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9
数的整除(3)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教室姓名学号【知识要点】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记作(a,b)。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记作[a,b]。
3、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1)(a,b)×[a,b]=a×b;(2)若a>b,则a-b与b的最大公因数就等于a与b的最大公因数。
(3)a+b与b的最大公因数,等于a与b的最大公因数。
【典型例题】例1.甲数是24,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因数是4,求乙数。
解:由性质(1)得到乙数=168×4÷24=28.例2.将长为90厘米,宽为42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相等的正方形铁皮,恰无剩余,问至少剪成多少块?解:把长方形铁皮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公因数,又要求所剪正方形铁片块数最少,因此正方形边长是长方形长与宽的最大公因数。
(90,42)=6.至少能剪90×42÷(6×6)=105(块).例 3.马鹏和李虎计算甲、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马鹏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得乘积473;李虎把甲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得乘积407,那么甲、乙两数的乘积应是多少?解:473与407的最大公因数是11,而11是质数,所以乙数是11,又473=43×11,407=37×11,所以甲数是47,甲乙两数的乘积应为:47×11=517或1×477=477.例4.有一种自然数,它加上1是2的倍数,加上2是3的倍数,加上3是4的倍数,加上4是5的倍数,加上5是6的倍数,加上6是7的倍数,则这种自然数中除1以外,最小数是多少?解:根据已知,若这个数分别加上1、2、3、4、5、6是2、3、4、5、6、7的倍数,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即这个数是2,3,4,5,6,7的最小公倍数加上1.[2,3,4,5,6,7]=420,最小数是:420+1=421。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公因数与公倍数教学内容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并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的区别;2.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3.会合理使用列举法、分解素因数法、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此环节设计时间在40-50分钟)案例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操作:请分别写出6的因数,8的因数;6 的因数:1 、2 、3 、6 ;8 的因数:1 、2 、4 、8 ;问题:6与8相同的因数是什么?你能否给出几个数的公因数的定义?定义: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1:求8和9的所有公因数,并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解:8的因数有1,2,4,8;9的因数有1,3,9;8和9只有公因数1,因此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结论: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练习1.下列每组数中的两个数不是互素的是()A、5和6;B、21和9;C、7和11;D、25和26.2.下列每组数中的两个数是互素数的是( )A 、35和36;B 、27和36;C 、7和21;D 、78和26.参考答案:1.B ; 2.A ;例2:求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解法1:18的因数有1,2,3,6,9,18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18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的公因数是6解法2:把18和30分别分解素因数18=2×3×330=2×3×518和30全部共有的素因数是2和3,因此2和3的乘积6就是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结论: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共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解法3:为了简便,也可以用短除法计算21830(2)39153 35 用公有的素因数除(用公有的素因数除)(除到两个商互素为止)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求下列各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1)45和75 (2)36和90 (3)48和72参考答案:(1)15; (2)18; (3)24案例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操作:请分别写出3的倍数,4的倍数;3的倍数: 3,6,9,12,15,18,21,24,27…;4 的倍数: 4,8,12,16,20,24,28,36,40…;问题:3与4相同的倍数是什么?你能否给出几个数的公倍数的定义?练习例: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解法1:18的倍数有18,36,54,72,90,…;30的倍数有 30,60,90,120,160,….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90.解法2:把18和30分解素因数18=2×3×330=2×3×5探究:18和30的公倍数里,应当既包含18 的所有素因数,又包括30的所有素因数,但相同的素因数可以只取一个,只要取出18,30的所有公有的素因数(1个2和1个3),再取各自剩余的素因数(3和5),将这些数连乘,所得得积2×3×3×5(90)就是30和18的最小公倍数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90(2×3×3×5)结论:求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取它们所有公有的素因数,再取它们各自剩余的素因数,将这些数连乘,所得得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法3:用短除法 21830(2)39153 35 用公有的素因数除(用公有的素因数除)(除到两个商互素为止)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求下列各组数中的最小公倍数;(1)36和84; (2)42和14; (3)16和24;参考答案:(1)252;(2)42;(3)48练习3 532 18的素因数30的素因数 18与30公有的素因数定义:几个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此环节设计时间在20-30分钟)例题1:(1)因为10与11 是互素数,所以10与11的公因数是;(2)17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___;(3)两个相邻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参考答案:(1)1;(2)1;(3)1试一试:(1)3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2)8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2)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通过求这四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规律:两个整数中,如果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回顾、整理,弄清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主检验、自主分析与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主回顾、建构知识网络。
难点: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判断、分析。
教学程序: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挑战吗?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现在我们进入挑战第一关。
第一关回顾关教师板书8 12 。
提问:“看到8、12,你能想起哪些关于第七单元的知识?看谁说的快,说得全面。
”教师在8的后面板书24,在12后面板书5。
提问:“你们现在又能想起哪些有关第七单元的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本组交流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补充概念,并分析8与24,12与5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他们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师:那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又是多少?为什么?师:那是不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都可以这样做?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是特殊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如果一组数不符合上述条件,我们就要用短除法来求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8、24、12、5让我们回顾起这么多知识概念。
闯关成功。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整理关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谈到了很多知识、概念,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们排排次序,或建立表格,或画图,使别人一看就能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制作。
小组成果展示,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网络图,阐明自己构图的理由。
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网络图与教师的网络图进行对比。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网络图进行改进。
第三关明辨关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3、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的数就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16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16。
公因数和公倍数内容分析公因数和公倍数是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章内容,是小升初考试考察内容之一.本节重点是掌握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是求2个或3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以及利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知识结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和公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模块一: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识精讲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2、最大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两个数互素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4、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总结)(1)列举法:分别列出两个数的因数,从公因数中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分解素因数法:把两个数分解素因数,最大公因数就是它们共有素因数的乘积 (3)短除法: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商是互素为止,所有除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它们的公有素因数去除,为了计算更加灵活简便除数不一定非得是素数,可用较大的公因数去除)例: 2 18 24 3 9 12 3 4 所以,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为632=⨯(4)特征法:如果两个数是互素,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如果两个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数注:如果两个数既不互素,也不存在倍数关系,一般可用短除法或者分解素因数法【例1】求出下列各组数的公因数.(1)14和42; (2)121和44; (3)28和56; (4)17和9.【难度】★【答案】(1)14; (2)11; (3)28; (4)1. 【解析】(1)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2)两个数既不是倍数关系,也不是互素关系,用短除法; (3)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4)两个数互素,最大公因数是1;【例2】指出下列哪组中的两个数互素.(1)3和5; (2)6和9; (3)14和15; (4)18和1.【难度】★【答案】(1)(3)(4).【解析】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总结】互素两数的几种常见类型:(1)两个数都是素数;(2)一个素数,一个合数;(3)1和其它的任意正整数.例题解析【例3】用短除法求56和36的最大公因数. 【难度】★ 【答案】4.【解析】 2 56 36 2 28 18 14 9∴56与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例4】用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求24和90的最大公因数. 【难度】★【答案】6; 360.【解析】因为24=2×2×2×3,90=2×3×3×5;所以18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是2×2×2×3×3×5=360. 【总结】本题考察了用分解素因数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5】已知m n p 、、都为自然数,且2n p ÷=,12m n ÷=,那么m n p 、、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难度】★★ 【答案】p【解析】m 是n 的倍数,n 是p 的倍数,因此m 是p 的倍数;所以最大公因数是p . 【总结】若三个数都是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的那个数.【例6】求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48和60 (2)112和182 (3)410和 123 (4)96、128和160 【难度】★★ 【解析】略【答案】(1)12;(2)14;(3)41;(4)32【例7】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为36cm ,宽为21cm ,要把这张纸片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纸片而且没有任何剩余,则裁成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至少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难度】★★★【解析】没有任何纸片剩余,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一定要整除36和21,同时还要求小正方形的边长尽可能地长,因此正方形的边长就是36和21的最大公因数。
第6课公因数与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有如下关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数之积,即(a、b)×[ a、b]=a×b。
例1:210与33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1A、18与48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倍。
1B、已知A=2×5×7×13,B=22×3×5×7×11,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倍。
例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180,则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分析与解答>2A、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1,最小公倍数是126,这两个数的和是()或()。
2B、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2,最小公倍数是2940,且两个数的和是714,则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例3:有320个苹果,240个桔子,20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在每份礼物中,苹果、桔子、梨各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答>3A、把24个本子,36个文具盒和42支铅笔平均分给尽可能多的小朋友,最多能分给()人。
3B、有三根钢管,分别长200厘米,240厘米和360厘米,现在要把这三根钢管截成尽可能长而且又相等的小段,一共能截成()段。
例4:某个七位数1993□□□能同时被2、3、4、5、6、7、8、9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三位数字依次是多少?4A、在1991的后面补上4个数字,组成一个八位数,使它分别能被3、4、5、11整除,且使数值尽可能小,则这个最小的八位数是().4B、四位数8□98能同时被17和19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是().例5:有一种自然数,它加1是2的倍数,加2是3的倍数,加3是4的倍数,加4是5的倍数,加5是6的倍数,加6是7的倍数,则这种自然数除1以外,最小数是多少?5A、一个数用32、36、48去除时都余15,这个数最小是()。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授课类型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与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因数相关实际问题星级★★★★考点图解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因数和倍数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
因数与倍数是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 1、2、3、……分别乘这个数)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
知识点二:质数和合数1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 0 自然数分成三类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②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最小的质数是。
在所有的质数中,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两个因数还有的数叫作合数。
(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
按照是否是 2 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两类。
最小的偶数是 .2.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3.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用符号[ ,]表示。
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的。
8、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
举例:3×5=15,15 是合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
举例:[6,8]=24,(6,8)=2,24 是 2 的倍数。
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是较小的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15 和 5,[15,5]=15,(15,5)=5②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举例:[3,7]=21,(3,7)=1④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
知识点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1.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这个因数就是它的。
2. 数叫作偶数,叫作奇数。
相邻偶数(奇数)相差 2。
知识点四:2 、5、3的倍数的特征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3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 3 的。
公倍数和公因数基础知识回顾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公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1)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4、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5、公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因此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的公因数是1。
6、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的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3)如果两个数都是质数或者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7、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公倍数的因数。
8、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另外的因数叫做合数。
9、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6和8都是合数,6的质因数有2、3 ;8的质因数有: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 24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0、两个合数,如果它们只有公因数1,那么最大公因数也是1。
11、1与任意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只有1个,就是1。
1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而把所有的除数与它们只有公因数1时的数相乘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公倍数和公因数基础知识回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因此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的公因数是1。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的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都是质数或者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公倍数的因数。
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另外的因数叫做合数。
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6和8都是合数,6的质因数有2、3 ;8的质因数有: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 24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0、两个合数,如果它们只有公因数1,那么最大公因数也是1。
11、1与任意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只有1个,就是1。
1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而把所有的除数与它们只有公因数1时的数相乘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练习题一、填空1、30以内3的倍数有( ),4的倍数有( ),3和4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公因数和公倍数【知识点回顾】1、公因数(1)互素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素数。
(2)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素数的分数叫做简分数。
(3)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解素因数法和短除法。
2、公倍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素因数和短除法,即用最大公因数×各自独有的因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3种基本情况,区别如下:4、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特殊情况:(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如;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
)(2)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如,5和7的最大公因数时1,最小公倍数是5×7=35)二、一般情况:(1)求最大公因数:列举法、单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除法算式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先找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27的因数有:1、3、9、27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27的因数有:1、3、9、271、3、9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9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再找这些因数中那些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1、3、9又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9③短除法:3 18 273 6 92 3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3×3=9④除法算式法:用这两个数同时除以公因数,除到最大公因数为止。
18÷9就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27(2)求最小公倍数:列举法、单列举法、大数翻倍法、分解质因数法或短除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这两个数的倍数:18的倍数:18、36、54、7212的倍数:12、24、36、48 再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8的倍数:18、36、54、7212的倍数:12、24、36、48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18的倍数有:18、36、54、72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这些倍数中那个又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找出最小公倍数:36 ③大数翻倍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把较大的数翻倍(2倍开始),每次翻倍后看结果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直到找到最小公倍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