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炉图解
- 格式:docx
- 大小:115.42 KB
- 文档页数:3
直拉单晶炉设备简介结构单晶炉设备,也称为单晶生长炉,是一种用于生产高质量单晶材料的先进设备。
单晶材料在电子、光电子、光学和磁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晶炉设备通过熔融法或气相沉积法进行单晶生长,其结构一般包括炉体、加热元件、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和附件等部分。
一、炉体炉体是单晶炉设备的主体部分,一般由炉罐和炉盖两部分组成。
炉罐通常由耐高温、高膨胀系数的材料制成,如石墨、石英等。
炉罐的内部需要保持一定的真空度,以防止杂质的污染。
炉盖通常是一个单向旋转的结构,方便单晶生长过程中的试样的进出。
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是单晶炉设备中起到加热作用的部分,一般由电阻丝、电阻板等构成。
加热元件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热量使试样内部达到熔点并保持一定的熔化状态。
加热元件通常布置在炉罐的外侧,通过电源供电控制加热温度。
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是保证单晶生长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部分。
一般由温度传感器、温控仪和加热控制系统组成。
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试样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温控仪,温控仪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精度,调节加热控制系统提供的热量,以实现稳定的温度控制。
四、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单晶炉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真空控制系统、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和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等。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供电功率,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真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抽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炉罐内真空度的控制。
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与单晶生长过程相关的气体的输入和排出。
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监测单晶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以提供参考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附件单晶炉设备的附件包括保护屏、加热瓶、真空泵等。
保护屏是一种用于保护实验人员免受高温辐射的屏障。
加热瓶是单晶生长过程中用来加热试样的容器。
真空泵是单晶炉设备用于维持炉罐内真空度的设备,通常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
总结起来,单晶炉设备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的高精度设备,用于生产高质量单晶材料。
半导体工艺设备之单晶炉半导体工艺设备为半导体大规模制造提供制造基础。
摩尔定律,给电子业描绘的前景,必将是未来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强大。
这里先介绍半导体工艺的头道工序——单晶体拉胚的单晶炉。
单晶炉单晶炉,全自动直拉单晶生长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
单晶硅炉型号有两种命名方式,一种为投料量,一种为炉室直径。
比如 120、150 等型号是由投料量决定, 85 炉则是指主炉筒的直径大小。
单晶硅炉的主体构成由主机、加热电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单晶硅片工艺流程硅,Si,地球上含硅的东西很多,好像90%以上都是晶硅的,也就是单晶硅。
太阳能级别的硅纯度6N以上就可以了。
开始是石头,(石头都含硅),把石头加热,变成液态,再加热变成气态,把气体通过一个密封的大箱子,箱子里有N多的子晶加热,两头用石墨夹住,气体通过这个箱子,子晶会把气体中的一种吸符到子晶上,子晶慢慢就变粗了,因为是气体变固体,所以很慢,一个月左右,箱子里有就了很多长长的原生多晶硅。
单晶硅片由此进入生产流程:1、酸洗:使用稀硝酸HNO3,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杂质及提炼时产生的四氯化硅。
2、清洗:清洗硅料经过酸洗后的残留杂质。
3、单晶硅料烘干:去除水分。
4、挑料:区分P型,N型硅料。
5、配料:对拉晶的硅料型号进行匹配。
6、单晶炉拉晶:7、硅棒检测:检查有无位错,棱线断等现象。
8、开断:将单晶硅棒用带锯条切割成四方体。
9、包装:将开断后的单晶硅棒进行包装,送至下一道工序10、磨圆:将单晶硅棒四个直角进行磨圆。
11、多线切割:瑞士的264,265。
日本的PV800,MDM442DM 设备进行切割 0.33mm。
12、清洗:13、单晶硅片检测:单晶炉的结构单晶炉炉体(包括炉底板、主炉室、炉盖、隔离阀室、副炉室、籽晶提升旋转机构和坩埚提升旋转机构)由304L不锈钢制造。
单晶炉构造单晶炉构造单晶炉是材料科学领域用于制备高纯度单晶的重要设备,它主要由加热室、降温室、气体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构造精密、操作复杂,下面将从构造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加热室加热室是单晶炉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炉体、加热器和保温材料组成。
炉体是单晶炉承受外部温度变化和内部高温作用的主要承载部件,由石墨、石英和陶瓷等耐高温材料制成。
加热器则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部件,常用的有电阻丝和感应加热等方式,能够提供长时间、稳定地加热环境。
保温材料则主要用于隔离炉体和加热器的高温区域与外部温度差异较大的区域,通常采用氧化铝陶瓷等材料。
二、降温室降温室具有使晶体逐渐冷却的作用,主要由冷却器、炉心支架、石英管和封接材料等组成。
封接材料通常为高纯度石英或高温聚合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氧化介质的腐蚀。
石英管则是传导与将炉内高热量储存压载晶体移动到降温室的重要渠道。
炉心支架则承担着晶体和石英管的固定和支撑作用,通常采用陶瓷和石墨混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低热膨胀系数的优点。
三、气体处理系统气体处理系统主要作用是保障单晶炉内部气氛稳定和纯净。
它通常有气体进口、循环处理、尾气处理、真空开关等组成。
气体进口要求高纯度,通常采用氢气、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以及少量的有机气体。
循环处理需要对炉体、石英管等部件进行不断清洗、抽真空、注入惰性气体等操作,以维持高纯度氛围。
尾气处理则主要是将炉内产生的废气处理成无害物质进行排放。
四、控制系统单晶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操作,以保障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系统是实现这些操作的关键。
它主要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传感器、操作界面等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单晶炉生产的大脑所在,通过精准的算法来控制炉内各个参数,并实时反馈数据给操作员进行分析和调整。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则负责将炉内参数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采集形式多样,常用的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
Z单晶的生产流程如图:
CZ单晶的生产流程
本项目单晶硅棒主要的生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加料:将多晶硅原料及掺杂放入石英坩埚内,并根据导电类型而进行掺杂。
2)熔化:加完多晶硅原料于石英坩埚内后,长晶炉必须关闭并抽成真空后充入高纯氩气使之维持一定压力范围内,然后打开石墨加热器电源,加热至熔化温度(1420℃)以上,将多晶硅原料熔化。
3)缩颈生长:当硅熔体的温度稳定之后,将籽晶慢慢浸入硅熔
体中。
由于籽晶与硅熔体场接触时的热应力,会使籽晶产生位错,这些位错必须利用缩颈生长使之消失掉。
缩颈生长是将籽晶快速向上提升,使长出的籽晶的直径缩小到一定大小(4-6mm)由于位错线与生长轴成一个交角,只要缩颈够长,位错便能长出晶体表面,产生零位错的晶体。
4)放肩生长:长完细颈之后,须降低温度与拉速,使得晶体的直径渐渐增大到所需的大小。
5)等径生长:长完细颈和肩部之后,借着拉速与温度的不断调整,可使晶棒直径维持在正负2mm之间,这段直径固定的部分即称为等径部分。
单晶硅片取自于等径部分。
6)尾部生长:在长完等径部分之后,如果立刻将晶棒与液面分开,那么效应力将使得晶棒出现位错与滑移线。
于是为了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必须将晶棒的直径慢慢缩小,直到成一尖点而与液面分开。
这一过程称之为尾部生长。
7)开炉取料:长完的晶棒被升至上炉室冷却一段时间后取出,即完成一次生长周期。
8)晶体测试。
9)检验包装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