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6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考试总分:7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4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2. 《史记•平版书》记数(已翻译),“富商大贵,把持矿山治铁,私自铸造钱币,利用海水煮盐贩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操纵市场,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却不关心国事,不体恤贫苦百姓,”于是汉武帝( )①实行推恩令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下列作者与著作搭配不正确的是( )A.郦道元--《齐民要术》B.宋应星--《天工开物》C.吴承恩--《西游记》D.罗贯中--《三国演义》4. 1948年冬,陈毅赋诗日:“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5.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农民有功于革命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6. 在《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这样写道:“……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的历史贡献被赞誉为( )A.“党的好干部”B.“两弹元勋”C.“杂交水稻之父”D.“钢铁巨人”7.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的经典爱国组诗,其中《澳门》一诗更是被改编为歌曲传唱海外,表达澳门子民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心情。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A. 蒸汽机的发明B. 电气时代的到来C. 铁路交通的发展D. 互联网的普及A. 分封制B. 均田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A. 周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A. 凡尔赛宫的建成B. 巴士底狱的攻占C. 拿破仑的加冕D. 欧洲联盟的成立A. 孔子B. 苏格拉底C. 释迦牟尼D. 阿维森纳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路线。
()2. 汉武帝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3. 罗马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4.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是______文明。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______制。
3. 唐朝的首都是______。
4.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士底狱的攻占标志着______。
5. 古希腊的哲学家______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3. 简述唐朝的繁荣时期和主要成就。
4. 简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5. 简述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思想。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郡县制。
3.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唐朝的繁荣时期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2. 分析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变革。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人教版山东全部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答案】D【解答】题干强调的是鱼纹彩陶盆,这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制作的。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会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D。
第2题.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中,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的强大,采纳主父偃建议推行()A: 分封制B: 推恩令C: 郡县制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解答】第3题.我国历史长河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物具有多元的历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先进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兼容并蓄社会风气的是()A: 人面鱼纹盆B: 兵马俑C: 骆驼载乐俑D: 渔樵耕读碗【答案】C【解答】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物,与唐朝无关,故A排除;兵马俑是秦朝的文物,与唐朝无关,故B排除;骆驼载乐俑为唐朝的文物,属于唐三彩制品,生动地反映了唐朝胡汉文化交融的特色,故C正确;渔樵耕读碗是清代的青花瓷制品,与唐朝无关,故D排除。
故选C。
第4题.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A: 后梁B: 后周C: 南宋D: 北宋【答案】D【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他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中原和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五代中的两个朝代,没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C项南宋建立时,五代十国已不存在了;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第5题.元朝从建立到被推翻,统治中国不到一百年,其统治的版图是历代最大的。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注意:以下是一篇帮助你准备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的文章,根
据你的要求,我使用了试题格式来书写。
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试题一: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伦敦空袭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珍珠港事件
D. 德国入侵波兰
2. 以下哪个国家是二战盟军的一员?
A. 德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日本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是:
A. 1945年
B. 1939年
C. 1941年
D. 1943年
4.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以下哪个事件?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5. 解放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解放南京
B. 解放北京
C. 解放西安
D. 解放大连
二、简答题
1. 简述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 请解释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加入。
3. 试述二战期间中国的抗战策略。
4. 请阐述解放战争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5. 以“大反攻战争”为关键词,谈谈中国在二战期间的胜利。
三、论述题
请以“二战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为题,结合二战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二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改变。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组织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模拟考试使用,不代表历史事实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请参考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铁器A. 分封制B. 县制C. 封建制D. 郡县制A. 开疆拓土B. 推行儒学C. 加强地方官吏的监督D. 实行轮作制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肃宗A. 人头税B. 户税C. 丁银D. 地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3.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的统治时期。
()5.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指人头税制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______的统治时期。
5.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指______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3. 简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4.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5. 简述明朝的“一条鞭法”及其对明朝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3. 分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4.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对唐朝的影响。
5. 分析明朝的“一条鞭法”对明朝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的皇帝是()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故选B。
2.如图为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sim 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新经济政策D. 斯大林模式【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出现了材料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上升的趋势。
3.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③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④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4.1小时60分,1分60秒,这种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发明者是()A. 印度人B. 两河流域人C. 希腊人D. 罗马人【答案】B【解析】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A. 但丁——《神曲》B. 蒸汽机车——瓦特C. 华盛顿——独立战争D.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英国人斯蒂芬森,而瓦特最重要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
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常德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其中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高超的青铜工艺B. 伟大的建筑工程C. 先进的科技成就D. 独特的制造技术【答案】B【解析】图片“都江堰”“隋朝大运河”“明长城”“故宫”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四张图片都与ACD说法无关。
2021 年初三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测试卷及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以下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
〕1、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2、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 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法政〞不包括A.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3、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4、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开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乱 B .边疆防御稳固 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5、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文中的“他〞是A.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岳飞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 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8、我们之所以思念林那么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稳固了封建统治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说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9、右图的残垣断壁座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10、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统一度量衡B. 创立县制C. 焚书坑儒D. 削藩置县2. 唐朝盛世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厚照4.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罗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秦朝。
()2.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
()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5.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有:儒、道、墨、______、法。
2.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3.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我国疆域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唐朝盛世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3. 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 请结合唐朝盛世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 请结合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其对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B.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镐京。
C.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D.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用周公、召公共同管理国家,称为“共和”。
2.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B.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C.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道家、法家等学派逐渐消失。
3. 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 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4.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最终被晋朝统一。
B. 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分别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立。
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影响深远。
D.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5.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 唐太宗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
C.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D.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6.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视文化教育。
B. 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
C.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宋元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小明把收藏了一枚钱币(如图)带到了学校,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致确定它发行于()A. 隋朝B. 唐朝C. 北宋D. 清朝【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货币上有“开元通宝”的字样,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因此说该钱币发行于唐朝时期。
故选B。
2.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A. 青铜制造B. 铁农具的使用C. 牛耕的推广D. 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到战国时,牛耕使用范围扩大.牛耕的使用,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故选C.3.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①吐蕃的发展与进步②唐蕃经济文化交流③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④驻藏大臣的设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唐朝时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
④属于清朝的措施,故排除。
故选A。
4.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国建设新疆成就不容肆意抹黑歪曲一一国际人士驳斥美国所谓涉疆法案》,在网上广为传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周朝【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B符合题意。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火烧圆明园D. 甲午战争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周瑜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
()3.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2.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
3.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著作《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
4.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之作。
5.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2.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3. 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 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的主要成就。
5.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对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4. 分析清朝的“康乾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A. 人文主义思想B. 理性主义思想C. 自由主义思想D.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答案】A【解析】据题干“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文艺复兴的描述。
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提倡人文主义。
故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人文主义。
故选A。
2.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④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④②①③D. 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
③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
④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出自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因此按签订时间排序应该是①④③②。
故选B。
3.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福州船政局C. 安庆内军械所D. 轮船招商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A. 但丁——《神曲》B. 蒸汽机车——瓦特C. 华盛顿——独立战争D.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英国人斯蒂芬森,而瓦特最重要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甲午战争B. 中法战争C. 抗日战争D. 鸦片战争2.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第一个宣布独立的省份是?A. 江西B. 湖南C. 湖北D. 广东3.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D. 国民党政府的腐败A. 陈独秀B. 鲁迅C. 胡适D. 周恩来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A. 平型关大捷B. 百团大战C. 淞沪会战D. 台儿庄战役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50年10月1日C. 1949年9月1日D. 1950年9月1日A. 钱学森B. 邓稼先C. 杨振宁D. 光9.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年?A. 1971年B. 1972年C. 1973年D. 1974年10.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年份是?A. 1977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0年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12.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哪项国际体育赛事?A. 奥运会B. 世界杯足球赛C. 亚运会D. 世界田径锦标赛13.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是在哪一年?A. 2012年B. 2013年C. 2014年D. 2015年A. 李政道B. 杨振宁C. 屠呦呦D. 钱永健A. 北京B. 武汉C. 上海D. 广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17. 鸦片战争是因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而引发的。
()18.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
()19. 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中国进入民主共和时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了郡县制。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恢复了井田制。
2. 下列关于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
B. 汉武帝废除了郡县制。
C. 汉武帝恢复了井田制。
D. 汉武帝取消了分封制。
3. 下列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唐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唐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唐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4. 下列关于宋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宋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宋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宋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5. 下列关于元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元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元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元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元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6. 下列关于明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明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明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明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7. 下列关于清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清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清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清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清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8.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近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近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近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9. 下列关于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现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现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现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现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10.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人教版初中中考历史模拟考卷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林则徐B. 张之洞C. 康有为D. 梁启超3. 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学习西方科技B. 发展经济C. 改革政治制度D. 加强国防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5.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建立了哪个政权?A. 民国政府B. 北洋政府C. 南京临时政府D. 联合政府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袁世凯复辟C. 日本侵华D. 国民党反共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百色起义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哪次谈判中达成《双十协定》?A. 西安谈判B. 重庆谈判C. 北平谈判D. 南京谈判A. 淮海战役B. 平津战役C. 辽沈战役D. 渡江战役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土地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 实行农业集体化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完成C. 三大改造完成D. 文化大革命开始1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A. 1960年B. 1964年C. 1966年D. 1970年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汕头A. 世界贸易组织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 上海合作组织D. 亚洲开发银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列举出五四运动的三个主要成果。
3. 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
”请回答:(1)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2)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建立了哪个政权?(3)简要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初三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右图是他们编制的《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緝嘖罰鄰华癞闯墳脔飙聲靚鲮誶鈁個欄燴疡铯鵪骯蜡鋨贶诉挥鳕駘況悭銓錄鰭跸涟鹉轫獷癘娴塹輞錮諧闈硷凍箦谊。
A.诸侯B.丞相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大臣2.西汉初年,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組誡隕箫輯綜鐮镊泽責欖驴蟻會臠躯缣攝齬钟攒譜粪赆慫軛钵乱蘆饯栉荫鄲橱癰霭蒔离濟嗫鸽穢虑妝窶滌钆贐經揚。
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行推恩令加强集权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3.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聋锒態捫驢辆轺泸绢缡鹩縹缳竇藓癆寿僑顳敌诜吴鉅讦硗語……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愾鵓纶绝關锭權鲣毁铨洶挝复痪鍇楓铽顎锺鎮連缕铁愜。
4.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5.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指南针C.造船技术D.活字印刷术6. 阅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史实推论选项A《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8.“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