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船舶舱室结构防火与材料S3
- 格式:ppt
- 大小:12.17 MB
- 文档页数:75
浅谈船舶内装与防火构造摘要:作为船舶使用与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船舶内装与防火构造的建造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同时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本文针对船舶内装、防火构造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对船舶建造的整体影响,并论述如何更好进行船舶内装和防火构造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船舶内装;板耐火分隔;结构设计;性能;引言船舶内装设计是船舶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空间与人的关系的设计,在兼顾船员或乘客居住体验的同时,也承担着消除影响船舶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防火的重任。
1.我国船舶内装工程的现状船舶内装防火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内装材料选材、防火门窗、甲板辅料、防火舱室板、防火隔热绝缘布置、逃生路线设计等等。
船舶内装的设计与施工工作量较大、工作面广、施工周期长,交叉作业多同时也影响到船舶的驾乘的舒适性。
而我国船舶制造单位和设计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对此重视不够.致使高端船舶的设计、选料、施工等较难达到船东要求。
船舶结构防火是借助钢材或其他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材料,根据不同船型和可预见的火灾类型将船体分隔成一个个单独的空间,这样的结构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烟尘以及火势进行隔离,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舱室,尽快扑灭火灾,尽可能降低火灾损失。
初始火灾主要依靠对流热蔓延,随着火灾的发展,温度会上升,热量通过热辐射传递,传递速度十分迅速。
如果舱壁有开口或绝缘不良,火就会蔓延到其他舱室,增大船只、货物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些因素在船舶结构的防火设计中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在结构舱壁上放置耐热材料,在甲板上涂敷耐热涂层,同时将每个区域的门、窗和穿孔及位置分开。
当发生火灾时,耐热材料可以控制火灾区域内的火势,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地方,提供宝贵的逃生和灭火时间。
2防火区域的划分和耐火分隔的检查货船上的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按照其所在的位置及其用途,用不同结构和隔热的舱壁及甲板将处所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利用ⅠC法、ⅡC法或ⅢC法中的任何一种保护方法对分隔区域进行防火保护,以防止火灾蔓延。
船舶结构防火的检查范文一、船舶结构防火的重要性船舶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特殊的工作环境。
火灾是船舶上最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将对船舶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确保船舶结构的防火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船舶结构防火的相关检查事项,旨在提高船舶防火安全性,保护人员和船舶免受火灾的危害。
二、船舶结构防火检查事项1. 船舶结构材料首先,要检查船舶的结构材料。
船舶结构应使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火板、防火涂料等。
检查材料的防火等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船舶隔热材料船舶的隔热材料也需要进行检查。
隔热材料是防止火灾蔓延的关键因素之一。
确保隔热材料的选择合适,并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
检查材料的状况,如是否老化、损坏或者存在缺陷。
3. 船舶电气设备船舶上的电气设备也是火灾的潜在源头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
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有漏电、短路等现象。
确保船舶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4. 船舶防火门船舶上的防火门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设施之一。
检查防火门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检查防火门的密封性能,确保其能够有效隔离火灾的传播。
5.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船舶上的火灾报警系统是保护人员和船舶安全的重要设备。
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其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火灾的发生。
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覆盖到达各个区域。
6. 船舶逃生通道船舶上的逃生通道是在火灾发生时安全撤离的保障。
检查逃生通道的布局是否合理,通道的宽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确保通道的开启状态良好,能够随时使用。
7. 船舶灭火设备船舶上的灭火设备是火灾发生时扑灭火源的关键设备。
检查灭火设备的种类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合理。
检查灭火设备的使用状态,如是否过期或损坏。
8. 消防设备维护最后,定期检查船舶上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栓等。
确保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得到落实。
检查消防设备的操作性能,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
船舶防火隔热材料研究动向火灾正成为当今世界频发性灾害之一,近年来连续发生船舶火灾事故,船舶防火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船舶舱室的内装材料以不燃材料取代可燃材料已成趋势,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相关修正案中对于船舶不燃性材料有明确的规定Ill。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HSC 规则)已于1996年1月1日生效。
规范和规则对保证海上人命安全、防止船舶海难,从预防、抑制和逃生三方面提出要求。
各种船舶防火隔热材料应具备质轻、防火、隔热、隔音、美观等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量采用各种防火材料组成耐火分隔,以加强船舶结构的防火能力。
因此寻找一种耐火度高且无毒无害的防火材料即绿色防火隔热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色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保证人类通向安全和健康的必由之路,是2l世纪的伟大工程之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的船舶防火材料(耐火分隔)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的,主要是仿照国际上流行的耐火分隔系统,大体上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
有机类包括黑软木板、聚氨酯泡沫板、黄软木板等;无机类包括石棉泡沫板、玻璃棉保温板和陶瓷纤维等。
目前我国船舶舱室和甲板防火主要采用的是喷涂型陶瓷棉、岩棉、玻璃棉、硅酸铝纤维等材料,使用厚度大,加重了舰船的重量,减小了舱室的空间。
国内生产无机防火隔热材料的厂家比较多,已经用于船舶上的防火材料主要有Ps-2矿物棉板、防潮超细玻璃棉毡、双面铝塑复合岩棉板、不锈钢复合岩棉板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等,但只有摩根热陶瓷有限公司声称他们的产品是绿色环保。
国内能够生产这样绿色环保的防火隔热材料不多,而国外已有多种近似绿色的耐火纤维产品投放市场。
例如Therrnal Ceramics公司主要产品有SUPERWOOL 607 MAX BLANKET、Firemaster MarineLite等;Unifrax公司主要产品有Insulfrax、Fiberfrax等。
一、防火结构的重要性;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舶,与在岸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一样,没有太强的自救力量,一旦某一个船员舱室失火,如果没有防火结构来支撑分隔,一间房间能引燃另一房间,一层甲板能引燃另一层甲板,火场势必迅速扩大,因此,充分认识船舶结构防火非常重要,而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二章也浓篇重彩对船舶构造的防火要求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船舶结构防火—简单的讲就是,在建造设计船舶的部分结构时,其构造材料要用不燃烧的木头,不传热的钢板来制造。
船舶防火结构原理简介:船舶结构防火的耐火分隔是按照舱室失火危险程度的高低,根据公约和规范的规定而划分了不同防火等级区域,所建立起各种等级的耐火分隔,例如:机舱间A类机器处所是失火危险性大的处所,其机舱围蔽交界的大部被规定为A-60级分隔,而主竖区之内的船员居住处所也因具有失火危险性而被定义为B级分隔等等。
二、ⅠC法、ⅡC法、ⅢC法的定义和一般适用范围[公约和规范规定:在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机器处所的限界舱壁,对其构造和隔热所用不燃材料的要求,以及梯道环围和走廊的保护可按照ⅠC法、ⅡC法、ⅢC法之一处理。
首先需要我们明确的是,法规要求的是“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机器处所、梯道环围和走廊”这些区域。
因此,在现场检查的时候,我们检查人员不应该将防火结构保护要求扩大到船上的其他区域。
ⅠC法-----应安装和布置认可型的固定式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以在起居处所的所有走廊、梯道和脱险通道内提供感烟式探测保护和手动报警按纽,在起居处所内,以不燃的B级或C级分隔作内部的分隔舱壁,一般不设有自动喷水器、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公约要求: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必须采用ⅠC法。
)ⅡC法-----在可能发生火源的所有处所,应装设和布置认可型的自动喷水器、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以保护起居处所、厨房和其他服务处所,但基本没有失火危险的处所如空处、卫生处所等除外,此外,还应安装和布置认可型的固定式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以在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的所有走廊、梯道和脱险通道内提供感烟式保护和手动报警按纽,一般对内部分隔的舱壁的型式不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