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案例集锦
- 格式:pdf
- 大小:17.41 MB
- 文档页数:128
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十二篇本片文档是精心搜集的12篇市场营销学的经典案例,对于学习市场营销学的朋友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希望您能在这些案例中获得启发,从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成功或许就离你不远了。
1、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罐头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销量,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汕头有一罐头厂,以生产橘子罐头出名,但是剩下的橘子皮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于是便将橘子皮以九分钱一斤的价格送往药品收购站销售,但依然十分困难。
他们思考难道橘子皮只能入中药做成陈皮才有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开发出“珍珠陈皮“这一新用途,可将其用做小食品.而且这种小食品具有养颜、保持身材苗条等功能。
以何种价格销售这一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妇女和儿童尤其喜欢吃零食,且在此方面不吝花钱,但惧怕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而珍珠陈皮正好解其后顾之忧,且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
于是,他们决定每15克袋装售价1元,合33元一斤,投放市场后,该产品销售火爆。
(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1:(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答:这一案例运用了新产品定价策略中的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本案例中,罐头厂将“珍珠陈皮”一新产品定价为33元/斤的高价,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赚取利润。
(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答:采取撇脂定价是因为:1)“珍珠陈皮”这种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产技术一般比较简单,易被模仿,即使是专利产品,也容易被竞争者略加改进而成为新产品,故应在该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趁竞争者尚未进入市场之前获取利润,来尽快弥补研制费用和收回投资。
2)“珍珠陈皮”之所以敢采取撇脂定价策略,还因为有如下保证:①市场需求较大;②产品质量较高,配科和包装均较考究;②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养颜;④产品是新产品。
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涵盖了市场营销学全面经典的案例)市场营销学案例第一章[案例1]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宝洁(P&G)公司以其寻求和明确表达顾客潜在需求的优良传统,被誉为在面向市场方面做得最好的美国公司之一。
其婴儿尿布的开发就是一个例子。
1956年,该公司开发部主任维克·米尔斯在照看其出生不久的孙子时,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对家庭主妇的烦恼。
洗尿布的责任给了他灵感。
于是,米尔斯就让手下几个最有才华的人研究开发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
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
但市场调研显示: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
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适合在旅行或不便于正常换尿布时使用。
调研结果还表明,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期,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销量。
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用了一年的时间,力图研制出一种既好用又对父母有吸引力的产品。
产品的最初样品是在塑料裤衩里装上一块打了褶的吸水垫子。
但1958年夏天现场试验结果,除了父母们的否定意见和婴儿身上的痱子以外,一无所获。
于是又回到图纸阶段。
1959年3月,宝洁公司重新设计了它的一次性尿布,并在实验室生产了37 000个,样子相似于现在的产品,拿到纽约州去做现场试验。
这一次,有三分之二的试用者认为该产品胜过布尿布。
行了!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
为此要进行的工序革新,比产品本身的开发难度更大。
一位工程师说它是“公司遇到的最复杂的工作”,生产方法和设备必须从头搞起。
不过,到1961年12月,这个项目进入了能通过验收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试销阶段。
公司选择地处美国最中部的城市皮奥里亚试销这个后来被定名为“娇娃”(Pan叩ers)的产品。
发现皮奥里亚的妈妈们喜欢用“娇娃”,但不喜欢10美分一片尿布的价格。
因此,价格必须降下来。
十大经典市场营销案例市场营销案例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背景:1938年,钻石的价格急剧下降,戴比尔斯公司De Beers向广告代理公司N.W. Ayer & Son寻求援助,希望扭转这种颓势。
1939年,后者推出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的广告语,成功地将钻石包装**们的婚礼必备品,让这种亮闪闪的饰品赢得无数新人的欢心。
如何让两个月的薪水持续一生?购买一颗钻石吧!突破:广告运动诞生了流行金句。
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教授迈克尔·科迪Michael Cody表示,“它为这个产品赋予了一种情感意义,让人们产生共鸣。
”这个句子如此浑然天成,足以让人们忽略它背后的商业目的。
贡献:开启了情感市场营销案例的先河,后来者如耐克主张“想做就做”Just Do It,万事达卡诉求“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Priceless。
市场营销案例2:万宝路牛仔背景:很难想象,几十年前万宝路竟然是一种女士过滤嘴香烟。
1955年,当李奥贝纳广告公司接手这个品牌时,一切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该公司重新对万宝路品牌进行了定位,并引入了一个极具阳光色彩的形象:美国牛仔。
突破:品牌形象广告。
科迪认为,这个广告运动将万宝路牛仔Marlboro Man塑造成一个成功的“代言人”,不仅如此,这场广告运动还是第一个品牌形象广告。
“它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产品销量的提升上,更唤起了男人们对阳刚的男子气概的追求。
”万宝路由此而成为最畅销的香烟品牌市场营销案例。
贡献:开启了年轻人的品牌意识市场营销案例3:是她,不是她?背景:1957年,FCB广告公司创造了“伊卡璐女孩”Clairol girl这个形象。
一个看起来非常阳光健康的女孩,但她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她头发的颜色可能是假的!随后染发剂的广告铺天盖地,都附有醒目的一问一答:“是她,不是她?”Does she … or doesn't she?“只有她的美发师知道”。
案例1 海尔的市场营销战略海尔的前身是一家生产普通家电产品,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
1985年,成立海尔股份XX,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电冰箱产品。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现己发展成以家电为主导产业,涉及房地产开发、商贸金融等多领域的集团公司。
15年来,海尔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1.6%。
1999年海尔实现国内外营业额26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企业排名,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企业。
一、向多元化家电产品扩X海尔集团认为名牌永远是动态的,要保持名牌永久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
一个品种就是一个市场,忘掉海尔一个品种就会丧失一片市场,一片消费群体。
于是海尔集团利用海尔品牌效应,先后开发了与冰箱相关系数高、技术市场相关性大的其他“海尔”家电产品,如空调器、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同时还向黑色家电领域进军,生产数字化彩色电视机。
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
目前,海尔拥有13大门类6000余种规格的名牌产品群。
二、细分市场,差异性营销策略海尔集团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在选定产品市场的X围内,确定顾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了多品种、多规格的家电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如,海尔洗衣机是我国洗衣机行业跨度最大、规格最全、品种最多的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海尔集团开发了“小小王子”伴侣全冷冻小冰箱,解决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产品一上市便脱销。
宽电压冰箱新品种的问世,打开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在西北市场上被富裕起来的农民抢购一空。
三、采用迎头市场定位策略海尔集团市场竞争的原则是不首先在量上争第一,而是在质上争第一,依靠高科技推出新产品。
它所涉足的除冰箱外的其他产品均起步较晚,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但海尔集团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清醒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后,认为可以进入这些产品市场中参与竞争。
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十五篇1、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罐头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销量,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汕头有一罐头厂,以生产橘子罐头出名,但是剩下的橘子皮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于是便将橘子皮以九分钱一斤的价格送往药品收购站销售,但依然十分困难。
他们思考难道橘子皮只能入中药做成陈皮才有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开发出“珍珠陈皮“这一新用途,可将其用做小食品.而且这种小食品具有养颜、保持身材苗条等功能。
以何种价格销售这一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妇女和儿童尤其喜欢吃零食,且在此方面不吝花钱,但惧怕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而珍珠陈皮正好解其后顾之忧,且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
于是,他们决定每15克袋装售价1元,合33元一斤,投放市场后,该产品销售火爆。
1:(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答:这一案例运用了新产品定价策略中的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本案例中,罐头厂将“珍珠陈皮”一新产品定价为33元/斤的高价,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赚取利润。
(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答:采取撇脂定价是因为:1)“珍珠陈皮”这种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产技术一般比较简单,易被模仿,即使是专利产品,也容易被竞争者略加改进而成为新产品,故应在该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趁竞争者尚未进入市场之前获取利润,来尽快弥补研制费用和收回投资。
2)“珍珠陈皮”之所以敢采取撇脂定价策略,还因为有如下保证:①市场需求较大;②产品质量较高,配科和包装均较考究;②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养颜;④产品是新产品。
(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答:在此案例中,企业不能制订低价,否则将导致利润大量流失,因为若实行低价,一方面无法与其他廉价小食品区分开来,需求量不一定能比高价时大,另一方面该食品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很快就会有竞争者进入,采取低价格根本就无法收回投资。
市场营销学方面的案例(实用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概述二、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1.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史密诺夫酒价格策略3.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的竞争三、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的意义与价值正文一、市场营销学概述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学科。
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市场分析、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市场变化,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1.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005 年 3 月 15 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捡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翊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
事件发生后,百胜集团上海总部立即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 16 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这个事件给肯德基带来了严重的声誉损失,但也暴露出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把控不严的问题。
2.史密诺夫酒价格策略史密诺夫酒是一款高端白酒,其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史密诺夫酒开始考虑调整价格策略。
经过分析,企业决定推出一款与竞争对手价格相当的新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对原有高端产品进行提价,以维护品牌形象和保证公司利润。
这种价格策略在保证品牌效益的同时,提高了市场份额,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
3.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的竞争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是美国汽车市场的两大巨头,它们在市场营销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福特汽车主要依靠 T 型车打天下,而通用汽车则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
在竞争过程中,通用汽车逐渐超越福特汽车,成为美国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这个案例表明,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营销策略。
三、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的意义与价值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市场营销策划案例经典大全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市场营销策划案例:
1.可口可乐的“分享快乐”活动:该活动鼓励人们在特定地点购买可口可乐,使用特殊代码获取奖品,并邀请朋友参加活动。
该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并增强了可口可乐品牌的社交媒体和线下存在感。
2.百度地图的“城市剁手党”活动:该活动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推出了一份详细的“剁手指南”,帮助消费者在淘宝双11购物节期间轻松购物。
该活动成功提高了百度地图的用户黏性和品牌知名度。
3.迪士尼的“年度好莱坞之旅”活动:该活动奖励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有关迪士尼的内容,并赢得前往好莱坞的机会。
该活动成功增加了迪士尼品牌的在线曝光率和社交媒体影响力。
4.星巴克的“每日10元免费咖啡”活动:该活动让顾客支付一
次性费用,享受一个月内每天免费领取一杯咖啡的特权。
该活动成功增加了星巴克的客户黏性和品牌忠诚度。
5.苹果的“畅玩三天”活动:该活动让用户在购买苹果产品后享受三天内无条件退款的特权。
该活动成功提高了苹果品牌的信誉和销售额。
这些市场营销策划案例都具有很大的可借鉴性,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市场营销学》案例大全案例目录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1)【案例一】三全:让老百姓的餐桌更丰富 (1)【案例二】让奥运金牌托起孩子的希望 (2)第二章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3)【案例一】海尔的多元化战略 (3)【案例二】格兰仕微波炉的战略 (5)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6)【案例一】美的——帮出来的好汉 (6)【案例二】英国电讯公司面临的环境 (6)第四章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8)【案例一】雪糕(冰淇淋)产品的购买行为 (8)【案例二】消费者购车的3种心态 (9)第五章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与市场营销调研 (11)【案例一】把肯德基的“家庭宴会”介绍给英国人 (11)【案例二】女伯爵纸巾的市场调查 (12)第六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15)【案例一】蒙牛的竞争战略 (15)【案例二】华立集团的“老伴”手机 (16)第七章产品策略 (18)【案例一】奇瑞的品牌布局 (18)【案例二】“王老吉”的品牌战略之路 (19)第八章定价策略 (21)【案例一】本田飞度和大众奥迪的定价策略 (21)【案例二】别克凯越E XCELLE 轿车的价格策略 (22)第九章分销策略 (24)【案例一】娃哈哈的“非常”之处——营销渠道争夺的白热化 (24)【案例二】“沃尔玛”进军中国商界 (25)第十章促销策略 (27)【案例一】王宝强捧红“奇异王果” (27)【案例二】白酒促销为哪般? (28)第十一章市场营销的组织与控制 (30)【案例一】科利华《学习的革命》 (30)【案例二】某家知名企业的营销组织再造 (31)第十二章国际市场营销 (32)【案例一】逆向思维,先难后易——海尔的国际市场选择策略 (32)【案例二】派克笔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 (32)第十三章服务市场营销策略 (35)【案例一】华侨城的经典策划 (35)【案例二】IBM中国PC服务体系伙伴的选择 (36)第十四章市场营销的新领域 (39)【案例一】商业机会的宝库——阿里巴巴 (39)【案例二】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制胜之道——网络营销 (39)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案例一】三全:让老百姓的餐桌更丰富从消费需求出发,立足速冻行业三全公司董事长陈泽民是四川人,他的老家人人都喜欢做汤圆吃。
案例一:三个推销员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想开拓国外市场,公司总裁派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一个国家,让他了解一下能否向该国卖鞋。
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没有市场”。
于是总裁又派去另一名推销员。
第二个推销员在非洲呆了一个星期,然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市场巨大。
总裁还是不满意,又派了第三个推销员去。
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呆了三个星期,发回一封电报:“这里人不穿鞋,但有脚疾,需要鞋;不过不需要我们生产的鞋,因为我们的鞋太瘦,我们必须生产肥些的鞋。
这里的部落首领不让我们做买卖,除非我们搞大市场营销。
我们只有向他的金库进一些贡,才能获准在这里经营。
我们需要投入大约1.5万美元,他们才能开放市场。
我们每年能卖大约2万双鞋,在这里卖鞋可以赚钱,投资收益率约为1.5%。
”后来,公司重用了这个推销员。
案例二: 黑妹牙膏广州牙膏厂位于广州市西南部,是中国南方最有名气的牙膏厂之一。
早在70年代,它生产的各种牙膏就占有广东、广西等地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那时它的产品是通过国家商业部门统一进行销售的。
1984年8月,焦荣典从广州日用品公司来到广州牙膏厂担任厂长。
那时,正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四个年头。
他的上任,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当时广州牙膏厂的经营状况异常严峻,全厂400多名职工对企业的未来忧心忡忡。
该厂虽有20多种牌号的产品,但没有几种是销路好的。
从1983年以来,销售量逐年下降,到1984年,该厂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情况最好的广东省内也只有30%,年销售量约为3300万支。
这对于每支牙膏仅能盈利几厘钱的广州牙膏厂来说,无疑是到了亏损的边缘。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焦荣典只烧了两把火,就把广州牙膏厂烧红了,把全厂职工的心烧热了。
来到该厂不久,焦荣典就烧了第一把火,他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唯贤是举,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黄本坚就是由他建议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
此后他又烧了第二把火;组织开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黑妹”牙膏,使全厂职工看到了希望。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目录案例1、安利在中国的两次转型案例2、香港"自由行"捕获市场机遇案例3、如家酒店案例4、香港廉政公署案例5、可口可乐案例6、淘宝(阿里巴巴)案例7、百威案例8、中国转型市场的特征案例9、万科集团案例10、星巴克案例11、百胜(中国)案例12、宜家案例13、独生代案例14、汰渍在中国的挑战案例15、Office Depot:“谢谢您的呼叫……“案例16、Enterprise 租车公司:服务质量评估案例17、西南航空公司价值定位:“少为了更少”案例18、丽嘉:照顾好那些照顾顾客的人们案例19、蜂鸣营销:有力传递信息的新形式案例20、另类广告:要么恨,要么爱案例21、顾客关系:让顾客满意案例22、宝洁用公共关系推广佳洁士牙齿增白贴案例23、优惠券案例24、饥饿营销案例分析案例25、利乐在中国案例26、沃尔玛如何在中国采购案例27、中国移动的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案例28、非常可乐案例29、王老吉的重新定位案例30、百度挑战谷歌案例31、华为的品牌再造—从“土狼“向”大象“的转变案例32、凤凰卫视案例33、GOOGLE案例34、沃尔玛在全球案例35、格兰仕的低价竞争策略案例36、电子邮件营销:一种新的热门营销媒体?或只是为了牟利而骚扰大众? 案例37、昆士兰旅游公司的专题会案例38、JP,扩张销售力量案例39、百事可乐:什么都不促销案例40、分众传媒案例41、eBay:国际化的连接案例42、Vitango(一种营养饮料):消灭营养不良案例43、 什么是合理的价格案例44、国际营销方式:入乡随俗案例45、台湾7-11便利店案例46、出走假期案例47、你的销售机会案例48、乔西的商务游案例49、CCTV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案例50、星巴克咖啡:蒸蒸日上案例1 安利在中国的两次转型不管法规要求如何,我们都有信心调整以达到它的要求,正如我们在中国所经历的。
中国是有特殊国情的一个市场,我们会加以尊重。
市场营销案例市场营销案例是指在营销活动中,企业或品牌基于特定的营销策略、目标和目标市场推出的具体市场营销活动或广告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是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的真实证明,是其他企业或品牌学习的重要案例。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并分析它们的成功之道。
1.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其营销策略的成功有着众所周知。
可口可乐的市场营销案例中最著名的是他们的广告创意以及品牌形象的传播。
可口可乐作为一种饮料,可口可乐将自己定位为属于“品质、快乐、家庭、奖励、自信和健康”等相关硬性因素的演绎。
他们通过广告和营销活动,向大众传达了可口可乐的重要的品牌价值及饮料的可口口感与过程中的愉悦感觉。
相对于其他品牌,可口可乐的广告创意从来不依赖于其自身的产品,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问题,并在内容中展现出品牌形象和公司哲学等关键点,树立了不可替代的形象,无论消费群体的年龄和文化背景。
可口可乐的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不仅仅是一个担保公司的成功,它还是FMCG 行业中最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之一。
2. 纽约时报纽约时报通过专注于在线新闻报道,构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品牌形象。
纽约时报最著名的市场营销案例是“塔构筑日”(Tower to the People)计划,目的是由纽约时报推出的与施工工人的合作项目。
这个项目旨在展示新闻工作者的体力工作和那样的以人为本的品牌形象,纽约时报通过各种工作现场与报道的实景展现,建立起了不可撼动的品牌形象。
此外,纽约时报通过强烈的感性而不是理性地展示新闻的特点来吸引潜在消费群体,这使得纽约时报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权威的、传媒合作的地方。
3. ZaraZara是一家西班牙时尚品牌,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先进的时尚品牌集团之一。
Zara 的市场营销策略强调快速反应市场需求,以及定价和价格策略的灵活性。
Zara通过不断挖掘和预测消费者的需求来推广自己的服装设计,为消费者提供快速实现顾客需求的商品定制与修正,为全球时尚市场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市场营销学方面的案例案例:某公司新产品上市方案背景:某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表产品,该产品具有多项创新技术和功能,旨在满足年轻人对时尚、便捷和健康的需求。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表市场中,该公司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方案,以确保新产品的成功上市。
1.市场调研:为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和竞争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关于年轻人对智能手表的需求、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等信息。
2.定位方案: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公司确定了产品的定位。
考虑到目标消费者追求时尚、便捷和健康的特点,公司将产品定位为高端时尚智能手表,注重其设计和功能的创新与差异化。
3.目标市场选择:基于市场调研结果,公司选择了年轻人群体作为主要目标市场。
他们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对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
4.市场营销方案:a)产品特点宣传:公司通过广告、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等渠道,突出产品的独特功能和创新设计,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
b)品牌建设:公司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与时尚杂志、明星代言人和时尚活动的合作,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c)渠道选择:公司选择在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在线上,公司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并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进行促销活动。
线下,公司与一些时尚精品店和运动器材店合作,将产品展示和销售。
d)客户关系管理:公司注重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邮件、短信和社交媒体等方式定期向客户发送产品信息、促销活动和健康相关资讯。
5.销售与推广活动: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品销售,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销售和推广活动。
例如,推出限量版产品、提供购买礼品和优惠券、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新品发布会等。
6.市场反馈与改进:公司定期收集市场反馈,包括销售数据、用户评价和竞争情报。
根据这些信息,公司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制定更精准的市场营销方案。
1.京美食品的困境2.帕米亚无烟香烟京美食品XX是一家著名包装食品公司,销售京美牌系列的食品,从饼干、方1998年下半年,美国RJR公司的帕米亚无烟香烟在美国亚特兰大、圣路易斯、费尼便面到软饮料甚至调味品等等。
它在同行中颇有名气,是行业的重点大型企业。
克斯等城市试销,但是销售量不理想,再购率很低。
现任产品经理赵峰就是这么想的,他已经在京美干了超过三十年:“如果一个产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帕米亚无烟香烟是个“新玩意儿〞,它的一端有一个碳头和几能够满足顾客需要,它就有销量,对不对?所以顾客需要什么样的食品,我们就应个有趣的圆珠,香烟中的尼古丁来源于此,尼古丁被耐燃的铝薄纸包裹。
该生产什么样的食品,不管它是饼干、方便面还是汽水。
〞但是他同时也承认产品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个记者在亚特兰大机场对几十名吸烟者的一项调查表明:扩X也有经济上的考虑——京美下属的三十几个食品厂普遍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大多数人不喜欢帕米亚香烟,包括它的味道和太多的吸烟方式的改变。
有人只吸了如果增加新产品,往往能够利用闲置的生产力,而且随着销量的增大,成本也就随一两口就扔掉了。
但一位广告公司的总裁说:“我不喜欢帕米亚,但在家中为了摆之降低了。
最近,孙正又建议公司生产速冻食品,这种系列的食品利润远高于现在脱太太喋喋不休的唠叨时,我会抽它。
〞公司经营的,但是杜薇仍然犹豫不决,因为她知道速冻食品的销量不会很大,而且最后,调查的结果是:60%以上的人不喜欢帕米亚香烟,主要是对它的味道和吸烟需要很精确的时间管理,她拿不准预期的利润会不会实现。
行为方式的改变不适应;40%的人回答说,只有在那些不允许冒烟的地方,才把帕问题:1)假设你是新的总经理,哪些可能是低利润的原因?米亚作为第二品牌。
2)你觉得应该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 问题:1〕帕米亚香烟的目标市场选择以与现有营销组合存在什么问题?1、京美食品的困境2〕你认为公司应该如何确定其目标市场,如何改进其营销组合策略?低利润的原因:2、帕米亚无烟香烟1)公司组决策层总是认为丰厚的利润来自巨大的销售量,不考虑利润,盲目引入能答:1〕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品,公司选择的目标市场太宽泛了。
《市场营销学》案例选集【案例】海尔沙尘暴里寻商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多次提出: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以速度取胜。
也许这正是海尔成功的奥秘所在。
在2002年春天的沙尘暴袭来之际,海尔再一次抓住商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新品,充分体现出以速度取胜的真谛。
沙尘暴里“雪中送炭”自2002年3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沙尘暴或沙尘天气的影响,沙尘所到之处天空昏暗、空气混浊,居民即使紧闭门户,在粉尘飞扬的室内也很难舒畅呼吸。
沙尘暴不折不扣已成为北方越来越频繁的“城市灾难”。
但中国著名的家电品牌海尔集团却在此次沙尘暴中独具慧眼,在灾难中发现了巨大商机。
海尔“防沙尘暴Ⅰ代”商用空调,正值沙尘暴肆虐北方大地、人们生活饱受沙尘之扰苦不堪言之时推出,可谓“雪中送炭”,使产品的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之内,有效地将沙尘暴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据悉,在海尔“防沙尘暴Ⅰ代”商用空调推向市场的两周时间内,仅在北京、西安、银川、太原、天津、济南等十几个城市就卖出去了3700多套,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人们争购的局面。
仅凭“防沙尘暴Ⅰ代”商用空调,海尔商用空调在2002年3月份的销量便达到了去年同期的147.8%。
海尔沙里淘金当多数人都看到沙尘暴的危害时,海尔却看出了商机,根据市场的变化、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迅速推出了最受北方地区欢迎的产品──防沙尘暴Ⅰ代商用空调。
目前国内生产空调的企业已达400多家,家电企业更是多不胜数,为什么仅海尔能做到这一点呢?不难看出海尔在反应速度、市场应变能力、个性化产品开发、技术力量的转化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实力。
这大概也是海尔今天能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化大企业,而其他企业所难以企及的原因所在了。
据环境监测专家称,2002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形势比较严峻,而且是频繁发生,自1999年起,我国进入新一轮沙尘天气的频发期,这也是继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沙尘暴侵袭。
案例1 海尔的市场营销战略海尔的前身是一家生产普通家电产品,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
1985年,成立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电冰箱产品。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现己发展成以家电为主导产业,涉及房地产开发、商贸金融等多领域的集团公司。
15年来,海尔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1.6%。
1999年海尔实现国内外营业额26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企业排名,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企业。
一、向多元化家电产品扩张海尔集团认为名牌永远是动态的,要保持名牌永久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
一个品种就是一个市场,忘掉海尔一个品种就会丧失一片市场,一片消费群体。
于是海尔集团利用海尔品牌效应,先后开发了与冰箱相关系数高、技术市场相关性大的其他“海尔”家电产品,如空调器、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同时还向黑色家电领域进军,生产数字化彩色电视机。
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
目前,海尔拥有13大门类6000余种规格的名牌产品群。
二、细分市场,差异性营销策略海尔集团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在选定产品市场的范围内,确定顾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了多品种、多规格的家电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如,海尔洗衣机是我国洗衣机行业跨度最大、规格最全、品种最多的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海尔集团开发了“小小王子”伴侣全冷冻小冰箱,解决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产品一上市便脱销。
宽电压冰箱新品种的问世,打开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在西北市场上被富裕起来的农民抢购一空。
三、采用迎头市场定位策略海尔集团市场竞争的原则是不首先在量上争第一,而是在质上争第一,依靠高科技推出新产品。
它所涉足的除冰箱外的其他产品均起步较晚,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但海尔集团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清醒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后,认为可以进入这些产品市场中参与竞争。
市场营销学大品牌案例精选1. Coca-ColaCoca-Cola是全球领先的碳酸饮料品牌,也是市场营销学中一个经典的案例。
Coca-Cola的市场营销策略一直以来都非常成功,以下是一些精选案例:1.1 “开心分享”活动Coca-Cola在2010年推出了“开心分享”活动,通过分享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快乐的时刻来传递品牌价值观。
活动中,人们被鼓励分享自己享受Coca-Cola的时刻,并有机会赢取奖品。
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用户参与度,也为Coca-Cola在社交媒体上增加了曝光度。
1.2 个性化的营销推广Coca-Cola在市场营销中非常擅长个性化推广。
他们通过在瓶盖上印上人们的名字,鼓励人们与朋友分享这些个性化的产品。
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独特性,也提高了用户对产品的亲近感。
1.3 文化融合Coca-Cola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营销中采用了文化融合的策略。
他们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对产品进行调整和包装,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
这种策略让Coca-Cola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市场,并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2. AppleApple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也是市场营销学中的另一个典范。
以下是一些精选案例:2.1 创造悬疑感Apple在市场营销中非常擅长制造悬疑感。
每次推出新产品之前,他们都会通过发布会和预告片来吊足消费者的胃口。
这种策略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神秘感,也提高了用户对产品的渴望。
这种悬疑感成为了Apple产品发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2.2 简约而有力的广告Apple的广告一直以来都以简约而有力而闻名。
他们强调产品的功能和设计,而非技术细节。
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引人注目的画面,他们成功地传达了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
2.3 用户体验至上Apple一直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无论是在零售店购买产品还是使用产品中的软件,Apple都力求提供流畅而愉悦的体验。
这种关注用户体验的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也确保了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