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3岁涂色
- 格式:doc
- 大小:561.00 KB
- 文档页数:9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一、涂鸦期(1.5~3.5岁)幼儿在1岁半左右便开始拿笔信手涂鸦或者乱涂乱画,两岁前的幼儿基本处于无控制的涂鸦阶段;到了两岁左右,幼儿能有目的地控制笔的方向,从而过渡到有控制涂鸦阶段;之后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发展到命名涂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1.无控制的涂鸦最初由于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比较差,动作还不精确不协调,因此幼儿在用画笔画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线条的方向.此时画出的线条不分化,横线、竖线、斜线、弧线、锯齿线、螺旋线参杂在一起。
从他们的涂鸦作品中,很难看到线条的起始点。
为此成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在纸上重复地画那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而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手臂运动和视觉效果带来的快感,如图1所示。
图12.有控制的涂鸦大约2岁左右,幼儿发现自己的手、眼能协调配合,对手有所控制了,知道用同样的动作可以画出同样的线条,在涂鸦活动中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
“一旦儿童开始反复他的动作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儿童已经发现了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1。
在此阶段,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肌肉运动和笔迹之间的关联,且手眼之间能够配合,手腕的灵活性增强,能够画出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及圆性的各种线条,并能将涂鸦控制在纸张以内,如图2所示。
1摘自:【美】罗恩菲尔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书88页。
图23.命名涂鸦幼儿在不断的涂鸦过程中逐渐将图形和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的图形和线条起名字,自言自语地开始对着画讲故事。
如图3所示,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画的东西很像妈妈在绕毛线团,于是当你问她画的是什么时,她会图3自豪地说:“这是妈妈在绕毛线团!”。
成人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如果离开了幼儿的语言解释,一般是无法辨认其代表的意思。
1.1-2岁幼儿:-培养幼儿听觉和视觉的观察能力,提高对颜色、形状、线条等的辨识能力;-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基本的颜色;-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简单的描绘、涂色和拓印等活动;-培养幼儿对不同材料(如纸张、颜料、彩笔等)的认知,探索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2-3岁幼儿:-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观察物体的特征和变化,并进行简单的描绘;-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帮助他们通过绘画、涂鸦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引导幼儿进行手指绘画、拓印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空间判断能力,通过进行剪纸、拼贴等活动让幼儿掌握简单的造型能力。
3.3-4岁幼儿:-培养幼儿观察细节和表达细腻感情的能力,引导他们绘画具体的事物或情景;-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创意表达,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艺术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对颜色、形状、线条等的情感认知,培养他们细致入微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通过涂鸦、粘贴等活动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剪纸、造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和创造力。
4.4-5岁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作,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想法;-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感性与理性的思维创作;-培养幼儿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认知,如绘画、雕塑、拼贴等;-引导幼儿进行绘画、雕塑、拼贴等综合性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引导他们欣赏他人的作品,并提供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通过实施以上发展目标,幼儿园美术区可以帮助幼儿在艺术领域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同时,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幼儿园花涂色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常见的花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利用涂色这个儿童时期最爱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能够在教育游戏中感知到母爱和家庭的温暖。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花为主题的涂色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认识很多花卉的花名、颜色和样子,学习到更多有关大自然和生命的知识,重要的是,在涂色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发现美的能力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
教学方式1.首先,由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花卉(例如玫瑰花、银杏叶、樱花等),并配以图片或真实植物,让幼儿观察并进行认知。
2.然后,将每个花卉的轮廓图、花瓣、枝叶等图形印好或手绘在幼儿的画纸上,让幼儿根据图像涂色完成。
3.在整个涂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旁边引导幼儿用指导语语言来描述花卉的特征,缓解孩子们感到的无聊或疲劳,并在不断引导中增加孩子的认知和表述能力。
4.最后,为了让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可以让孩子自己画出心目中的花朵,并在涂色完成后进行展示和互相学习。
教学性质本节课程主要是一节艺术课。
在涂色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同时也是一节生物学课,可以通过花卉相关知识介绍,启发孩子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适用年龄本课程适用于4岁及4岁以上的幼儿。
教学效果1.孩子们能够认识更多的花卉和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
2.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色彩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孩子们细心、耐心的品质。
3.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并增加他们与老师与同学间的互动、交流。
彩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可以适时放一些背景音乐。
如果学生涂色的过程中有些悠闲的音乐,会让孩子们放松下来,从而更好地享受艺术创作,更好地感知到母爱与家庭气氛的浓厚。
幼儿小班美术草莓涂色添画教案活动设计背景2-3岁的幼儿手的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学习握笔画画、扣扣子、解扣子、运用生活用品等较精细动作,小肌肉群动作逐渐发达,为今后的自理生活和使用工具打下基础。
根据的观察,大部分幼儿已能正确握水彩笔,喜欢在画纸上信手涂鸦,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添画西瓜的美术活动,在此活动中,旨在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添画圆点和曲线的能力。
活动目标1、巩固对红、绿、黑三种颜色的认识。
2、学习细致观察西瓜。
3、练习画黑点和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规范地添画波浪线。
活动准备1、西瓜一个。
2、与幼儿数量相等的原始画稿和黑色水彩笔。
3、教学辅助幻灯片。
活动过程开始环节:以手指游戏导入活动,做好上课准备,并和孩子一起说说孩子衣服的颜色,有意识地强调红、绿、黑三种颜色。
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形状、特征。
1、西瓜是什么颜色的?西瓜皮上有什么样的花纹?请幼儿观察实物和幻灯片。
2、把西瓜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颜色?里面还有什么?西瓜籽是什么颜色的?3、西瓜妈妈和西瓜宝宝去参加舞会,可她们身上都缺一些东西,看看她们都缺什么?是什么颜色的?老师帮一个西瓜妈妈和一个西瓜宝宝把缺少的东西添上去了,现在也请小朋友给西瓜妈妈和宝宝添上他们缺少的东西吧。
讲解化妆要求:先用黑色的水彩笔给西瓜宝宝点上黑籽,黑籽要小,轻轻点上一点,把笔转一转就可以了。
然后给西瓜妈妈系上黑色的波浪形的带子,不能画到西瓜妈妈身体以外的地方去了,波浪线画的时候要分开一些,线和线不能碰在一起。
幼儿练习用彩笔添画西瓜。
1、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原始画稿和彩笔。
2、再次强调要求,注意画面整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颜色的正确和范围。
结束环节:讲评幼儿作品,品尝西瓜,张贴作品。
设计系列联系画波浪线的美术活动课。
教学反思西瓜是幼儿熟悉的水果,出示西瓜并观察西瓜上缺少的部分,幼儿很容易做到,本活动正是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开展的,因此,幼儿很容易接受活动内容并乐在其中。
培养岁儿童的颜色认知能力的方法培养幼儿的颜色认知能力的方法颜色是生活中的基本元素,对于幼儿来说,正确理解和识别颜色是他们发展认知能力的重要一步。
通过培养幼儿的颜色认知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颜色认知能力。
一、通过游戏和玩具游戏和玩具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媒介,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丰富多样的玩具来帮助幼儿学习颜色。
以下是几种可以尝试的游戏和玩具:1. 颜色卡片配对游戏:准备一些颜色卡片,让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卡片进行配对。
这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颜色的记忆和识别能力。
2. 彩色积木:给幼儿提供一些不同颜色的积木,让他们通过搭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来认识和区分颜色。
3. 穿线玩具: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穿线玩具,教导幼儿在正确的位置穿线。
这可以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认知颜色。
通过这些游戏和玩具的使用,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颜色,并且提高他们的颜色认知能力。
二、利用日常生活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颜色的事物,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场景来帮助幼儿学习颜色。
1. 发现颜色: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
在花坛中,指导他们注意不同颜色的花朵;在公园里,让他们发现不同颜色的滑梯和游乐设备。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发现,幼儿可以加深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2. 彩色膳食:在饮食中引入各种颜色的食物,如红色的苹果、绿色的西兰花、黄色的香蕉等。
在给幼儿介绍食物时,强调食物的颜色,并鼓励幼儿尝试各种颜色的食物。
通过饮食中的色彩搭配,可以帮助幼儿联想和记忆不同的颜色。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方式,幼儿可以在生活中感知和记忆不同的颜色,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认知中。
三、绘画和手工制作绘画和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颜色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种适合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1. 涂色活动:给幼儿准备一些适合涂色的图片,如动物、水果等。
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颜色进行涂色,同时可以提问他们所使用的颜色是什么,并帮助他们巩固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内容艺术是孩子童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感情交流和社交能力。
下面就是《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的内容。
一、视觉艺术1.画画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能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绘画技能。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如画纸、颜料、彩色笔、油画棒等。
2.色彩认知孩子可以通过色彩认知游戏、涂色等活动了解颜色,认识植物、动物、水果的颜色,也可以学习调配颜色,发现色彩的美妙。
3.手工艺术手工艺术能够培养孩子的手工制作能力,如剪纸、折纸、压花、绘制贴图等,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培养孩子的细心和想象力。
二、音乐艺术1.唱歌和跳舞孩子可以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兴趣,也可以把这些活动当做一种游戏来玩,从而提高孩子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乐器演奏让孩子自己尝试演奏乐器,能够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有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3.音乐欣赏带着孩子去听一些适合他们的音乐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文化的魅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表演艺术1.角色扮演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角色扮演,如医生、老师、警察等,能够培养孩子的表演能力和想象力。
2.舞台表演孩子可以参加一些儿童剧、音乐剧等表演活动,让孩子体验舞台表演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四、文学艺术1.读书给孩子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故事书,以展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创作孩子可以自己创作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这种创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艺术领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孩子体验到多彩世界的美妙,也有助于孩子的认知、感受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家长要对艺术领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它反映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绘画特征,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有利于实施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幼儿在绘画上表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特征,那就是:涂鸦期、象征期和形象期。
严格来说,幼儿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是从形象期开始的,涂鸦期是一个萌芽时期,象征期是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三个阶段的特点。
幼儿的涂鸦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一种画线活动,而且涂鸦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也不代表任何事物。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生理方面讲,由于发育不完善和充分,这时的幼儿不能画出准确的线条和图形,因此形成涂鸦.涂鸦增强幼儿手的力量,锻炼了手的灵活准确性,为以后真正绘画打下基础。
从心里方面看幼儿涂鸦与他们的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不能脱离行动,因此他们画出的东西及不成形也不代表任何事物。
一般认为涂鸦线条可分为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杂乱线是幼儿最初画出的线条,杂乱线中很少有重复画出的线条,一次画出的线条中包含了多种线条参杂在一起,线条长短不一,也几不流畅,手的动作显得毫无把握。
单一线是幼儿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重复画出长短不一的倾斜线后螺旋线.表明幼儿对手有所控制。
所以外国有些作家吧这种线称作“控制线"。
圆形线是幼儿在图画中对自己的动作和结果逐渐加深了解,他们尝试并重复画出各种各样的园。
从作品中科看出幼儿了努力控制动作的方向、力度和幅度。
命名线是幼儿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发现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给他们起名字。
命名画与成熟的绘画有本质的区别:一时命名线先画线再想到联系,而真正的绘画一开始就有目的;二是命名画离开语言的解释就失去表现的意义。
其实涂鸦的实质是幼儿没有绘画的构思和目的,是他们感知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环境做出的新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及涂色特点的观察研究—以南开区第31幼儿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准考证号: 030215100869姓名:王晓睿专业:学前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完成日期: 2015年9月指导教师:赵放3-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及涂色特点的观察研究——以南开区第31幼儿园幼儿为研究对象摘要:众所周知,颜色对大脑以及人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幼儿的颜色偏好,对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建构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本研究利用观察法、文献法,以南开区第31幼儿园3-6岁幼儿为观察研究对象,对幼儿的颜色偏好及涂色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3-6岁的幼儿中,男性幼儿较偏爱的颜色的次序为:蓝色、绿色、红色、紫色、粉色、黄色和橙色、灰色、黑色、白色。
女性幼儿较偏爱的颜色次序为:红色、绿色、粉色和黄色、蓝色、紫色、橙色、棕色、灰色、黑色和白色。
很少有幼儿会喜欢像棕色、灰色、黑色、白色这种无明显色彩倾向的颜色。
大部分的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喜欢在涂色中涂对比强烈的颜色。
整体来看幼儿更喜爱纯度、明度高且色调偏暖的颜色,其中女性幼儿的使用的颜色整体比男孩子涂色的偏暖。
关键字:3-6岁幼儿颜色偏好性别颜色属性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showed gender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shapes in color- -- Taking Nankai District 31 kindergartens as the object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colo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brain and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color preferences,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vides effective reference. This study used observation method, literature method, thirty-first children aged 3-6 in Nankai District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color preference and col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3-6 year old children, the order of preference for male children is blue,green, red, purple, pink, yellow and orange, grey, black and white. The order of preference for female children is red, green, pink and yellow, blue, purple, orange, brown, grey, black and white. Few children will like the colors that are plain colors like brown, gray, black, and white.Male children and female children most of the love in colour painted in a contrasting color. The whole children prefer purity, high brightness and warm color tone, including the use of female children's overall color color warmer than boys.Key words:3-6 year old child Preference Color Sex Color Property目录一、问题的提出 (1)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一)颜色 (1)(二)偏好 (1)(三)儿童颜色偏好 (1)(四)颜色的种类 (2)(五)颜色的属性 (2)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2)(一)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的研究 (2)2.国内的研究 (2)(二)分析 (3)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3)(一)研究目的 (3)(二)研究意义 (4)1.理论意义 (4)2.实践意义 (4)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4)(一)研究内容 (4)(二)研究方法 (4)(三)研究过程 (5)六、研究结果与讨论 (6)(一)男孩女孩偏爱的颜色次序 (6)(二)大部分的幼儿喜欢在涂色中涂对比强烈的颜色,在此男女幼儿的性别差异较小 (7)(三)大部分幼儿喜欢明度纯度较高的暖色调,女孩比男孩在这方面更为明显 (7)七、研究结果的建议 (7)(一)利用幼儿对颜色的偏好及涂色中的特点,搭配幼儿园以及日常教育环境中的色彩 (7)(二)针对幼儿涂色的偏好来进行美术教学工作 (7)(三)应多进行美术鉴赏课程,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以及对美术配色学习 (7)参考文献 (9)一、问题的提出颜色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到色彩斑驳的世界,颜色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利用颜色来抒发感情、美化生活、控制情绪。
幼儿园幼儿游戏的分类和特点幼儿园幼儿游戏分类幼儿园幼儿游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年龄、认知能力和活动方式等。
以下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幼儿园幼儿游戏的分类。
一、年龄分类1. 2-3岁幼儿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主要就是对世界进行探索,比较单纯,因此适合进行以下几种游戏:穿珠子、搭积木、涂色、套形状、发现不同、认物品、认识色彩、简单的手工、模仿游戏等。
2. 3-4岁幼儿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渐渐地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在玩游戏时就可以进行一些发散性的游戏,如模仿游戏、自由创作、体验游戏、记忆游戏、角色扮演等。
3. 4-5岁幼儿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开始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并对各种事物有了更细腻的感觉,因此适合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游戏,如分类游戏、互动游戏、礼仪游戏、趣味游戏、创意游戏等。
二、认知分类1. 感官游戏感官游戏是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进行刺激和训练,这种游戏会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如听音乐、摸触摸板、品尝食物等。
2. 认知游戏认知游戏是指帮助幼儿认知世界的游戏,如密室逃脱、逻辑思维游戏等。
3. 操作游戏帮助幼儿锻炼手眼协调性的游戏,如穿珠子、涂色等。
三、活动方式分类1. 唱游类唱游类游戏会让孩子通过唱歌和跳舞来练习语言和动作。
2. 竞技类竞技类游戏是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增加身体协调能力和意识的游戏,如平衡球、翘板、跳绳等。
3. 模拟类模拟类游戏是让孩子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社会和生活的游戏,如快餐店、超市、医院、消防等。
幼儿园幼儿游戏特点1. 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在表达和发挥的手段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有自主学习的特点。
2. 游戏中教育不可或缺适当的幼儿游戏会帮助儿童逐步形成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等千万写大道的基本能力。
3. 既是娱乐,又是教学幼儿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并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