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使用说明(使用时删除):1、该表格主要用途包含不局限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针对对象为白领、学生、教师、律师、公务员、医生、工厂办公人员、单位行政人员等。
2、表格应当根据时机用途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该表格作为使用模板参考使用。
3、表格的行列、文字叙述、表头、表尾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合同条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双方权利义务作出的约《协议条款》是按《合同条件》的顺序拟定的,主要是为《合同条件》的修改、补充提供一个协议的格式。
双方针对工实际情况,把对《合同条件》的修改、补充和对某些条款不予采用的一致意见按《协议条款》的格式形成协议。
《合同条件》和《协议条款》是双方统一意愿的体现,成为合同文件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
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报告篇一: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1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方法1.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1.2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1.3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用捣棒人工捣实;1.4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1.4.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1b) 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1.4.2 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 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b) 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c) 每层插捣次数100mm试模不得少于12次,150mm试模不得少于25次;d) 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1.5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1.6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将试件擦试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外观。
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班级:08无机非02班实验地点: 材院225 实验日期:2011年6月11日实验目的 : ① 学习水泥胶砂强度的测试方法,以确定水泥强度等级;② 分析影响水泥胶砂强度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实验原理:抗折:材料的抗折强度一般采用简支梁法进行测定。
对于均质弹性体,将其试样放在两支点上,然后在两支点间的试样上施加集中载荷时,试样将变形或断裂。
由材料力学简支梁的受力分析可得抗折强度的计算公式:22f 2bh 3PL6bh 2L 2P W M R =∙== (1-1)式中R —抗折强度,MPa ;M —在破坏荷重P 处产生的最大弯矩;W —截面矩量,断面为矩形时W=bh 2/6;P —作用于试体的破坏荷重,kN ;L —抗折夹具两支承圆柱的中心距离,m ;b —试样宽度,m ;h —试样高度,m 。
在水泥胶砂试体抗折强度测试中,两支承圆柱的中心距离L=0.1m ;试样宽度b=0.04m ;试样高度h=0.04m 。
将这些值代人式(1-1)得34P .22bh3PLR 2f ===材料的抗折强度一般采用电动抗折试验机进行测定,其测力原理如图1-2,实物照片如图1-3。
在这种情况下,力矩M 与各量的关系为:M 1=PL l M 2=SL 2 M 3=SA M 4=QB 平衡状态时 M 1=M 2 即P=S·L 2/L 1 M 3=M 4即S=B·Q/A所以B AQL L P 12=抗压:检验抗压强度一般都采用轴心受压的形式。
按定义,其计算公式为:FP R C =(1-3)式中R —抗压强度,MPa ;F —受压面积,m 2;P —作用于试体的破坏荷重,kN 。
实验器材 胶砂搅拌机 振实台(ISO679-1989(E)) 试模(抗折)( 40×40×160mm) 试模(抗压)(100×100×100mm)播料器和金属刮平尺 电动抗折实验机 万能材料实验机实验步骤1试体成型①将试模擦净,四周模板与底板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
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报告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
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的步骤和方法。
2. 检测设备准备为了进行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混凝土试件:通常为标准尺寸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样本。
- 试验机:用于加载试件并测量其抗弯性能。
确保试验机能够提供准确的力和位移测量。
- 试验夹具:用于固定试件并施加加载力。
3. 混凝土试件制备首先,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备混凝土试件。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和水。
2. 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混凝土材料混合,并确保充分均匀。
3. 将混凝土倒入试模中,轻轻震实以消除空隙。
4. 在试模中放置标准化试件装置,以确保试件尺寸符合要求。
5. 在试模上覆盖保湿膜,并将其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4. 试件标记在混凝土试件制备完成后,需要对试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识别和跟踪。
可以使用永久性标记工具,在试件上标记以下信息: - 试件编号:用于识别每个试件。
- 制备日期:记录试件的制备日期。
- 混凝土配合比:记录试件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信息。
5. 试件养护制备完成后的混凝土试件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确保其正常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养护的步骤如下: 1. 在试件制备后,立即覆盖保湿膜以防止水分损失。
2. 将试件放置在恒温箱或湿度控制室中,以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3. 按照标准规范要求的养护期限进行充分的养护。
6. 试件检测在试件养护期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检测。
以下是具体的检测步骤: 1. 取出养护好的试件,并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2. 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的夹具上,并确保试件的质心与加载点对齐。
3. 开始加载试件,应用一个恒定的加载速率。
4. 在加载过程中,记录加载力和试件的挠度。
5. 当试件发生破坏时,记录下试件破坏时的加载力和挠度。
砼试件强度检验报告
一、引言
砼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是评价砼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试件强度检验旨在评估该批砼的力学性能和质量水平,为施工工程提供参考和保证。
二、试件制备
1. 试件类型:本次试件制备了10根直径为150mm、长度为300mm的圆柱形砼试件。
2.材料配比:采用水泥、砂子、骨料和适量的水按照工程配比进行搅拌制备。
3.模具制备:使用标准的六面体模具进行试件制备,确保试件尺寸准确。
4.浇筑过程:将配料混合均匀后,采用震动台进行浇筑,确保砼充分密实。
三、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试件强度检验。
2.试验类型:采用压力试验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3.试验环境: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
4.试验过程: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上,施加加载直到试件破坏,记录其破坏荷载。
四、试验结果
本次试件制备了10根试件,测得各试件的破坏荷载如下:
试件编号破坏荷载(N)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本次制备的砼试件符合C30的强度等级要求。
该批砼在压力下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适合用于构建高强度的建筑结构。
然而,由于试验数据较少,应注意该结论的局限性。
七、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在今后的砼试件强度检验中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试件数量,增加试验数据;
2.加强试件的制备过程,确保试件尺寸准确;
3.严格控制砼配料和浇筑过程,确保砼质量稳定;
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其他力学性能的评定,如抗折、抗拉等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评定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而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则是评价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本报告将对混凝土样品的抗折强度进行评定,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期评估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1.实验样品准备:选择一定比例的水泥、砂、石子和水,并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土样品。
2.实验设备:使用压力试验机、试验板和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实验。
3.实验方法: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法,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试验板上,然后施加一定的力,使其发生折断。
三、实验过程和数据采集1.实验过程:(1)将混凝土样品制备并铺设在试验板上。
(2)调整压力试验机的加载速度和加载方式。
(3)观察折断过程,收集发生折断的数据。
2.数据采集:利用压力试验机实测每一级的加载力值以及相应的变形值。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为了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进行评定,需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1.弯曲强度计算:根据弯曲理论,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弯曲强度=(3*最大加载力*横截面形心距)/(2*试样宽度*试样高度^2) 2.结果表格:最大加载力(N)变形值(mm)弯曲强度(MPa)10002.53.520004.36.130006.78.240008.99.6500012.111.2五、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1.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加载力的增加,混凝土的变形值增加。
2.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的弯曲强度逐渐增加。
最大加载力为5000N 时,混凝土的弯曲强度为11.2MPa。
3.通过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在标准范围之内,说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六、结论通过对混凝土样品的抗折强度进行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混凝土样品具有良好的抗折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该报告的实验设计与方法可供混凝土工程的评定与质量控制参考。
[2]《建筑材料实验》,XXX编著[3]XXX《混凝土力学性能评定方法》,2024年。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通过对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的研究,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度特性,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原理三、试验设备及材料1.试验设备:混凝土抗折试验机、测量仪器(压力计、位移计等);2. 试样:混凝土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500mm;四、试验方法步骤1.采集试样:按照标准要求,采集混凝土试样;2.试样制备:将试样放入模具中,并严格按标准要求振捣、养护;3.试验准备:试样养护期结束后,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试样表面并进行标记;4.开始试验:将试样放入试验机夹具中,并施加负载,进行施力过程的观察与数据记录;5.记录数据:同时采集试验机输出的载荷和试样上出现裂缝或破坏时的位移数据;6.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试样的抗折强度。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到混凝土试样的抗折强度如下:试样1:抗折强度为XXMPa;试样2:抗折强度为XXMPa;试样3:抗折强度为XXMPa;试样4:抗折强度为XXMPa;试样5:抗折强度为XXMPa。
六、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试样的抗折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试验数据的稳定性良好,试验结果可靠;3.混凝土抗折强度与试样的配合比、养护质量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七、试验总结通过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我们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索不同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抗折5.0Mpa(C40)路面砼配合比设计1.砼设计依据2.1《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JTG E42-20052.3《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JTG E30-20052.4《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砼说明本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C40)砼为路面碎石砼,。
该配合比主要用于路面连续配筋、收费广场等施工;施工中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机械振实成型。
是根据工程要求,构造形式和施工要求,并且本着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
3.砼设计要求3.1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设计抗压强度40Mpa.3.2坍落度70-90mm.4.原材料情况4.1水泥:采用湖南坪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方〞牌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2细集料:采用岳阳市湘阴河砂,细度模数M x=2.68,含泥量低,级配良好,有机质含量在允许范围内;4.3粗集料:桐梓坪碎石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质地坚硬;4.4水:施工用水。
5.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5.1确定配置强度:f c =f r /(1-1.04C v )+ts=5.0/(1-1.04*0.10)+1.36*0.50=6.26MPa ; f 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 =5.0 MPa; C v —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10;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 v =0.10;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 =5.0 MPa, 则s= f r*Cv=0.50 MPa5.2确定水胶比,粗集料使用碎石,查表得 αa =0.53,αb =0.20: W/B= = =0.495.3确定用水量要求砼坍落度:70-90mm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 查表选取用水量m w =205kg/m ³; 5.4确定水泥用量水泥m c = = =418kg/m 35.5确定砂率: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水胶比w/B =0.49查表取砂率s p =38% 5.6假定砼容重2450kg/m ³;解方程 m c +m w +m s +m g =2450αа•ƒb ƒcu ,0+αа•αb •ƒb0.53×42.548.2+0.53×0.20×42.5 m w W/B2050.49×100%=38%解联立方程得:砂m s =694kg/m ³,碎石m g =1133kg/m ³; M c :M s :M g :M w =418:694:1133:2056.调配与调试1.经试拌水胶比为 0.49时砼和易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报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样式:1.1 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材料,其抗折强度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方法需要采取破坏性试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对实际工程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钻芯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非破坏性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方法。
钻芯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取芯样,并利用芯样所承受的剪应力来间接评估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相较于传统的破坏性试验,钻芯法不仅具有不破坏性、高效率的特点,而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多次测量,对实际工程的损害更小。
本文旨在介绍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接下来的章节将首先阐述钻芯法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包括芯样的钻取过程和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然后,本文将详细讨论钻芯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如不破坏性、高效率和可重复性等。
同时,我们将探讨钻芯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不同结构形式的应用情况。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将进一步明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可行性,并展望其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旨在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更加准确、高效和经济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方法,推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发展和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并概括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背景和意义。
2. 正文:2.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原理和方法:详细介绍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原理,包括了测试设备、试验步骤和数据解析等内容。
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阐述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相较于其他方法的优势,例如无损、准确性高、样本不受破坏等,并说明了适用的具体场景和条件。
3. 结论:3.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可行性总结:总结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强调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混凝土及原材料试验检测报告范本一:正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混凝土及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混凝土样本进行实验室试验,可以了解其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检测方法和设备2.1 混凝土样本制备2.2 强度试验2.3 密度试验2.4 凝结时间试验2.5 硫酸盐含量试验2.6 水分含量试验2.7 粒径分析试验3. 试验结果和分析3.1 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3.2 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3.3 凝结时间试验结果及分析3.4 硫酸盐含量试验结果及分析3.5 水分含量试验结果及分析3.6 粒径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4.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本次混凝土样本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2 混凝土的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4.3 凝结时间满足工程需求。
4.4 硫酸盐含量低于标准限值。
4.5 水分含量符合要求。
4.6 粒径分布合理。
附件:1. 混凝土样本试验报告2. 设备照片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质量标准:国家对混凝土质量的相关要求。
2. 设计要求:施工设计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3. 密度: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4. 凝结时间:混凝土凝结成型所需的时间。
5. 硫酸盐含量:混凝土中硫酸盐的含量。
6. 水分含量:单位质量混凝土中的水分质量。
7. 粒径分析:对混凝土中颗粒粒径进行测定和分析。
范本二:正文:1. 简介本文档是混凝土及原材料试验检测的报告,旨在对混凝土样本进行检测,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指标,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检测方法和设备2.1 混凝土样本制备2.1.1 原材料准备2.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3 混凝土样本制备方法2.2 强度试验方法2.3 密度试验方法2.4 冻融循环试验方法2.5 硫酸盐含量试验方法2.6 抗渗性试验方法3. 试验结果和分析3.1 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3.1.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3.1.2 抗折强度试验结果3.1.3 抗拉强度试验结果3.2 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3.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及分析3.4 硫酸盐含量试验结果及分析3.5 抗渗性试验结果及分析4.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4.1 混凝土样本的强度满足要求。
M40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2、《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2009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二、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1、使用部位:护栏2、强度等级:M403、稠度:10~20mm4、强度标准差取值6.0Mpa5、试配强度:R配=40+9.00×0.645=45.8MPa三、使用材料1、水泥:广西华润P.O42.5R水泥,试验检测报告编号NGZQ4-ZTSJ0-SN-20110813主要检测指标2、砂子:梧州北流河中沙,试验检测编号NGZQ4-ZTSJ0-XGL-201108133、水:饮用水,试验检测编号CL2009-0419(SF)四、确定理论配合比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材料用量,取假定容重为2100kg/m3,计算W/C=0.46,按以下配合比进行选配试验。
M40砂浆配合比选配表经试拌调整,实测容重分别为:配合比A=2246 kg/m3、配合比B=2240 kg/m3、配合比C=2226 kg/m3,调整后的配合比见下表:M40砂浆配合比调整后选配表经28天抗压强度试验,确定编号A为理论配合比:水泥:砂:水=1:1.66:0.41 四、耐久性验证不受水流作用的地上部分及不致遭受冰冻作用,最冷月最低平均气温高于-5℃的地区,砂浆最大水灰比为0.70,实际水灰比为0.41,符合规范要求。
新建南广铁路混凝土/砂浆/水泥净浆配合比选定报告委托单位:中铁三局南广铁路NGZQ-4项目部报告编号:NGZQ4-ZTSJ0-SJ-20110924 工程名称:路基相关工程委托编号:NGZQ4-ZTSJ0-SJ-20110820 使用部位:护栏试验日期:2011.9.23试验: 复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章):。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检测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以评价其质量。
二、试验原理三、试验前准备1. 样品准备:按照规定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浇筑水泥混凝土试块,试块的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试验机的准备:校准试验机(力值范围为0-500kN)并进行合理划分刻度。
3.试验环境的准备: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2℃。
四、试验步骤1.试块检查与编号:检查试块表面是否有明显缺陷,如裂纹、破损等;然后对试块进行编号,记录试验编号、试块编号等信息。
2.试块的保养:试块在拆模后需放置在温度为20±2℃的水中养护,时间为7天。
3.试验机的准备:将试验机调零,并调节试验机的速度和力值范围。
4.试块的安装:将试块平放于试验机的下模板上,调整试块的位置使其居中。
5.开始试验:启动试验机,以相应的速度施加荷载,直到试块断裂。
6.记录结论:记录试块断裂时的荷载值,并计算出抗折强度。
五、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的抗折强度值可据此进行质量评判,若达到标准规定的抗折强度要求,则合格,否则不合格。
六、注意事项1.试块的编号务必清晰准确,以免试验数据混乱。
2.试块的保养期间须避免任何外力的影响,以确保试块养护质量。
3.在试块安装时需保持试块平稳,避免移位。
4.试验过程中荷载施加速度需均匀稳定,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七、试验结果经过试验测试,本次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得到如下结果:试块编号抗折强度(MPa)135.7236.2336.4平均值36.1八、结论与建议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达到或超过了要求的标准,可以认为该水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可以考虑增加水泥的用量、优化配合比等方法。
此外,在实际施工中,还需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工艺,以保证质量。
以上为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检测报告,报告长度为1200字以上。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19
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试验委托人:
工程名称:部位:
设计强度等级(MPa):拟配强度等级(MPa):坍落度(㎝):
水泥品种及等级:厂别:出厂日期:试验编号:
砂产地及品种:细度模数:含泥量:% 试验编号:
卵(碎)石产地及品种:最大粒径(㎝):含泥量:% 试验编号:
掺合料名称:厂别:占水泥用量的:% 外加剂名称:厂别:占水泥用量的:% 其他材料:
施工配合比:水灰比:砂率:%
制模日期:要求龄期:要求试验日期:
试块收到日期:试块养护条件:试块制作人:
技术负责人:审核:计算:试验:
报告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