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人教高中历史必修培优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音乐与影视艺术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4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巩固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 )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恩格斯在评价《命运交响曲》时说:“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
”这部伟大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威尔第B.比才C.约翰·施特劳斯D.贝多芬解析: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与命运做不屈的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
答案:D3某班同学为配合对19世纪欧洲音乐的学习,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拟举办柴可夫斯基作品欣赏会。
如果请你向同学们介绍柴可夫斯基作品表达的主题,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你的选择( )A.舞剧是能够取代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艺术B.音乐是舞剧不可或缺的元素C.音乐首先是民族的D.爱与善能够战胜一切解析: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他通过《天鹅湖》等代表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主题。
答案:D4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吸引了无数听众。
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摇滚乐的主要特点不符。
答案:C5右图为某次世界博览会的宣传海报,向全世界宣传、展示了电影技术。
请推断这次世博会是( )A.1851年伦敦世博会B.1889年巴黎世博会C.1900年巴黎世博会D.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解析: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展示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成就的舞台。
《第24课蓬勃发展的音乐和影视艺术》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其作品《毕业歌》催人奋进,鼓励青年学子投身革命,成为时代的之声?A. 聂耳B. 冼星海C. 贺绿汀D. 黄自2、电影《英雄》与《无极》都出自哪位著名导演之手?A. 陈凯歌B. 张艺谋C. 冯小刚D. 王家卫3、题干:以下哪位中国音乐家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A. 汪鸣銮B. 萧友梅C. 田汉D. 黄自4、题干:《魂断蓝桥》是哪一年在我国上映的电影?A. 1949年B. 1957年C. 1970年D. 1940年5、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哪种音乐形式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青少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古典音乐B. 摇滚音乐C. 乡村音乐D. 爵士音乐6、下列哪部电影被认为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重要代表作,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A. 《乱世佳人》B. 《泰坦尼克号》C. 《阿凡达》D. 《星球大战》7、题干:以下哪位音乐家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A. 贝多芬B. 巴赫C. 柴可夫斯基D. 莫扎特8、题干:以下哪部电影被认为是我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A. 《大闹天宫》B. 《英雄》C. 《小城之春》D. 《霸王别姬》9、《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哪位著名作曲家?A、聂耳B、冼星海C、刘天华D、黄自 10、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下列哪部作品?A、《歌女红牡丹》B、《定军山》C、《水浇园丁》D、《难夫难妻》11、题目:《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哪个国家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俄罗斯12、题目:下列哪部音乐作品被称为“第五交响曲”,体现了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才华?A. 《天鹅湖》B. 《胡桃夹子》C. 《四季》D. 《悲愴交响曲》13、下列哪部电影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作品?A. 《渔光曲》B. 《小城之春》C. 《霸王别姬》D. 《红高粱》14、20世纪初,哪种音乐形式在中国城市中广泛流行,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A. 京剧B. 爵士乐C. 民歌D. 电子音乐15、题目: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A.《白毛女》B.《舞台姐妹》C.《红色娘子军》D.《大闹天宫》16、题目: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音乐领域出现了一股“摇滚乐”热潮,下列哪位歌手被誉为“中国摇滚乐之父”?A.崔健B.汪峰C.张楚D.何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选择题1.约翰·列侬,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成员,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Give peace a chance》其创作并演唱,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反战运动的圣歌。
他作为英国人而坚定反对越战,这主要说明( )A.美国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B.列侬同情亚洲人民的遭遇C.人类反战和平思想的相通D.列依的音乐饱含反战精神2.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③④3.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消息传开后,贝多芬将原名《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乐更名为《英雄交响乐》,这一变化折射了贝多芬内心情感的复杂感受。
这反映了贝多芬( )A.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B.强烈推崇自由主义的精神C.强调集体主义的精神D.音乐创作的风格较为复杂4.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
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B.民族主义精神的缺失C.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D.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5.西方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
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
这种变化反映了( )A.音乐家缺少浪漫情怀B.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C.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6.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时达标(含答案解析)【基础组】1.“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A.巴尔扎克B.凡高C.毕加索D.贝多芬2.(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代表作是( )A.《茶花女》B.《卡门》C.《天鹅湖》D.《命运交响曲》3.假如你生活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你可以做的事情是( )①到法国欣赏名画《日出·印象》②到德国欣赏恢宏大气的贝多芬音乐会③到美国观看彩色电影④到北京观看京剧表演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有一种对大众心理、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 )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5.法国是艺术家的天堂,它的艺术专业在欧洲乃至世界领先。
下列成就与法国有关的是( )①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②最先打出现实主义旗号③出现以凡高为代表的印象画派④放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A.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6.(2012·武汉高二检测)小仲马曾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威尔第改编了小仲马所著的《茶花女》B.威尔第将《茶花女》推上了影视舞台C.威尔第用画笔成功描绘了小说主人公D.威尔第用音乐的魅力展现了文学作品7.(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 )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8.(2012·南京高二检测)1939年电视机首次出现在纽约世博会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美国总统。
右图为罗斯福在此次世博会开幕式上讲话的场景。
课时作业24音乐与影视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其显著特征是()A.注重抒情B.晦涩难懂C.轻松活泼D.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从贝多芬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推测出其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即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
答案:A2.(2012·广州高二检测)下列艺术成就中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是()①交响乐②歌剧③京剧④流行音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交响乐和歌剧成就辉煌,而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流行音乐是20世纪的音乐成就。
答案:D3.(2011·江苏模拟)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D4.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作曲家是()A.格林卡B.达尔戈梅日斯基C.约翰·施特劳斯D.安东·德沃夏克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答案:C5.下图是19世纪中叶俄国民族乐派音乐中成就最大的音乐家的作品,他是()A.柴可夫斯基B.格林卡C.威尔第D.比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答案:A训练点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6.关于爵士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将黑人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相结合②以演奏为主,以小号和萨克斯管为中心③节奏强烈,歌词叙事性强④一战后成为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爵士乐以演奏为主,重视使用小号和萨克斯管,一战后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四)一、选择题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
全球几十个国家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
下面哪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威尔第D.“猫王”普莱斯利[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
B项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C项是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D项是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与材料相符的只有A项。
[答案] A2.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
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解析]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启蒙运动在欧洲达到高潮,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材料中“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符合这一时代精神,故选A项。
B项是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 A3.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某一部作品表达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思想,这部作品是()A.《命运交响曲》B.《天鹅湖》C.《四海一家》D.《神曲》[解析]由“贝多芬”和“扼住命运的咽喉”可以得出结论为A 项。
《天鹅湖》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
《四海一家》是20世纪80年代摇滚歌星为救济非洲灾民所作,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答案] A4.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解析]音乐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艺术形式,19世纪的音乐之所以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就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有的面临统一,有的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有的要求取得独立。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在音乐史上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家是()A.莫奈B.柴可夫斯基C.比才D.贝多芬答案:D2.(2014·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观看一次演出后说:“50年后,也许谁都记不住我的这部作品,但威尔第却使她成为不朽!”小仲马观看的演出应该是()A.话剧《悲惨世界》B.歌剧《卡门》C.芭蕾舞剧《天鹅湖》D.歌剧《茶花女》答案:D3.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 A.伦敦B.巴黎C.柏林D.纽约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答案:C5.(2014·佛山顺德区期末质检)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了美国()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猫王”为代表的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D6.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青少年整天看电视导致户外活动减少,说明电视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故选A项。
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坐在家中环视全球。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1、《功夫熊猫》、《魔幻手机》广受海内外观众宠爱,这体现了电视的( )A、传播资讯功能B、消遣功能C、艺术鉴赏功能D、空中课堂训练功能2、有一种对大众心理、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卑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 ( )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3、有一种音乐在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强劲的乐曲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
结合所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音乐是爵士乐B、这种音乐在20世纪60年月的苏联最为火爆C、《卡门》是这种音乐流派的典型代表作D、《围着时钟摇吧》是这种音乐的典型代表作4、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 (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简洁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进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5、美国很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
这说明( )A、电视转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进展趋势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掩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消遣与学问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急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四)一、选择题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21年订为“肖邦年”。
全球几十个国家举行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
下面哪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a.约翰施特劳斯c.威尔第b.柴可夫斯基d.“猫王”普莱斯利[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
b项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c项是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d项是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与材料相符的只有a项。
[答案]a2.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
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a.启蒙运动时代的民主自由精神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解析]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启蒙运动在欧洲达到高潮,它崇尚政治民主、权利公平和个人民主自由,材料中“人有权同意自身命运”合乎这一时代精神,故挑选a项。
b项是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与题意相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毫无关系,确定。
[答案]a3.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某一部作品抒发了“我必须楔入命运的咽喉,它无法并使我全然屈服”的思想,这部作品就是()a.《命运交响曲》c.《四海一家》1b.《天鹅湖》d.《神曲》[解析]由“贝多芬”和“楔入命运的咽喉”可以得出结论为a项。
《天鹅湖》就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神曲》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
《四海一家》就是20世纪80年代摇滚歌星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并作,沦为一首传诵全球的无私奉献爱心之歌。
[答案]a4.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就是()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解析]音乐就是一种能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艺术形式,19世纪的音乐之所以呈现多样性和民族性,就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遭遇相同的社会问题,有的遭遇统一,有的建议发展资本主义,有的建议获得单一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他与命运不屈抗争,用欢笑对人生;他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等大量作品。
他就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A.贝多芬B.雨果C.威尔第D.柴可夫斯基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有“与命运不屈抗争”“第九交响曲”,这些信息共同的指向贝多芬。
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2.“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这首歌”就是《蓝色的多瑙河》,它的作者是()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威尔第D.普莱斯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答案:A3.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画等号。
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是在()A.1500—1600年期间B.1765—1830年期间C.1870—1900年期间D.1945—1970年期间解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答案:C4.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故选C项。
答案:C 5.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19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20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电脑手机B.报纸收音机C.热狗麦当劳D.汽车电影解析:根据材料中“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结合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可知,排除A、C两项;结合材料“大众化消费品”“美国文化的象征”,D项符合题意。
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选择题1.20世纪中期,人们仿照、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起先走进千家万户,下列哪一项是最有可能促成这种改变的主要媒介A.铁路与飞机B.电视和电影C.报纸和广播D.网络与漫画【答案】B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很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一般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
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快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宠爱。
这说明A.美国文化具有敬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B.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C.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D.以反种族卑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由“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快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宠爱”,再结合所学学问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满意大众化的精神须要,材料显示爵士乐产生于民众之中,是一般民众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故C 符合题意所以选C;爵士乐民间艺术家不能代表整个美国文化,很长时间内美国卑视其它民族如印第安人文化的现象也很普遍,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解除A;材料中没有表明黑人社会地位改变,也没有介绍爵士乐的主题,故BD错误。
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
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应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供应思想资源。
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A.政府对电影企业的干脆限制加强B.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C.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D.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答案】B4.(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影事概略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起先拍摄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20世纪30、40年头产片上映《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20世纪50、60年头是电影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20世纪80、90年头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③中国电影事业经验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5.“新浪潮”电影1958年产生于法国,随即风靡全球。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
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
下面音乐家中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的是()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巴尔扎克D.“猫王”普莱斯利2.当代音乐日益繁荣的原因有()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全球化趋势的加强③传播技术的革命④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4.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
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对这段文字的解释最合适的是()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5.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①直播贝多芬指挥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③访问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④放映改编自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电影作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 分钟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32 分)1.他晚年失聪,却与命运不屈地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是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
这位音乐家是()A.贝多芬B.威尔第C.约翰·施特劳斯D.比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贝多芬是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其作品有《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
答案:A2.(2012·合肥高二检测)“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这首歌”就是《蓝色的多瑙河》,它的作者是()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威尔第D.普莱斯利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答案:A3.下列关于浪漫主义音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的心理刻画B.19 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C.柴可夫斯基被誉为“圆舞曲之王”D.歌剧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析:柴可夫斯基属于民族乐派,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因此 C 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C4.有一种对大众心理、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C.爵士音乐“比博普”D.摇滚音乐解析:二战后,黑人爵士音乐家为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而自娱自乐,创造出一种新的爵士音乐“比博普”。
答案:C5.2012 年是电影诞生117 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下列哪种美味()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电影的“家乡”是哪里,然后再迁移理解可以吃到哪种地道的美味。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发展状况。
《大独裁者》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末并于1940年首映。
影片拍摄时期遭到好莱坞等阻碍就是怕失去德国这个大市场,故选A 项。
《大独裁者》是有声片,排除B项;影片在政府阻止的情况下依然拍摄并放映,排除C项;题干中不能得出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A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C.殖某某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解析: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说明B、D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出现“外国文化入侵”的现象,说明在某些方面存在殖某某义的影响,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文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即促使拉丁美洲联系加强,而不是强调美国与拉美现代化相互促进,拉丁美洲对美国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A项符合题意。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巩固1.在流火的七月,上海世博园内各国展馆也从本国音乐中汲取智慧的音符,传递“音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某一国家展馆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一进展馆你便能听到悠扬的《蓝色的多瑙河》。
这一国家展馆是( )A.德国馆 B.奥地利馆C.美国馆 D.俄罗斯馆答案 B解析《蓝色的多瑙河》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著名作品,据此判断,题目中的这一国家展馆是奥地利馆。
2.20世纪50年代初,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的是( )A.现代主义音乐B.蓝调C.摇滚乐 D.爵士乐答案 C解析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3.创作了歌剧《茶花女》,推动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的人物是( )A.罗西尼 B.威尔第C.比才D.贝多芬答案B解析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4.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
该乐队擅长的音乐类型是( )A.民族音乐B.浪漫主义音乐C.摇滚音乐D.后现代主义音乐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及“引领”“音乐文化”等可知披头士乐队擅长的音乐类型是摇滚音乐。
5.电影和电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B.科学家的不懈努力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D.商业利益的驱动答案 A解析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其他三项也是电影兴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展。
6.电视一词的英文拼写是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 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达标1.在音乐史上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家是()A.莫奈B.柴可夫斯基C.比才D.贝多芬答案:D2.(2014·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观看一次演出后说:“50年后,也许谁都记不住我的这部作品,但威尔第却使她成为不朽!”小仲马观看的演出应该是()A.话剧《悲惨世界》B.歌剧《卡门》C.芭蕾舞剧《天鹅湖》D.歌剧《茶花女》答案:D3.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A.伦敦B.巴黎C.柏林D.纽约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答案:C5.(2014·佛山顺德区期末质检)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了美国()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猫王”为代表的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D6.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青少年整天看电视导致户外活动减少,说明电视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故选A项。
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坐在家中环视全球。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音乐与影视艺术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大师是() A.莫扎特B.德彪西
C.贝多芬D.舒伯特
解析:选C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
2.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对自由的期望”等关键信息可知,题干所指音乐偏重于情感和个人心理刻画,符合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故选A。
3.19世纪中叶的欧洲涌现出了多种题材、旋律和节奏不同的音乐,特别是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这种区分更加明显。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
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
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
解析:选B分析题干表述的意思,实际上是考查音乐在19世纪中叶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原因,这与当时各国面临的不同的社会问题相关。
4.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
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
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
解析:选C二次大战后,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故选C项。
5.音乐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怀。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音乐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强烈的民族意识B.崇尚民主和自由
C.反对封建专制D.要求个性解放
解析:选A威尔第的《茶花女》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是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激发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起到很大作用,故选A项。
6.收录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纪录片电影《This is it》(《就是这样》)曾在全球99国(包括中国在内)同步上映。
该片之所以能够轰动全球,是因为()
A.美国摇滚乐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音乐
B.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已获得全球各国的普遍认可
C.世界文化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D.各国间音乐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日益增强
解析:选D 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观点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刚好相反;D项符合题意。
7.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
”此片断说明()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研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C.小说作者当时在现场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迁移分析能力。
电影诞生于1895年,电视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所以在达尔文生存的年代电视和电影都不可能出现。
8.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
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电影的发展历程
D.电视的发展历程
解析:选C“默片”“有声”“黑白”“彩色”是对电影发展历程的描述,反映了电
影艺术不断进步的过程,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东西方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获得共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更加积极友好地交流、沟通。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使文化的传播突破了空间与时代的限制,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摇滚乐……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同与共享。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青少年的反叛时代,“甲壳虫”“滚石”和“猫王”是他们的超级巨星。
“猫王”普莱斯利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为摇滚乐在世界的流行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1985年1月,美国洛杉矶。
50名美国最有声望的歌星聚集在这里。
为了拯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非洲人民,他们要进行一次空前的合作——录制一张唱片进行募捐。
这张唱片就是后来曾轰动世界的《四海一家》。
1985年4月5日,为了非洲赈灾事业,世界各地有8 000多个电台同时播放《四海一家》:“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我们献身于人类,我们对非洲发生的事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我们就是泯灭自己的良心,那将是最可怕的死亡。
”
(1)面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应怎样对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6分)
(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你怎么认为?(8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音乐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要认识到只有把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双方的关系。
第(2)问,要注意区分摇滚乐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第(3)问,要结合材料,从音乐的娱乐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社会教化功能等角度进行总结。
答案:(1)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同时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2)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一方面,摇滚乐的内容、节奏中蕴含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趣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摇滚乐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
影响。
(3)唤醒社会良知;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提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