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6.10 KB
- 文档页数:2
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国际标准】一、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黑体字)作为标识。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
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责任说明。
各类参考文献的标识符号是: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各种未定义的文献[Z]。
各类参考文献的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译著请标明原作者国别)[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6-79.[2]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334.[3]陆凯阳.当代中国县级政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兼以湖北英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25.2.期刊文章(译著请标明原作者国别)[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李醒民.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J].学术界,2000,(1).[2](美)阿林扬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53-55.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詹成付.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和未来的基本走向[A].张明亮.村民自治论丛[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2]冯友兰.新知言[A].三松堂全集,第5卷[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23-125.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杨玉圣.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N].中华读书报,1996-10-09(2).5.古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卷数(或篇名)[1]孙承泽.春明梦余录[M].卷5.[2][7]孟子[M].滕文公上;尽心下.6.外文书籍、期刊A、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Babbie 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M].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97-99.B、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地)年卷(期)起止页码[2]McCall A. Copyright and Trademark Enforcement in China[J].Transnational Law,1996,(9).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CD]. http://www.Cajcd. /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各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是: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何晓明.降落民间——21世纪中国历史学走向管窥[Z]. “第十一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武汉: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2000.8.二、注释格式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一、参考文献是作者写文章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文章,务请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用处以上角标方式—一注明;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则用同一序号标示,并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明页码。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请在文后按以下示例编排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互联网信息: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论文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研究报告为R,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字典为Z。
若有外文文献,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名及期刊名请用斜体字。
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日期。
1. 专著:[序号] 主要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 期刊文章:连续出版物: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周天勇.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学研究,2000.(6):3-5.3. 论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李晓文.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编辑社会角色地位的再思考[A].张全福.学报编辑论丛(第9集)[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11.—14.4. 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互联网信息:[序号]姓名. 文献题名.[EB/OL].网页贾根良.经济学范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EB/OL]./content /2004-11/30/content_140821.htm6.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1]、[2])表示。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1.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正文中应以相对应次序并加方括号排在右上角。
2.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3.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4.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责任说明。
(2)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C N J D R S P5.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如“文件”建议采用单字母“Z”。
6.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7.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并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要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一、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⑴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⑵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⑶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⑷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⑸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二、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⑴ 主要责任者。
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
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
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⑵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
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⑶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
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
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
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16(9):30-34.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3)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4)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5)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6)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范例:[15]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论文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与注意事项一、引言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对已有研究的引用和扩展,为读者提供了查证真实性和追溯重要资料的途径。
论文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和注意事项对于维护学术道德、确保学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参考文献编写规范1. 文献类别和格式根据文献的性质和类型,参考文献可分为图书、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告、专利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文献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图书的格式一般为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文章的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文献著录要素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素包括作者、题目、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
对于期刊文章,需要额外加上期刊名、卷和期数以及起止页码。
每个要素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并采用英文句点作为结束符号。
3. 英文文献的处理对于英文文献,作者姓名一般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各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若姓氏有缩写,则姓缩写后面加英文句点。
文章标题要用斜体字,期刊名、书名和出版地等信息按英文惯例呈现。
4. 中文文献的处理对于中文文献,作者姓名一般采用名在前、姓在后的顺序,各姓名之间用顿号隔开。
文章标题和书名要用中文书名号“《》”包括,期刊名以及出版地等信息按中文惯例呈现。
5. 出版物标识码在某些类型的参考文献中,需要提供出版物的标识码,如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这些标识码需按照规定格式给出,并用括号括起来。
三、参考文献编写注意事项1. 准确引用编写参考文献时,应准确引用原文中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和拼写、标题的完整性、出版地和出版者的准确信息等。
避免对原文进行主观删减或修改。
2. 及时更新参考文献的选择应尽可能选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领域,要保持对最新研究的关注,不使用过时的文献。
3. 参考文献来源可靠在编写参考文献时,应对文献的来源进行审查,只使用可靠的学术期刊、权威出版社以及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会议论文等。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及字体要求这里的参考文献,是指在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时阅读并直接引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
在填写主要参考文献时,总数不少于10篇,其中最少要有外文文献2篇以上。
开题报告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则如下:第一、参考文献类别:[M]代表专著;[C]代表论文集;[N]代表报刊;[J]代表期刊;研究报告为[R],[D]代表学位论文;[A]代表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章;[Z]代表其他,[P]代表专利。
第二、参考文献排列格式:著作图书类——[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页码.[1] 李军, 郭耀煌. 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9:1-134.[2]Freud, Sigmund. Three Case Histories[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3: 20-40.[序号]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20-40.学术刊物类——[序号]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页码.[2] 郭耀煌,谢秉磊.一类随机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策略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19, 17(4): 114-115.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EB/OL].发表或更新/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3] Ingalls R G., Gynthia K C. The Compaq Supply Chain Analysis Tool [EB/OL]. (1999-05-08)[2019-03-03]. 174.pdf .补充: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⑦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字体要求:1、封面: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加粗小二2、开题报告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3、参考文献格式: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小四Note:参考文献要求: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
文献引用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在学术写作过程中,引用文献和准确地列出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让读者能够追踪并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文献引用的常见格式和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
一、文献引用的常见格式1. 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对原文的完整复制,需要在引用的部分前后加上双引号,同时注明出处,如下所示:“引用的具体内容” (作者, 出版年, 页码)。
2. 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对原文的概括或解释,并不直接复制原文的内容。
在引用的地方标注出处信息,但不需要加上双引号,如下所示:作者 (出版年) 指出了…3. 引用固定概念或理论对于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固定概念或理论,不需要注明具体的出处,但需要在全文的适当位置对该概念或理论进行解释或引用,以确保读者理解。
二、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1. 学术期刊文章格式:作者. (出版年).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例:Smith, J. D. (2019).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10(2), 45-56.2. 会议论文集格式:作者. (出版年). 论文标题. 会议名称, 论文编号, 页码范围.例:Johnson, R. M. (2020). The future of renewable energ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1234, 78-89.3. 书籍和书籍章节格式:作者. (出版年). 书名(第X版). 出版地:出版社.例:Anderson, S. M. (2018).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2nd ed.). New York, NY: Springer.4. 网络资源格式:作者. (发布年). 文章标题. 网站名称. 网址(如果有).例:Brown, A. M. (2017). The importance of sleep for healt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https:///importance-sleep-health 请注意,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文献类型的引用格式,不同领域和学科可能会有不同的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在进行学术写作时,参考文献的规范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可以避免抄袭的问题,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下面是参考文献的规范使用的一些要点。
1. 了解引用格式:不同学科和学术期刊往往有不同的引用格式要求,如APA、MLA、Chicago等。
在撰写论文之前,需要明确并了解所采用的引用格式,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引用。
2. 详细记录文献信息:在使用参考文献时,应该详细记录文献的信息,包括作者、标题、出版年份、期刊或书籍名称、卷号、页码等。
这样可以确保在引用文献时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3. 使用引文标注:在文章中引用文献时,应该使用引文标注的方式标明引用的来源。
具体的标注方式根据不同的引用格式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作者的姓氏和出版年份,有时也需要添加页码或章节信息。
4. 使用引文列表:在文章的末尾或结尾处,应该列出所有使用过的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
参考文献列表应按照引用格式的要求进行排序和排版,每个引用条目应包括作者、标题、出版年份、期刊或书籍名称等信息。
5. 避免抄袭:在引用他人的观点、研究结果或文字时,应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确保正确引用并标明出处,以避免抄袭的问题。
引用他人的工作时,可以使用引号将原文段落引用过来,并注明引文标注。
6. 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新的研究结果或相关文献出版。
为了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最新性,应该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并将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到文章中。
总之,规范使用参考文献是学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可以提高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可信度,并避免抄袭的问题。
在撰写论文之前,应该明确并了解所采用的引用格式,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引用。
同时,在标注引文和列出参考文献时应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确保保持文章的准确性和最新性。
毕业论文文献参考文献编写规范与修订建议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和修订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从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和修订建议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文献参考文献编写规范1. 文献来源:文献参考文献应当来自于正规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专著等权威出版物,避免引用网络上的非学术性来源。
2. 文献格式:在撰写文献参考文献时,应当按照规范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包括作者、题目、出版时间、出版地点等信息,不同类型的文献应当采用相应的引用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
3. 引用标注: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当准确标注文献的来源,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等信息,确保读者可以追溯到原始文献。
4. 文献排版:文献参考文献应当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同时注意文献之间的格式一致性,确保整体美观。
5. 准确性:在编写文献参考文献时,应当确保引用的文献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引用或信息缺失的情况。
二、文献参考文献修订建议1. 定期更新: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当定期更新文献参考文献,确保引用的文献信息是最新的,避免引用过时的文献。
2. 校对核对:在论文最终定稿前,应当对文献参考文献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引用或信息缺失的情况。
3. 修订更新: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如有新的文献需要引用或原有文献信息有变动,应当及时对文献参考文献进行修订更新,确保文献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合理调整:在文献参考文献中,如有重复引用或引用信息不够完整的情况,应当进行合理调整和修订,确保文献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5. 专业指导: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如对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写规范和修订建议有疑问,应当及时向导师或相关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指导,确保文献参考文献的质量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对文献参考文献编写规范和修订建议的讨论,相信可以帮助毕业论文作者更好地撰写和完善文献参考文献,提升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在学术写作中,准确引用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引用规范不仅能够提供给读者相关文献的来源信息,还能够避免抄袭和知识产权问题。
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引用的常见规范,以帮助读者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一、学术写作中的参考文献引用方式在学术写作中,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方式有两种:脚注和引用列表。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式的具体要求。
1. 脚注脚注是在文中插入一个小标记,标明参考文献的具体信息,例如作者、标题、出版日期等。
脚注通常以数字编号的形式出现在文中相应引用的位置。
脚注的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书籍引用:作者姓名,书名(书名斜体),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例如:[1] Philip Kotler and Gary Armstrong,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2016), 25.(2)期刊文章引用: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名(期刊名斜体),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例如:[2] John Do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logy 31(4): 100-110.(3)网页引用:作者姓名(如果有),标题,网页地址,访问日期。
例如:[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VID-19 Situation Reports,"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situation-reports/,访问日期:2022年5月20日。
2. 引用列表引用列表是将所有参考文献按照特定格式列于文章末尾。
引用文献的排列顺序可以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也可以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与引用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标注和引用格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讨论参考文献的标注和引用格式规范,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引用格式规范1. 书籍引用在引用书籍时,需要提供作者的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一般情况下,书名应该斜体或者加引号。
例如:- 单一作者: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多个作者: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2. 期刊文章引用在引用期刊文章时,需要提供作者的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例如:- 单一作者: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出版年份- 多个作者: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出版年份3. 网络资源引用在引用网络资源时,需要提供作者的姓名(如果有)、文章题目(如果有)、网站名称、网址和访问日期等信息。
例如:- 单一作者:作者姓名(如果有),“文章题目(如果有)”,网站名称,网址(访问日期)- 多个作者: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如果有),“文章题目(如果有)”,网站名称,网址(访问日期)二、标注格式规范1. 脚注标注脚注是一种常见的标注方式,它可以在论文的每一页底部或者每个章节的末尾提供详细的引用信息。
脚注可以用数字、字母或者其他符号进行标记。
例如:- 书籍引用:^1- 期刊文章引用:^2- 网络资源引用:^32. 作者-日期标注作者-日期标注是另一种常见的标注方式,它可以在正文中的引用处提供简要的引用信息,并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提供详细的引用信息。
例如:- 书籍引用:(作者姓名,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引用:(作者姓名,出版年份)- 网络资源引用:(作者姓名(如果有),出版年份)三、一些实用的建议1. 使用标准的引用格式在撰写论文时,应该使用标准的引用格式,例如APA、MLA或者Chicago等。
GB/T 7714-2005参考文献规范一、要求:(一)不能公开的部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尽量引用近年发表的处于前沿研究、水平较高与文章内容联系密切的文献,剔除那些发表时间较久、水平偏低、与文章内容联系欠密切的文献。
(二)文献的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若多于3名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各姓名间加“,”间隔;个人著者,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用全名。
若是英文的,则全用大写字母,名字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
二字姓名时之间不用空格。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姓名、州名、国名等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按国际公认的方法缩写。
(三)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原有的形式,但卷期号、页号、出版年、版次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外文书的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四)无出版地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地不祥”,外文文献著录“S.l.”;无出版社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社不祥”,外文文献著录“s.n.”,并置于方括号内。
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取的联机电子文献无出版地,可以省略。
示例:[出版地不详]:三户图书刊行社,1990[S.l.]: MacMillan, 1975(五)文献序号标在引用处,加[]标于右上角,序号以在文中出现先后为序;⒈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李刚[8,15]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⒉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示例:“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二、标志代码:1.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N ;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 ;标准S ;专利P;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磁带(magnetic tape )MT ;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三、常用著录格式:正体:必备项目;斜体:任选项目;小号字体:根据实际情况,若有,则注明(一)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1.普通图书[1]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2]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4] 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6] 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65(清同治四年).[7] PIGGOT T M. The cataloguer’s way through AACR2: from document receipt to document retrieval [M].London: The Library Association, 1990.[8] O’BRIEN J A.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 [M]. 7th ed. Burr Ridge, Ⅲ:Irwin, 1994.[9] ROOD H J.Logic and structured design for computer programmers [M]. 3rd ed. [S.l.]: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1.2.论文集、会议录[1]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 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3] 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4] GANZHA V G, MAYR E W, VOROZHTSOV 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CASC2000: proceedings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ong, Samarkand, October 5-9,2000[C].Berlin: Springer, c2000.3.科技报告[1] 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91-[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Group[R]. Geneva: WHO,1970.4.学位论文[1]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3] 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1965.5.专利文献[1]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2[P].1993-04-14.6.标准[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二)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GB/T 7714 -2005[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示例:[1]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2] 陈晋镳,张惠民,朱士兴,等.蓟县震旦亚界研究[M]//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震旦亚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6-114.[3] 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4]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M]//SODEMAN W A,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1974:745-772.[5]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6] CRAIG BECKER, JOAQUIN SALAS, KENTARO TOKUSEI, et al. Reliable navigation using landmarks [C]//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Nagoya , Japan:the IEEE Inc , 1995:401-406.[7]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8] 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学术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不仅体现了学者的学术诚信,也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致敬。
因此,学术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引用格式、引用内容和引用顺序三个方面来探讨学术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规范。
一、引用格式学术论文中最常用的引用格式有APA、MLA和Chicago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出版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引用格式要求,因此,撰写学术论文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
在引用格式中,主要包括作者、文献题目、出版日期、出版地点和出版社等信息。
在引用格式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一致性,避免出现格式混乱的情况。
二、引用内容在学术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引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引用内容应包括作者的姓名、文献题目、出版日期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应注明引用页码或章节号等具体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找到引用部分。
此外,对于引用内容的选择也要慎重考虑,应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避免引用与研究无关的文献,以保证引用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引用顺序在学术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顺序有两种常见方式:顺序编码制和脚注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给参考文献编号,并在文中用相应的编号标注引用部分。
脚注编码制是指在文中引用时,在相应的引用部分下方用脚注的形式给出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在选择引用顺序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学科特点进行选择,以保证引用的清晰和便于读者查找。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学术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用的文献应尽量选择近期的研究成果,以保证引用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其次,引用文献时应注明文献类型,如书籍、期刊、会议论文等,以便读者了解引用文献的来源和性质。
再次,对于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引用时,应按照出版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以保证引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最后,对于引用文献中的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应进行明确区分,并在引用部分加以标注,以避免抄袭和侵权的问题。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 GB7714-87 规定。
参考文献有:书或专著、期刊、学位论文集、专利等几类,应按文献号、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和出版日期(期刊则按刊物名称、卷、期)等顺序书写。
应特别注意书写顺序和标点符号,写法应规范。
可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标注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列写,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用方括号括起,如[1]、[2]等,文中的序码格式为上标。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 —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文献类型的,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或注释格式一律置于文末。
格式为:(1)专著示例:[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5-2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5-26.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2)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5-26.[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5.(3)报纸文章示例:[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4)期刊文章示例:[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5-26. (5)学位论文示例:[序号]作者.篇名[D].地点:单位名称,年份. 起止页码.[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25-26(6)报告示例:[序号]作者.篇名[R].地点:单位名称,年份. 起止页码,[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25-26(7)标准示例:[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发布年标准名称[S].[1]16 GB 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8)专利示例:[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1]戴维国际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锅炉铸铁换热器中间炉片. 中国专利,97050667. 1998-01-17(9)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示例:[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在论文写作中,准确、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引用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引用的规范并提供具体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一、引用文献的基本要求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遵守以下基本要求:1. 准确性:确保引用的文献信息正确无误。
2. 完整性:引用的文献信息应包括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出版年份、出版地点和出版社等。
3. 格式一致性:引用的文献格式应统一,符合学术规范。
二、引用文献的常用格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采用不同的引用格式。
下面列出常见的文献类型及其引用格式:1. 图书:姓名, 文献题目, 出版地点, 出版社, 出版年份.示例:张三, "论文写作指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2. 期刊文章:姓名,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 年份, 卷号(期号), 文章页码.示例:李四, "文献引用规范研究", 《科技论文与发展》, 2021, 20(2), 45-56.3. 网络文献:文献题目或网页标题, 关联日期, 网站名称或URL.示例:五六, "如何合理引用参考文献", 2022-03-01, 知网学术.4. 会议论文:姓名, "论文题目",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 会议页码.示例:王五, "文献引用规范的实践与研究", 第十届科技论坛, 北京, 2021-09-15, 112-120.5. 学位论文:姓名,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学位授予年份.示例:赵六, "文献引用规范对论文质量的影响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2023.三、引用文献的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具体引用示例:1. 引用图书的示例:引用一本书的整体内容:某作家指出,"文献引用规范是提高学术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张三, 2022)。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引用与注释规范在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注释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引用和注释参考文献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相关研究的尊重,还能够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引用和注释的规范。
一、参考文献引用规范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引用:1. 直接引用: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或文字时,应用引号将其括起来,并注明出处。
例如:“XXX”(作者,年份,页码)。
2. 间接引用:当你想引用某个观点,但不知道具体的原始出处时,可以使用间接引用。
例如:“XXX”(作者,年份,见引用的作者,年份,页码)。
3. 同一作者多篇文献:当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献被引用时,应按照年份的先后顺序进行标注,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
例如:“XXX”(作者,年份a,页码)。
4. 多位作者:当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作者时,可以使用以下格式进行引用。
“XXX”(作者1和作者2,年份,页码)或“XXX”(作者1等,年份,页码)。
5. 多篇文献同时引用:当需要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例如:“XXX”(作者1,年份,页码;作者2,年份,页码)。
二、参考文献注释规范除了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之外,还需要在文章最后提供完整的参考文献列表,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注释。
以下是常见的参考文献注释规范:1. 期刊文章: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2. 会议论文:作者,年份,论文标题,会议名称,会议地点,页码。
3. 学位论文:作者,年份,论文标题,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地点,页码。
4. 书籍:作者,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商。
5. 网络资源:作者,年份,文章标题,网站名称,网址。
注:在参考文献注释中,作者的姓名一般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所有作者的姓名需要列出,若作者过多,可以使用“等”表示;注释中各个信息之间一般使用逗号进行分隔。
参考文献规范
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排列,在引用处标文献序号,加[ ]标于右上角。
2. 对于中文期刊文献,应同时附加相应的英文文献(其中的作者姓名用全拼),但不加序号。
3. 英文文献题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名词除外),刊名(刊名用全称)和论文集名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4. 中外作者名字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外国作者名的缩写点不要)。
文献的作者3位以内全部列出,各姓名间加“,”间隔,若多于3位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
请根据以上要求修改参考文献,着重核实红色粗字标出的要求部分.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析出文献-A;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Z。
具体书写格式如下:
引用期刊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 析出文献题名[J]. 期刊名: 其它题名信息, 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1] 张旭,张通和,易钟珍,等.采用磁过滤MEVVA源制备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8(4):478-481.
引用专著文献格式:
[序号] 编(著)者名. 专著名[M]. 译者名, 译. 版次(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 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1:15-20.
[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名. 析出文献题名[M]// 专著编(著)者名. 专著题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引用论文集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 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 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5] Desmedt Y, Frankel Y. Shared gene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and signature [C]// Advances in Cryptology Crypto 91.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998: 457-469.
引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 题名[D].作者单位所在城市:作者单位(包括学校院系),授予年.
[6]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引用报告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文献题名[R].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7]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引用专利文献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名.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
[8]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引用电子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9]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4].
/pub/wml.txt/980810-2.html.
[10]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引用报纸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名. 析出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1] 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引用国际、国家标准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2]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引用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