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栽培生理课程考试复习题(2016)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高级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生命科学学院周晓丽学号:G2004477一、名词解释(30分)1.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
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低于阳生植物,C3植物低于C4植物。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2.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CO2饱和点: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环境中CO2的浓度称二氧化碳饱和点。
CO2补偿点: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就是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
3.量子产率与羧化效率量子产率:体系吸收每一个光子所引发的某种事件的数目。
符号为ψ,Y。
积分量子产率为Ф=事件数/吸收光子数。
对于光化学反应,ψ=反应物消耗(或产物产生)的数量/吸收光子数量。
微分量子产率为φ=(d[x]/dt)/n。
式中d[x]/dt为某可测量量的变率,n为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光子数(摩尔或爱因斯坦)。
ψ可用于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反应。
羧化效率:在低CO2浓度条件下,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直线的斜率(CE)受羧化酶活性和量的限制。
因而,CE被称为羧化效率。
CE值大,则表示Rubisco的羧化效率较高。
4.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植株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5.植物的碳同位素区异:主要指C3、C4在植物体内的不同含量。
二、简答题(40分)1、画图示意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并标示出暗呼吸、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光和响应曲线2、如何理解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中的F V/F m和NPQ,它们在分析植物光合生理分析有何意义?调制叶绿素荧光全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叶绿素荧光,我们国内一般简称调制叶绿素荧光,测量调制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叫调制荧光仪,或叫PAM。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02676作物栽培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发芽:种子萌动以后,随着胚细胞分裂分化的加快,胚根和胚芽迅速生长,当胚芽长度达到种子的一半时,称~。
定芽:生于枝条顶端或叶腑处的称为~,生于老根、老茎或细胞培养形成的胚状体上的芽称为不定芽不定根:在茎叶等器官上产生的、发生位置不定的根为~顶端优势:顶芽抑制腋芽生长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低温促进作物开花的作用称为长日照作用:日照长度必须长于某一时数(临界日长)或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方可进行花芽分化。
作物群体:是指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
双受精:卵细胞与极核同时与2个精细胞的融合过程为~光磷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光补偿点:当光照减弱到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呼吸作用:指作物的每个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某些代谢途径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系数:作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作物的耐逆性:即作物组织经受逆境的直接作用,作物可通过本身的代谢反应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然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叶龄指数:是穗分化各时期的主茎已出叶龄与该品种固有叶片数的比值。
生理需水:主要是指作物维持细胞膨压、分裂和增大,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
主动吸收:作用物细胞利用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被动吸收:指不需要代谢能量的因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也称为非代谢性吸收。
群体生长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所增加的干物质量。
光合生产力:作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太阳能,形成干物质的能力是产量形成的基础。
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上干物质的增加速率,即每平方米、叶面积每天能生产多少干物质,也叫光合生产率。
相对生产率:在某一时间里,单位干物质重量的物质生产率,表示单位干物质的生产能力。
名词解释:stress),就是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子的总称. 如,低温、高温干旱等。
植物的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泛指植物对不良环境(逆境)的抵抗能力。
避逆性:(stress escape)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御逆性:(stress avoidance)指植物具有一定的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且在胁迫下仍然保持正常的状态。
这类植物通常具有根系及输导系统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等。
胁变(strain):植物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的变化。
胁变可以发生在不同水平上,如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
逆境蛋白: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正常蛋白质合成被抑制,常常诱导出新的蛋白质,这是植物为了提高对不良环境适应和抵抗的方式。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蛋白:分子伴侣蛋白是参与其他多肽的正确装配.但是本身最后并不成为功能结构的一部分。
活性氧:一般把生物体内直接或间接由氧转化而成的某些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包括氧的自由基或非自由基等。
渗透调节:即植物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在细胞中积累溶质,提高细胞质浓度,降低渗透势,减少水分丢失的调节作用。
水结构调节(water structure regulation):强调脯氨酸的作用在于它的疏水部分与生物聚合体的疏水侧键通过氢键相结合。
使得生物聚合体疏水侧键通过脯氨酸的羧基和氨基成为亲水部分,增加了对水的亲和力,从而在可用水分减少情况下,仍维持生物聚合体的水分作用。
脯氨酸如同一个放大器,增加了生物聚合体的亲和性。
水活度调节(water activity regulation):强调在溶质浓度变化时,溶剂热力学强度的调节,而不是简单的溶质浓度或渗透压的调节。
这一种提法更适用于溶质-溶剂-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系统。
交叉适应:即有机体在遭受多种不良环境后,不仅会增加抵抗这种特定不良环境的能力,而且能够产生抵抗其它不良环境的能力。
16级种植专业期末考试试题(2018.12)一、 单项选择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90分) 1.小气候具有()特点A.范围小,差别大,稳定性强B.范围小,差别小,稳定性弱C.范围大,差别大,稳定性强D.范围小,差别大,稳定性弱 2.芒种大约在()左右A.3月6号B.4月21号C.6月6号D.7月22号3.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点是()A.气温日、年变化小;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小。
B.气温日、年变化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
C.气温日、年变化小;冬季寒冷,南北温差效,夏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小。
D.气温日、年变化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4.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叙述正确的是() A.糖酵解在细胞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氢离子氧化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B.糖酵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细胞基质中进行,氢离子氧化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C.糖酵解在细胞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线粒体膜上进行,氢离子氧化在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D.糖酵解在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细胞基质中进行,氢离子氧化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5.在百叶箱内,最低温度表球部距地面的高度为()米A.1.50B.1.51C.1.52D.1.53 6.下列关于垄作增温效应描述正确是()A.夏季增温,冷季降温;高纬度增温明显,低温度不明显;干土增温明显,潮土反而降温;表土增温明显,深层增温不明显B.夏季降温,冷季增温;高纬度增温不明显,低温度明显;干土增温不明显,潮土反而升温;表土增温不明显,深层增温明显C.夏季增温,冷季降温;高纬度增温不明显,低温度明显;干土增温明显,潮土反而降温;表土降温明显,深层降温不明显D.夏季降温,冷季增温;高纬度增温明显,低温度不明显;干土增温明显,潮土反而降温;表土增温不明显,深层增温明显7.关于土壤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向后推移的情况是,深度每增加10cm,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约落后()小时A.0.5—1.5B.1.5—2.5C.2.5—3.5D.3.5—4.5 8.在进行蒸腾强度的测定时,称样计时环节过程中,第二次读数应在第一次读数后()分钟A.1B.2C.3D.49.现有ABC 三种化肥,它们分别是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A 为灰色粉末,大部不溶于水;B 灼烧时不燃烧,但有爆裂声;C 灼烧时熔化发烟,则()A.A 为氮肥B 为磷肥C 为钾肥B. A 为钾肥B 为氮肥C 为磷肥C.A 为氮肥B 为钾肥C 为磷肥D.A 为磷肥B 为钾肥C 为氮肥 10.现有氯化铵、尿素、硝酸钠,硝酸钾四种氮肥,加碱以后C 有氨味,ABD 没有,但ABD 在燃烧时,B 熔化,冒烟;A 的火焰颜色呈黄色,D 的火焰颜色呈紫色,则它们分别是()A.A 是氯化铵B 是尿素C 是硝酸钠D 是硝酸钾B.A 是尿素B 是氯化铵C 是硝酸钠D 是硝酸钾C.A 是硝酸钠B 是尿素C 是氯化铵D 是硝酸钾D.A 是硝酸钾B 是尿素C 是硝酸钠D 是氯化铵11.现有某种植物,其幼叶叶脉间失绿,其它部位叶片颜色都很正常,则该植物可能缺乏()元素。
栽培总论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饱和点2.发育3.经济系数4.作物布局5.生殖生长6.种子7.叶面积指数8.蒸腾系数9.生育时期10.生育期二、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10分)1.下列枝条属于合轴生长的是()。
A棉花的营养枝B棉花的果枝C棉花的主茎D向日葵的主茎2.下列条件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是()。
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3.当玉米的叶龄指数为()%左右时,雄穗分化处于四分子体期,雌穗分化处于小花分化期。
A 20B 30C 40D 604..在烘干作物样品时,杀青的温度为()℃。
A 75~80B 90~95C 95~100D105~1105.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种。
A 128B 136C 147D 986.下列作物中,不是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是()。
A 粟B大豆 C 黍D玉米7.在生产中作物苗期控制水分供应,实行蹲苗是因为作物根系具有()。
A向水性B向氧性C向肥性D向光性8.下列器官不属于双子叶作物的叶的构成部分()。
A叶片B叶柄C托叶D叶鞘9.在一天内,作物群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
A午夜和凌晨 B日落后 C日出后 D中午10.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称为()。
A混作B间作C套种 D 单作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自花授粉作物有()。
A小麦B大豆C高粱D棉花E花生2.长日照作物有()。
A 小麦B大豆C玉米D棉花E马铃薯3.符合麦类作物特征的有()。
A籽粒腹部有纵沟B茎通常中空C有冬性及春性类型D对水分要求较高 E 长日照作物4.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之间的差异表述正确的有()。
A栽培作物各器官变得巨大并生长迅速。
B栽培作物一般成熟期较一致,而野生植物成熟期不一致。
C栽培作物传播手段退化,而野生植物则有其固有的传播方式。
D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长,而野生植物种子休眠性弱或休眠期短。
16级种植专业高 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90分)1.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
2.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照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
A.光补偿点B.光饱和现象C.光饱和点D.光不饱和现象 3.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属于_________。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C.光合作用D.光合磷酸化 4.包括曙光和暮光的是_________。
A.可照时数B.实照时数C.日照时数D.光照时间5.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
A.等于光补偿点B.高于光补偿点C.低于光补偿点D.与光照强度无关 6.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为:A. 沙土>壤土>黏土B. 壤土>沙土>黏土C. 黏土>沙土>壤土D. 黏土>壤土>沙土7.冬季从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却的大陆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容易产生 。
A.辐射逆温B.平流逆温C. 湍流逆温D. 下沉逆温 8.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清晨熏烟防霜冻B.清晨喷农药C.寒冷季节将农副产品晾晒在地面上D. 果树嫁接部位高 9.水稻的感温性最强的是 。
A. 中稻 B. 早稻 C. 晚稻 10.播种最低温度常以 温度为标准。
A .空气 B.水体 C.10cm 土壤 D.土表温度 11. 主要有增温、稳温和提墒。
A.耕翻松土B.镇压C.垄作D.灌溉12. 作用主要有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土松通气。
A.耕翻松土 B.镇压 C.垄作 D.灌溉 13.随着海泼高度的增高,气压( )。
A.降低 B.增大 C.先增后降 D.先降后增 14.风由东向西吹,则称为( )风。
A.东南 B.东 C.西北 D.西15.由一系列闭合等压线构成,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等压面形状类似凸起的山丘的是( )。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叶蘖同伸规律:水稻主茎叶和分糵存在同伸规律,即n对n-3的同伸关系。
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幼苗期;从稻种萌动开始到3叶期称幼苗期。
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分蘖期: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拔节期;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齐穗: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一部分出生较晚的小分糵生长逐渐停滞到枯死,称无效分糵。
无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
长穗期: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短日出穗促进率:高温出穗促进率: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叶面积,是一个比值。
粒叶比:用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的总颖花数,总实粒数和总粒重来进行的比较。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无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两大主要形式。
生态需水:水稻和生态需水主要是指用于用调节空气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最高分蘖期:灌溉定额:清洁生产:无公害栽培:指按照无公害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1. 一般来说,纤维作物应当通过高度密植抑制分枝,使主茎得到更好的营养条件,以提高【 D 】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纤维产量2.叶面积与植株干物重量之比称为【 C 】A.相对生长率 B.叶面积比率C.净同化率 D.光合势3. 由植物根部引起的倒伏称为【 C 】A.挫折型倒伏 B.弯曲型倒伏 C.扭转型倒伏 D.开张型倒伏4. 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 C 】 A.3℃ B.5℃ C. 9℃ D.10℃5. 在较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C 】A.中间性植物 B.长日性植物C. 短日性植物 D.定日性植物6. 作物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而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占总辐射能量的百分数称为【 D 】 A.光能利用 B.光合利用率 C.光能百分率 D.光能利用率7.水稻在缺氮条件下培养,较低的光照强度即达到光饱和点,若提高光合速率只有增加【 D 】A. 02 B.磷C.氮素 D.光照强度8. 水稻、小麦等C3植物与玉米、高梁等C4植物区别在于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没有【 A 】 A.叶绿体 B.线粒体C.质体 D.液泡9.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称为【 C 】A.生物产量 B.经济系数C.经济产量 D.收获指数10.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分子的自由能降低.因而使其水势降低的部分,称为【 A 】 A.渗透势 B.压力势C.衬质势 D.水势差11. 存在于作物细胞壁、细胞间隙、液泡、导管和管胞内及作物体其他组织间隙之中的水分称为【 C 】A.结合水 B.束缚水 C.自由水 D.化合态水12.如果土壤中巳无可利用的水分。
虽然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植物不能恢复原状,称为【 D 】A.“烧苗”现象 B.短时萎蔫 C.暂时萎蔫 D.永久萎蔫13.在矿质营养中,能促进叶面积的增大,但施量过多又会造成茎叶徒长.对产量形成不利,这种矿质元素是【 B 】A.磷 B.氮C.钾 D.钼14.作物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并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作物栽培生理试题答案3(课程代码:267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5:C A D B C6-10: A A B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 0分)11、60%或45%12、光能利用、物质转化13、消耗14、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15、水、70%~90%16、冷害、冻害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7、“s”型生长曲线:是指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育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至停滞衰落的过程。
18、消光系数:是表示光照强度在群体内垂直方向上衰减特征的参数。
19、光饱和现象:是指植物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强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就逐渐减少,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现象。
20、水分临界期:是指作物对水分特别敏感的时期。
21、作物的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特别敏感。
22、工艺成熟:是指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其产品器官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时期。
23、大气干旱:是指由于空气极度干燥、气温高、光照强,土壤中虽然有一定的可供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因作物蒸腾加剧,使水分入不敷出的现象。
24、收获指数:是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之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5、造成种子“出汗”现象的生理原因主要有哪些?(1)刚收获的种子呼吸作用比较旺盛(1分),以后随着贮藏组织细胞的进一步死亡和酶活性的降低(1分),呼吸作用下降(1分)。
(2)种子收获以后的后熟过程中,仍继续进行成熟期间发生的物资转化作用(1分),低分子的可溶性物质缩水结合为高分子的不溶性贮藏物(1分)。
(考试必备)精华版作物栽培学题库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名词解释1. 作物:⼈类为了各种⽬的,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中进⾏⼤⾯积⼈⼯栽培的⼀类植物,⼜称“⼤⽥作物”。
2. 作物⽣产:涉及种植作物的全过程及从“种-收-加⼯-贸易”全过程,确保⽣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
其核⼼是“种-收”过程,⼜称之为作物栽培。
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门研究作物⽣产综合技术的应⽤学科,它是研究作物⽣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产实现⾼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4.分蘖:⽲⾕类作物分蘖节上着⽣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的新茎称为分蘖。
5.定⽇作物:要求⼀定时间的⽇长才能完成其⽣育期的作物。
6.中耕作物:株⾏距离较⼤,植株对地⾯覆盖度⼩,经常要中耕松⼟的⼀类作物。
7.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组织的细胞迅速进⾏分裂伸长,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伸长的现象。
8.有效分蘖:能⽣长⾄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
9.⽆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10.⼀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
11.⼆次分蘖:从⼀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
12.剑叶:⽲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平展叶。
13.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14.须根系:由种⼦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的次⽣根(不定根)所组成的根系。
15. 作物的适应性:是作物长期适应于⼀定环境条件⽽形成的⼀种性状,是长期⾃然选择和⼈⼯选择的结果。
16. ⽣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长也包括⽣殖体的⽣长.17.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形成,狭义指⽣殖⽣长转变的开始。
18.作物⽣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
19.⽣育时期:在作物的全⽣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理上发⽣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个阶段称之为⽣育时期。
名词解释:1、束缚水:—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其含量可以表示蔬菜作物抗逆性强弱。
2、灌溉定义:就是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需要,而人为地向土壤中补充水分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3、生长相关性定义:生长相关是指同一植株个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器官对另一部分或另一器官的相互关系,包括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4、发育:是质的变化,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或繁殖器官形成的一系列过渡性转变,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
5、光合午休:夏天中午高温强光下,叶片气孔暂时关闭的现象填空题:1、与蔬菜种子发芽相关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气体、光照、养分。
2、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一般以功能叶作为测定对象包括叶中元素含量、酰胺含量、酶活性、淀粉含量;合理施肥的形态指标作物长相(柱形或叶片形状)、长势(生长速率)、叶色3、种子吸水过程:吸胀吸水、迟缓吸水、生长吸水(遵循快-慢-快规律)4、目前蔬菜灌溉的方式:漫灌、喷灌、滴灌、.沟灌简单题一、.简述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答:成熟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胚、胚乳和子叶中。
这些物质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来满足种子发芽的需要。
(1)淀粉的转变淀粉是种子内存在最广泛的一种碳水化合物。
种子发芽时由于淀粉酶的作用,淀粉转化为还原性糖,由贮藏部位转移到生长部位,同时一部分通过呼吸转化为发芽所需的能量。
(2)脂肪的转变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内含有大量脂肪,茄果类种子也含有较多的脂肪。
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及甘油,供新的生长部位利用。
(3)蛋白质的转变种子萌发时,体内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大量的氨基酸。
贮存蛋白质含量降低,结构蛋白含量增加。
二、简述蔬菜作物发生光合午休的原因1.光强增加,强光对蔬菜作物叶片会造成损伤。
2.湿度降低,使叶片失水加快,植株为了保护自身,叶片气孔关闭。
3.叶片气孔开度逐渐减小,二氧化碳供应受阻4.叶温升高,引起气孔关闭。
高级农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2. 土壤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属于:A. 酸性土壤B. 中性土壤C. 碱性土壤D. 强碱性土壤答案:B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C. 促进开花D. 产生毒素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A. 玉米B. 豌豆C. 向日葵D. 高粱答案:B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壁答案:A6.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根腐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锈病答案:D7.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8. 以下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 百草枯B. 多菌灵C. 敌敌畏D. 草甘膦答案:C9. 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不包括:A. 足够的水分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光照D. 足够的空气答案:C10.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颜色D. 土壤颗粒大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土壤湿度C. 温度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施用有机肥B. 深翻土壤C. 种植豆科作物D. 灌溉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A. 轮作B. 喷施农药C. 剪除病叶D. 种植抗病品种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A. 促进种子萌发B. 促进果实成熟C. 促进花芽分化D. 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属于植物的繁殖方式?A. 种子繁殖B. 扦插繁殖C. 嫁接繁殖D. 组织培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代替肥料使用。
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树木阶段发育的特点,成年实生树体的下列部位中,阶段发育最老的是AA.外围结果枝B.内部侧枝C.主枝D.根颈部2.栽培技术中,轻剪重肥是主要措施,同时要缓和树势,此时的园林树木处于BA.幼年期B.结果初期C.结果盛期D.结果后期3.栽培技术以大量疏花蔬果为主,加强土壤管理,增施肥水,促发新根,适当重剪回缩更新枝条,此时园林树木处于CA.结果初期B.结果盛期C.结果后期D.衰老期4.树木裸根栽植应在下列哪个物候期结束之前进行DA.开花期B.枝梢生长期C.果实成熟期D.萌芽期5.树木进入休眠最迟、解除休眠最早的部位是CA.小枝B.主干C.根颈D.根系6.即使环境条件适合树体活动,树木仍不能萌发生长的状态称为CA.短期休眠B.被迫休眠C.生理休眠D.过渡休眠7.云杉、铁杉以及一些耐水湿树种的根系分布较浅这类根系属于AA.水平根型B.侧根型C.须根型D.主根型8.树木栽培中应注意排水、松土、迅速提高土温,并施以腐熟肥料为主的时期是AA.早春B.夏季C.秋季D.初冬9.“东家种竹西家有”应用的是植物根系的DA.向地性B.可塑性C.再生性D.趋适性10.下列树木中属于多歧式分枝的是DA.水杉B.悬铃木C.女贞D.苦楝11.下列树种中属于合轴分枝的是AA.樟树B.龙柏C.桂花D.结香12.下列树种中可采用大树去冠移栽的是AA.悬铃木B.银杏C.雪松D.广玉兰13.下列树种中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没有或几乎没有向心更新的是AA.桃树B.棕榈C.悬铃木D.广玉兰14.下列树种中只有短枝和叶片的更新,没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和向心更新的是BA.桃树B.竹类C.悬铃木D.雪松15.下列树种中离心生长时间短,地上部枝条衰亡较快,向心更新不明显,仅靠干基部发出萌条更新的是BA.桃树B.紫荆C.雪松D.广玉兰16.树木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一般是新梢处于BA.旺盛生长期B.缓慢生长期C.休眠期D.开始生长期17.下列树种中一年内能多次分化花芽的是BA.紫薇B.茉莉C.柑橘D.樱花18.樱花树的花芽分化属于AA.夏秋分化型B.冬春分化型C.当年分化型D.多次分化型19.花芽生理分化完成的现象称为AA.花芽形成B.花芽分化C.花孕育D.花诱导20.控制树木花芽分化数量的措施,应着重在下列哪一时期进行AA.生理分化期B.形态分化期C.性细胞形成期D.花瓣形成期21.在新梢生长季能使梅花枝短,成花多而密集的措施是BA.灌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B.适当减少灌水量C.深翻土壤D.适当遮光22.苹果、海棠等树种的开花类型为BA.先花后叶类B.花叶同放类C.先叶后花类D.混合类型23.花器多在当年生长的新梢上形成并完成分化的夏秋开花树种中,其开花类型为CA.先花后叶类B.花叶同放类C.先叶后花类D.混合类型24.园林树木开花顺序正确的是BA.长花枝比短花枝先开B.阳面枝比背阴面的外围枝先开C.腋花芽比顶花芽先开D.同种树在温带先于在亚热带开25.生长缓慢,瘦弱,不易结果的幼壮树,其营养类型属于AA.瘠饿型B.早衰型C.强旺型D.丰硕型26.瘠饿型树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BA.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数量不足,比例不当B. 土壤干旱,瘠薄.较长时期忍受肥水不足C. 立地条件干旱瘠薄.土壤通透性差D. 土壤粘紧.板结.通透性差,水分过多27.对营养物质竞争最强的器官是DA.根B.茎C.叶D.果实28.多个树种混交时,下层树种应选用BA.阳性树种B.耐阴树种C.耐旱树种D.任意树种29.不同树种的吸收能力与生长速度不同,导致环境吧因子改变,所发生的种间关系属于CA.机械关系B.生物关系C.生物物理关系D.生物化学关系30. 从水平位置的配置看,南侧外缘附近应栽植AA.较喜光树种B.耐阴乔木C.耐阴灌木D.中性灌木31. 园林树木通过选用砧木来扩大适栽范围属于CA.选树适地B.选地适树C.改树适地D.改地适树32. 园林树木种植点的平面配置不包括DA.规则式B.不规则式C.混合式D.群状33. 园林树木种间关系表现形式描述不恰当的是CA.机械关系B.生物关系C依存关系 D.生物化学关系34.裸根移植的落叶树,其干径不应超过BA.4~5cmB. 8~10cmC. 10~15cmD.15~20cm35. 具长主根的树种如松类、乌桕等,起挖的土球形状应为AA.圆锥形B.球型C.扁球形D.正方形36.大树移植前围根缩坨的实施时间最好在BA.移栽前3年的春季或秋季B.移栽前2年的春季或秋季C.移栽前1年的春季或秋季D.移栽前当年的早春休眠期37. 生长季节树木松土的深度应为BA.3~6cmB.6~10cmC.10~15cmD.15~30cm38. 生长季节园林树木利用有机物或植物活体覆盖树盘的厚度应为AA.3~6cmB.6~10cmC.10~15cmD.15~30cm39.园林树木深翻土壤的最好时间是CA.春季B.夏季C.秋季落叶前后D.寒冬40. 树木胸径为40cm的大树,施用复合肥(配方肥)的安全施肥量应为DA.3.5~7kgB.7~14kgC.14~28kgD.28~36kg41.树木胸径为20cm的树木,施用复合肥(配方肥)的安全施肥量是每厘米胸径施BA.175~350gB.350~700gC. 700~1400gD.1400~2800g42.树木胸径为8cm的小树,施用复合肥(配方肥)的安全施肥量应为BA.0.7~1.4kgB.1.4~2.8kgC.2.8~5.6kgD.5.6~11.2kg43.通常大树最好的施肥方法是DA.地表撒施B.沟状施肥C.穴状施肥D.打孔施肥44.新移栽树木在新的根系未长成之前,最好的施肥方法是DA.地表撒施B.打孔施肥C.沟状施肥D.叶面喷肥45.生长中的南方树木表现干旱时灌水应避开的时段是CA.清晨B.上午C.中午D.傍晚46.疏剪造成的大伤口其中央的木质部应修整成CA.平整光滑面B.凹形面C.凸形面D.上高下低斜削面47.强光照树种如桃、梅等观花树木整形修剪时常采用的树形是BA.疏层延迟开心形B.自然开心形C.中央领导干形D.丛球形48.欲保持主从分明均衡树势,在对弱主枝的侧枝短截时应BA.强枝强剪,弱枝弱剪B.强枝弱剪,弱枝强剪C.强枝强剪,弱枝强剪D.强枝弱剪,弱枝弱剪49.在不破坏原有树冠的前提下,促使花果树的光腿枝下部萌生新枝的方法是BA.芽下方环剥B.芽上方刻伤C.缓放D.扭梢50.灌木更新方式逐年疏干正确的是CA.去幼留老B.去稀留密C.去弱留强D.去叶留枝51.重短截是指剪去枝条梢端的CA.1/4~1/3B.1/2左右C.2/3以上D.仅留基部2~3个瘪芽52.早春在芽上方刻伤能刺激芽萌发是因为AA.有机营养自下向上运输B.有机营养自皮层向髓部运输C.有机营养自上向下运输D.有机营养自髓部向皮层运输53.生长季节对枝干刻伤可促进花芽分化和减少落果是因为CA.有机营养自下向上运输B.有机营养自皮层向髓部运输C.有机营养自上向下运输D.有机营养自髓部向皮层运输54.按营养物质分配习性和生长发育的阶段特点,树木自采叶以后至落叶是CA.器官建造期B.器官分化充实期C.营养物质的贮备期D.营养供应紧张期55.树洞采用螺栓加固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CA.钻孔位置离健康皮层5cmB.垫圈应低于形成层C.多个螺栓加固时应在同一高度D.钻孔应消毒56.柔韧支撑的材料主要是AA.金属缆绳B.螺栓C.钢管D.木柱57.对劈裂枝干的加固采用的材料主要是BA.钢管B.螺栓C.缆绳D.水泥柱58.冻裂多发生在树干方位的DA.北向B.南向C.东南向D.西南向59.早霜危害多发生在BA.生长期内B.秋天落叶前C.春天发芽后D.入冬后60.树木受到寒害时的气温是CA.低于0℃B. 0℃左右C. 0℃以上D.降温达10℃以上二、多项选择题1.有性繁殖树木的个体发育阶段包括ABCEA.胚胎阶段B.幼年阶段C.成熟阶段D.壮年阶段E.衰老阶段2.树木幼年阶段变化的控制可用下列中的ABCDEA.温室栽培B.连续长日照或短日照C.选用适当砧木D.修剪E.生长调节剂处理3.有关树木衰老的机理,可能的因素存在以下ABCA.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失去平衡B.生殖生长C.从根到枝干的距离增加D.感染致命病原菌E.立地环境变差4.盆栽花木延长花期可采用ABCDA.适当遮光B.降低温度C.增加湿度D.全树喷白E.增加光照5.引起树木再度开花的原因有ABDA.花芽发育不完全B.树体营养不足C.树体生长缓慢D.秋雨引起落叶E.病虫害使树掉叶6.控制花芽分化的措施有ABCDEA.合适的繁殖方法B.适地适树C.整形修剪D.水肥调控E.施用生长调节剂7.树木碳素同化物分配的形式有ABCEA.强代谢器官简的竞争与交换B.就近分配C.主轴(枝、干、根骨干部分)贮藏D.分散利用E.向心集中8.树体各部位和器官的相关性有以下特点ABCA.整体性B.阶段性C.局部独立性D.系统性E.及时性9.树体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规律有ABCDA.不均衡性B.局限性C.异质性D.集中性E.贮藏型10.一般园林绿化工程选用的苗木规格有BCDA.幼年期小苗B.幼年期大苗C.青年期小树D.成年期大树E.衰老期大树11.园林树木补植的树龄规格可用ABCA.苗龄大于原植树一年B.高度粗度应稍大于原植树C.应与原植树同龄D.应稍小于原植树E.随意大小的土球苗12.土球移植树木,不用包扎的有ABA.冻土球挖掘苗B.棕榈树C.竹类D.樟树E.雪松13.树洞填充的目的有ABCEA.防止木材进一步的腐朽B.加强树洞的机械支撑C.防止洞口愈合组织羊角形内卷D.消除害虫的繁殖场所E.改善树木的外观14.树洞处理的原则有ABCDA.尽可能保护伤面障壁保护系统B.尽量不破坏树木的输导系统C.尽量不降低树木的机械强度D.加速愈伤组织形成E.防止洞内积水15.填充树洞的材料应具备ABCDA.不易分解不熔化的持久性B.能经受树木晃的柔韧性C.能形成与树洞一致轮廓的可塑性D.不吸潮的防水性E.不变形的刚硬性三、填空题1.紫荆树的年生长动态可以明显地分为和两个主要物候期。
植物栽培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栽培中,以下哪种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答案:A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以下哪种植物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A. 玉米B. 番茄C. 蓝莓D. 黄瓜答案:C4.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答案:A5.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所有活细胞答案:D6. 以下哪种植物是一年生植物?A. 松树B. 玉米C. 玫瑰D. 葡萄答案:B7.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8.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是指什么?A.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B. 植物对光照时间的反应C. 植物对温度周期的反应D. 植物对水分周期的反应答案:B9. 以下哪种植物是C4植物?A. 玉米B. 豌豆C. 菠菜答案:A10. 植物的休眠期通常在哪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植物栽培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多选)A. 光照B. 温度D. 土壤E. 空气答案:ABCDE12. 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无机盐包括哪些?(多选)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钙肥E. 镁肥答案:ABCDE13. 以下哪些植物属于多年生植物?(多选)A. 松树B. 玉米D. 葡萄E. 蓝莓答案:ACDE14. 植物的抗逆性包括哪些方面?(多选)A. 抗旱性B. 抗寒性C. 抗盐性D. 抗病性E. 抗虫性答案:ABCDE15.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多选)A. 增加光照强度B.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C. 增加水分供应D. 提高温度E. 增加氮肥供应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2016年“高级蔬菜栽培生理”课程备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5选5)
1.蔬菜冷害和冻害;
2. 植物内源激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 信号分子
5.蔬菜植物群体结构;
6.水的碱度;
7.蔬菜专家系统;
8.节能日光温室;
9.蔬菜菌根苗;10.无土栽培的主要类型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11.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12.植物工厂;13.渗调引发14. 无土栽培;15. 现代农业
二、论述题(10选4)
1. 简述嫁接在增强蔬菜抗逆性中的作用。
2.简述蔬菜潮汐式育苗的优缺点。
3.试述蔬菜育苗期间基质EC值变化原因及调节措施。
4.蔬菜设施环境的特点及生产中如何对低温影响进行调控。
5.简述影响蔬菜产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与调控。
6.简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及合理群体结构的人工调节措施。
7.简述菜田土壤连作障碍及防治技术。
8.简述无土栽培的基质类型和常用的无土栽培方式.
9.简述番茄嫁接愈合解剖学进程。
10.简述植株生长的相关性及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