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肩负着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任。
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护士慎独精神的总结,探讨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护士慎独修养的具体措施。
二、护士慎独精神的内涵1. 慎独的定义慎独,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
2. 护士慎独精神的具体表现(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患者关爱备至,关心患者的生命安全。
(2)在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确保护理操作准确无误。
(3)自觉履行护理职责,不推诿、不拖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冷静、理智,积极应对。
三、护士慎独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1. 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慎独精神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护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维护患者权益护士慎独精神有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护士慎独精神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关心、关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四、提升护士慎独修养的具体措施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1)组织护士参加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
(2)开展护理道德案例讨论,引导护士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完善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护士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确保护士遵守规章制度。
3. 优化工作环境(1)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护士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护理中的慎独的概念
慎独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对于病人的隐私和尊严非常重视,注重保护病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权。
慎独的概念强调了护士在进行护理活动时需要充分尊重病人的个人隐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慎独的实践包括以下方面:
1. 尊重和保护病人的隐私权:护士需要确保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或者进行身体检查等活动时,提供适当的私密空间,避免他人的窥视和干扰。
2. 保护个人信息的机密性:护士需要妥善处理病人的个人信息,确保仅在需要的情况下共享,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信息泄露。
3. 配合病人的意愿和需求:护士应该尊重病人对隐私的个人需求,询问他们是否需要有家属或其他人在场,或者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是否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如使用隐私屏风。
4. 建立信任关系: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援助技巧,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使病人感到放心和安全,从而更容易接受护理。
5. 文化和宗教尊重:护士应该尊重和理解病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避免任何可能冲突或影响病人个人隐私的行为。
总之,慎独的概念在护理中非常重要,它强调了对病人隐私和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为提供安全和个性化的护理提供指导。
护理学基础慎独名词解释
慎独是一个在护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它强调了护士在工作中需要独立思考、负责任和自我审视的重要性。
慎独的概念并不仅限于护理领域,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医学、法律等。
慎独的核心意义是指在工作中,护士必须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影响或干扰,全面考虑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护士需要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这需要护士具备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同时遵循道德和伦理标准。
慎独还强调了自我审视的必要性。
护士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这种自我审视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还能够增强护士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慎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1 “慎独”的概念“慎独”是出自《礼记-中庸》中儒家提出的具有民族特点的自我修身的方法。
它指的是人们的独处候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已,遵守道德规范,不苟言行,维护自身良好形象,防止违反道德规范的欲念和行为的发生。
2 “慎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护理工作具有群体性,但更多时候是单独工作,护士在节假日、值夜班时,面对无自主能力,无法表达意见的新生儿,面对休克、昏迷、失去知觉、失自主能力等病人。
所进行的护理和治疗过程,通常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护理工作。
如果护理人员不“慎独”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和转归.2.1 生活护理方面:大部分治疗性护理不能给病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生活护理能给病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因此,护士运用专业和技能给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时,有利于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更全面、客观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需求,有利护士慎重、准确和明智应用力学原理,根据病人生理特点、病情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
而病人家属没在经过专业训练,在护理过程中,既不能应用力学原理,也不能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进行操作,往往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良好的“慎独”素质,按病人需求保证病情危重、偏瘫、术后制动等不能自主翻身病人清洁干净和正确的卧位及按时翻身、拍背、营养的补充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
例如:蛛网膜下腔患者因下床排便,便秘用力突然意识丧失,抢救成功后又因家属喂水时因体位不当,患者出现呛咳,剧烈咳嗽,喷射状呕吐,意识丧失,抢救无效死亡。
2.2 病情观察和记录方面:对于病情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各项参数,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和提供科学、动态的信息。
这也存在着慎独修养的问题,护士在观察病情时要仔细,不能依靠仪器,要更多从症状和体征方面观察,测量和记录的内容要真实。
2.2.1 护士将一位失血休克的手术病人实际入量8400毫升错记成5200毫升,实际出量2350毫升错记成1750毫升,医生加大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导致病人脑水肿、肺水肿。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慎独精神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洁净度高,无菌要求严格,因此,必须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对护士慎独修养的要求相应也更高。
1. 正确理解“慎独”的涵义慎独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医疗道德的要求。
2. 慎独修养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2.1良好的慎独修养在病情监测方面的重要性:手术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异常情况如能及早发现和抢救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细致观察及迅速判断是慎独精神的重要体现,如尿量、呼吸、心率、血压的不正常波动及时向麻醉师联系,及时处理,这时就要求护士具有敏锐细致的洞察力及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如没有良好的慎独修养,则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2.2良好的慎独修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是特殊的,具有很高的个人自由度,其护理行为大部分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工作缺乏来自外界或患者家属的有效干预和监督。
手术室护理包括许多内容,如皮肤护理、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注射、输液输血等,均需要护士完成,如没有良好的慎独修养,草草了事,一般他人不会发现,却留下工作隐患,同样,无菌技术操作及空气消毒不严格也会导致患者有感染的危险。
手术室的患者危重见多,抢救任务重,工作量大,夜班频繁且忙碌,护士承受着很大的身心压力,易产生紧张、焦虑及厌烦心理,如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久之可能产生懈怠心理,认为手术室工作不与患者家属接触,患者又处于麻醉状态,不会提出什么意见,但这种心态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必须重视培养护士的慎独意识。
具有良好的慎独修养有利于将护理工作做到“精、细、到位”。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有许多弹性工作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良好的慎独修养。
护理学中慎独性的名词解释慎独性:护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护理学中,慎独性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对护理实践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慎独性主要指的是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适度的独立性和职业判断力,积极地进行决策和处理各种医疗情况。
慎独性首先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医学、科学和人文知识。
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护士才能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多变的患者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慎独性追求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的自主性。
护士在工作中常常需要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如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医嘱等。
在这些过程中,护士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合理而安全地开展工作。
进一步地,慎独性体现在护士在处理医疗状况时的判断力。
护士在面对各种医疗情况时,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判断病情,设计和执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这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护士才能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慎独性强调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负责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慎独性要求护士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需求,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权,确保护理过程中的个体化和人文关怀。
慎独性还要求护士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实践的不断创新,护士需要持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培训进修、终身学习等方式,护士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护理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慎独性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自主性和判断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并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通过贯彻慎独性原则,护士可以在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多样的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慎独修养对护理工作的意义
慎独修养是指个人自律,坚持自我修养、自律自强,重视自己的时间和心态,让自己处于最佳获得状态,对自己的身心负责,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而护理工作以服务病人为核心,服务病人是最重要的。
护理工作者需要具有慎独修养,从心理层面来驱动自身,开发自我价值,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去工作,辅助病人更积极、更富有成效的治疗。
如果护理工作者的自律性和专业性不够,就不可能具备独立科学的责任担当能力,从而影响到护理的质量。
此外,医护工作者的心智素质有助于他们懂得如何与病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听取病人的发言和要求,真正与病人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奠定良好的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者慎独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护理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因素,也是医院评价的重要指标。
只有护理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独立修养,恪守职业道德、服从工作安排,将个人的自律提升至一定高度,以便更好地服务病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和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护理工作者要正视自身的价值意义,秉承“守望相助、服务人民”的宗旨,正视“负责诊疗责任、勤俭节约、效率高、视觉收入、做好职业角色体现”的修养要求,坚持优质护理,不忘初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护理的依恋意义。
护士慎独意识和修养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慎独是我国伦理学中体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自觉地、独立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将慎独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坚持医德信念,自觉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主动的救治患者,认真负责,不仅是护士体现自我价值的表现,更是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真实力量,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
标签:慎独意识;慎独修养;护理质量慎独是我国伦理学中体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护理道德意识。
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自觉地、独立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导致人们的道德意识、准则、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医学模式不不断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满足患者身心和社会需要,成为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迫切问题。
护理工作是一项集科学技术、服务对象、道德行为为一体的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
作为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职业,其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慎独不仅是护士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修养,还是做好护理工作,体现良好自身形象的重要保证[1]。
对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价值。
1 慎独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
”表明慎独精神具有独自、谨慎、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
但由于长期杂乱、繁琐、重复的护理工作使护士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护士职业道德、同情心退化,从而产生懒惰、倦怠、消极情绪,造成大量人员流失,而且护士工作常常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完成,所进行的药品处置、治疗照护等都需在无人监督下独自完成,违反任何操作规程或护理措施不到位,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慎独意识和修养在这一刻展现出其重要的道德意义。
护士在工作中慎独”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使患者和领导满意,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谨慎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慎独”修养。
对护士进行慎独”修养培养和教育,使护士在工作中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体现一.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护理工作经常需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又是身患疾病的需要更多关爱的人,能否认真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信念。
因而其慎独”精神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当这种精神一旦变成了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就会在工作中不自觉的、不管人前人后、不管对象情况怎样、不管是否有人检查或督促,都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其操作过程,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神智不清或无法表达反应的患者。
因此,加强对护士的慎独”教育与培养,对于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维护患者与护士自身的权益,为各级医疗机构提升品质和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息息相关,为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要配合治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每项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我们能否按照操作规程去完成,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心信念慎独”意识起着导向作用。
例如:(1)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能否自觉履行三查七对” 制度,输液前加药,是否把药液彻底抽吸完全,注射器针头及活塞在操作时是否做到不污染,污染后是否及时更换。
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容易被发现,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是可以肯定的。
因此,这时,要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除了业务能力的良好发挥,就需要职业道德的自我规范和约束。
护士在工作中慎独”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使患者和领导满意,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谨慎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慎独”修养。
对护士进行“慎独”修养培养和教育,使护士在工作中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体现一.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护理工作经常需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又是身患疾病的需要更多关爱的人,能否认真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信念。
因而其“慎独”精神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当这种精神一旦变成了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就会在工作中不自觉的、不管人前人后、不管对象情况怎样、不管是否有人检查或督促,都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其操作过程,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神智不清或无法表达反应的患者。
因此,加强对护士的“慎独”教育与培养,对于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与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维护患者与护士自身的权益,为各级医疗机构提升品质和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息息相关,为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要配合治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每项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我们能否按照操作规程去完成,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心信念“慎独”意识起着导向作用。
例如:(1)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能否自觉履行“三查七对” 制度,输液前加药,是否把药液彻底抽吸完全,注射器针头及活塞在操作时是否做到不污染,污染后是否及时更换。
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容易被发现,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是可以肯定的。
“慎独”是门诊医护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摘要】“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职业素养。
本文试从医护工作职业特殊性出发,阐述“慎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如何修养“慎独”医德。
【关键词】慎独;医护工作门诊医护工作从事的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肩负着防病治痛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因此,对其职业素质的要求远比其他职业更高更严。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谨慎遵守道德原则。
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环节。
对门诊医护工作者来说,“慎独”则是一种必备的职业素养。
一、慎独意识的重要性。
门诊工作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形象的直接展示,直接反映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所以,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注意医德医风,无人监督也要“慎独”,在独自面对患者时同样要认真完成工作。
比如,治疗准备是否完全充分、无菌操作是否一丝不苟、对病人是否耐心细致等等。
只有具备了“慎独”的精神,才能自觉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精益求精的完成。
反之,如果不具备“慎独”精神,无人监督就放任自流,独自值班就随意处理,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会影响门诊乃至医院形象,严重的还会造成医疗事故【1】。
比如,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同,半衰期也不同。
在抗生素的应用中,护士要考虑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不应为了省事提前加药,随意连瓶要现用现配。
静脉滴注日2次的,不要把两次药连在一起输;配药过程中不要图省事在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输液瓶塞,切割安瓶时省略对瓶颈及砂轮的消毒,无形中造成了药液的污染;要注重药物配伍禁忌,不要用1付空针抽吸两种甚至多种药物,这样严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重者产生毒性。
二、如何修养“慎独”的医德?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独自一人时、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时,依靠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医护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
其次要从小处起步,从点滴做起,做到防微杜渐,不偷懒耍滑,不耍小聪明,不让任何细小医疗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2】。
医护人员的慎独精神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是指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谨慎行事,坚持原则。
当前随着护理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道德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别是在多种利益欲望的诱惑下,一些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航向,逐步走向失德违纪的道路。
因此,当前护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尤为重要,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也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1慎独意识的重要性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置,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道德修养信念,靠护士的慎独意识。
随着良好的慎独意识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良好的医德行为。
否则,就有可能作出违背职业道德,违犯规章制度而不利于患者的事情。
故加强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颇显重要。
2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独当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
许多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评价,都靠自己去把握,没有他人监督,护士慎独意识体现在护理工作的3个方面: ①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在护理工作中每项护理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护士能否按操作规程去完成, 这就取决于护士的职业信念。
②在消毒隔离中。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能马虎草率,抱着侥幸心理,否则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精神创伤。
故此需要慎独意识来自我规范和约束。
③在夜班工作中。
夜班工作无人监督,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更高的慎独修养,要富有同情心,把患者的疾苦放在首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情,真实准确地进行各种记录。
3慎独意识的培养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
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进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做到慎独,就需要时刻自我矫正,自我反省。
“慎独”修养在夜班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独当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因此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注重多方面培养慎独意识的培养,善于用慎独的意识去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
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来看,慎独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贯穿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这种思想还能够渗透到夜班护理的生活中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虽然具有连续性和群体性,但更多的时候却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操作的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夜班护士,”慎独”修养显得极其重要。
标签:”慎独”修养;夜班护士;重要性所谓”慎独”是指在独立活动,无人监督时有做坏事、错事的可能,并不会被发觉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坏事、错事。
这是护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护理道德境界,同时也是护理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
护理工作是一个持续、重复、琐碎、复杂、责任重大的工作[1]。
这种职业活动形式决定了”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夜班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要有单独值班、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
许多工作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评价,都靠自己去执行,而没有他人监督。
如在配药过程中,能否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配制药物或难溶解药物时是否完全溶解,彻底抽吸干净,做到剂量准确无误等,这取决于护士的一种责任感及其信念。
例如:当患者在午夜一个人值班时,患者都已经入睡,医护人员能否按时对患者进行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管道是否畅通等,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都具备慎独修养的气质或品质[1]。
再例如,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导尿等无菌操作时,操作过程中能否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人为污染而导致患者的感染等,这些都需要慎独意识来自我规范和约束。
2”慎独”修养在夜班护理工作中的意义2.1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差错事故往往在夜班工作中发生的多,这是因为夜班工作辛苦而繁琐。
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学习护理伦理学有感
09护理4班 09405237 邢欣欣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人们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
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而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高标准地实践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1慎独精神在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性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
治疗是护士平时工作的重要内容,药物的配制、使用及保管等环节都体现了护士慎独精神的内涵。
在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患者治疗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保证患者在用药期间安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护士不仅要具有相关的药物学知识及给药技术,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安全合理地给予口服药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则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
因而,护士对药理知识的熟知程度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同样,在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是否具有慎独精神依然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是预防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1]。
手术室常用的无菌技术有:物品无菌技术、外科手消毒、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术中无菌要求等。
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十分重要,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娴熟的无菌操作技术,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因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绝大部分是个体的单独性工作,此时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慎独”精神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护理工作,其后果的严重性以及会给患者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他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现今社会,精神病院虐待病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这更说明了慎独精神的重要性。
由于精神病人在很多方面与其它病人不同,精神病人在躯体上基本没有什么异常,往往是精神方面出现异常。
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在感知觉方面,常常有综合障碍,受病理性意志支配,不会主动吃饭、服药及接受治疗,甚至进食不能进食的物品如粪便、泥土等;在行为方面,常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紊乱,类似的这些症状,其它病人是没有的。
这就要求工作中既要严肃认真,又要根据特殊症状作特殊处理。
就拿生活护理来说,精神病人的生活护理,主要是饮食及卫生的护理,住院期间,因无家属陪同,病人的饮食、卫生均由护士承担。
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对不愿进食的患者,耐心劝导,必要时给予喂食;对拒食的患者,给予鼻饲;对因药物副反应所致的吞咽困难等,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暴食者,适当控制其饮食量等,使病人合理而又科学的进食,保证其健康,以便
医生按时上药。
反之,如果认为无人监督,病人吃也好,不吃也好,多吃少吃无所谓,则病人营养摄入不足,体质下降,无法按时按量给药,延缓治疗。
在卫生方面,由于有些患者病情衰退,生活懒散,个人卫生差,特别是新入院病人,精神症状活跃,卫生不能自理,护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督促或协助病人搞好卫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避免了併发症的发生。
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是精神病人,他们在精神上虽然残疾了,但躯体是健康的,他们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治疗和护得。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挨打受骂在成了家常便饭,帮病人洗脸洗脚喂饭也不足为奇,护士既要做以强忍心中的委屈和气愤,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又要做到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就要求护士具有高度责任心,又有良好的护理道德,尤其是在无人监督,一个人独立处事的时候,更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护理工作量加大。
由于社区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病种繁杂、工作内容多、量大而复杂,单独工作机会多,有些工作甚至是在患者无法感知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监督,提高自身修养。
综上所述,慎独精神是护理人员所必需职业道德与原则之一。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培养自己的慎独精神,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①曹日昌主编,《伦理学》第三次.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②吕利明浅谈护士在药物治疗与护理中的慎独精神 [J] 《实用护理杂志》2000.4.16 (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