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赏析15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19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对比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例,论述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西方造园艺术主要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代表。
它们的造园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显著地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有些艺术风格在几个世纪中都占统治地位,有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
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
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
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
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
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
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
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
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
1风景:在一定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和欣赏的景象。
景物、景感和条件是构成园林的三类基本要素。
2园林产生的原因:人类有了创造美的愿望;有了创造美的能力;人类的生活环境远离了大自然并感到不适。
园林的艺术特点:厚古薄今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的不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美学观点:规则式唯理主义哲学17世纪;不规则式经验主义哲学17世纪末园林自然观:规则自然本身是不完美的3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第二大河尼罗河。
4西方园林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影响下,经历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5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类型。
特征:(干燥炎热)多沿尼罗河河谷与三角洲分布,临近河流水渠建造,地势平缓;严整对称布局方形或矩形,入口门楼塔楼;多水池水渠棚架。
古巴比伦园林形式上大致有猎苑、圣苑、宫苑三种类型。
特征:(森林资源丰富)多建在高地上;宫殿寺庙常建在土台上,猎苑稍改自然条件,其余规则式;多采用屋顶花园形式。
希腊园林主要有宫廷庭院、住宅庭院、公共园林、文人学园;形式主要有柱廊园、屋顶花园、圣林、竞技场。
特征:规则式;行道树。
古罗马类型大致有庄园、柱廊园、公共园林。
特点:丘陵为主;有序规则;柱廊花架浴室雕塑绿篱。
6古希腊开始兴建公共园林。
万神庙:罗马最古老的建筑。
7西蒙简易在雅典街道上种悬铃木庇荫,是欧洲有关行道树最早的记载。
8双面回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
9雉堞墙:实墙和空洞有规律的出现女儿墙顶的形式,源于防守功能的射剁,后为装饰母题。
10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300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11模纹花坛: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上去犹如地毡,又称毛毡花坛。
园林美学西方文学作品园林美学与西方文学作品,这两个看似有些距离的主题,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园林美学,那可是一门讲究得很的学问。
就像烹饪一道精致的菜肴,园林也是各种元素精心搭配的结果。
西方的园林,有它独特的美。
你看那凡尔赛宫的园林,大片大片修剪整齐的绿植,就像纪律严明的士兵方阵。
一条中轴线贯穿其中,对称得让人惊叹。
这就好比西方文学作品里的古典主义,那些诗歌、戏剧,格式规整得像模具里刻出来的一样。
像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都严格限制,就如同园林里严格对称的布局,规规矩矩却自有一番大气磅礴的美。
再说说英国的自然式园林,它可不像凡尔赛宫园林那么刻板。
这里的园林更像是一幅随意泼墨的山水画。
树木自由生长,小径蜿蜒曲折。
这像啥呢?就像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呀。
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文字,不受拘束,情感像汹涌的潮水,肆意流淌。
华兹华斯的诗,描写大自然的美景,那灵动的笔触,就如同自然式园林里自由生长的花草,充满了生命力。
西方文学作品常常会描写园林。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豪华的庄园园林,象征着财富和梦想。
园林里那些璀璨的灯光,热闹的聚会,就像是盖茨比心中那美好的美国梦。
可是这梦啊,就像园林里那些脆弱的花朵,在现实的风雨面前不堪一击。
这园林的美,和小说里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叹不已。
西方文学作品里还有对园林里爱情故事的描写。
在园林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爱情就像那悄悄绽放的玫瑰。
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他们在园林中幽会。
园林的静谧和美好,衬托出爱情的热烈和纯真。
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成了爱情的见证者,那些绿树的阴影下,隐藏着多少甜蜜的情话和无奈的叹息。
从园林美学的角度看西方文学作品,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园林里的布局、植物、景观等元素,在文学作品里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这就好比我们中国人看山水画,山水不仅仅是山水,还代表着画家的心境和情怀。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园林,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描写,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的内心世界。
西⽅园林史意⼤利台地式园林(意⼤利台地园: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坡地势⽽建的,因此它前⾯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层层台地,分别配以平台、⽔池、喷泉、雕像等;然后在中轴线两旁栽植⼀些⾼耸的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的⾃然环境相协调。
——来⾃百度)⽂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意⼤利。
14、15世纪,随着城市⼿⼯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反映⾃⾝利益和要求,提出⼈⽂主义思想体系。
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对⼈们思想的束缚,对。
科学、⽂学、艺术热情⾼涨。
⽂艺复兴初期以佛罗伦萨为中⼼。
美第奇家族起主要推动作⽤,是初期那些著名庄园的拥有者。
实例:1.卡雷吉奥庄园(Careggio)美第奇家族所建第⼀座庄园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设计者:⽶切罗兹(Michelozzo)2.卡法鸠罗庄园(Cafaggiolo)设计者:⽶切罗兹(Michelozzo)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3.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设计者:⽶切罗兹(Michelozzo)特征:建筑风格尚保留⼀些中世纪痕迹,建筑和庭院⽐较简朴⼤⽅,喷泉、⽔池常作为局部中⼼,且常与雕塑结合,⽔池形式⽐较简洁,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图案花纹很简单。
造园显著特征,⽂艺复兴时期的⼈们出于对植物本⾝的兴趣来栽培各类植物,从园艺的⾓度来观赏植物,⽽中世纪的⼈们⼀般是根据实⽤的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
此外,这⼀时期由于对植物学的兴趣浓厚,在此基础上产⽣了⽤于科研的植物园。
(帕多⽡植物园,⽐萨植物园)⽂艺复兴中期(⿍盛期)以罗马为中⼼,有罗马教皇创造。
布拉曼特(作品:贝尔维德雷园)创造发展起⼀种平台建筑式造园样式,是意⼤利造园史上的⼀个转变时期,他可以说是罗马台地园的奠基⼈。
实例:1.玛丹庄园(Madama)意⼤利台地园典范拥有者:美第奇家族,教皇克莱门七世设计师:拉斐尔这个庄园课本上属于中期,另⼀本书上属于初期2.法尔纳斯庄园(Farnese)⼜名卡普拉罗拉庄园拥有者:红⾐主教法尔纳斯(保罗三世)设计师:维格诺拉3.埃斯特庄园(Este)⽔景(百泉台等)拥有者:红⾐主教埃斯特设计师:利⼽⾥奥(维格诺拉弟⼦)和⽔利⼯程师奥利维尔利4.兰特庄园(Lante)拥有者:红⾐主教⽢巴拉设计师:维格诺拉5.卡斯特罗庄园(Castello)拥有者:美第奇家族后裔设计师:特⾥波洛6.波波利园(Boboli)拥有者: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最⼤的⼀座庄园设计师:特⾥波洛+阿曼纳蒂+ 本塔伦提特征: 台地园,有明确中轴线,整体协调统⼀,理⽔技术娴熟(如⽔剧场、⽔风琴等)⽂艺复兴末期(巴洛克风格)16世纪末-17世纪巴洛克艺术繁琐的细部装饰,喜欢运⽤曲线实例: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Aldobrandini)拥有者:阿尔多布兰迪尼设计者:波尔塔+⽔⼯程丰塔纳&奥利维尔利2.伊索拉*贝拉庄园(Isola Bella)设计者:丰塔纳等3.奥尔西尼庄园充满幻想与怪异之物的巴洛克时代最后的写照意⼤利台地式造园特征:1.庄园⼤都建在郊外的丘陵⼭地上,形成⼀层⼀层露台,严格的规则对称格局2.以建筑为中⼼,其中轴线为园林煮粥,向外逐渐减弱其严谨规整性3.采⽤台地园结构,各种形式的挡⼟墙,台阶,栏杆等应运⽽⽣。
古埃及:宅园,墓园,圣苑。
特征:规则式的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大量种植树木,树木和水体成为园林中重要因素。
反映出埃及人在自然环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
古巴比伦:猎苑,圣苑,宫苑。
特征:受自然条件及宗教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圣苑,树木呈对称行列种植。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程技术的保证,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出现了以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宫苑,其特点最主要即是采取屋顶花园的形式。
猎苑以森林为主题,以自然风格取胜造园。
古希腊:早期的宫庭园,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以及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
特征: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
出现了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认为,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是美感产生的源泉。
并且出现了最早的行道树。
古罗马:庄园,宫苑,公共园林。
特征:规模之宏大、形式之豪华。
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大规模的山庄园林,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重视植物造型作用。
古波斯:伊甸园模式特征:1.十字形水系布局。
2.有规则地种树,在周围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晾望守卫塔。
5.用地毯代替花园。
古印度:石建宙宇和石窟寺。
特征:由于文化、地理、气候、人文等,随建筑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性于一身,把宗教意义与象征意义融为一体,着重表现天与地、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梵我同一,强调这种无形的力量远胜于单纯的形式美法则,植物也带着神性。
其园林围绕建筑,水也融入宗教并具有思想性,马哈代瓦神庙“水池”、“水井”、“台阶”构成特有的“水池”、“阶台式水井”。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海跃庭院设计学习资料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随着"古典"的复苏,许多贵族和富有商人大兴土木,在各地修建花园别墅。
而当时罗马城郊的山丘成了别墅的主要建筑场地之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别墅依山而起,纷纷涌现出来。
当时颇有权势的宗教人士也不甘落后,在那几百年间诞生的花园别墅中,有很多都是这些宗教人士修建的豪华居所。
巴奈亚的兰特别墅经历了两个主教的精心打造,如今才体现出高雅品格--作为意大利主要经典花园别墅之一,兰特别墅是16世纪风格主义花园别墅中的佼佼者。
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
因此,克里斯托夫·塞克在他所著的《园林史》中写道:"如果没有参观它,就是错过了园林艺术中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一。
"兰特庄园是保存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兰特庄园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
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
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
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
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一、背景1. 地理: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发展:18世纪前,英国发展规则式园林,受他国影响很大——而后发展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达到鼎盛期,影响甚大。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英国规则式园林:汉普顿宫苑、墨尔本庄园、牛津大学植物园(英国最早的植物园)、农萨其宫苑(16世纪英国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汉普顿宫苑:都铎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英国并无郊外的大型庄园。
分为实用园、游乐园两部分。
密园一端连接的池园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庭院。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是英国规则式风景园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两人是墨尔本庄园的设计者。
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简答&论述)1. 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未能反映英国本土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受他国的影响:①意大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景、绿色雕刻、植物迷宫、柑橘园捣得运用上。
②法国勒诺特尔的影响——出现追求宏伟壮观的造园倾向。
影响较小。
③荷兰园林的影响——更精巧细致。
2. 英国式的处理手法:①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和造园要素上。
结园、花坛、草坪中的园路都是设计重点。
②手法的革新;对花卉装饰的运用。
③园林建筑小品:回廊、园亭、日晷、门柱等。
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因:(简答&论述)①哲学思想的转变:出现牛顿宇宙观和洛克经验主义,促使启蒙运动中产生自然主义,为自然式园林奠定了美学基础。
②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古典主义园林遭到抛弃,出现新型资产阶级整治庄园。
③民族主义艺术观:光荣革命后,英国造园家努力摆脱他国影响,寻找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④社会经济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乡村风貌改观。
因航海造船、修缮房屋缺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兴起园艺热潮。
英国自然条件丘陵为主,无法形成古典主义大轴线,气候利于植物生长,而整形式园林养护费用高。
⑤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认为幸福就蕴含在自然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