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17
Vilidation/Qulification Protocol for clean area clearance clearance effectand validity洁净区清场效果及清场有效期验证方案VP ID:编号: VP-01-PM-002-00Content目录1. Overview概述 (3)1.1 验证项目的背景介绍 (3)1.2 验证项目的关键性能说明 (3)2. Purpose验证目的 (3)3. Reference 验证依据 (4)4. Validation group 验证组成员 (4)5. Training 培训 (4)6. The content of validation 验证内容 (4)7. The evaluation of validation 验证总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The general conclusion of validation验证总结论: (10)9. Version History版本历史 (11)10. Attachments附件 (11)1.Overview概述1.1验证项目的背景介绍1.1.1洁净区是需要对环境中尘粒粒子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1.1.2清场是指为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或混淆而将与生产无关的文件、物料等进行清除或移除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还包括清点、销毁等过程;1.1.3GMP(2010修订)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
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1.1.4注射剂车间的洁净区按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1.1.5为有效控制新注射剂车间洁净区的洁净度及微生物的数量,特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洁消毒规程,并加以验证。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及流程一、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的重要性。
1.1 洁净区的特殊性。
洁净区啊,那可是个要求特别高的地方,就像一个娇贵的小宝贝,容不得一点脏东西。
它在很多行业里都起着关键作用,像制药啊、食品加工啊这些。
这里面生产的东西,都是要进到咱老百姓身体里的,所以必须得保证干净卫生。
1.2 臭氧消毒的优势与风险。
臭氧消毒呢,有它的好处。
它杀菌能力强,就像一个勇猛的小战士,能把很多细菌啊、病毒啊之类的坏家伙都消灭掉。
而且它消毒完了之后不会留下什么残渣之类的,多干净利落。
但是呢,这臭氧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要是浓度控制不好啊,可能会对设备、对人有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行,用不好就麻烦了。
所以得验证它的消毒效果,心里才踏实。
二、验证方案的制定。
2.1 确定验证指标。
这验证指标得好好定。
首先呢,杀菌率肯定是个重要的指标,这就好比是一场战斗,看臭氧这个战士到底能消灭多少敌人。
还有啊,对洁净区内环境的影响,像空气的质量啊,有没有异味之类的,总不能把细菌杀了,结果弄出一股怪味来,那可不行。
2.2 选择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的选择也不简单。
可以采用生物指示剂法,就像给臭氧找个小目标,看看它能不能把这个带有细菌的小目标给干掉。
还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在消毒前和消毒后都测一测,对比一下,就知道臭氧消毒有没有效果了。
2.3 设定验证周期。
这个验证周期也得考虑好。
不能太长,太长了要是消毒效果不好,那得耽误多少事儿啊。
也不能太短,太短了可能还没看出真实的效果来呢。
得根据洁净区的使用频率啊、生产的产品类型这些因素来确定,就像量体裁衣一样,合适才好。
三、验证流程。
3.1 准备工作。
在开始验证之前,那得做好准备工作。
要把洁净区打扫干净,不能有太多的杂物,就像整理战场一样,这样才能让臭氧充分发挥作用。
还要准备好各种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得校准好了,要是设备不准,那测出来的数据就不靠谱了,就像瞎猫抓老鼠,全靠运气可不行。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洁净区的空气中会有微生物存在。
为保证洁净区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特进行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的验证活动。
验证在规定的臭氧浓度条件下保持特定时间后,臭氧消毒对洁净区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杀效果,以及臭氧在启动空气循环系统条件下达到0.15ppm 的安全阈值所需时间。
本公司十万级洁净车间和万级洁净工作区臭氧消毒效果的验证。
4.1 验证委员会4.2 验证小组4.3 验证涉及部门5.1 编制依据5.1.1 2003 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5.1.2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5.1.3 《GB 28232-2020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 5.2 验证过程中偏差处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若出现不符合测试标准的数据,应立即调查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偏差处理措 施。
在偏差处理措施实施完成后,应确认偏差是否对本次验证结果产生影响,如果偏差影响到本次验证 结果,则判定本次验证失败,并对本系统重新实施验证方案。
如果在实施纠偏措施后,数据已符合测试 标准,不影响验证结果,则继续实施本方案,直至本次验证实施结束。
5.3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验证过程中严格按照验证方案执行。
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验证方案存在缺陷,立即停止验证,验 证小组成员对验证方案进行修改,并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表》(附件 4),由验证委员会成员 批准后,重新启动验证。
若验证方案无需修改,不需要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表》。
6.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确认6.3 验证所需仪器仪表确认7.1 方案7.1.1 臭氧消毒浓度要求: 万级达到消毒浓度 15ppm ,十万级达到消毒浓度 10ppm 。
7.1.2 根据臭氧发生器说明书载明 WJ-K-E4 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量为 40g/h ,根据如下公式及房间体积 计算达到消毒浓度时间:V ∗ (1 ∗ 2.14 ∗ n )t = 6040∗ 1000公式解释:V: 房间的体积(m 3) t: 达到消毒浓度的时间(min)n: 消毒浓度要求(ppm )消杀效果。
验证文件类别:清洁验证方案编码:QJ—YZ001R00页码:共17页第1页消毒剂消毒效果及使用周期的验证方案目录1. 概述2. 职责3. 验证内容3.1 消毒方法及效果的验证3.1.1 臭氧消毒3.1.1.1 概述3.1.1.2臭氧消毒原理3.1.1.3 消毒时间确定3.1.1.4 可接受标准3.1.1.5 取样计划3.1.1.6 检验方法3.1.1.7 消毒效果评价3.1.2 甲酚皂消毒剂消毒灭菌法3.1.2.1 原理3.1.2.2 取样计划3.1.2.3 检验方法3.1.2.4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3 新洁尔灭消毒剂消毒灭菌法3.1.3.1 原理3.1.3.2 取样计划3.1.3.3 检验方法3.1.3.4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4 消毒剂消毒频次,消毒剂更换频次的验证3.1.4.1 消毒剂消毒频次的验证3.1.4.1.1 原理3.1.4.1.2 沉降菌检测取样计划3.1.4.1.3 沉降菌检测方法3.1.4.1.4 表面细菌检测取样计划3.1.4.1.5 表面细菌检测方法3.1.4.1.6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4.2消毒剂更换频次的验证3.1.4.2.1 原理3.1.4.2.2 沉降菌检测取样计划3.1.4.2.3 沉降菌检测方法3.1.4.2.4 表面细菌检测取样计划3.1.4.2.5 表面细菌检测方法3.1.4.2.6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4. 验证实施5. 验证报告1. 概述。
1.1 背景。
洁净生产厂房用于D级口服固体制剂、外用制剂、丸剂生产。
设备厂房于2002年8月全面完成安装施工。
根据GMP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决定于2012年10月~2012年6月对其清洁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1.2 验证目的。
清洁消毒方案及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 职责。
2.1 验证领导小组。
验证方案的批准,验证的协调工作,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验证报告的审批,发放验证证书。
2.2 生产部。
制订验证方案,并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领导小组,起草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程序。
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D级洁净区是指在无菌要求相对较低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和生产的区域。
臭氧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无残留物等特点。
以下是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定消毒区域:根据D级洁净区的大小和布局,确定要进行臭氧消毒的区域。
2. 清洁准备:先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清理表面上的灰尘、杂物和污垢。
步骤二:臭氧消毒操作1. 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臭氧。
2. 设备准备:确保臭氧发生器和相应配套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操作流程: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臭氧消毒操作,包括设定消毒时间和臭氧浓度等参数。
步骤三:消毒效果评估1. 采样:在臭氧消毒后的区域进行采样,可以采用空气、表面和物品样品等不同类型的采样方法。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例如使用菌落计数法或PCR等方法评估消毒效果。
步骤四:消毒周期验证1. 设定消毒周期:根据消毒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消毒频率和周期。
2. 验证方法:定期进行消毒效果验证,可以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 5749-2006、GMP等要求进行。
3. 调整周期:根据验证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消毒周期进行调整,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1. 消毒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
2. 确保使用的臭氧发生器以及配套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维护。
3. 在操作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消毒操作的相关培训。
以上是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建议在实施方案前咨询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
洁净区甲醛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文件编号:)一、验证组织与职责二、验证方案概述1、概述XX洁净区拟产用甲醛熏蒸和臭氧消毒两种方式交替,甲醛消毒拟定为每月一次,臭氧消毒拟定为每三天一次。
2、目的确认已选定的消毒剂甲醛对XX洁净区进行熏蒸方式的消毒效果,保证洁净区达到洁净级别要求。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洁净区净化空调系统甲醛消毒。
4、验证要求: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执行,整个验证过程应在验证小组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检查过程中任何与文件或规范的偏差或遇到任何例外的情况都要记录下来,以供文件偏差报告表的审查。
记录的偏差要进行调查,而且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文件偏差报告表中需记录有调查、纠正性措施及其理由。
5、验证时间:20年8月27-9月30日。
三、消毒方式: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g计算消毒剂用量,用蒸汽加热发生罐使甲醛蒸汽随空调送风进入洁净区,时间60分钟,停止送风,焖消3小时。
开启空调送风、排风,恢复正常运行.其各洁净区体积及甲醛用量如下表:四、验证方案在甲醛消毒后分别抽取各洁净的关键或主要房间做为代表房间,对以上代表性房间进行分别取样检测,其试验项目如下:1、表面微生物判断标准:(1)B级表面微生物标准1/10即[接触555mm)1cfu /碟]2;(2)C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1/10即[接触555mm)3cfu /碟]「(3)D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1/10即[接触W55mm)5cfu /碟]2.检测记录如下:编号确认人:日期:审核人:日期:2、沉降菌检测(1)取样方法:执行洁净区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检测,沉降菌(*90mm) cfu/4小时。
(2)判断标准:B 级W1 CFU/4 小时,C 级W5 CFU/4 小时,D 级W10 CFU/4 小时。
确认人:日期:审核人:日期:3、生物指示剂细菌挑战性试验(1)指示剂:枯草黑色变种芽孢菌片,5X105-6 cfu/片(2)方法:甲醛气体消毒前,在阳性菌室将枯草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分装于玻璃瓶(每瓶一片),将装有菌片的玻璃瓶置于规定房间的中央地面,并编号。
洁净厂房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编码: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适用范围4 验证可接受标准5 消毒程序5。
1 地面墙壁消毒5.2 洁净区空气消毒5。
3 洁净区人员手消毒6 验证步骤6.1 地面墙壁消毒效果验证6.2 洁净区人员手消毒6.3 洁净区内空气臭氧灭菌效果验证7 消毒效果检测结果7。
1 消毒液表面消毒效果检测结果7。
2 75%乙醇对手消毒效果检测结果表7.3 臭氧对洁净区空气消毒效果8 洁净区厂房消毒效果验证结论9 再验证规定1 概述为了确保固体制剂车间30万级洁净区的洁净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消毒。
对洁净区的空气每周用臭氧消毒1小时,每三个月使用2%的戊二醛溶液消毒一次。
对墙壁、地面每星期用0.2%新洁尔灭溶液或2%苯酚溶液进行擦拭消毒,对进入洁净区人员的手采用75%的乙醇消毒。
2 验证目的按相应的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后,残留在已消毒对象表面的微生物数应控制在可接受标准的限度范围内.3 适用范围适用于臭氧消毒、地面墙壁消毒、手消毒后的消毒效果验证。
机器设备的清洁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验证不在此验证范围内。
4 验证可接受标准:4.1 洁净区以臭氧消毒后沉降菌的数量应比消毒前降低50%以上或沉降菌菌落数应≤5个/皿。
4.2 洁净区工作人员手以75%的乙醇消毒后,拇指、食指、中指前节的细菌残留量应各小于15CFU/节。
4.3 墙壁、地面以2%苯酚溶液或0.2%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后,地面表面细菌≤120CUF/25cm2;墙壁表面细菌≤80CUF/25cm2.5 消毒程序5.1 地面墙壁消毒:30万级洁净区用丝光毛巾蘸饮用水擦拭墙壁、地面,至干净无粉尘、无垢斑后,以丝光毛巾蘸2%苯酚溶液擦拭消毒10个操作室的墙面及地面,以另一块丝光毛巾蘸0.2%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剩余操作室的墙面、地面。
5.2 洁净区空气消毒:按《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程序》(SOP-GC-02—002)以臭氧对洁净区消毒1小时.5.3 洁净区人员手消毒:用75%乙醇消毒双手腕关节以下的手掌、背、指,使消毒剂在手上停留的时间不少于30秒钟。
1.概述2.验证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参考文件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8.结论与评价9.再验证周期1.概述1.1.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3.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1.4.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级洁净区)、灌装间(A/B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pm除菌过滤。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验证目的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验证参考文件《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7.1.验证前参与实施验证的人员必须已经接受本方案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见附表1。
部门:验证机构编号:V-D-001起草: 日期:类别:验证方案审核: 日期:颁次:洁净区熏蒸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批准:日期:替代:生效日期:页码:第1页,共15页颁发部门:分发部门:目 录1. 概述......................................................................................................................................................................12. 验证目的..............................................................................................................................................................23. 职责......................................................................................................................................................................23.1 验证委员会..................................................................................................................................................23.2 工程部...........................................................................................................................................................23.3 生产部..........................................................................................................................................................23.4 质量部...........................................................................................................................................................34. 验证内容..............................................................................................................................................................34.1 验证条件......................................................................................................................................................3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34.1.2 验证所需的试验条件..........................................................................................................................34.2 验证步骤......................................................................................................................................................44.2.1 熏蒸消毒前的准备..............................................................................................................................44.2.2 熏蒸消毒..............................................................................................................................................54.2.3 消毒效果确认......................................................................................................................................64.2.4 换气后室内环境中消毒剂残留量的测试..........................................................................................64.3 拟订再验证周期,起草洁净厂房熏蒸消毒程序........................................................................................74.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75. 附件......................................................................................................................................................................81.概述洁净厂房操作室的消毒通常用化学试剂的蒸气熏蒸,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甲醛、乳酸、丙二醇、过氧乙酸等。
紫外灯对洁净区消毒效果的验证方案1目的检查并确认紫外灯对洁净区的消毒效果,使洁净区符合GMP、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的要求。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XXXXXX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紫外灯对洁净区的消毒效果的验证。
3 责任人验证成员由生产一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质检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生产计划部人员、总工程师、畐U总经理组成。
质检部负责组织制定验证方案、验证中取样检验和验证资料的归口管理。
生产一部负责协助配合质检部制定和实施验证方案。
生产计划部负责验证工作的协调。
总工程师负责验证文件的审核。
副总经理负责验证文件的批准。
4验证依据洁净区技术要求SMP07001A0验证管理程序5概述洁净区是进行最终和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口服溶液产品生产、灌装或组装、封盖以及进行产品的微生物培养和检验的工作场地。
本公司洁净区消毒方法是用注射用水进行清洁卫生后,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对洁净区的墙面、顶棚、地面、门窗及工作台等进行擦拭,并向空间喷洒适量的消毒剂或进行熏蒸、用紫外灯照射,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使洁净区能满足该洁净区的要求以及使洁净区符合GMP、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的要求。
紫外灯对洁净区消毒效果的验证主要由紫外线的波长、紫外线的强度、照射时间的确认和消毒后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等组成,以证明所用的紫外灯对洁净区的消毒是可行的。
6验证方法通过用紫外灯对洁净区消毒后,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细菌挑战性试验、表面污染试验,确认洁净区能达到该洁净区的要求、符合GMP和本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检验规程的要求。
7验证程序7.1紫外灯、紫外灯波长的确认7.3.1紫外灯对洁净区消毒效果的挑战性试验及照射时间的验证紫外灯对洁净区消毒效果的挑战性试验方法是: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对洁净区进行清洁后,将装有枯草芽抱杆菌的生物指示剂(使用前测定其初期数,应不少于10个)表皿置于被测洁净区的各监测点,打开表皿,然后分别开启紫外灯0.5、1、1.5、2、小时,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净化系统,并将枯草芽抱杆菌生物指示剂放入大豆酪素消化液体培养基中,在37E下培养3天,观察测枯草芽抱杆菌是否被杀灭,若没有枯草芽抱杆菌生长,则为合格。
洁净区消毒效果验证方案一、验证目的本验证方案旨在确保洁净区的消毒效果符合预期,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生产环境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公司洁净区内所有表面、设备和工艺过程的消毒效果。
三、验证方法1.表面消毒效果验证:采用涂抹法或擦拭法对洁净区内表面进行采样,然后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消毒前后微生物数量变化,判断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2.设备消毒效果验证:对洁净区内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采样和微生物培养,评估消毒效果。
3.工艺过程消毒效果验证:在工艺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关键控制点进行采样和微生物培养,以评估整个工艺流程的消毒效果。
四、验证周期与频次1.验证周期: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效果验证。
2.频次:对于关键区域和设备,如高风险工艺设备、高污染风险区域等,应适当增加采样频次,以确保消毒效果持续有效。
五、验证结果判定标准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判断消毒前后微生物数量变化,以确定消毒效果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1.消毒后微生物数量减少90%以上,表明消毒效果良好;2.消毒后微生物数量减少80%-90%,表明消毒效果一般;3.消毒后微生物数量减少低于80%,表明消毒效果不达标。
六、异常处理与改进措施1.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期标准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毒处理,并重新进行验证。
2.对于长期不符合标准的区域或设备,应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消毒技能和意识。
3.针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消毒操作和程序。
七、验证报告编制与存档1.每次验证结束后,应编制详细的验证报告,记录验证过程、方法、结果和判定标准等信息。
2.验证报告需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存档,以备查阅和审计。
同时,将验证报告上传至公司内部共享平台,方便员工随时了解洁净区的消毒情况。
3.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改进措施,应在验证报告中特别说明,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结果。
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1、引言1、1概述消毒剂在生产车间经常使用,如物料进入洁净区的外包装消毒,人员进入洁净区时手的消毒,洁净区的设备和容器表面、箱体内外消毒、洁净区墙面、天花板、桌面、台面、地面的常规消毒,洁净室内空间的消毒,工作鞋的消毒等均使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常公司采用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酒精,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株,消毒剂应定期更换。
车间的消毒方式大致有:对手的消毒;对器物表面的消毒;臭氧消毒。
1、2验证目的对常用的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按常用的消毒方式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以确定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消毒剂。
1.3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姓名职务所在部门本验证工作中职责管理者代表品管部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批准。
&经理负责消毒剂的配置及受检查人员的组织经理生产部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
负责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论正确可靠,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设计及管理组织检验员品管部协调验证工作,并总结验证结果,起草验证报告。
1、4文件检查所需的各类文件: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存放地点洁净区管理规程生产部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制度生产部物料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生产部洁净厂房管理规程生产部洁净区环境监测制度品管部检查人: 复核人: 日期: 年月日2、验证2.1 验证方法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2.1.1 消毒剂品名:新洁尔灭、酒精、臭氧2.1.2 使用浓度:采用该消毒剂的常用浓度新洁尔灭0.1% 酒精75%2.1.3 消毒时间液体消毒剂用于洗手消毒,试验时间(分):0,1,2,3液体消毒剂用于擦拭台面、墙面的消毒,试验时间(分):0,2,5,10臭氧空气消毒,试验时间:20min2.1.4 取样与培养臭氧消毒后以平皿按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去做。
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方案一、验证目的本验证方案旨在确保D级洁净区在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时的效果达到预期水平,以满足相关卫生和质量控制标准。
通过验证,确保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二、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D级洁净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设备表面、工作台面、人员手部等。
三、验证计划1. 制定验证小组:成立由生产、质量、工程等部门组成的验证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2. 确定验证时间: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验证,确保洁净区处于最佳状态。
3. 准备验证材料:购置或租赁必要的设备和试剂,准备验证用的样品和检测仪器。
4. 实施验证试验: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多轮验证试验,每轮试验包括不同的臭氧消毒参数组合。
5.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验证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各参数组合下的消毒效果。
6. 结果判断与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臭氧消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总结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验证方法1. 采样方法:在洁净区内选取代表性区域,按照一定间隔进行布点采样。
每个采样点应包括空气、表面、人员手部等。
2. 培养基选择:使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培养,以便准确检测消毒效果。
3.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微生物数量,以及臭氧消毒参数(如浓度、持续时间等)。
4. 数据分析:对比不同臭氧消毒参数下的微生物数量,分析其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五、验证流程1. 准备阶段:成立验证小组,明确职责,确定验证时间,准备验证材料和设备。
2. 采样阶段:在洁净区内进行采样,记录采样点的微生物数量和臭氧消毒参数。
3. 培养阶段:将采样后的培养基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记录培养结果。
4. 分析阶段:整理和分析数据,评估臭氧消毒效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5. 总结阶段:总结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撰写验证报告。
六、验证周期本验证周期为一个月,包括准备、采样、培养、分析和总结阶段。
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轮次的验证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文件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的起草:日期:验证方案的审核:日期:验证方案的审核:日期:验证方案的批准:日期:1.概述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
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公司选购的臭氧发生器是以空气为气源的箱式臭氧发生器,为洁净区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是利用空调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即将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由净化空调系统的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洁净区域,并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匀,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消毒时,打开臭氧发生器,臭氧灭菌浓度在开机120min后,达到10ppm以上。
2.风险评估该验证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来确定的验证的范围、项目、程度。
详见:固体制剂车间与提取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风险评估报告(FX-QA- 2019-02)。
3.验证目的确认臭氧发生器在正常运行,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
4.职责车间: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并负责本方案的实施。
负责跟踪所有偏差缺陷均已整改。
生产技术部:负责该方案和报告审核。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对验证过程的监控和检验,负责对偏差作出处理意见。
质量副总:负责方案、偏差和报告的最后批准。
5.培训在本方案实施前,已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附表1。
6.验证内容6.1.预确认(臭氧发生器的选择)6.1.1.目的:检查并确认臭氧发生器的选择符合生产设计要求。
洁净区验证方案1. 引言洁净区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空气质量、温湿度、微尘颗粒等因素进行控制和监测的区域。
洁净区验证是确保洁净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个洁净区验证方案,旨在有效评估和验证洁净区的性能,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满足相关要求。
2. 洁净区验证的目的洁净区验证的目的是评估和验证洁净区是否满足预定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洁净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规定,并提供一个稳定的、可控制的生产环境。
3. 洁净区验证的步骤洁净区验证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制定验证计划在进行洁净区验证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验证计划。
验证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验证的目的和范围;•验证的方法和步骤;•验证的时间和地点;•参与验证的人员和责任;•验证的标准和要求。
3.2 完成洁净区建设在进行验证之前,洁净区的建设必须已经完成。
建设包括对洁净区的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等步骤。
确保洁净区的各项设备和工艺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并做好相关记录。
3.3 验证洁净区环境参数洁净区的环境参数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微尘颗粒等。
通过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对这些参数进行测试和监测,并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
验证的标准可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要求。
3.4 验证洁净区的操作程序洁净区的操作程序包括人员进出流程、物料流程、清洁程序等。
验证过程中,应仔细检查这些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通过实地观察、检测记录等方式进行验证。
3.5 验证洁净区的清洁效果洁净区的清洁效果是评估洁净区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洁净区表面或空气中微尘颗粒的采样和分析,可以评估洁净区的清洁程度。
确保洁净区的清洁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3.6 验证洁净区的工艺流程洁净区的工艺流程是必须验证的内容之一。
根据生产需求,验证洁净区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洁净状态,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和可靠性。
3.7 编写验证报告完成洁净区验证后,应撰写验证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验证计划、验证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编号: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消毒验证方案实用文档目录1.概述 (2)2.目的 (2)3.范围 (2)4.职责 (2)4.1验证委员会职责 (2)4.2验证总负责人责任 (2)4.3验证中各部门职责 (3)5.法规和指南 (3)6.风险评估 (3)6.1评估依据 (3)6.2风险评估表: (5)7.验证项目 (6)7.1验证前准备 (6)7.2物料进入C、D级洁净区清洁消毒验证 (6)8.偏差处理 (7)9.变更处理 (8)10.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 (8)10.1结果分析及评价 (8)10.2建议 (8)11.结论 (8)12.再验证周期 (8)13.测试报告 (8)1.概述车间需要进出洁净室的物料按照《物料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将外部擦拭除尘后,脱去外包装,经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照射后经过气闸室或传递窗进入洁净区,来控制进入洁净区物料包装容器外壁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保证洁净区环境不受污染。
为了验证容器外壁通过清洁、消毒方法处理后传递至洁净区的方式、方法不会对洁净区造成污染,特制定此验证方案。
为了增强验证的可靠性,此清洁验证连续三次。
2.目的物料经过清洁、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照射能够达到清洁消毒效果。
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GMP要求,不会对生产造成污染。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制剂车间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4.职责4.1验证委员会职责4.1.1各部门负责人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主管副总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4.1.2协调、处理确认、验证的有关事宜。
4.1.3验证委员会主任负责签发验证合格证书。
4.2验证总负责人责任4.2.1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批准工作。
4.2.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4.3验证中各部门职责4.3.1质量部4.3.1.1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4.3.1.2负责审核验证过程中的变更和偏差。
4.3.1.3参与验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调查。
4.3.2生产部4.3.2.1审核车间起草的验证方案和报告。
验证文件类别:消毒验证报告编码:YZ029R00验证编号:YZ-29 页码:共 16 页第1页洁净区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报告版次□新订□替代起草部门年月日审阅、、、。
(验证委员会)批准年月日复印数:批准:复印人:分发至:目录1、概述2、验证小结3、综合评价报告4、结论1.概述。
30万级洁净厂房于2001年8月交付使用。
其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于2001年11月~2002年6月开始全面进行。
其验证方案由生产技术部主笔,经验证委员会审核实施。
在本验证过程中,各部门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的内容进行。
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应填写消毒验证方案变更申请表,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2. 验证小结。
2.1 消毒方法及效果评价。
2.1.1 臭氧消毒。
2.1.1.1臭氧灭菌结果见表1。
臭氧灭菌时间2小时结果如下洁净区溴氧消毒效果评价表2.1.1.2 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1.2 甲酚皂消毒剂消毒。
2.1.2.1 甲酚皂消毒效果见下表:洁净区甲酚皂消毒效果评价表2.1.2.2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1.3 新洁尔灭菌消毒剂:2.1.3.1新洁尔灭消毒效果见下表洁净区新洁尔灭消毒效果评价表2.1.3.2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2 消毒剂消毒频次验证小结。
2.2.1 消毒剂在消毒后,连续十天内跟踪检查情况:甲酚皂消毒频次评价表新洁尔灭消毒频次评价表2.2.2消毒剂消毒频次评价评价人:日期:2.3消毒剂更换频次验证小结2.3.1各消毒剂更换频次验证结果如下洁净区新洁尔灭消毒更换频次评价表洁净区甲酚皂消毒更换频次评价表2.3.2消毒剂更换频次评价评价人:日期:3.综合评价报告:质量管理部:日期:4.结论:验证委员会:日期:。
验证文件类别:清洁验证案编码:QJ—YZ001R00页码:共17页第1页消毒剂消毒效果及使用期的验证案目录1. 概述2. 职责3. 验证容3.1 消毒法及效果的验证3.1.1 臭氧消毒3.1.1.1 概述3.1.1.2臭氧消毒原理3.1.1.3 消毒时间确定3.1.1.4 可接受标准3.1.1.5 取样计划3.1.1.6 检验法3.1.1.7 消毒效果评价3.1.2 甲酚皂消毒剂消毒灭菌法3.1.2.1 原理3.1.2.2 取样计划3.1.2.3 检验法3.1.2.4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3 新洁尔灭消毒剂消毒灭菌法3.1.3.1 原理3.1.3.2 取样计划3.1.3.3 检验法3.1.3.4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4 消毒剂消毒频次,消毒剂更换频次的验证3.1.4.1 消毒剂消毒频次的验证3.1.4.1.1 原理3.1.4.1.2 沉降菌检测取样计划3.1.4.1.3 沉降菌检测法3.1.4.1.4 表面细菌检测取样计划3.1.4.1.5 表面细菌检测法3.1.4.1.6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3.1.4.2 消毒剂更换频次的验证3.1.4.2.1 原理3.1.4.2.2 沉降菌检测取样计划3.1.4.2.3 沉降菌检测法3.1.4.2.4 表面细菌检测取样计划3.1.4.2.5 表面细菌检测法3.1.4.2.6 确定可接受限度标准4. 验证实施5. 验证报告1. 概述。
1.1 背景。
洁净生产厂房用于D级口服固体制剂、外用制剂、丸剂生产。
设备厂房于2002年8月全面完成安装施工。
根据GMP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决定于2012年10月~2012年6月对其清洁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1.2 验证目的。
清洁消毒案及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 职责。
2.1 验证领导小组。
验证案的批准,验证的协调工作,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验证报告的审批,发放验证证书。
2.2 生产部。
制订验证案,并负责验证案的实施,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领导小组,起草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程序。
2.3 质量部。
验证案的审核,按验证案规定的取样计划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取样和实验,并报告检验结果;审核验证中的评价结论。
2.4 工程部。
仪器的校正、公用系统、设备监护等项工作提供可靠的服务。
3. 验证容。
3.1 消毒法及效果的验证。
3.1.1臭氧消毒3.1.1.1 概述:臭氧可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分解成氧和单个氧原子,单个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破坏细菌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细菌和微生物杀死。
臭氧通过高频臭氧发生器来获得。
3.1.1.2 原理:将臭氧发生器通向组合式空调器,通过与空气接触发生臭氧而随空气流动进入洁净区,保持一定的时间起到消毒的目的。
3.1.1.3 口服制剂、外用剂、丸剂HVAC系统分别设有臭氧消毒功能,来完成洁净区空间的消毒工作。
使用时根据洁净区消毒后的微生物检查情况,确定消毒时间及消毒期。
3.1.1.4 可接受标准。
3.1.1.5 取样计划。
3.1.1.5.1 取样地点:应选择产尘量大、工作人员多的房间。
3.1.1.5.2 取样:每个房间2个培养皿。
3.1.1.5.3 取样时间:按规定时间通进臭氧后,迅速取样。
3.1.1.5.4 取样部位:在距取样点地面0.8米水平面上均匀分布,每点设培养皿1个。
3.1.1.5.5 取样点数目。
3.1.1.5.6 取样点布置如图示:在房间部位均匀布置,一次与一次的取样位置不能重复。
3.1.1.5.7 取样次数:每点一次。
3.1.1.5.8 取样器具应无菌。
取样操作遵循无菌操作法。
取样员应穿无菌服并套上无菌脚套,以防污染。
3.1.1.6 检验法。
将已准备好的肉汤琼脂培养皿置于取样点,打开培养皿,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盖上盖。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菌落数。
检验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计算。
并跟踪检验三个批次。
检验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标准相比较,消毒效果达到预期标准并且照射时间最短的时间即为所要选的最佳照射时间。
结果计算:C1+C2A××室=----------2A××室:为××室的平均菌落数。
C1:为第一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C2:为第二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3.1.1.7 取样期:每次消毒后连续取样10天进行检测;共计进行三次消毒和取样。
3.1.1.8结果判定:3.1.1.8.1消毒效果判定:根据已知的臭氧消毒量、消毒时间,根据取样检测的微生物结果,判定消毒效果是否符合标准。
3.1.1.8.2消毒期判定:根据已知的臭氧消毒量、消毒时间,根据取样检测的微生物结果,以微生物出现不合格或不合格边沿线的时间为基准,缩短三天后的时间既定为消毒期。
3.1.1.9消毒效果评价及期确定:根据连续三个期检测结果,由质量管理部做出臭氧消毒效果评价,并确定消毒期及确认每次消毒时间。
3.1.2 甲酚皂消毒剂消毒灭菌法。
3.1.2.1 原理。
甲酚皂溶液溶于水,呈碱性反应,有除垢作用,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胞物质外渗或漏出,从而呈现出抑菌或杀菌作用。
其杀菌作用与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通过对甲酚皂消毒液浓度的确认并与规定的可接受限度标准相比较,若在可接受限度标准围之,则可判定该消毒法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具体法为:在洁净区指定几个房间,然后设定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1.5%、2.5%、3.5%,按照浓度梯度,配制好相应浓度的甲酚皂溶液。
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甲酚皂溶液擦拭洁净区墙壁(指定位置),并在擦拭后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取样,做洁净区房间表面污染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洁净区最大允微生物浓度限度标准来确认最佳消毒浓度。
3.1.2.2 取样计划。
3.1.2.2.1 取样地点:应选择产尘量大、工作人员多的房间。
3.1.2.2.2 取样面积:2inch2/每个棉签。
3.1.2.2.3 取样时间:用规定浓度的甲酚皂溶液充分擦拭地面,10分钟后取样。
3.1.2.2.4 取样部位:地面。
3.1.2.2.5 取样点数目。
3.1.2.2.6 取样点布置如图示:在地面上均匀布置。
3.1.2.2.7 取样次数:每点一次。
3.1.2.2.8 取样器具应无菌。
取样操作遵循无菌操作法。
3.1.2.3 检验法。
用灭菌生理盐水润湿的灭菌脱脂棉按规定取样面积充分擦拭取样部位,然后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灭菌容器,充分振摇。
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浸出液的含菌量即可。
并做空白试验。
检验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计算。
并跟踪检验三个批次。
检验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标准相比较,消毒效果达到预期标准并且消毒浓度最低的浓度即为所要选的最佳消毒浓度。
结果计算:C1+C2A××室=----------2A××室:为××室的平均菌落数。
C1:为第一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C2:为第二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3.1.2.43.1.2.5 消毒效果及期评价。
3.1.3 新洁尔灭消毒剂消毒灭菌法。
3.1.3.1 原理。
新洁尔灭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从而呈现出强大的杀菌作用。
其杀菌作用与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通过对新洁尔灭消毒液浓度的确认并与规定的可接受限度标准相比较,若在可接受限度标准围之,则可判定该消毒法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具体法为:在洁净区指定几个房间,然后设定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05%、0.10%、0.15%,按照浓度梯度,配制好相应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
然后用不同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洁净区墙壁(指定位置),并在擦拭后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取样,做洁净区房间表面污染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洁净区最大允微生物浓度限度标准来确认最佳消毒浓度。
3.1.3.2 取样计划。
3.1.3.2.1 取样地点:应选择产尘量大、工作人员多的房间。
3.1.3.2.2 取样面积:2inch2/每个棉签。
3.1.3.2.3 取样时间:用规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充分擦拭墙壁,10分钟后取样。
3.1.3.2.4 取样部位:墙壁。
3.1.3.2.5 取样点数目。
3.1.3.2.6 取样点布置如图示:在墙壁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3.1.3.2.7 取样次数:每点一次。
3.1.3.2.8 取样器具应无菌。
取样操作遵循无菌操作法。
3.1.3.3 检验法。
用灭菌生理盐水润湿的灭菌脱脂棉按规定取样面积充分擦拭取样部位,然后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灭菌容器,充分振摇。
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浸出液的含菌量即可。
并做空白试验。
检验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计算。
并跟踪检验三个批次。
检验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标准相比较,消毒效果达到预期标准并且消毒浓度最低的浓度即为所要选的最佳消毒浓度。
结果计算:C1+C2A××室=----------2A××室:为××室的平均菌落数。
C1:为第一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C2:为第二取样点取样菌落数。
3.1.3.43.1.3.5 消毒效果评价。
3.2 消毒剂消毒频次、消毒剂更换频次的验证。
3.2.1 消毒剂消毒频次的验证。
3.2.1.1 原理。
不同级别的洁净区有不同等级的洁净度要求。
洁净度受到人员、环境、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洁净区工作人员每日虽按SOP对洁净区环境进行全面清洁,但却不能保证把进入室人员或物品散发的细菌全部杀死或清除出洁净区。
所以洁净区应定期进行消毒。
通过对洁净区沉降菌及表面污染细菌这两项指标的跟踪检测(一天一次,连续十天),以出现不符合可接受限度标准(一个指标不符合即为不符合)的那一天(dx)为界,统计dx以前的天数,此天数即为消毒剂消毒频次确定的理论依据,从而判定该消毒频次确定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3.2.1.2 沉降菌检测取样计划。
3.2.1.2.1 取样地点:应选择产尘量大、工作人员多的房间。
3.2.1.2.2 取样时间:洁净区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30分钟后取样。
3.2.1.2.3 取样点数目。
3.2.1.2.4 取样点布置如图示:3.2.1.2.4.1 取样点在离地0.8米高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3.2.1.2.4.2 布置取样点时,应避开回风口。
3.2.1.2.5 取样器具应无菌。
取样操作遵循无菌操作法。
3.2.1.3 沉降菌检测法。
3.2.1.3.1 将已准备好的肉汤琼脂培养皿置于取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
3.2.1.3.2 全部取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