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1.1选题的依据 (1)

1.2选题的意义 (2)

1.3文献综述 (3)

1.3.1对武术拳种流派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3)

1.3.2对武术拳种流派影响因素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5)

1.3.3对地域武术拳种流派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6)

1.3.4关于传统武术保护发展的研究 (7)

1.3.6文献综述小结 (9)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0)

2.1研究对象 (10)

2.2研究方法 (10)

2.2.1文献资料法 (10)

2.2.2逻辑分析法 (10)

2.2.3历史研究法 (10)

2.2.4比较分析法 (10)

3 分析与讨论 (11)

3.1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界定 (11)

3.1.1武术 (11)

3.1.2传统武术 (11)

3.1.3拳种流派 (12)

3.2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产生的条件 (13)

3.2.1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形成的自然基础 (14)

3.2.2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形成的人文因素 (15)

3.2.3技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形成的基础因素 (15)

3.2.4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形成的影响因素 (17)

3.3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18)

3.3.1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地域性 (18)

3.3.2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传承性 (19)

3.4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缺失 (20)

3.4.1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文化内涵的流失 (20)

3.4.2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人”的流失 (21)

3.4.3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传承的流失 (23)

3.5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24)

3.5.1开拓文化空间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保护与发展的诉求 (24)

3.5.2保护传承人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活态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25)

3.5.3发展学校特色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保护与发展的途径 26

3.5.4建立“大武术”观认同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保护与发展的要

求 (28)

4 结论 (30)

5 参考文献 (31)

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6)

7 致谢 (37)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1 引言

1 引言

1.1选题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到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正在同化着世界各国的本土文化,在这样一个文化巨变的时代,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作为人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遭遇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消亡。这一局面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生态的不平衡,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在符合国家文化建设的前提下,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象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拳种流派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实体,不仅是传统武术价值体现的核心资源,也是传统武术的主体和发展基础,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是民族凝聚力、团结力、认同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对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是强化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认同和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对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关注,是认识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流失,强化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价值,是保护中国传统武术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独特现象,不仅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形成习武群体的重要载体。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挖整小组,己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种,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次武术普查挖掘整理的拳种并没有得到国家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使得这些挖掘出来的拳种没有得到有效传承。中国传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