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认识整亿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认识整亿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认识整亿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认识整亿数》苏教版

3月5日四年级数学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是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亿位左边的一位是(),这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亿位右边的一位是(),这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3、10个()是十亿,10个百亿是()。

4、4070200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4”表示4个(),“7”表示7个(),“2”表示2个()。

5、一个数是85个亿和2700个万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6、一个十位数,最高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亿位和千万位上都是7,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二、选择题。

1、100个一亿是()。

A. 十亿

B. 一百亿

C. 一千亿

2、整数每相邻两个()之间的进率都是10.

A. 数

B. 数位

C. 计数单位

3、亿位上的9比万位上的9多()。

A. 8999100000

B. 8910

C. 899100

4、由5个“8”和4个“0”组成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 8880080088

B. 880800088

C. 888880000

5、一个多位数,百万位和百亿位都是3,其他各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A. 3030000000

B. 30003000000

C. 300300000

三、判断正误。

1、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就是说不含有个级。()

2、个级是由四个数位组成,万级是由八个数位组成。()

3、亿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亿。()

4、6300080000中的“6”表示6个十亿。()

5、由7个百亿和7个百万组成的数是7007000000。()

四、读数与写数。

1、读出下列各数。

3840200000________________ 760030540000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数。

四十二亿零五百万_____________ 五十亿两千零六万__________ 八百零八亿八千零八十万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1)班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为教学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统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为素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应用。另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升和毫升,利用水壶、茶杯、水盆等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领会容量的含义。 ②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内容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展开形象思维,为选择的木偶配帽子或为选择的帽子配木偶,初步体会什么是搭配以及选配方案的多样性;然后分别用三角形和梯形表示帽子和木偶,通过连线再现选配方案的的探索过程,提升思维的抽象程度;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并明确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③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是安排学生观察、操作,领会数学内容。三是为解决难点设计特定的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班共有学生30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 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力争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 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山东省约有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亿。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4°,5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在里填适当的数。 (28+36)+64=28+(+64) 40×(25+)=40×+×12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4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现在的积是( )。 5.在里填“>”“<”或“=”。 6707万34×124+12435×124 28148-(48+76)148-48+76 6.如右图,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到( )点。 指针从D点逆时针旋转90°到( )点。 7.许亮画了一个边长是4 cm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 )cm,这个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内角和是( )度。 8.县医院为每个病人设计了一个病历号,从中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所住的科室、入院时间及床号。一位病人的病历号是“外05”这位病人住( )科,( )年( )月( )日入院,病床号是( )。 9.一个长方形草地,长25米,如果把长减少5米,剩下部分就变成了正方形,这块草地原来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我会辨。(每题1分,共5分) 1.18×50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2.明明坐在第4行第3列,他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 )

3.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角是锐角。( ) 4.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5.99375≈99万,里可以填的数字共有4个。( ) 三、我会选。(每题1分,共5分) 1.最小的十位数读作( )。 A.一百亿B.一亿C.十亿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 A.100° B.80° C.130° 3.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内角和都是360° C.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4.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图形的( )。 A.大小B.形状C.位置 5.在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把它分割成( )。 A.两个平行四边形B.两个三角形C.两个长方形 四、计算。(1题4分,2题6分,3题18分,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00×50=13×300=340×20=11×2×5= 70×110=22×40=81÷27=125×8×9=2.用竖式计算。 460×37=82×195=708×25=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9×66 125×14×8 63×101-63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 希望你们日进一步!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连成图形。2)找对应点(3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条对称 4 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n 条对称轴。变形有有 5 条对称轴,……正n 轴,正五边形、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3 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4(注意方向和角度)、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5 (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再连线。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 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1从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 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2.)多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都只读或连续几个00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 1 - (2)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 4 个0、8 个0 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 5 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是四位数或者五位数。 2、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 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 2 -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 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 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解法:①(和-2×8)÷2=小的数小的数+16(注意不是加8)=大的数 ②(和+2×8)÷2=大的数大的数-16=小的数 3、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重点 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四舍)、等于大于5(五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7cm 3cm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一、填空(共36分) 1、从15、3、7、21、5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一道乘法算式:(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再从中另选一组组成一道除法算式: (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 因数。 2、在下面的□里填上最大的数。 (1)13□ 、33□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3□0、5□0(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45□、□20(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陈经理从南京到上海,必须在镇江停留2天。从南京到镇江,坐火车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4个班次,从镇江到上海坐火车也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5个班次。只坐汽车,有( )种走法;只坐火车,有( )种走法;随便坐火车、汽车,共有( )种走法。 4、如下图,把阴影三角形向( )平移( )厘米,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5、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 )。 6、 如果A ×B=300,那么(A ×2)×(B ×2)=( ); 如果A ×B=600,那么(A ×5)×(B ÷5)=( ); 如果A ÷B=75,那么(A ×10)÷(B ×5)=( ); 如果A ÷B=75,那么(A ÷5)÷(B ÷3)=( )。 7、连续三个奇数的和一定是( )的倍数;如果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那么这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 )、( )、( )。 8、△÷□=6,△+□=42,则△=( ),□=( )。 9、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过梯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 10、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2+27=39,64-39=25,100÷25=4,(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教育精选- 苏教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 成绩: 一、仔细计算。4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5×4= 25×8= 1800÷30= 13×6-3×6= 198-89= 160+70= 910÷70= 0÷10= 60×50= 102×6= 20×500= 12+12÷12+12= 2、用竖式计算。6分 405×17= 40×280= 296×12=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6×13-198÷18 128-28×3+17 600-(697÷41+274) 30×[818÷(98-9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5×7×4 32+26+74+168 63×25+25×37 99×32+32 25×44 48×213-13×48 二、想想填填。20分 1、5升=()毫升3000毫升=()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约2(),一杯水大约150()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 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o,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o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o,它的顶角是()o,这个三角形又是一个()三角形。 4、在计算540÷[(3+6)×2]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5、小明、小强、小刚、小健四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三人比一场,一共要比()场。 6、用2、3、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的数是() 7、数一数: 左图有()个三角形(2)左图有()个角 有()个平行四边形 有()个梯形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70 分钟完成)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等第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了沉甸甸的收获,请亮出你的风采吧!别忘了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注:打★题为本人原创题】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共25 分,每空 1 分。) ★1、“十一”黄金周期间,常熟各大商场生意火爆,截止10 月7 日晚上,华联商厦销售额达到了10200050元,这个数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2、与最小的六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3、□59÷4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4、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5、一个周角等于()个直角,()个20 度的角的和是一个平角。 6、 是由( )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7、在里填上“>”、“<”或“=” 527023 4969200 48 ×7 350 360 ÷60 36 ÷ 6 175-(30-6) 175-(30+6) 8、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 米、112 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9、100 张纸的高度大约是 1 厘米,照这样推算,100000000张这样的纸高度大 约是()米,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米要()。(填“高”或“低”)10、右图中,有( ) 锐角,( ) 个直角, ()个钝角。

★11、有两个书架,甲书架有书80本,乙书架有书50 本,每次从甲书架拿出 3 。 本放入乙书架,拿()次后两个书架的书相等 ★12、 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上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 知道()色的珠子多,多()颗。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 颗,那么白 珠有()颗。 单元 的 直等 【命题意图:本大题考查学生对除法,角,认数,找规律,平行与垂 9题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第 知识点,其中第 12 题联系生活,考查学生对间隔排列规律的灵活应用。】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共5 分) ★1、一个数四舍五入求近似值为3 万,这个数最大是()。 A、29999 B 、34999 C 、30000 D 、39999 2、如右图,从右面看到形状与()看到的形状相同。 A、左面 B 、上面 C 、正面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100 米,就得到一条射线。 B、上午9 时30 分,钟面上分钟和时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C、810÷5=(810×2)÷(5×2)。 ★4、两人轮流掷小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算甲赢1分,黄面朝上算乙赢1分。 用下面正方体()掷是最公平的。 A、2 红1蓝1绿2黄 B 、3 红1绿2黄 C 、1 红3蓝2黄 5、观察下面的算式:5×9=45 55×99=5445 555×999=554445 5555×9999=55544445 则 555??5×9999??9=() 10 个5 10个9 A、555??5444??45 B、555??5444??45 C、555??5444??45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计算。(共24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 5分,共6分) 5×24=900÷30=500×20=636÷6= 30×900=70×60=3×13=480×2= 700÷5=156+39-56=300÷50=16×4÷16×4=2. 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35×284=480×50=207×46= 3. 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188+69+12+231 8×49×125 25×48 718-(157+118) 153×27-27×53 203×26 二、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最远距离大约是四十万五千五百千米,横线上 的数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2. 69531≈70万,里最小可以填();10039≈10万, 里可以填()。 3. 有两根6厘米长的小棒,如果再添一根a厘米长的小棒能围成一 个三角形,a最大是(),这时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填整数) 4. 在里填上“>”“<”或“=”。 36万359999(480÷10)÷20480÷(20÷10) 32亿320000万(25×16)×425×4+25×16 99×76+99100×76 160×5×3(5+10)×160 5. 一个自然数的近似数是5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 6. 在算盘上拨6颗珠子,可以得到不同的五位数,其中最大的五位 数是()。 7.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面积是12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 厘米。把这个长方形的宽缩短3厘米后,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 根据前面三道算式,直接填出括号里的数。 9×9+19=100 98×9+118=1000 987×9+1117=10000 ……

2017新苏教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6分) 1. 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2. 一万里有()个一千。10个()是一亿。 3. 2013年,天平镇国民生产总值是二十亿零五百四十万元。写出横线上的数 是()元,改写成用“万元”做单位的数是()万元,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大约是()亿元。 4. 6□953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6万,则□里 可以填();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7万,则□里可以填 ()。 5. “5060800700”读作:(),这个数里的“5”表示 ()。 6. 在9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九百五十万。 7.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序号排列数的大小) ①4500670 ②13602400 ③4002190 ④980998 ⑤4500760 ()<()<()<()<()

8. 在〇填“>”或“ <”。 20亿〇 2010000000 7399000 〇 704万 450800 〇 455000 9. 钟面上的时针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度。 从6:15到6:30,分针将会按()时针方向旋转()度。 10.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11. 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 )。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D.四位数或五位数 1 2. 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欧尚超市卖出5箱色拉油,每箱6瓶,每瓶色拉油的单价是45元,表示每箱可卖多少元的算式是() A.45×6×5 B.45×6 C.45×5 D.5×6 2.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个. A.1 B.3 C.无数 3.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4.商店促销,篮球原价43元,现在优惠7元,现在的售价是()元.A.43元 B.36元 C.50元 5.用简便方法计算76×99是根据()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这个直角三角形又叫做。7.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 8.被减数=差+ ,除数= ÷商,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9.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10.填一填. (1)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得

(2)根据8.27﹣3.56=4.71写出一道加法算式是和一道减法算式是. 11.比3.96多1.07的数是. 12.买2个篮球需36元,照这样的价格填好下表. 个数 2 6 10 元数 252 360 13.计算120×[(14+26)÷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4.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计算80÷5×2+8时,应该先算5×2. ( )15.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16.把2缩小到原来的是20.() 17.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都有3条高。() 18.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四、计算题(共22分) 19.(本题7分)竖式计算. 12.68﹣6.7= 4.86+6.34= 11.1﹣0.05. 验算: 20.(本题5分)直接写得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希望你们日进一步!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 5 条对称轴,……正n 变形有n 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5、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 4 个数位为一级。 (1)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 4 个0、8 个0 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 5、等于 5 还是大于 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是四位数或者五位数。 2、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 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 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如:100×10=1000, 900×90=81000 2、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2017-2018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卷(名校苏教版) 一、计算。(27分) 1. 直接写出得数。(5分) 25×4= 770÷70= 15×7= 770÷70= 320÷8= 560÷80= 57÷3= 450÷50= 360÷60= 240÷40=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验算多加2分,共16分) 97÷20 865÷43 ☆962÷26 442÷31 235÷53 ☆416÷34 3. 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420÷35 330÷5÷6 270÷(9×6) 二、填空。(30分) 1. 3□5÷37,若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若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 小丽想买一部635元的学习机,她每天存25元,至少要存()天才够买。 3. 在算式☆÷18=15……△中,△最大是(),这时☆是()。 4. 727÷27的商是()位数,试商时可以把27看作()来试商;271÷3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试商时把34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要调()。

5. 在括号里填上“L”或“mL”。 一瓶洗衣液大约有3(); 一瓶绿茶是500(); 小丽每天喝300()牛奶; 一支钢笔能装墨水10(); 一辆汽车的油箱能装油60()。 6. 在○里填上“>”、“<”或“=”。 10升○100毫升3900毫升○4升 7. 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分别摆成下面的形状: 从()面和()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 8. 被除数是48,除数是5,商是(),余数是();如果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乘10,商是(),余数是()。 9. 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13页,第二天读了17页,第三天读了12页。他平均每天读()页。 10. 某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电视机399台,第二季度销售电视机207台,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台。 11. 小丽按照1颗黄珠,2颗红珠,3颗绿珠的顺序串一串珠子,第26颗是()珠,第48颗是()珠。 12. 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5看成了52,结果商3余19,正确的商是()。 三、判断。(5分) 1. 700÷60与70÷6的商和余数相同。() 2. 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那么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3. 420÷12×5与420÷60的结果相同。() 4.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5. 一组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190厘米,其中一个队员的身高不可能是170厘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