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2.51 KB
- 文档页数:4
选择题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
根据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如图),我们能推断出下列炎黄传说中,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A.炎帝教民种植五谷B.炎帝能制作陶器C.黄帝能制造船只D.黄帝时期乐官制作音律【答案】D【解析】骨笛属于乐器,故说明D具有一定可信度。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所以D符合题意;五谷、陶器、造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A.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C.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可知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B符合题意;西周时期还没有郡县制、三公九卿、中央集权制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佛兰科潘认为:“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郑和下西洋B.丝绸之路C.北魏孝文帝改革D.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据题干“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运到欧洲。
选择题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A. “女娲造人”的传说B.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C. 电影《荆柯刺秦王》D. 小说《封神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属于历史遗物,说明河姆渡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研究河姆渡的历史,最可靠的资料是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这是研究历史的原始资料,故B符合题意。
“女娲造人”的传说、电影《荆柯刺秦王》、小说《封神榜》都是经过人为加工,故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选择题观察下图。
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焚书坑儒,独尊儒术有关。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图所示)。
这表明()A.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C.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D. 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选择题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故选B。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资阳物繁多,各类地面物保护点1116处,馆藏物3816件,属国家一级物的是()A、西周牛头兽面铜儡B、五代仁英千佛瓶、东汉榜题画像石棺D、明代仇英山水横幅绢画2、下列关于《九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书于东汉初期B、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数学专著、记载了圆周率的值为 3.1416D、记载了许多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成就3、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①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欧洲五百年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②③④D、①③④4、为“陈毅故居”亲笔题名的是()A、毛泽东B、周恩、邓小平D、江泽民5、下列各县、市、区中,属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石刻)艺术之乡”的称号是()A、雁江区B、简阳市、安岳县D、乐至县6、下列先项正确的是()①《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②“麻佛散”和“五禽戏”为汉代医学家华佗所创③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系清朝李时珍所著④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A、①②③B、②③④`、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战争D、邓世昌是鸦片中的民族英雄8、“东沟海战天如黑,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从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射成功③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④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升上太空⑤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上太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①②⑤③D、①②③④⑤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②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枚金牌③乒乓球是我国体育首先走向国际夺冠的项目④20世纪90年代以,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⑤《863计划纲要》涉列八大领域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②③④D、①③④11、首先成功地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海上线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哥伦布D、麦哲伦12、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首先出现在()A、美国B、英国、意大利D、荷兰13、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14、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A、1945年和1989年B、1945年和1990年、1947年和1991年D、1948年和1992年二、材料题(15分)1、“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2、“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这段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A.河姆渡出土的骨耜B.半坡出土的纺轮C.陕西出土的秦兵马佣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4、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歌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5、、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同时,唐朝也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造就出盛唐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
下列历史图片能够佐证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7.给下列一组史实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名称是()①废除丞相②设置锦衣卫③设立军机处④大兴“文字狱”A.官僚机构的改革 B.特务统治的建立 C.思想文化的控制D.君主集权的加强8、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用时:40分钟考分40分)一、史学判断(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2分,共20分)1、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百年耻辱。
英国通过哪个条约割占香港岛的?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2、八国联军的入侵,曾使古都北京城遭到空前的浩劫和蹂躏。
这段耻辱史的发生距今A.90年B.100年C.110年D.120年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发动了秋收起义4、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长沙会战D. 百团大战5、“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6、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起关键作用的一场著名战役为背景谱写的雄壮诗篇,你知道这场战役是A.北非登陆B.珍珠港战役C.中途岛战役D.诺曼底登陆7、发生于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与海地隔海相望的邻国古巴,在51年前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A.卡斯特罗B.曼得拉C.拉宾D.阿拉法特8、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
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
以上材料说明了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9、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山东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第一个国家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A.4084年B.3614年C.3059年D.2234年2.“秦……以为,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某校七年级⑴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4.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普能覆舟。
”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
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A.道家的“自然无为”B.法家的“以法治国”C.墨家的“兼爱非攻”D.儒家的“仁政德治”5.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6.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7.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D.转变为国有企业8.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9.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B.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D.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今年5月,在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中,一幅悲壮的《湘江血战》令观者动容。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史上,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2. 下列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描述,正确的是?()A. 推行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开设进士科,选拔人才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郑和七次下西洋B. 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C.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D.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经过了好望角4.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描述,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发生在16世纪的中国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D. 文艺复兴主张回到古代的生活方式5.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错误的是?()A.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B.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C.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D. 法国大革命没有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6. 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B.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 工业革命使手工业成为主导D. 工业革命没有改变世界的面貌7. 下列关于冷战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B.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实行了计划经济C.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D. 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是两个重要的军事集团8. 下列关于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单极化时代B. 二战后,联合国成为唯一的国际组织C.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D. 二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9.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上半期B.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 明治维新后,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10. 下列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B. 1945年,苏联红军攻占了柏林C. 1945年,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D. 1945年,德国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北卷)历史(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9每题2分,10-11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在制定新的关税则例时应秉以“公平”原则,制定权和公布权完全属于清政府;但中美《望厦条约》提出,中国变更税例,须与美国商定。
此即中国近代史上“协定关税”之由来。
据此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C.民主共和思潮兴起D.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下表为福州船政局成船统计数据(部分)。
据此可知,福州船政局()A.表明民用工业的崛起B.推动了军事工业发展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D.促进了新式教育兴起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1937年1月3日,《纽约时报》评论:“证明了中国的团结是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的……中国向日本证明了‘分裂再击溃’的计划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征服中国的道路。
”这段话描述的是()A.重庆和谈实现民主建国B.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C.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5.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生产队的新拖拉机》,图中文字是“城里人正努力,为咱农民造机器”等文字。
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生产合作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6.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小明把收藏了一枚钱币(如图)带到了学校,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致确定它发行于()A. 隋朝B. 唐朝C. 北宋D. 清朝【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货币上有“开元通宝”的字样,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因此说该钱币发行于唐朝时期。
故选B。
2.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A. 青铜制造B. 铁农具的使用C. 牛耕的推广D. 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到战国时,牛耕使用范围扩大.牛耕的使用,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故选C.3.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①吐蕃的发展与进步②唐蕃经济文化交流③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④驻藏大臣的设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唐朝时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
④属于清朝的措施,故排除。
故选A。
4.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国建设新疆成就不容肆意抹黑歪曲一一国际人士驳斥美国所谓涉疆法案》,在网上广为传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周朝【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B符合题意。
选择题《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的国土划分为若于行政区,每一行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远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西周推行分封制B.秦朝推行郡县制C.两汉实行郡国制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等可知这一重大举措是秦朝推行郡县制。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选择题如下图是两位航海家,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是()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答案】B【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哥伦布和郑和,分别与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但是与郑和下西洋不符合,排除。
故选B。
选择题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纺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A.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答案】A【解析】由材料“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纺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可知,日本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大幅增长,这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所以A项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A. 人文主义思想B. 理性主义思想C. 自由主义思想D.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答案】A【解析】据题干“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文艺复兴的描述。
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提倡人文主义。
故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人文主义。
故选A。
2.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④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④②①③D. 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
③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
④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出自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因此按签订时间排序应该是①④③②。
故选B。
3.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福州船政局C. 安庆内军械所D. 轮船招商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A. 但丁——《神曲》B. 蒸汽机车——瓦特C. 华盛顿——独立战争D.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英国人斯蒂芬森,而瓦特最重要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了郡县制。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恢复了井田制。
2. 下列关于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
B. 汉武帝废除了郡县制。
C. 汉武帝恢复了井田制。
D. 汉武帝取消了分封制。
3. 下列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唐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唐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唐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4. 下列关于宋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宋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宋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宋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5. 下列关于元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元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元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元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元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6. 下列关于明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明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明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明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7. 下列关于清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清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清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清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清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8.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近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近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近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9. 下列关于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现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现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现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现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10.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这主要反映了该画A.体现人文主义B.强调写意抒情C.宣扬宗教神权D.反对专制王权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D.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3.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
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A.1688年宫廷政变B.《权利法案》颁布C.《独立宣言》发表D.《人权宣言》制定4.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A.推翻了君主制度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推翻了殖民统治D.建立了共和政体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6.《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发动了“雾月政变”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7.《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中描述的“新的动力机械”是哪一位历史人物改进而成的?A.哥伦布B.牛顿C.瓦特D.爱迪生8.1840年前后,人们出行能够使用的新型交通工具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9.2013年3月18日,历史老师说:“今天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选择题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A符合题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的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形势应属于A. 西周分封B. 春秋争霸C. 战国七雄D. 五代十国【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齐、楚、秦、燕、赵、魏、韩。
”七个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死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別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中国的考试制度创立于A. 春秋战国B. 秦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到唐朝时科举制不断完善。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
下列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的史实A. 遣唐使来华B. 文成公主入藏C. 鉴真东渡日本D. 玄奘西行天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B. 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中央集权C. 人文主义倡导的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D.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故选D。
2.与“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等相关的古代先民是()A. 北京人B. 半坡人C. 河姆渡人D. 黄帝部落【答案】C【解析】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代表。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C正确。
故选C。
3.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中央政杈开始对新疆等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了()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西域都护【答案】D【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开始对新疆等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4.鸦片战争时期,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 道光帝B. 光绪帝C. 康熙帝D. 咸丰帝【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1842年结束,当时皇帝道光帝,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5.2019年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表示,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将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立法工作。
中团的监察制度始创于秦朝,那么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太尉D. 刺史【答案】A【解析】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用时:40分钟考分40分)
一、史学判断(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
笔在答题卷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百年耻辱。
英国通过哪个条约割占香港岛的?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八国联军的入侵,曾使古都北京城遭到空前的浩劫和蹂躏。
这段耻辱史的发生距今
A.90年
B.100年
C.110年
D.120年
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发动了秋收起义
4、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5、“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起关键作用
的一场著名战役为背景谱写的雄壮诗篇,你知道这场战役是
A.北非登陆
B.珍珠港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诺曼底登陆
7、发生于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与海地隔海相望的邻国古巴,在51年前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
A.卡斯特罗
B.曼得拉
C.拉宾
D.阿拉法特
8、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
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
以上材料说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9、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约翰·克利斯朵夫》
二、史林释意(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读图辩史
请回答问题:
⑴以上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中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2分)
⑵他们各自有哪些思想主张?(3分)
⑶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1分)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
一个月内股票价格下跌40%。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标志着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
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且遍及工、农、商、金融等行业。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减少) 失业人数美国50% 75.5% 1700万
德国40.2% 70% 600余万
日本32.5% 50% 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 3000万
请回答问题:
(1)这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2分)
(2)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有何特点?(2分)
(3)为摆脱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2分)
三、历史探究(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请结合相关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这个体系的实质是什么?(3分)
(2)《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主权问题有何规定?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2分)
(3)《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它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什么影响?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给予中国的“待遇”上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历史参考答案(40分)
一、史学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C
3、B
4、D
5、A
6、D
7、A
8、B
9、B 10、C
二、史林释意(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
⑵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或“自强、求富”)②兴民权,发展资本
主义;(或变法图强)③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三民主义)④提倡民主和科学(能答出其中三项即可,3分)
⑶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
想;或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
(1分)
12、(1)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能答出两点即可,2分)
(2)推行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2分)
(3)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陷入了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并付出了巨大牺牲。
(2分)
三、历史探究(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3、(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2分)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
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1分)
(2)《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引发了“五四运动”。
(2分)
(3)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1分)启示:“弱国无外交”。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力弱小,不可能获得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帝国主义不会轻易放弃
在中国的特权,只有通过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才能致力于国家富强,从而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平等外交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