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参考标准1
- 格式:ppt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117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评审要点有104个,其中管理要求:51个要点,技术要求:53个要点。
认证实验室体系覆盖所要求的19个要素,并针对性掌握了104个评审要点,现场评审时应该无大问题。
.要素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9个要素。
1.管理要求(11个) 1.1组织 1.2管理体系 1.3文件控制 1.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1.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6合同评审1.7申诉和投诉 1.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1.9记录1.10内部审核 1.11管理评审 2.技术要求(8个) 2.1人员 2.2设施和环境条件 2.3检测和校准方法 2.4设备和标准物质 2.5量值溯源 2.6抽样和样品处置 2.7结果质量控制 2.8结果报告评审要点各个要素与评审要点分布具体如下: 4.管理要求(51个)4.1组织(12个) 4.2管理体系(5个) 4.3文件控制(4个) 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3个)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个) 4.6合同评审(2个) 4.7申诉和投诉(3个)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个) 4.9记录(6个) 4.10内部审核(5个) 4.11管理评审(3个) 5.技术要求(53个) 5.1人员(7个) 5.2设施和环境条件(6个) 5.3检测和校准方法(6个) 5.4设备和标准物质(10个) 5.5测量溯源(7个) 5.6抽样和样品处理(7个) 5.7结果质量控制(2个) 5.8结果报告(5个)4.1组织:12个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要素及要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为实验室资质⾏政许可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 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授权、验收)的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3 本准则所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是否符合法律、⾏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1.4 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5 对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进⾏资质认定,只对本准则特定条款(⿊体字部分)进⾏评审。
同时申请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应按实验室认可准则和本准则的特定条款进⾏评审。
参考⽂件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的通⽤要求》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的通⽤要求》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86 号局长令)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 号)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使⽤《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GB/T15481: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的通⽤要求》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管理要求 4.1 组织 实验室应依法设⽴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1 实验室⼀般为独⽴法⼈;⾮独⽴法⼈的实验室需经法⼈授权,能独⽴承担第三⽅公正检验,独⽴对外⾏⽂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帐⽬和独⽴核算。
附件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3.2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认定评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 评审要求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实验室资质认定指南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指通过一定的评估和审查程序,确定实验室是否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能够正常进行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目的是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的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研和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1.确定认定的目标和标准:根据实验室的定位和需求,确定认定的目标和标准。
目标和标准可以包括实验室的设备、技术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等。
2.收集认定所需的材料和信息:收集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实验室的规模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实验室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文件。
3.建立评估和审查机构:确定评估和审查机构,一般可以选择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资质认定机构或者第三方认定机构。
评估和审查机构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信誉度,能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审查。
4.进行现场评估和审查:评估和审查机构将根据实验室的目标和标准,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和审查。
评估和审查的内容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情况、技术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实验室的操作规范等。
6.实验室的改进和整改:根据评估和审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实验室应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改进和整改的内容可以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更新、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7.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颁发和监督:经过改进和整改后,实验室可以向认定机构申请资质认定。
认定机构将根据评估和审查结果以及实验室的改进和整改情况,决定是否颁发资质认定证书。
颁发的资质认定证书应包含认定的范围、有效期限和认定标准等信息。
同时,认定机构也应对认定实验室进行监督,以确保实验室持续保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目的是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可靠的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支撑科研和创新的基础。
实验室资质认定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目标和标准,并通过评估和审查程序来确定实验室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是科研和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实验室的资质认定是评价实验室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准则是保证实验室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准则,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的水平,并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准则和标准。
1. 实验室设备和设施评审实验室资质认定时,首要考虑的是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
实验室应当配备先进的设备,并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设施应当符合建筑规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人才队伍实验室的人才是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
评审准则将重点考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学术背景和科研经验,以及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是否合理。
实验室应当有稳定的研究团队,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协作顺畅。
3. 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过程的可控和可复制性。
评审准则将考察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符合ISO等相关标准,以及实验室是否有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和制度。
4. 安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是实验工作的重要保障。
评审准则将关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包括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应急处置流程等方面。
实验室应当严格执行安全规定,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5. 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最后,评审准则还将考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实验室应当注重科研创新,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提升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综上所述,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保证实验室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实验室应当全面符合相关准则和标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以上是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简要介绍,实验室在进行资质认定评审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评估,提升自身水平,确保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准则介绍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准则旨在确保实验室能够提供可靠准确的测试结果,并能满足客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它们为实验室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框架,可以评估实验室的能力和质量水平,帮助实验室持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组织结构、质量手册、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标准和仪器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实验室方法和操作流程验证要求: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测试方法和操作流程是准确可靠的;
3.实验室设备和设施要求:要求实验室拥有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验室技术人员要求:要求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技术能力,并接受持续的培训和演练;
5.实验室文件和记录管理要求:要求实验室建立和维护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得到有效管理和跟踪。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准则的实施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通过认可和认定,实验室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为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同时也有助于标准化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促进实验室间的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
总之,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准则对于实验室能力的评估和确认至关重要,它们是保证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关键机制。
实验室应积极参与认可
和认定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ISO17025实验室资质认定要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评审要点有104个,其中管理要求:51个要点,技术要求:53个要点.1.管理要求(11个)1.1组织1。
2管理体系1。
3文件控制1。
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1。
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1。
6合同评审1.7申诉和投诉1.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1。
9记录1.10内部审核1。
11管理评审2。
技术要求(8个)2.1人员2.2设施和环境条件2.3检测和校准方法2.4设备和标准物质2。
5量值溯源2.6抽样和样品处置2。
7结果质量控制2.8结果报告评审要点各个要素与评审要点分布具体如下:4。
管理要求(51个)4.1组织(12个)4.2管理体系(5个)4.3文件控制(4个)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3个)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个)4.6合同评审(2个)4。
7申诉和投诉(3个)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个)4。
9记录(6个)4。
10内部审核(5个)4。
11管理评审(3个)5.技术要求(53个)5。
1人员(7个)5。
2设施和环境条件(6个)5.3检测和校准方法(6个)5。
4设备和标准物质(10个)5。
5测量溯源(7个)5。
6抽样和样品处理(7个)5.7结果质量控制(2个)5.8结果报告(5个)4.1组织:12个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
2)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审查仪器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校准.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全文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全文,希望大家喜欢!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总则1.1 为贯彻实施《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为实验室资质行政许可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授权、验收)的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3本准则所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1.4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5对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只对本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
同时申请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应按实验室认可准则和本准则的特定条款进行评审。
2.参考文件GB/T15481:2000(GB/T27025::2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86号局长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号)3.术语和定义本准则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GB/T15481: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4.管理要求4.1组织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指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实施资质认定时所遵循的标准准则。
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要求实验室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开展安全、合法的检测服务;
2. 组织管理:要求实验室拥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设备设施:要求实验室必须配备合格的检测设备和设施,并保证它们的正常使用;
4. 人员配备:要求实验室必须拥有具备相应能力和知识的技术人员,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检测方法:要求实验室必须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和程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6. 检测数据:要求实验室必须妥善保存检测数据,准确地反映实验结果;
7. 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ccc认证检测实验室资质要求标准认证检测实验室是指具备一定资质和技术能力,能够进行各类产品检测和认证服务的专业机构。
认证检测实验室资质要求标准,是指相关部门针对认证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要求进行规定和要求的标准。
这些标准将直接影响到认证检测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和权威性,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认证检测实验室资质要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员要求:认证检测实验室必须配备一定数量和素质的技术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并且需要接受过相关领域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例如,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检测师和化学分析师,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二、装备要求:认证检测实验室需要具备一定数量和精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这些设备和仪器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且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检测实验室,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和类型的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设备。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检测实验室需要建立和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文件记录、实验室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实验室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改进。
四、实验室环境要求:认证检测实验室需要具备适宜的实验室环境。
这包括实验室建筑结构、安全设施、环境控制等。
实验室环境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室审核认证:认证检测实验室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认证。
这包括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证机构等对实验室资质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认证。
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审核认证,并且需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针对以上资质要求标准,相关部门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规范文件和技术标准。
这些规范文件和技术标准将具体规定认证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要求和标准。
例如,中国国家认监委发布了《认证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规则》,对认证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