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汤圆作文600字完美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2
奶奶做汤圆精选作文今天中午我没事可干,妈妈就让我帮她包汤圆。
家里没汤圆心了,我说:“我们包巧克力、糖果也行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奶奶做汤圆精选作文,奶奶做的汤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奶奶做汤圆精选作文1 过年时吃汤圆是中国传统习俗,意在家人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我吵着奶奶教我做汤圆,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我快乐地一蹦三尺高。
我只见奶奶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长条,再揭一小段。
我取了一小段,学奶奶样先把它捏成窝型,再嵌入猪油馅,然后裹起来封好猪油馅,紧接着再把它搓圆。
奶奶很快地搓出了一个个汤圆。
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圆。
奶奶说:“汤圆在左手掌心右手顺时针用力均匀搓。
”我按奶奶说的做果然搓圆了。
奶奶夸我聪明,我心里乐开了花。
奶奶还教我馅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馅流出来就不好了。
我做了一个又一个。
突然来了灵感,我想做些不一样的汤圆。
奶奶见了问:“你在干什么呀?”“不告诉你!”我笑嘻嘻地说。
“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来一看:“这是汤圆还是饺子?”“是汤圆。
”原来爸爸把我做的饺子型汤圆看成了饺子。
我开始包第二个汤圆,我把面团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馅,对折卷起来,像一朵花,奶奶直夸我手巧,我听了可快乐了。
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汤圆。
不一会,稀奇乖僻的汤圆要下锅“游泳”了,“哗”的一声,汤圆下去了。
奶奶盖上锅盖煮了起来。
哇!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
奶奶放了些桂花糖,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
爸爸说:“这汤圆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奶奶也笑了。
我也吃了一个,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渐渐流进了内心…奶奶做汤圆精选作文2 我是奶奶从小带大的,爸妈从小就出去工作了,所以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
从小我的奶奶就告诉我元宵节要吃汤圆,因为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意思。
所以,每当到来元宵节,奶奶都会给我们做汤圆吃,奶奶做的汤圆很大,里面都有东西的,有的时候是花生,有的是芝麻,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来的东西,反正味道就是很好,吃起来非常的香,我们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奶奶做的汤圆。
汤圆美文散文以往在故乡,每到元宵,奶奶必定会将一年来准备的上好的糯米粉拿出,同时,从她那小木箱里,取出平日里积攒下来的花生、芝麻等等。
将糯米粉用温水和好备用。
然后,便把花生和芝麻下锅翻炒,直到炒出了香味,用擀面棍压成粉状,加入白糖和猪油,调成馅,包至糯米粉中。
没多久,锅中便漂起了白白胖胖的汤圆,那香味,那情景,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可在当时,奶奶所做的一切,似乎理所当然。
似乎,年年如此,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以至于,有时,开始埋怨起她,说她做的汤圆,远没有从县城里面买回来的好吃。
听了这话,奶奶什么都不说,只是,依旧在那一天,磨芝麻和花生,郑重其事的取出糯米粉,为一家人包一顿汤圆吃。
读书后,我便很少回故乡。
在城市漂泊已久的我,对于故乡,不再怀念。
相反觉得那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陈旧。
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将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甚至于到了过年的时候,我都以种种理由推脱。
在我看来,家乡的那个小镇,对于在城市扎根的我,早已变得陌生。
直到,那年冬天,奶奶的离世,让我一下子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终结的那天。
那年春节,一家人是在悲伤中度过。
正月十五的那天,母亲从县城里买回了汤圆,端上来的那一瞬间,母亲的眼里含着泪水,而我的眼泪,也在那一刻决堤。
那香浓的味道,我再也闻不到了。
那磨芝麻时的情形,我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将汤圆放在口中,无味中又似乎渗透着一丝丝的.苦涩。
如今,奶奶离世已有十多个年头,埋藏在记忆中的那些画面,却日渐清晰,那故乡的小镇,那放着糯米粉和花生芝麻的小木箱,那根陪伴奶奶整个人生的擀面棍,以及白白胖胖漂浮在锅中的汤圆,都让人有种莫名的悲伤萦绕在心头。
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深的想起这一切,想起,曾经的那段岁月,所带给我的欢乐记忆。
元宵节作文奶奶的汤圆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和奶奶一起过节。
奶奶的汤圆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美食,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奶奶的汤圆。
我过去认为汤圆就是一个圆圆的包子,里面有甜甜的馅料,非常好吃。
直到我和奶奶一起煮汤圆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制作汤圆是如此的繁琐。
奶奶会提前准备好糯米粉、水、豆沙馅等材料,并且要把材料一一称量好。
接着,奶奶会将糯米粉倒入盆中,慢慢地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揉搓,直到糯米粉成团。
这时,奶奶会先将团分成小份,再将馅料包进去,然后揉成小球状。
最后,奶奶会将小球放入开水中煮熟,就成了我们常见的汤圆。
奶奶的汤圆做工细致,形状圆润,口感软糯可口。
吃一口咬开,汤圆内的馅料会溢出甜美的汤汁,令人回味无穷。
奶奶每年都会制作各种口味的汤圆,有豆沙馅、花生馅、黑芝麻馅等等,每一种都是我喜爱的味道。
除了汤圆的制作,奶奶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布置和准备工作。
她会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放上花瓶,摆上一盘瓜子、花生等零食,为我们来家里拜访的亲戚朋友准备一张暖暖的床,安顿好一切,让每个人都感到宾至如归。
元宵节那天,我会早早起床,帮奶奶一起忙碌。
我会帮奶奶擦垫子、整理家具,还会帮奶奶准备好黑糖水,让奶奶煮汤圆时有足够的水。
每当奶奶拿出新煮好的汤圆时,我都会第一个冲上去,品尝一颗。
那一瞬间,一股暖流从心底流淌,我觉得奶奶的汤圆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元宵节的夜晚,我们一家围坐在桌前,一起包汤圆,共同享受这个特别的时刻。
我玩得不亦乐乎,还会和爸爸妈妈比赛谁包得最快。
而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用她那颤抖的双手把汤圆煮熟。
奶奶的汤圆是一道简单却又充满了爱的美食,代表着家的味道,代表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品尝到奶奶的汤圆,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到奶奶对我的深深的爱。
奶奶,您用双手做出的每一个汤圆都充满了爱和温暖。
愿您健康快乐,永远幸福安康。
每一口汤圆都让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也让我更加感恩和珍惜现在的时光。
奶奶的汤圆作文800字Grandma’s tangyuanMy grandma’s tangyuan is the best in the world. Every year,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my grandma will make tangyuan for the whole family to enjoy.奶奶的汤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每年元宵节,奶奶都会为全家做汤圆来享用。
The moment I bite into her tangyuan, the warm, sweet soup oozesout and fills my mouth with a delightful taste that I can never forget.每当我咬下去的那一刻,汤圆里温暖甜蜜的汤汁就会流了出来,充满了我口腔,一种美妙的味道永远都忘不了。
The dough of the tangyuan is always soft and chewy, and the fillingis always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sweetness. It’s as if each tangyuan was made with love and care, just for me.汤圆的面团总是又软又有嚼劲,馅料也总是刚刚好的甜。
就好像每一颗汤圆都是用爱和关怀为我特意制作的一样。
What’s even more special about my grandma’s tangyuan is the way she shapes them. She would make them into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each representing a wish or a blessing.奶奶的汤圆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她塑造的形状。
奶奶的汤圆作文八年级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种味道始终萦绕心头,那是奶奶做的汤圆的味道。
奶奶的汤圆,可不是一般的汤圆。
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汤圆,包裹着的不仅仅是香甜的馅料,更是奶奶对家人满满的爱。
小时候,每当快要到元宵节,我就会开始盼着奶奶做汤圆。
那时候,奶奶总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
我呢,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奶奶身后,好奇地看着她忙活。
奶奶会先把糯米粉倒进一个大大的瓷盆里,然后慢慢地加入温水。
她一边加水,一边用手不停地搅拌着,那动作熟练极了。
我在一旁看得手痒痒,也想上去帮忙,结果弄得自己满脸都是面粉,像个小花猫似的,逗得奶奶哈哈大笑。
和好面后,奶奶会把面团放在一旁醒一会儿,然后开始准备馅料。
奶奶做的馅料总是特别丰富,有香甜的芝麻馅,还有细腻的花生馅。
做芝麻馅的时候,奶奶会先把芝麻炒熟,然后放在石臼里捣碎,再加入白糖和猪油。
那芝麻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几口气,肚子里的小馋虫早就被勾了出来。
馅料准备好后,就到了包汤圆的环节。
奶奶揪下一块面团,在手里揉成一个圆球,然后用大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坑,再把馅料放进去,慢慢地收口,最后再轻轻一搓,一颗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汤圆,可我包出来的汤圆不是露馅了,就是形状歪歪扭扭的,和奶奶包的简直没法比。
奶奶却总是笑着说:“没关系,多包几个就会了。
”终于,汤圆都包好了,可以下锅煮了。
奶奶把汤圆轻轻地放进锅里,用勺子轻轻地搅动着,防止它们粘在一起。
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开始沸腾起来,汤圆也在锅里欢快地翻滚着。
看着那些白白胖胖的汤圆,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汤圆煮好了,奶奶会先给我盛一碗。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
那一口咬下去,软糯的面皮,香甜的馅料,瞬间在嘴里化开,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一边吃着汤圆,一边含糊不清地对奶奶说:“奶奶,您做的汤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汤圆!”奶奶听了,脸上笑开了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家乡,去了远方读书。
家乡的美食汤圆奶奶,作文六百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家乡的美食汤圆奶奶,作文六百字篇1“白白一群鹅,客人来了下了河。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没错,这就是汤圆。
汤圆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汤圆又称汤团,糖果,是我们宁波人最爱吃的民间小吃。
说到汤圆,大家一定听说过“缸鸭狗甜食店”,它是由一个叫江定法的人开的,可是为什么这家店的名字叫“缸鸭狗”呢?是因为这位老板的小名叫“江阿狗”,在宁波话里它们是同音词。
这家百年老店门口的招牌也特别富有创意,正中央有一只装了汤圆的水缸,旁边趴着一只鸭子和一条狗,似乎要吃里面的汤圆。
看起来“缸鸭狗”的汤圆还是很诱人的`呢!哈哈,让我们一起去百年老店过一会瘾吧!热腾腾的汤圆上桌了,看,碗里圆圆的,白白的,软软的汤圆,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白珍珠,碗上还点缀了许多金黄金黄的桂花白糖,真让人馋涎欲滴呀!我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啊!浓浓的猪油芝麻白糖香中还夹着淡淡的桂花香,好像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呢!我迫不及待的舀起一个汤圆,用筷子把它夹破,啊,那油光发亮的馅像流水般涌了出来。
我立马把汤圆送进嘴里。
嗯,糯糯的皮中还带有甜甜的芝麻香,真是太好吃了!宁波汤圆不愧是全国有名的小吃呀!家乡的美食汤圆奶奶,作文六百字篇2标题:家乡的美食汤圆奶奶你们知道吗?在我家乡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汤圆奶奶,她做的汤圆可真是太好吃了!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排着长龙去买她亲手做的汤圆。
汤圆奶奶家就住在我家附近,她家门口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树上总是停满了鸟儿。
汤圆奶奶人很和蔼可亲,她一边卖汤圆一边还会和顾客聊天,让大家都感觉很亲切。
她的汤圆馆虽然小小的,但是里面干干净净的,到处都是汤圆的香味儿。
汤圆奶奶做汤圆是有一套独特的秘方的。
她用上等的糯米粉、黑芝麻和红豆沙作为馅料,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讲究。
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按比例拌匀,然后精心揉捏成皮,皮要又薄又Q弹;接着把调好味道的芝麻或红豆沙包进皮里,小心翼翼地捏成圆圆的小包子;最后,把做好的小汤圆放进锅里煮上15分钟,就可以出锅啦!煮好的汤圆个头均匀,皮薄馅大,咬下去外皮QQ的,里面的馅料香甜可口。
《奶奶的汤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汤圆吗?我呀,最喜欢奶奶做的汤圆啦!每次要做汤圆的时候,奶奶就会先去准备材料。
糯米粉白白的,摸起来软软的。
奶奶把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碗里,加上水,然后就开始揉面啦。
奶奶揉面的时候可认真了,她的手不停地动着,不一会儿,面团就变得又光滑又有弹性。
接着,奶奶开始做汤圆的馅儿。
有甜甜的芝麻馅儿,还有香香的花生馅儿。
我最喜欢芝麻馅儿啦,闻起来就忍不住流口水。
然后,奶奶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团子,再把馅儿包进去,搓成圆圆的汤圆。
汤圆做好了,就可以下锅煮啦。
看着汤圆在锅里不停地翻滚,我的心里可期待了。
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奶奶把它们盛到碗里。
我赶紧端起碗,咬上一口,甜甜的馅儿流了出来,真是太好吃啦!奶奶看着我吃得那么香,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每次吃奶奶做的汤圆,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奶奶的汤圆》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奶奶的汤圆。
奶奶做汤圆的那一天,家里总是特别热闹。
一大早,奶奶就会系上围裙,开始忙活着。
她先把糯米粉倒出来,那白白的糯米粉像小山一样堆在桌子上。
奶奶慢慢地往糯米粉里加水,一边加一边搅拌。
不一会儿,糯米粉就变成了一大团软软的面团。
馅儿也准备好啦!有黑色的芝麻,奶奶把芝麻炒熟,然后用擀面杖碾碎,再加上白糖,闻起来可香啦!接下来,奶奶开始包汤圆。
她揪下一块面团,揉成一个小圆球,再用手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坑,把馅儿放进去,然后把口捏紧,搓圆。
汤圆下锅的时候,一个个像小胖子一样在锅里跳来跳去。
煮好的汤圆盛在碗里,白白胖胖的,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汤圆。
因为这汤圆里,有奶奶对我的爱。
《奶奶的汤圆》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讲奶奶的汤圆。
一说起奶奶的汤圆,我的口水就忍不住流出来。
每次奶奶说要做汤圆,我都会在旁边看着。
奶奶会先把糯米粉放在盆里,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用手不停地揉啊揉。
我也想帮忙,可是我的小手力气太小啦。
馅儿的准备也很重要哦。
奶奶会把花生炒熟,然后用擀面杖擀碎,加上红糖,闻着就特别香。
奶奶煮圆子作文
啊,奶奶那圆滚滚的馒头团子,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奶奶亲手做的那些圆滚滚、软绵绵的小点心。
尤其是她做的那种芝麻圆子,简直就是人间绝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佳节或是家里有什么喜庆的事,奶奶就会亲自下厨,烧上一大锅清水,开始"操办"她拿手的圆子。
首先她会把面团揉匀,然后擀成细细的长条,切成一小段小段的。
接着她就会在案板上,熟练地把每一小段面团在手掌里滚来滚去,很快就捻成一个个滚圆乎乎的小馅团。
奶奶捻圆子的手法可真是纯熟啊!我最喜欢看她把那些小馅团在芝麻渣里滚来滚去,小巧玲珑的圆子就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
等到圆子全部制作好,奶奶就会把它们一股脑儿地倒进已沸腾的锅里,锅里顿时就响起了"噗噗噗"的欢快声响。
煮好的圆子被捞出来后,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就算是冷冰冰的天气,一口咬下去也能感受到那种温热酥软、香喷喷的幸福感。
奶奶总会把刚出锅的圆子盛在大盘子里,我们全家人就在一旁守候,迫不及待地想品尝这人间珍馐。
吃到嘴里的第一口,那种甜蜜的味道便在味蕾上绽放开来,沁人心脾。
时光飞逝,如今我已经是个"老小孩"了。
可是每逢佳节或是家里有喜事,奶奶依旧会亲自下厨,用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为我们捻出一锅锅香
喷喷的圆子。
看着她慈祥的笑容,品尝着那熟悉的味道,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幸福感和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是啊,奶奶的圆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我们全家人团聚的一种纽带,是家的味道啊!。
汤圆是奶奶的拿手小吃,也是我的最爱。
一次,见奶奶在包汤圆,我也把我的小手洗干净,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
先拿了一点和好的汤圆团,放在手心,两手不停地搓着,搓成了一个小圆球,接着我在小圆球的中心捏了一个窝,把它捏成小碗的样子,又舀了一勺汤圆馅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捏拢。
可是我放的馅太多了,怎么也捏不拢,汤圆馅就像一个小捣蛋鬼,等我捏拢了一边,它就从那边钻出来了,我捏拢了那边,它又从这边露出来了。
最后,我一生气,使劲一捏,汤圆倒是捏拢了,可是它成了一个“大花脸”。
我没泄气,又取了一个汤圆团重新做。
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少放了一点馅进去,终于把汤圆捏拢了,我把捏好的汤圆轻轻搓圆。
啊!这一次终于大功告成了。
接着,两个、三个、四个……看着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汤圆包好了。
奶奶把汤圆下锅煮,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煮好了。
其实我最喜欢吃的是没馅的实心汤圆,奶奶总会单独给我做一碗,蘸上糖,香香甜甜,好吃得不得了。
奶奶说,汤圆不仅好吃,还很有意义,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有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改称元宵。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我听着,更喜爱汤圆了。
奶奶的汤圆作文600字
我们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重大节日必须去爷爷奶奶家过。
爷爷奶奶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只有在每个除夕夜奶奶总会增加一碗她亲手包的汤圆,按她的话说只有吃过她的汤圆,才算过新年、才算是团团圆圆了。
其实我挺讨厌吃汤圆的,粘乎乎的、又甜得要命!每次吃汤圆都是妈妈逼着我吃的。
今年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三口又如约来到大山里的奶奶家,一路上山路曲曲折折,搞得我都有点头晕了,我甚至埋怨着,为什么一定要去奶奶家呀?爸爸手握方向盘,一脸严肃地说:因为过年了!
终于看见了山村,奶奶家到了。
大门口爷爷奶奶焦急地探着头,看见我们的车来了,俩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脸。
一进门就能闻到喷香的饭菜,吃过晚饭,我们都坐着啃瓜子闲聊时,奶奶却又忙开了,只见她烧水、和面、包馅,很快一个个圆圆的汤圆就被摆在了盘上。
这时一旁聊天的爷爷突然起身,倒了杯水,拿了颗药丸递给奶奶说:“先吃药吧。
”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奶奶生病了,而且据爷爷说,她已经有好几天没吃好饭睡好觉,可是为了给我们准备年夜饭,她却忍着病痛……
正说着,妈妈立马起身帮奶奶包起汤圆来,爸爸也坐到了炕头旁添起了柴火,而我也赶紧洗手帮奶奶准备馅料……
包含着我们一家人辛勤劳动的汤圆就这么熟了,一旁的奶奶也笑开了眼。
也不知为什么,我第一次感觉原来汤圆也蛮好吃的!后来妈妈告诉说,不是汤圆的味道变了,而是我的心情变了,因为小小的汤圆里既包含了奶奶的爱心,也包含了爸爸妈妈的孝心,而我第一次读懂了这些意思!。
奶奶的汤圆优秀作文奶奶的汤圆优秀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奶奶的汤圆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奶奶的汤圆优秀作文篇1我是奶奶从小带大的,爸妈从小就出去工作了,所以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
从小我的奶奶就告诉我元宵节要吃汤圆,因为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意思。
所以,每当到来元宵节,奶奶都会给我们做汤圆吃,奶奶做的汤圆很大,里面都有东西的,有的'时候是花生,有的是芝麻,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来的东西,反正味道就是很好,吃起来非常的香,我们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奶奶做的汤圆。
有一次元宵节,奶奶又做了我们最爱吃的汤圆,吃汤圆的时候,奶奶告诉我们,这一次她在汤圆里面放了一个很特别的东西,说如果谁吃到了那个汤圆,就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奖励。
所以,我们在吃的时候都特别小心注意,谁都想得到这个大大的奖励。
吃着吃着,突然,我就发现,我的嘴里有点吃到什么东西的感觉,我觉得我应该是吃到了奶奶所说的东西。
我拿出来一看,是一个五角的硬币。
我把这个硬币交给了奶奶,然后奶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
后来,我知道这是奶奶故意这么做的,她在给我盛汤圆的时候,故意把那个装有硬币的汤圆盛到了我的碗里,奶奶是很爱很爱我的。
奶奶过世已经有几年了,每当到了元宵节,我依然很想念奶奶给我做的汤圆,希望奶奶在天堂能够生活的愉快。
奶奶的汤圆优秀作文篇2每到春节,我最盼望吃到奶奶煮的汤圆。
奶奶煮的汤圆很好吃。
春节那天,我奶奶很早就起床去买做汤圆的材料,准备做汤圆。
奶奶回到厨房,只见她三下五除二一个圆形的汤圆就诞生了,很快汤圆做好准备下锅了,我馋得围在旁边看,只见一个个汤圆被奶奶赶鸭子似的,“扑通,扑通……”都赶到了锅里。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看到我的样子笑着对我表妹说:“小思含,快帮哥哥拿纸擦口水!“奶奶把香喷喷的汤圆端了过来。
我一口气吃了三碗,奶奶看着我吃得这么香,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篇一:小学作文:做汤圆做汤圆我最喜欢的传统新文化是做汤圆。
有一天,奶奶说:“做汤圆了,做汤圆了。
”我一听到,就飞快地下楼了。
我一下楼就看见他们在做汤圆。
我说:“我也要做汤圆。
”妈妈说:“好啊。
”我就很快地做了起来。
我看他们怎么作汤圆,我就学着怎么做。
我先把白粉放到桌上,然后把他揉起来,又把他敲扁。
我发现自己做错了,做成了扁扁的汤圆了。
他们看见了,就哈哈大笑。
我伤心极了,决定重心做。
我又照着他们做。
之后,终于做出来了。
后来,我又多做了几个,就这样我学会了做汤圆了。
做汤圆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细心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三年级:林振威点评:振威同学的作文结构很完整,而且结尾处还从这样一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道理。
并且行文中加入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神态描写,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了。
但这篇小文章写得再具体些就更好了。
如:"我"的汤圆做错了,是哪个步骤出现的问题?你是怎么发现问题又是如何改正的?另外,还可以写一写你做完汤圆以后的心情以及别人吃了你汤圆之后的反应。
这样我们的小文章就更加的饱满了!篇二:家乡的汤圆作文500字我的家乡在繁华似锦的上海,听外婆说城隍庙的汤圆,最美味了。
那可算是老字号了,虽然说近几年也顺应潮流推出了菜点盖浇饭之类的时髦种类,不过城隍庙的汤圆却始终是老食客舍不掉的一块心头肉。
古色古香的店里,人们都围着红木桌子对着一碗散发着桂花与芝麻味道的汤圆,一口一个,汤圆也要正当时节,吃起来才特别有味道!城隍庙的汤圆是用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像乒乓球似的滚圆滚圆的。
特别招人喜欢呢!谁见了,都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汤圆一开锅,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
细看熟透了的汤圆,白白的,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白糖馅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
用调羹盛起汤圆放入嘴中,轻轻一吹。
香喷喷、甜蜜蜜的芝麻馅就会流出来,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
城隍庙的汤圆驰名中外,不仅上海人喜欢,就连外国人也经常去那大饱口福。
包汤圆
每当过年的时候,总有这样一幕温馨的画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好面,开开心心地包起那又白又圆的美味大汤圆。
奶奶包的汤圆不仅样子好看,味道更是一绝,那白白胖胖的汤圆里充满了奶奶对亲人们的爱。
在北方,过年总要吃饺子,但南方却偏爱汤圆,因为它表示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说起包汤圆,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第一次看奶奶包汤圆的场景。
奶奶拿出面粉倒进盆里,一边用筷子不停地和面,一边用小瓢加入沸水,当大概三分之二的面粉和好时,奶奶却突然停下来,她把筷子上的面粉弄下来,用手和起面来。
我看着觉得挺好玩的,就让奶奶给我和一下,没想到,这和面也是有技巧的,我刚要和,面粉就粘在手上了,怎么也弄不好,到处一团乱。
终于和好面了,奶奶拿出馅来,准备开始包汤圆。
只见奶奶把面团切成一个个小圆团,再拿起一个,把它从中间顺时针方向用大指不停地捏,捏成一个碗的形状,舀上一些馅装进“碗”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从相对的角往中间一送,然后把它们收拢,挤成一片,再压紧,它就变成了一个像扇子的形状,这就快要完成了。
但是,这最后一步又难又重要,奶奶说要包出“将军肚”来,她先用左手无名指抬住汤圆肚子,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护住将军肚,往中间按紧,再修整一下外形,汤圆就包好了。
奶奶包汤圆的动作十分熟练,那一个个从她手上诞生的汤圆,长得白白胖胖、可爱至极,它们
整整齐齐地排了一列又一列,仿佛正在看着奶奶微笑呢!
吃着奶奶包的热腾腾的汤圆,那浓浓的亲情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幸福又温馨……。
汤圆的作文600字汤圆的作文600字3篇汤圆的作文600字篇1桂花汤圆是奶奶对我的爱;每次的不愉快与烦恼,都会让奶奶的这碗汤圆给打散了。
桂花汤圆是奶奶对我的爱。
记得小的时候,奶奶总会早早地起床给我做汤圆。
有一次,早上因为被厨房的声音吵醒了。
我摸着黑,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旁。
原来是奶奶在给我做汤圆啊!奶奶本来柔软的手,因为每天为了我,而操劳,变得有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我想着想着心里很难受,眼眶里不禁红了。
我急忙地跑回到被窝里,不想被奶奶发现。
奶奶远还是一如既往地叫我起床。
那圆圆的脸蛋常常挂着一个微笑,让人看着很和蔼。
我忍着难过,细细地吃着这碗有爱的汤圆。
桂花汤圆是奶奶教给我成长的启示。
有一天,我跟着奶奶一起来到厨房。
奶奶说要教给我桂花汤圆的秘方。
我心里不禁开心,又有些怀疑:这做起来会不会很难,我学不会怎么办?奶奶马上行动起来,把新采好的桂花放在水中,把汤圆一个接着一个有秩序地放进锅中,然后拿起手表看时间。
奶奶特别叮嘱我说:10分钟,一分一秒也不要差。
我很疑惑:那样不会很麻烦吗?大概不就好了。
我很不解地思考。
奶奶说:其实做多了,自然就会了。
做人做事都一样,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到了最后,不管结果如何,只求自己无愧于心!我牢牢地把奶奶的话记在心中,铭刻于心。
这桂花汤圆也是奶奶教我的人生启示。
桂花汤圆是奶奶和我之间的小插曲。
无论是画画比赛还是大考,奶奶都会给我做一碗桂花汤圆给我加油鼓励。
奶奶的头上也愈发多了几根白发丝,时间流逝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之中,我长大了,她却老了。
奶奶的`这碗桂花汤圆永远都会在我的内心深处。
汤圆的作文600字篇2今天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汤圆。
往年都是妈妈一个人做,我在一旁看着吃现成的。
今天我决心试一试,让妈妈享一次现成福。
妈妈听啦很高兴,为我作啦准备。
第一道工序是揉米粉。
我往粉里倒进一点水,然后用手掺和。
可是水太少,掺和来掺和去,就是粘不成团。
我又倒进半碗水掺和。
可这回水又放多啦,盆里的粉成啦糊糊。
奶奶做汤圆作文奶奶做汤圆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奶奶做汤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奶奶做汤圆作文1过年时吃汤圆是中国传统习俗,意在家人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我吵着奶奶教我做汤圆,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我只见奶奶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长条,再揭一小段。
我取了一小段,学奶奶样先把它捏成窝型,再嵌入猪油馅,然后裹起来封好猪油馅,紧接着再把它搓圆。
奶奶很快地搓出了一个个汤圆。
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圆。
奶奶说:“汤圆在左手掌心右手顺时针用力均匀搓。
”我按奶奶说的做果然搓圆了。
奶奶夸我聪明,我心里乐开了花。
奶奶还教我馅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馅流出来就不好了。
我做了一个又一个。
突然来了灵感,我想做些不一样的汤圆。
奶奶见了问:“你在干什么呀?”“不告诉你!”我笑嘻嘻地说。
“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来一看:“这是汤圆还是饺子?”“是汤圆。
”原来爸爸把我做的饺子型汤圆看成了饺子。
我开始包第二个汤圆,我把面团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馅,对折卷起来,像一朵花,奶奶直夸我手巧,我听了可高兴了。
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汤圆。
不一会,稀奇古怪的’汤圆要下锅“游泳”了,“哗”的一声,汤圆下去了。
奶奶盖上锅盖煮了起来。
哇!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
奶奶放了些桂花糖,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
爸爸说:“这汤圆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奶奶也笑了。
我也吃了一个,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进了心田…奶奶做汤圆作文2我是奶奶从小带大的,爸妈从小就出去工作了,所以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
从小我的奶奶就告诉我元宵节要吃汤圆,因为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意思。
所以,每当到来元宵节,奶奶都会给我们做汤圆吃,奶奶做的汤圆很大,里面都有东西的,有的时候是花生,有的是芝麻,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来的东西,反正味道就是很好,吃起来非常的香,我们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奶奶做的汤圆。
和奶奶一起包汤圆作文英文回答:Growing up, one of my favorite memories was spending time with my grandmother in the kitchen. She was an incredible cook, and I loved learning from her. One of our favorite traditions was making dumplings together.Dumplings are a Chinese dish that is typically madewith a flour dough that is filled with meat or vegetables. They can be boiled, steamed, or fried. My grandmother's dumplings were always the best, and I loved helping her make them.One of the things I loved most about making dumplings with my grandmother was that it was a way for us to connect. We would talk and laugh as we worked together, and Ilearned so much from her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I also loved the way that dumplings brought our family together. We would often make them for special occasions, and it was always a joy to see everyone gathered around the table, enjoying the delicious food and each other's company.Now that my grandmother is gone, I still love to make dumplings. It is a way for me to keep her memory alive andto share a part of my Chinese heritage with my own family.中文回答: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回忆之一就是和祖母在厨房里度过的时光。
奶奶捏的元宵作文抒情话My grandmother's homemade tangyuan, also known as sweet rice balls, has always held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se traditional Chinese delicacies is not only a culinary art, but also a way to connect with my cultural heritage. Every Lunar New Year, my grandmother would gather our family in the kitchen to partake in this cherished tradition.The first step in making tangyuan is preparing the glutinous rice flour. As a child, I would watch in awe as my grandmother carefully measured the ingredients and mixed them together. The smell of the flour filled the air, creating a sense of anticipation for the delicious treat to come. I would eagerly help her knead the dough, feeling the soft and pliable texture between my fingers. This simple act of bonding ov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ough created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my grandmother and me.Once the dough was ready, my grandmother would divideit into small portions and roll them into smooth balls. Watching her hands move with such precision and grace was like witnessing an artist at work. Each ball was perfectly shaped, a testament to her years of experience. As I grew older, she would let me try my hand at shaping the tangyuan. Although my attempts were far from perfect, mygrandmother's patient guidance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perseveranc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The next step was the filling. My grandmother would prepare a variety of fillings, ranging from sweet black sesame paste to savory meat. The process of filling the tangyuan was a delicate one, requiring a careful balance of flavors and textures. I remember the joy of biting into a tangyuan and discovering the surprise hidden inside. It was like unwrapping a gift, each bite filled with warmth and love.Boiling the tangyuan was the final step in this laborof love. My grandmother would gently drop the tangyuan into a pot of boiling water, and we would watch as they floatedto the surface. The sight of the tangyuan bobbing in thepot was a symbol of unity and harmony, reminding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togetherness. As the tangyuan cooked, the aroma filled the house, creating a sense of warmth and comfort.Finally, it was time to enjoy the fruits of our labor. Sitting around the table, my family would savor each biteof the tangyuan, savoring the flavors and reminiscing about past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s. The tangyuan brought us closer togethe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creating lasting memories. My grandmother's homemade tangyuan not only nourished our bodies, but also our souls.In conclusion, my grandmother's homemade tangyuan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From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ough to the filling and boiling process, each step is a testament to the love and dedication she pours into this traditional delicacy. The act of making tangyuan has become a cherished family tradition, connecting us to our cultural heritage and creating lasting memories. The tangyuan notonly satisfies our taste buds, but also nourishes our souls, reminding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unity, and love.。
元宵节奶奶的汤圆作文我的奶奶是一个非常善良和慈祥的老人。
她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尽管她年过花甲,但她仍然是我们家庭的中心,每年的元宵节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奶奶有一手制作美味汤圆的绝技,每年她都会亲手为我们做一些特别的汤圆,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前一天,奶奶就开始准备制作汤圆所需的材料。
奶奶喜欢使用糯米粉来制作汤圆皮,她认为糯米粉制作的皮更加嫩滑可口。
而且奶奶还会加入一些特殊的配料,如红豆沙、花生馅或黑芝麻馅,以增加汤圆的口感和味道。
为了让汤圆更加美观,奶奶还会用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给汤圆皮上色,绿色的代表着花生馅,红色的则代表着红豆沙馅。
制作汤圆的过程中,奶奶总是非常认真并且细心。
她会先将糯米粉和热水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开始揉面,直到面团变得柔软有弹性。
接着,奶奶会将面团分成小块,然后用手掌搓成圆形。
等到所有的汤圆皮都准备好之后,奶奶会用汤匙将馅料放在汤圆皮上,并且将汤圆包裹成一个小包。
有时候,奶奶会在汤圆的表面上用小刀刻上一些图案,以增加汤圆的美观度。
制作汤圆是一项耗时而繁琐的工序,但对于奶奶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每一次的制作过程,奶奶都会带着微笑,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她会和我们分享一些关于汤圆的传统故事,并且给我们讲解汤圆所代表的意义。
奶奶告诉我们,元宵节的汤圆代表着团圆和和谐,因为“汤圆”的发音和“团圆”的发音非常相似。
同时,奶奶还告诉我们,在汤圆的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心情愉快和祥和,这样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汤圆。
在元宵节的当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会围坐在桌子旁,品尝奶奶亲手制作的汤圆。
奶奶总是会准备一个特别的大碗,里面放满了各种口味的汤圆。
我们每个人都会拿起筷子,夹起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然后小心地放入口中。
汤圆嫩滑的皮和甜美的馅料在口中融化,令人陶醉。
每一个滚圆的汤圆都承载着奶奶的心意和爱,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庭情谊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离开了家乡,开始在城市里上学和工作。
美味的汤圆冬至到了,我们期盼着甜甜的汤圆,更期待着又大一岁的快乐!今年的冬至特别不一样,我们班迎来五位“天使”奶奶,最惊喜地是我的漂亮奶奶也来了。
在食堂遇见她们时,奶奶们正身着围兜像个厨师长一样,一边用手和面团,一边指导我们揉搓糯米丸子。
瞧,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在我们手里滚动起来,因为它是白色的,好似一个“小雪球”。
“把麻心包在汤圆里面!”奶奶下了一道命令,我们按指令,将一个黑色的麻心塞进了“小雪球”里。
顿时,“小雪球”一下子就变大了。
“完成了吗?”我急着问奶奶,很想尝尝自己做的汤圆究竟啥味道!奶奶笑着说:“别急,这些汤圆还是生的,等煮熟之后再让它们到豆沙粉里滚一滚,那才是最地道的麻糍汤圆!”这时,隔壁桌的同学们突然欢呼起来。
“怎么啦?哇噻!”我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奶奶们将煮熟的汤圆从锅里捞起来,那些汤圆不仅变得晶莹剔透、而且变得更大了。
接着,它们一个个又跳进了“豆沙坑”,没滚两下就成了一个“小沙包”““麻糍汤圆出锅喽!”奶奶们嗓门冲天一喊,我们个个跟个小马蜂一般纷纷跑去抢吃。
“好香啊!”、“好想吃!”我们看着眼前的麻糍汤圆直流口水。
“我可以先吃一个汤圆吗?”部分同学们发出这样的央求,“我们先把汤圆送给那些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冬至节的人吧!”另一部分同学有了这样的想法。
等麻糍汤圆陆续到位后,我们分组排成了送汤圆小分队,将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麻糍汤圆送给学校里的终日待在学校的保安叔叔与保洁员阿姨,不辞辛苦的老师们,还有乐于助人的门卫老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个冬日里,我们与奶奶们度过了一个开心而又难忘的冬至,奶奶们为我们送来了爱心、送来了温暖,更帮助我们将一份份爱心与温暖送给了他人,麻糍汤圆的甜与冬日爱心的暖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和奶奶学做汤圆的作文
哎呀呀,你知道不?我最近跟奶奶学做汤圆啦,那可老有意思了。
有一天,我看到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就好奇地跑过去问:“奶奶,你在干啥呢?”奶奶笑着说:“我在做汤圆呢,你要不要学学?”我一听,兴奋得不得了,“好啊好啊,我要学。
”
奶奶先拿出了糯米粉,倒进一个大碗里。
然后,她慢慢地往里面加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
我也照着奶奶的样子做,可是我水加得太多了,糯米粉都变成糊糊了。
“哎呀,这可咋办呀?”奶奶看到我的囧样,笑了起来,“没关系,再加点糯米粉就好了。
”
接着,奶奶把糯米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
那个面团白白胖胖的,就像一个大馒头。
奶奶说:“现在我们来做汤圆的馅。
”她拿出了一些黑芝麻和白糖,放在一起捣碎。
我闻了闻,哇,好香啊。
奶奶把馅包进面团里,然后搓成一个个小圆球。
我也跟着做,可是我搓的汤圆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一点都不圆。
“奶奶,我怎么搓不好呀?”奶奶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来。
你看,要这样轻轻地搓。
”奶奶一边说一边做给我看。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终于搓出了一个圆圆的汤圆。
汤圆做好了,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煮。
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阵阵香味。
我迫不及待地等着汤圆出锅。
终于,汤圆煮好了。
奶奶把
汤圆盛进碗里,递给我。
我咬了一口,哇,甜甜的,软软的,可好吃了。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跟奶奶学做汤圆。
每次做汤圆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开心。
嘿,跟奶奶学做汤圆,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奶奶的汤圆作文600字
我们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重大节日必须去爷爷奶奶家过。
爷爷奶奶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只有在每个除夕夜奶奶总会增加一碗她亲手包的汤圆,按她的话说只有吃过她的汤圆,才算过新年、才算是团团圆圆了。
其实我挺讨厌吃汤圆的,粘乎乎的、又甜得要命!每次吃汤圆都是妈妈逼着我吃的。
今年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三口又如约来到大山里的奶奶家,一路上山路曲曲折折,搞得我都有点头晕了,我甚至埋怨着,为什么一定要去奶奶家呀?爸爸手握方向盘,一脸严肃地说:“因为过年了!”终于看见了山村,奶奶家到了。
大门口爷爷奶奶焦急地探着头,看见我们的车来了,两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脸。
一进门就能闻到喷香的饭菜,吃过晚饭,我们都坐着啃瓜子闲聊时,奶奶却又忙开了,只见她烧水、和面、包馅,很快一个个圆圆的汤圆就被摆在了盘上。
这时一旁聊天的爷爷突然起身,倒了杯水,拿了颗药丸递给奶奶说:“先吃药吧。
”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奶奶生病了,而且据爷爷说,她已经有好几天没吃好饭睡好觉,可是为了给我们准备年夜饭,她却忍着病痛……
正说着,妈妈立马起身帮奶奶包起汤圆来,爸爸也坐到了炕头旁添起了柴火,而我也赶紧洗手帮奶奶准备馅料……
包含着我们一家人辛勤劳动的汤圆就这么熟了,一旁的奶奶也笑开了眼。
也不知为什么,我第一次感觉原来汤圆也蛮好吃的!后来妈妈告诉我,不是汤圆的味道变了,而是我的心情变了,因为小小的汤圆里既包含了奶奶的爱心,也包含了爸爸妈妈的孝心,而我第一次读懂了这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