英语语言材料的有效性输入设计初探10 谢贵荣泉州一中审美缺失的语文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对策11 关芬芬泉州培元中学在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2 黄珊珊泉州培元中学加强语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13 明有发泉州实验中学“写长法”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中的实证研究14 钟云霞泉州实验中学从文本中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渗透15 黄建明泉港一中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16 吴真珠泉港区鸠林中学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应变17 刘艳芳石狮三中思维严谨,论证有力18 邵邦武晋江市养正中学例谈自制教具在提升物理有效教学中的作用19 刘显晶晋江市侨声中学闽南农村中学“亚问题学生”教育个案研究20 林建东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与导学21 沈大田南安市新桥中学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认识22 黄瑞琼南安华侨中学“大智若愚、大巧若拙”23 刘丽花南安市宝莲中学从“女子”与“红颜”说起24 陈克辉惠安一中改革重点高中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策略25 何惠珍惠安高级中学从自主梳理到个性鉴赏26 陈志强永春夹际中学农村中学地方教学资源开发探究27 吴后辉德化一中浅析高中政治主观题的思维建构28 林两舜德化八中谈“漫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29 洪贤英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浅谈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应用30 刘开松上杭一中如何让优秀学生更优秀31 李萍福州市金城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感悟式”阅读教学的误区探析32 唐晓丽福州市杜园小学师生共建数学活动式课堂的初探33 张凤闽清县桔林乡中心小学关注教学细节设计提高数学课堂实效34 王晋婷厦门市大同小学还“诗歌”一个鲜活的生命——浅谈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35 李蔚蔚厦门大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引导作用36 杜冷真厦门思明区西郭小学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37 林玉真思明区湖明小学英语有效阅读“四法”38 孙雯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溯源识字法叩响科学识字之门39 王双莲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重视教学设计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40 王茜婷厦门市梧村小学谈素质教育舞蹈课及其师资要求41 郭宏君厦门实小集美分校热身有法,入课吴虞—例谈公开课前的师生交流技巧42 林芳集美区乐海小学画笔飞扬,精彩不断43 董明玮泉州市丰泽区东兴小学建构数学语言互译模型提升多元解题应用能力44 洪建业石狮市湖滨长福小学搭建实践平台洗练诚信行为45 王玉琦石狮市湖滨林边小学就这样,一路走来46 龚国雄石狮市永宁镇美江小学教具家族中的新成员——电子教具47 黄丽蓉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片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48 李彩云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合作学习的探究49 欧阳雅玲南安市金田小学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现50 "叶聪华李伟龙" 南安市金淘镇近思小学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51 陈琼花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探究与实践52 林燕清安溪沼涛实验小学依托对话巧设情境有机整合53 郑丽治安溪县金谷中心小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4 魏陈雄周宁县泗桥小学开辟科学课实践园提升科学教育质量55 王美雪安溪县参内中心学校小学生名著阅读指导中家校合作对策探究56 "江燊黄晓芸" 福州市小伙伴艺术幼儿园浅谈小班数学教育途径的研究57 杨佳红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的若干思考优秀奖(83名)篇序姓名单位题目1 陈建新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探究教材中的摩擦力测量方式2 危茶良福州八中让思想政治课HOLD住“90后”学生3 黄品霞福州八中探究“课堂观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4 张惠珍厦门六中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研究5 周雅旋厦门六中激发兴趣,在动中学英语6 朱紫琴厦门六中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探究7 黄静芳厦门十一中初中数学方程应用题教学探讨8 邱丽清古田县第二小学小学语文片断教学的“三要”和“三忌”9 曾世明厦门市内厝中学多媒体让英语听力课堂充满乐趣与激情10 陈丽蓉厦门金鸡亭中学基于特殊生情背景下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11 魏思东厦门海沧育才中学如何提高农村孩子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美术的能力12 刘庆芳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学科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 张洋烽厦门云顶中学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14 谢北方泉州市奕聪中学中年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研究15 陈霞晋江一中历史课堂创设问题情景应遵循的原则16 丁海蓉晋江一中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校本模式研究17 洪良腾晋江养正中学生命化班级管理的具体实践思考18 黄化金晋江潘径中学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19 许友谊晋江市金山中学让学生爱上你的课20 张文团南安宝莲中学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率21 黄新家南安市毓元中学“讲学稿”的实验研究22 张丽萱惠安东山中学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第一课23 潘金蓉永春三中小议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初高中衔接24 陈锦阳永春三中关于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思考25 林碧青莆田十中培养孩子的“心—”德育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渗透26 叶玉珍大田六中宾馆早餐与阅读教学27 吴芳蓉龙岩初级中学开放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28 胡根春上杭官庄民族中学策略应对农村习作教学之现状29 林银美漳平三中激发兴趣快乐作文30 林庆元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结合乡土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1 陈芬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32 陈彤福州市郭宅中心小学作文教学巧用“联系”33 郑艳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浅探课堂教学的“四读四味”34 林枫平潭县龙山小学发挥“策略”魅力焕发课堂生机35 郭益妹平潭县东新小学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6 洪菲菲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有效情境创设的三个“凸显”37 陈蓉厦门民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四策略38 李丹华厦门市大同小学传承文明礼仪提升学生素养39 许惠斌厦门市嘉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德育教育,铸造美好心灵40 江锦莺厦门市故宫小学研究有效策略,构建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41 庄秀艳漳州市龙海角美第二中心碧湖小学当前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2 黄海梅长泰县农场中心小学如何和谐统一“提前预设”与“动态生成”43 丁遐泉州市实验小学浅谈郑渊洁童话对儿童教育的意义44 陈汝婷鲤城区实验小学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运用45 蔡双治丰泽区实验小学关注不和谐的“音符”奏响不平凡的“乐章”46 戴岚清丰泽区实验小学说“听课、评课”47 韦丽琴洛江马甲中心小学透过教师“时髦用语”,看当今的语文教学48 何惠珍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让泥儿“生动”起来—儿童陶艺教学点滴49 王琼红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践行“六大解放”,创新语文课堂50 陈红红泉州市培新小学两堂拼音课教学比较51 杨忠秀石狮市龟湖中心小学美在课堂,乐在其中52 洪清波石狮市蚶江镇莲埭小学给小学语文课把把脉53 "陈鸿莉王兰兰" 晋江安海镇成功小学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54 庄丽莉晋江永和镇启初小学如何处理好小学英语课堂的纪律55 施昌祥晋江市深沪镇狮峰中心小学挖掘词语情景精彩词语教学56 叶婉婉晋江市东石镇第二中心小学关于教学评价语言的几点思考57 颜瑞治晋江安海镇西安小学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58 王云星晋江市内坑镇甘棠小学拼音教学比较分析59 姚进发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60 王丽宽南安市官桥镇崇文小学新课程中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61 张志河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理性取舍教学内容打造和谐灵动课堂62 黄长江惠安县净峰中心小学预学导学互学63 张清山惠安县香山小学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64 周文祥惠安县净东小学阅读教学中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拓展65 庄锦山惠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主渠道66 苏龙霞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在对话中寻求平衡于平衡中走向和谐67 苏巧丽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茶文化走进品德课堂68 谢梅菊安溪县第九小学巧言妙语,让语文课堂如花怒放69 王亚琼安溪县第九小学语文追真实,课堂求有效70 林志辉永春县桂洋中心小学治“病”救文--小学生习作病句的分析研究71 康金井永春县玉斗镇炉地小学浅议新时期小学师生间如何沟通72 黄丽源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试试这四招。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篇1今天,有幸聆听了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副教授,物理教育博士,物理教育硕士导师杜明荣教授的讲座《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利用》使我收获很大。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真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加具体明确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
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也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低成本物理实验”也是国际物理教育界所倡导的一种物理教育工作的行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解决或缓解实验室器材短缺的问题,满足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中学开展物理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做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实验装置简化,实验现象明了,因此更便于我们的物理教学生活化。
低成本物理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材料易得,实施便利。
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学校投资少,取材方便,操作简易,安全可靠。
学生的生活空间即是“物理实验室”。
例如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学生就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易拉罐、饮料瓶等来做实验。
(2)贴近生活,亲近感强。
新教材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教材中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可回家去做的小实验。
这些小实验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3)新奇有趣,体现创新。
(4)结构简单,体验性强。
低成本物理实验还可以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解决抽象疑难的问题。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开发应用。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篇2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合理应用摘要:新课改理念要求下,合作学习成为现代教学方法。
而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提出合作学习存在的认识偏差。
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合作学习策略新课标要求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课堂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学习活动,在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
在初中物理教学具体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必须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前提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进行科学分组。
分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成绩好的氛围一组,成绩差的分为一组。
这种分组方式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都不利。
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一组,他们都希望表现自己,争做组中最主要的工作,而不愿意做一些辅助工作,不利于相互之间合作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而差的一组学生,没有人能承担主要工作,导致任务进展缓慢。
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分成不同类型,然后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推选以为组长。
组内学生程度成梯状,组间力量均衡,既有利于每个学生发挥自身价值,也有利于组间公平竞争,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交流,体现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
镇江市第二十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润州)奖次单位姓名论文题目1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张伟回归本真课堂教学本色语文1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王勤浓厚的学习氛围哪里来1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诸晓波“新”课改“心”体会1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路艳秋论赏识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1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谢雪岭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1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吴健生本理念下践行学习指导初探1九华山庄幼儿园唐芸在多维游戏中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研究1魅力之城分校(小学部)陈红挖掘兴趣源泉优化美术素养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陈志英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果效应与班级管理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程成该放手时就放手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栗海深构建问题情境打造魅力物理课堂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钱欣例谈初中英语理解性阅读教学的纠偏策略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缪春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导性地位的“捍卫”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刘珍数学分层教学流程梳理及模糊技术的教学效果评价1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王唯一注重变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1润州区机关幼儿园聂玉洁幼儿园健康和谐特色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1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郭昌华潘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1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许国良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与反思1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卢艾雯科学投放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材料的策略之我见1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张俊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的思考1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史慧萍语文课堂中师生倾听习惯的分析与培养1润州区青少年宫朱爱群沉醉在斑斓绚丽的水粉世界——水粉画教学初探1润州区实验小学王晓玲开发与利用生本资源构建魅力品德课堂1润州区实验小学贾洋洋论小学体育课中“一绳多用”法1润州区实验小学陈俊芳浅谈小学生的作文指导1润州区实验小学周敏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1润州区实验小学张翔浅析提高女子气手枪项目初级训练成绩的要点1润州区实验小学冯萍随读潜入夜润情细无声——分析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读1润州区实验小学谢娟有图的课堂更美——浅谈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的有效利用1润州区实验小学孙晓梅语言外的“语言”——小议教师课堂教学的体态语1润州区实验小学张燕阅读“生”趣,趣“促”赏析——再谈小学英语对话式语篇教学的1润州区实验幼儿园姚利林“书香为伴,快乐成长”1润州区实验幼儿园马静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园绘本张开翅膀1润州区实验幼儿园余映俊园本教科研中我们来做个“表姐”1市信息中专余春晖浅议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1市信息中专张凡娣一则中职数学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1市信息中专唐莹职业学校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探究1市信息中专王萍芳中职校园内学生暴力行为的分析与干预1市信息中专杜闽生中职学校系部管理体系下班级教育小组改革的实践探索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邬小马不能弱化的诗歌教学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何凯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赵婷关于语文教学案教学的实践反思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谢黎明例谈思想品德课主题建构教学模式与思维能力的培养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曹艳灵动的生机,合作的希望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印高敏浅议初中篮球队心理训练的时间与策略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顾海燕勤于利用阅读文本特征收获英语课前预习效果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顾蔚团队合作新主张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顾海燕新空间新体系新框架新课堂——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刘峰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杨蕾有的方能放矢——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李季生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1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田静自主课堂的生机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胡庆蓉“精”与“厚”:小学数学课堂的二“度”追求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高履云“赛伯空间”让我们“做数学”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宦方霞从原点步入,打造互动交流的课堂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杨妍打造生本课堂张扬生命个性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李金芝动起来!赋予枯燥的“题海”蓬勃的活力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朱红俊构建活动化的品德课堂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黄燕构建小学有效英语教学模式夯实学生英语学习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蒋菊香合理改编教材例题,创建真实的数学学习情境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朱雪琴坚持不懈练口算循序渐进长能力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王婷绿色评价让孩子的习作跃然纸上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乔勇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高先峰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策略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夏莉浅谈小学品德学科地理模块教学的有效性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钱婧巧手玩泥捏出快乐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薛芸且行且思让童心在水墨中徜徉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吴甥让课堂迸发出创意的火花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匡元霞让空白美丽起来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赵雨欣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戴天扬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文化异同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戴天扬挖掘文本资源提高复习实效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朱圆心不专一,不能专诚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吴悠信息时代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张慧用智慧支撑语文课的效率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许珊珊语文课堂中的“加减法”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钱小娟在关注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徐俊英彰显文本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学语文”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王敏真实有趣扎实有效1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陈芸最是一丝情意浓,诗词歌赋在其中1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沈秋月聪明孩子习惯与心理的失败教育与反思1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梅多红数学塑造生活,生活丰富数学1镇江市宝塔路小学陶云尊重学生隐私教育到位不越位1镇江市官塘桥小学戴龙霞在兴趣的土壤上浇灌课外阅读之花1镇江市官塘中学余玲玲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小组合作模式下的音乐欣的实施1镇江市蒋乔小学徐飞《在计算教学中如何用好学具这根“拐杖”》1镇江市金宝园幼儿园左丽云混龄教育促进幼儿关爱情感发展的实验研究1镇江市金山小学薛皎云减负从关注学生的家作开始1镇江市孔家巷小学杨明华高效阅读,提升素质1镇江市孔家巷小学卜珺建构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镇江市孔家巷小学潘红美术活动的新魅力—评价1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崔红艳当学生出错以后……1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丁弘走进绘本,且学且乐1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章瑾敲响课堂“第一锤”1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吴雪莲以文为本引导学生感悟美1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王爱萍用好文本空白,成就美丽课堂1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蒋蓓蓓有的放矢多方引导1镇江市南徐小学朱红云感悟的世界有多美1镇江市南徐小学文斌立足Project文本,创建语言综合实践有效模式1镇江市南徐小学陈娟让笔尖的滑动,留驻课堂的精彩1镇江市南徐小学谢晓燕幸福体验快乐习作1镇江市南徐新城幼儿园龚静仪浅谈游戏与小班美术教学的优化结合1镇江市南徐新城幼儿园黄思昀体验式美术课程对幼儿全领域成长的促进1镇江市润扬幼儿园江敏采集乡土芬芳,奏响科学乐章1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钟春花骆丹开放作业激活思维1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高茜欣晓之以理导之以行1镇江市韦岗小学赵玉红以“训练”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1镇江市韦岗幼儿园艾珠农村幼儿园业务园长上岗之策略1镇江市一泉路幼儿园付华群开展体育教学研讨优化幼儿园体育课程1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周艳《百草园里溢芬芳,习作天地任我狂》1镇江市中华路小学罗雪梅《创设两难困境实施理性德育》1镇江市中华路小学智慧《让音乐在孩子心中飞扬——通感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妙用》1镇江市中华路小学钱芳《同课异构谋新略有效课堂绽新颜》1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姜莹《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诗意成长》1镇江市中山西路幼儿园张倩建立有效园本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镇江市中山西路幼儿园朱莉聚焦“绘本阅读”教学,构建“团队互助”教研1镇江市中山西路幼儿园姚锦萍让游戏棋成为幼儿发展的润滑剂1镇江市朱方路小学李立新改进作业订正方式1镇江市朱方路小学凌荷仙精心打造诗意课堂促生享受语文学习1镇江市朱方路小学洪岚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评价方式2凤凰家园幼儿园周颖放飞想象挥洒创作2凤凰家园幼儿园汤圆圆好习惯伴我成长2凤凰家园幼儿园秦红芳会“装”的老师“骗”来的爱2凤凰家园幼儿园朱巧云以“问题为抓手”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王彬赵婷多元评价体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徐玉娟全面撒网,层层筛“错”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江宏斌让学生爱上语文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陈瑶以《思乡曲》为例对音乐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李青华营造生本课堂让孩子快乐迪学数学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袁其娟指尖,“写”出精彩,“写”出智慧2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徐海萍走进母语,陶冶情操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朱洁关注每位孩子的共同成长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赵三洪老师你“看得到”学生吗?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云培育学习兴趣之花,采撷英语教学硕果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赵三洪让学生轻松一点就是让自己轻松一点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谢雪岭深入文本,提高初中生阅读欣赏能力的行动研究报告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郭玲娟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2金山实验学校(中学部)王学松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九华山庄幼儿园刘莎莎浅谈小班幼儿美术2魅力之城分校(小学部)高昕关注学生发展,让语文课堂迸发生命火花2魅力之城分校(小学部)钱红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2魅力之城分校(小学部)朱琦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新鲜血液”——创新精神2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郭子刚课堂对话的琐碎化现象攻略2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姚恒萍巧设体验活动,促进探究生成2魅力之城分校(中学部)石颖运用实物投影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王燕艳大班幼儿体育活动规则意识培养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陈悦浅谈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吴文珊浅谈体育游戏的选择与设计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李玉浅谈幼儿体育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整合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李德红情境还原法在小班安全教育中的运用实践研究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汪钟敏色彩天地伴幼儿成长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余江玲我园体育教学活动中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卢云幼儿午睡现象的案例分析2润州区机关幼儿园蒋静中班体育活动探究——“会跳舞的皮球”2润州区实验小学陶赟篮球运动员快攻意识的培养2润州区实验小学黄思园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润州区实验小学王艳巧留白获精彩2润州区实验小学陈敏让兴趣带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谈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2润州区实验小学孙萧白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课堂简约不简单2润州区实验小学魏菲设计有效活动,引领学生成长2润州区实验小学李红梅书香飘逸浸润心灵——走进课外阅读2润州区实验小学罗俊、徐卉我和孩子“玩”音乐之课堂探究2润州区实验小学史丹小学科学:如何更好地实现科学的价值——以《生命之源——水》2润州区实验小学李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对策2润州区实验小学问玉银学会提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法指导之我见2润州区实验小学李旭红悦读悟读多读——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仇文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探索小班家园共育新途径的实践研究》结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谢郁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胡玲莉棋中玩,玩中乐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吴亚平如何帮助幼儿建构观察的方法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蒋蓉如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殷霞我抓住你了——图画书2润州区实验幼儿园陶颖幼儿教育,我们给父母提点什么2市信息中专罗彩霞从“观海”到“登山”2市信息中专张薇构建生活化教学,焕发中职德育课生命力2市信息中专李婧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2市信息中专丁盛关于中职社团的两点尝试2市信息中专肖玉英聚焦真实的课堂,开展真实的课例研究,促进教师真正专业发展2市信息中专张培芳课堂五步,读写联姻2市信息中专孙艳敏浅谈案例教学在中职女生性教育教学的运用2市信息中专高舒浅谈加强对优秀生的管理教育2市信息中专常志华浅谈中职《电工基础》课堂的高效教学2市信息中专毛燕浅析“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网际协议教学方法研究2市信息中专朱国平让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让给学生2市信息中专曹存明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效益的几点做法2市信息中专乔玉臣在语言训练中科学有效运用信息技术2市信息中专汤俊职业学校物理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陈彬《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与思考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耿婷把生活“请”进课堂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杨善玲初中英语国际音标的有效教学初探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戴蓉初中英语学困生转换拾零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卢敏分层教学策略对中学生口语成绩的影响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严玲凤改变一点点,精彩无处不在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韩晶晶化学课堂中的开放式提问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李纯刚化学微型实验与学生的能力培养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庄晓明教学案背景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张海霞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多重对话”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毛志萍论初中英语学习中思维的定势与突破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宋海涛论武术套路中的形与神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张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曹艳碰撞出的火花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姚晓欢浅谈“文学教学内容”三个意识的确定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李红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陈佳浅谈化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孙丹明浅谈生活化的物理实验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文小敏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孙丹明浅谈物理中的生成教学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孙秋浅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要途径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熊莉上高效的试卷讲评课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张丙波生物课堂导入的几点尝试和体会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郑成卫施教之功,先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入方法初探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熊莉数学教学中CAI的使用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仇旭芳谈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创意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张敏我思故我在——《背影》教学的几点思考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韩晶晶向课堂主阵地要质量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杨小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初中物理考试的研究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朱国民一轮艳阳当空照,半个月亮爬上来!——浅谈如何应对半命题作文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陈琳以情激趣以趣促学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巫丽萍音乐欣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戴蓉用心,用情,用智慧管理班级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邵华由自制二氧化碳装置引发的思考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秦丽有效对话,打造开放性课堂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方玉珍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应对几种心理学效应的消极影响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赵婷制度不该罚好人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夏建平自主德育的实践策略2镇江实验学校(初中部)田静作业可以这样批改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姜育慧“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赵佳研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改变策略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何成娣放慢脚步有风景——把语文课文教“通透”的研究与实践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周雪芬理性是水,感悟是乳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薛芸率真水墨撷赏童趣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田野浅谈对基层学校乒乓球队员现阶段意识的培养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龚敏浅谈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刘玲玲浅谈小学低年级国学启蒙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杨爱华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法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孙婷婷倾听是学生学习的“金钥匙”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韦霞让“活动”带给“经验”成长的力量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卢璐让我欢喜让我忧——结合实例浅谈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张政花让作业成为学生甜蜜的“负担”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印菊芳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刘枫提升复习效率丰盈习题价值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朱红体育游戏的实践创新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韦俊婷网络语言旧词新义运用的理性思考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杨杰小学体育教育中注重德育渗透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经道平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常规教学的一点建议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沙巧丽小学英语预习导学初探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姚佳学好语文,从写好汉字开始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周珊珊学以致用,为交际服务-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语法教学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吴季养眼养耳养心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韦霞以身体之以心验之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陈菁质疑——创新的源泉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蒋静中小学师源性心理障碍问题探究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蔡琳琳综合艺术门类感知色彩教育2镇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吴红梅尊重意外聆听插曲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孙星“趣”温故知新的法宝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陈凤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孟庆媛读出美读出韵读出情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李鹏美术课前准备的生成与拓展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赵惠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说起来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陶德帅梳理查漏提升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郭荣喜谈谈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王丽娜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孙笑红扎实朴实静水深流2镇江市宝塔路小学蔡静种下自信的种子,开出成功的花朵2镇江市朝阳楼幼儿园汪清让集体教学活动更精彩----《纲要》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2镇江市朝阳楼幼儿园李婷让幼儿的世界多姿多彩 ——论幼儿园的美术活动2镇江市朝阳楼幼儿园高洪云信息技术与区域活动有效性整合实践研究与思考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邓媛媛城乡英语教学对比研究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徐昊发展学生想象力,让作文亮起来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吴志艳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纪程朗朗书声,明朗人生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高珍娣依托“随文练笔”深悟文本内涵2镇江市官塘桥小学高珍娣营造绿色教育,构建生态研修2镇江市官塘中学张静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学质量2镇江市官塘中学陈峰农村初中“自觉课堂”的必要性2镇江市官塘中学夏鹏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2镇江市官塘中学闵云霞现代课堂中的几何教学2镇江市官塘中学袁学云用我们的教育真心爱待学生2镇江市蒋乔小学吴国鹏《“白板互动”——演绎高效数学课堂》2镇江市蒋乔小学邵磊《变“苦”为“乐”》2镇江市蒋乔小学印祥燕《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2镇江市蒋乔小学吴秋平《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2镇江市蒋乔小学胡媛《主动探求,让“自主”落在实处》2镇江市金山小学穆春雷浅谈古诗教学策略2镇江市金山小学范俭娣让想象为语文课插上腾飞的翅膀2镇江市金山小学吴晓兵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数学地思考”2镇江市金山小学辛玉坤顺应童心,让儿童灵性在神话的世界里飞扬。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物理教学设计作者:丁美予,陈红君,陈留定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21年第11期摘要:高阶思维培养一直以来是国家教育改革与物理学科教学的双重需求。
文章基于已有教学模式,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巧用演示实验—小组合作探究—设置相关问题—建构知识网络”的教学设计流程,并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例进行课堂实践,希望以此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物理高阶思维能力提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阶思维;教学设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11-0028-42019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改革高考命题,重点锻炼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培育具备自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中生。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科学思维,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而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属于高阶思维能力的范畴,可见,“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物理学科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因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探索如何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真正落实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1 高阶思维1.1 高阶思维的内涵当前对于高阶思维的理解角度较多,如: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视角、问题解决视角等。
本研究认为,高阶思维是一种发生在较高阶的认知心理水平层次上的心智变化活动或较高层次的心理认知能力。
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整合已知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得出解决方案的整个思维过程之中的能力。
具体由解决问题、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4个部分共同构成[1]。
1.2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1.2.1 已有教学模式当前培养高阶思维的教学模式主要有:第一,支架式教学,该模式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第二,抛锚式教学,该模式以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锚”导入课堂,激发学生思考、猜想和探索,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第三,随机进入教学,该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在所呈现的基本情境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篇一: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更新时间:20xx-03-05 好评度:1610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
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4、教材整合。
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篇二: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1 整体感觉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
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
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
(4)规范化。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
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
初三物理教师教学述职报告初三物理教师教学述职报告精选篇1______,男,19____年出生,19____年于广东肇庆教育学院理化实验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任教,至今已有18年教龄。
刚开始,学校安排我任教初中物理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19____年我被评为中学二级物理教师,__年于广东教育学院物理系本科函授毕业,同年晋升为中学一级物理教师。
任现职以来,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电化教学工作,经历了学校电化教学的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电化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我就任现职以来的表现和绩效作出如下总结:一、热爱教育,敬业爱岗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认为只有教书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我将不辱使命,把一辈子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
多年来,我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
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
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
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因私事而缺勤。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具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作为一名电教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化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电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认识到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每年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给学生和同事留下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倾心工作,卓有成效1997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由原来的二类标准发展到一类标准,“两机一幕”进课室,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述职报告,正式拉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同年我被学校任命为科学楼馆长,肩负起电化教学的管理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