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C )

A.《庄子》B.《孟子》C.《论语》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B)

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D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

5.所谓伶官是指(D)

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C)

A.司马迁B.司马谈C.司马光D.司马炎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

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

8《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C)

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

6.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B)。A.《世说新语》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玉台新咏》

17.《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 D )。

A.《氓》 B.《黍离》 C.《伯兮》 D.《蒹葭》18.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唐诗是( B )。 A.《秦妇吟》 B.《长恨歌》

C.《新婚别》 D.《金铜仙人辞汉歌》19.《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一词的作者是( A )。

A.李煜B.苏轼C.柳永

D.辛弃疾

20.下列作者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D )。

A.王安石 B.曾巩C.柳宗元D.杜甫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C)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D )

A、顺叙

B、倒叙D、插叙D、平叙

9、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二、填空题

1.被称为早期文人五言诗典范之作的是《古诗十九首》。

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3.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是.胡适。

4.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5.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6元散曲有小令和 __套数__之分。

1、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又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体的历史著作。

2、南宋的朱熹将《孟子》一书与《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他们为“老庄”。

4、《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编年体历史著作。

5、《张中丞传后叙》选自《昌黎先生集》。

6、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先后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等山水游记,这就是有名的《永州八记》。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

10、陶渊明对唐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园诗”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

11、《山居秋暝》是一篇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是诗人王维于辋川隐居时所作。

12、李白阅历不凡,诗风豪迈开阔,想象奇特,汪洋恣肆,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有“诗仙”之称。

13、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尊称为“诗史”。

15、《虞美人》可说是李后主的绝命词,是一曲悲凉激楚的人生哀歌。

16、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17、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8、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时著名的女词人、女作家。

19、辛弃疾的词现有六百多首,数量为两宋之冠,有词集《稼奸长短句》存世。

20、《天净沙思秋》是元人小令的名篇,旧时被赞誉为“秋思之祖”。

21、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他被后人尊为“”之首。

16.春花秋月何时了,_往事知多少__?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_弃妇诗__。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乐府旧题诗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王昌龄___。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田园诗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将登太行雪满山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现实主义__诗人。

三、名词解释:(12分)

1.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

2.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3.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五、简答题

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意思是说有些人在讥笑他人的某些行为的时候,忽略了自己也有相应的行为,是程度不一

实际上是对那些只会说别人而不会检讨自己的人的一种批评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愿望和积极意义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5、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6、为什么说《虞美人》中以“一江春水”喻愁生动贴切?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

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7、《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内涵?

这支小令,虽然每句将三种事物合成一组,一共九个事物,它们之间好象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通过“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即通过一个旅人的眼睛,通过他的思想感情把这首小令中的事物全部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一句所表现的主观情调,与前几句客观的自然景象相融合,点明了主旨揭示了各种景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了一副意境深邃的暮秋行旅图。“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怀,还透露出具有特定时代气息的惆怅情怀。

8 怎样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圣经》己所欲,施于人,交相对应《圣经》乃情爱的宗教观,主动、热情、舍己救人,而较难做到。《论语》乃实用理性的人性观,节制、冷静,而较易遵循。这条戒律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其实也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某种公共道德的传统资源,即个体均生活在一个平等、独立、以契约关系为原则的群体环境中,尊重别人即尊重自己,这甚至可以无关个人的修养,而只是一种社会规约,即社会道德之由来。

27.简述《诗经·黍离》中重章复沓手法的运用。《黍离》全诗三章,首章清楚地表达了全诗的思想,后两章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吟唱同一内容,层层渲染,不断强化首章所表达的感情,使之淋漓尽致。28.简述“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理论。(1)建筑美:句式整齐之美。(2)音乐美:音韵节奏之美。(3)绘画美:色彩画面之美。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中下层士子4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也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鞭苔。

42.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该曲开头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都是三种景物,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因称"鼎足对"。

44.什么叫文赋?.又赋就是散文化的赋,一般采取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散文句与对偶句交互使用;也讲押韵。

六、分析题

(一)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再别康桥》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句式、节

式相同,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一是引入,一是收束。两相呼应,突出了抒发主人公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干、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两节诗句数相同,句式相近,均用叠词,都有 "我"、"我走了"、"云彩"等重复使用的词语,自然也有变化。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两节诗关系密切,前呼后应。

(二)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是个不学无术、十分凶恶狡猾的人。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显然用了讽刺手法。说赵七爷 "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还能说出"五虎将姓名",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出色人物、学问家自居。盘辫子,胡说八道,也是对他的嘲笑。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

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 "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

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林黛玉十分同情,极为悲痛, "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这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家族的青年叛逆者,他们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相互同情,相互关心。

论述题

30.(1)分析苏轼《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1)这篇文赋的最大特点是融景、情、理于一体。作者将被贬黄州时无以自托的空虚心情和对人生挚爱的旷达胸怀结合起来,既有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充满辞理并胜的风韵,使人叹服。文章从记游写起,写作者在月夜泛舟、举杯诵诗时的愉悦心情,并表现其阔大的胸襟,融情入景。然后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又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以苏子对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议论转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析情。全文以水、月为主线,巧妙地将抒情、议论融入诗情画意之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句式上骈散相间,又善于用比喻,使文章势如流水,又跌宕多姿。(2)分析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艺术形象。《边城》主要描写湘西茶峒撑渡船老人与其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其中贯串着镇上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而造成悲剧的结局,集中刻划翠翠自然、健美、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翠翠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她的天真纯洁表现在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十分含蓄、朦胧。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格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

翠翠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她的天真纯洁表现在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十分含蓄、朦胧。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格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

1、读李大钊《今》中的两段文字:

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妮?“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咋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

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第一问上一段谁点:“今”最可宝贵。下一段论点:“今”最易丧失。第二问上一段论据:名人名言(或答理论论据)下一段论据:事实论据

B、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因为“今”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今”最可宝贵;论证了“今”最易丧失,也就证明了“今”最可宝贵。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请回答:

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B、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出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反复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如何层层深入地突现主题的?为什么说最后两句可称为“曲眼”?前三句(或第一层)写潼关的险要形势,中间四句(或第二层)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末两句(或第三层)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点明全篇主旨(或揭示历史规律)。未两句指出,无论封建王朝兴起还是灭亡,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就使作品的怀古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所以堪称“曲眼”。

4、阅读《张中丞传后序》中的这段文字: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请回答:

A、哪些句子是描写张巡肖像的?请用现代汉语转述张巡外貌。(2分)“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张巡身高七尺多,两腮和下巴有浓密的须髯,美如天神。

B、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哪方面的性格特点?(2分)博闻强记

C、这段文字运用何种手法来刻划张巡性格的?(2分)对话、烘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 )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 )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A. C. D.

5.请问十二地支中“巳”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动物? A.龙 B.蛇 C.马 D.羊 6. 带点字注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í)。 B. 尺蠖(q ú)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zh é),以存身也。 C. 冬雷震震夏雨雪(雨yǔ,下雨) D. 癸(ku í)戌(x ū)年出生的小孩,生肖属狗。 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__。 A. 佛教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E. 法家思想 8. 李耳、南华真人、亚圣分别指的是 A.老子 庄子 孟子 B.鬼谷子 老子 曾子 C. 老子 庄子 荀子 D.老子 鬼谷子 孟子 9. 以下选项中不是同一个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是 A.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 B.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 C.张生和杜丽娘 D.阿波罗和达芙妮 10. 请问一天中的“申时” 指的是什么时间? A.下午1点-3点 B.下午3点-5点 C.下午5点-7点 D.晚上7点-9点 11. 今年是2012壬辰年,请问2013年用干支表示是什么年? A.壬卯 B.辛卯 C.壬巳 D.癸巳 12. 传说八卦的创制者是 , 将其演为六十四卦。 A.伏羲 姬昌 B.大禹 姬旦 C.伏羲 孔子 D.大禹 孔子 13. 以下卦象是六十四卦中的既济卦,请说出这个卦象的下卦和下卦的卦象分别是 ,它们代表的自然界 的事物分别是 A.上卦是坎,代表水。下卦是离,代表火。 B. 上卦是离,代表水。下卦是坎,代表火。 C. 上卦是坎,代表火。下卦是离,代表水。 D. 上卦是离,代表火。下卦是坎,代表水。 14. 金庸在其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创造了一种名为“降龙十八掌”的绝妙武功,以下为降龙十八掌的前五招为:第一式 亢龙有悔 ,第二式 飞龙在天,第三式 见龙在田,第四式 鸿渐于陆 ,第五式 潜龙勿用。其中 的招式来自于《周易乾》“九五”爻辞一些招式,请选出来自于“乾卦”的招式。 A.第一式 亢龙有悔 B.第二式 飞龙在天 C.第三式 见龙在田 D.第四式 鸿渐于陆 E.第五式 潜龙勿用 15. 下列关于诸子说法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李斯,他们都是孟子的弟子。 B. 孔子在家排行老三,因为他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三的意思。 C. 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 袖被称为“巨子”。 D.荀子提出性善论,他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6. 以下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生金, 金生水。土克水,水克火。 B. 金生土, 土生木。水克火, 火克金。 C. 火生土, 土生木。土克水,水克火。 D. 金生水, 水生木。水克火, 火克金。

大学语文复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 填空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 )篇,其(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2.《诗经》按其音乐性质,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3.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均系以四言为主的(抒情)作品。 4.《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 5.(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创造了(楚辞体)这种新的诗体。 6.《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属(国别体)史书。 7.汉代的(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半诗半文的混合文体,它的特点是铺才逦文,(体物写志). 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五个部分.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和(志人)两大类. 10.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 11.唐代(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 12.初唐(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齐梁诗风. 13.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可分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时被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他所提倡的(新乐府诗)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和(讽喻)作用. 14.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李白诗歌主要风格是(雄奇飘逸) 15. 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谢眺) 16. 柳永大量创制(慢词),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 17.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属于清朝的有(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2007 一、请翻译下列古文,两题任选一。(10分) 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2、魏其侯窦婴者,孝文(汉文帝)后从兄子也。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汉景帝)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二、请赏析李清照《醉花阴》一词。(10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简答题。(共计15分) 1、请简要举例说明“赋”的文体特点。(5分) 2、史论贵在出新。请依据这一观点谈谈你对苏轼《留侯论》的理解。(10分) 四、请谈谈你对“大学”一文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后四条目内容的理解。(15分) 五、“爱能入其中,观能出其外”,这是大文章家应有的境界。请结合贾平凹《秦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0分) 六、分析题,两题任选一。(15分) 1、请分析《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适用于纸考)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备考试题题库 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1-5. CDAAB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c )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d)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a )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a)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b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d )6-10. DDCAB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d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c)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a )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b)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杂诗》属于王维的 A.边塞诗 B.山水田园诗 C.禅趣诗 D.抒情小诗 2.(C)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在修辞上不含 A.对仗 B.对偶 C.顶针 D.谐音 3.(C)小说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被称为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群体 4.(B)“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它是 A.词牌名 B.乐曲名 C.乐府诗 D.七言绝句 5.(C)属于小说《断魂枪》中的人物有 A.赵七爷 B.姚纳 C.沙子龙 D.九斤老太 6.(D)“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关山月》 B.《从军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D)“王利发”是哪部话剧中的人物? A.龙须沟 B.上海屋檐下 C.雷雨 D.茶馆 8.(B)元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王实甫 9.(B)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 A.孔尚任 B.汤显祖 C.洪升 D.白朴 10.(B)闻一多和徐志摩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怀旧 B.新月 C.复古 D.七月 11.(A)《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一首: A.七言歌行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2.(C)张岱《湖心亭看雪》呈现的情调为: A.平淡 B.热烈 C.孤寂 D.旷达 13.(D)“罗山无地可耕,干校无事可干。”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对仗 C.谐音 D.顶针 14.(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包括几部分? A.5 B.6 C.7 D.8

15.(A)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为: A.《传奇》 B.《流言》 C.《十八春》 D.《半生缘》 16.(A)《恋爱的犀牛》中作者对马路的态度是 A.欣赏 B.同情 C.厌恶 D.嘲笑 17.(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的作品 A.海子 B.食指 C.三毛 D.席慕容 18.(A)莫言《枯河》的主人公是 A.小虎 B.小珍 C.妞妞 D.黑子 19.(A)高行健的《车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诞剧的影响 A.等待戈多 B.娜拉 C.战争与和平元 D.麦克白 20.(C)《桥乡醉乡》的作者陈从周又是一位 A.书法家 B.音乐家 C.古建筑学家 D.运动员 21.(C)汪曾祺的代表作有 A.呼兰河传 B.塔上随笔 C.受戒 D.多年父子成兄弟 22.(A)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不富含 A.田园气息 B.悲壮苍凉的情调 C.历史感怀 D.古典情韵 23.(A)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 A.《苍蝇》 B.《雅舍》 C.《故乡的野草》 D.《济南的冬天》 24.(A)《车站》中最突出的矛盾冲突是 A.等与走 B.大爷和愣小子 C.马主任与普通等车者 D.城市与村镇 25.(B)张岱生活的朝代是 A.元末 B.晚明 C.明初 D.宋代 26.(B)《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 A.孟尝君能得士 B.孟尝君不能得士 C.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徒 D.礼贤下士很重要 27.(C)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 A.叙事 B.写景 C.抒情 D.议论 28.(D)鲁迅《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名字叫 A.狗腿子 B.汉奸 C.衙役 D.帮闲 29.(B)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 A.黑铁时代 B.青铜时代 C.白银时代 D.黄金时代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哈姆莱特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 19.《变形记》的作者是:()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 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大学语文参考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0分) 1. 白鹿洞因唐代的(c)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又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而得名。 A.李白B.白居易C.李渤D.王勃 2.清代大学者王夫之评价《采薇》中的( b )四句是“以乐景写哀景,以哀景写乐景,一倍增其哀乐。” A.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髻》这篇散文中“母亲”的人生悲剧是由于( d )所造成的。 A.母亲自己的性格B.姨娘的生活方式 C.父亲的生活方式D.畸形的家庭婚姻制度 4.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留给后世以无限的感慨。宋代着名词人( c )以一首《夏日绝句》,对这位大英雄表达了无限的钦佩。 A.苏轼B.辛弃疾 C.李清照D.文天祥 5.“只有一个人爱乐那朝圣者的灵魂。”(叶芝《当你老了》)中的“朝圣者”意谓( d )。 A.伊斯兰教朝圣者B.基督教朝圣者 C.佛教朝圣者D.献身爱尔兰独立事业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境界”说,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本出自(c)。 A.晏殊的《蝶恋花》B.欧阳修的《蝶恋花》

C.辛弃疾的《青玉案》D.冯延巳的《踏鹊枝》 7.《老子》又名《道德经》,是( d )的经典着作,但学术界对此书的真实性多有歧见。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8.(多选)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认为:“士”在人格追求上的最佳境界应为(ab )。 A.精神独立B.思想自由 C.着述丰瞻D.学术宏富 9.(多选)《哈姆莱特》中新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表现为(acd )。 A.阴险狡诈B. 愚昧麻木 C.伪善D.狠毒 10.(多选)陶渊明《饮酒》(其五)以“心远”总领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这三层意蕴即是(bcd),层层递进。 A.忘物B.忘我C.忘世D.忘言 二、观点陈述(共20分) 古代诗学里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诗品即人品”。也就是说,人品的高下、雅俗决定了诗品的高下和雅俗,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诗里去认识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和雅俗。因为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正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也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唐代的杜甫算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无疑也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正如清代沈德潜说过的:“有第一等襟怀,第一等学识,其才有第一等真诗。” 你同意“诗品即人品”说吗请结合陶渊明及其他诗人的例子谈谈你的观点。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不少于200字。 三、课文分析(每题分,共20分) 1.简析《髻》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情感的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 A 反复咏叹 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 C 起兴手法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 A 夸张 B 对比C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C )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C《神女峰》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 18、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ABC ) A 举一反三B当仁不让C君子成人之美 19、《诗经》中的“风”是(C )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ABC ) A 夸张B比喻 C 对比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 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B ) A 《短歌行》B《月夜》C《春江花月夜》

最新复习备考题库_专升本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机考备考题库 一、作家作品知识(共75题) 1. 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C ) A.王维 B.孟郊 C.王昌龄 D.贾岛 2. 《红楼梦》作者的姓名是( C ) A.曹霑 B.曹寅 C.曹雪芹 D.曹芹圃 3. 词作风格“雄劲豪迈,悲壮沉郁”、“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词人是( C) A.苏轼 B.李煜 C.辛弃疾 D.李清照 4. 《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人物是( A) A.诸葛亮 B.关羽 C.周瑜 D.姜维 5. 《种树郭橐驼传》先写橐驼种树的技艺高超,这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是( A) A.铺垫 B.对比 C.烘托 D.暗示 6.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 A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7. 《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D ) A.张巡、于嵩、许远 B.张巡、雷万春、许远 C.张巡、张籍、许远 D.张巡、南霁云、许远 8.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B )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9. 在《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深忧虑的是( D ) 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 10.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A)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 C)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中唐新乐运动的倡导者是( B) A.柳宗元 B.白居易 C.韩愈 D.刘禹锡 13. 白居易在《杜陵叟》诗中先写“天灾”,所用的手法是( C ) A.对比 B.类比 C.铺垫 D.象征 14. 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B ) A.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15. 《答司马谏议书》所引“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 C ) A.《谏逐客书》 B.《六国论》 C.《尚书》 D.《论气节》 16. 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D ) A.欧阳修 B.辛弃疾 C.柳永 D.苏轼 17. 北宋文学家中,主张写文章要“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是( B)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司马光 18. 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人是( A) A.王维 B.孟浩然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大学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A.《左传》 B.《汉书》 C.《三国志》 D.《清史稿》 3、被后人称之为“诗圣”的人是()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白居易 4、下列作家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 A.司马相如 B.杨雄 C.左思 D.张衡 5、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有() A.、张孝祥 B.朱敦儒 C.陈亮 D.周邦彦 6、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 A.孔尚任B.张可久C.睢景臣D.关汉卿 7、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李白B王勃C白居易D柳宗元 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B.排比C.博喻D.比喻 9、下列书名不是《红楼梦》曾用过的是() A.《石头记》B.《情僧录》C.《情海恨史》D.《风月宝鉴》 10、“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中采用的是()修辞手法 A.借代B.对比C.夸张D.衬托 二、填空(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有被誉为“诗仙”的﹍﹍﹍﹍、被誉为“诗圣”的﹍﹍﹍﹍、还有“诗佛”﹍﹍﹍﹍、“诗鬼”﹍﹍﹍﹍等,他们共同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限光彩。 2、采莲南塘秋,------------------------。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性质分为﹍﹍﹍﹍、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4、张若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劳: 3.户内洒然 洒然: 4.跻入人丛 跻: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 6.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7.居有顷,复弹其铗 居有顷: 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襟危坐: 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苒苒: 10.夏天是冗长的蝉歌 冗长: 四、简答(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A.“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B.“将以遗兮远者”中的“远者”指的是谁? C.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 2、阅读《长恨歌》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 词牌《念奴娇》又叫: [ ] A.蝶恋花 B.百字令 C.端正好 D.相见欢 2. 《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 ] A. 司马相如 B.班固 C.张衡 D.赵壹 3.《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4.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5.“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 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互文 D.对偶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 A.《饮酒》 B.《短歌行》 C.《行路难》 D.《从军行》 7.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8.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 A.欧阳修 B.韩愈 C.王维 D.苏轼 9. 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是: [ ] A.古文运动 B.声律改革 C.新乐府运动 D.律诗运动 10.“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 ] A.欧阳修 B.王羲之 C.韩愈 D.王安石 11.杜牧哪篇作品是最早的文赋? [ ] A.《鵩鸟赋》 B.《滕王阁序》 C.《阿房宫赋》 D.《上林赋》 12.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 ] A.山水 B.田园 C.隐逸 D.边塞 13.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 ] A.山水 B.边塞 C.婉约 D.豪放 14.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15.李白应当属于: [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6.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7.《蜀相》是一首 [ ] A.七律 B.七绝 C.新乐府诗 D.古体诗 18.杜甫的《登高》是一首:[ ]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拟、借代 B.比喻、借代 C.比喻、夸张 D.比拟、夸张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C )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A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 B )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D )。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C )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D )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D )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 )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 D ) 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B )。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C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 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D )。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C )。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C )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B )。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C )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C )。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 ) A.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晒罗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19.《变形记》的作者是:( C )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B )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终极版含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大学语文复习题库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大学语文机考复习题库 2013年 一、作家作品知识(共75题) 1. 《张中丞传后叙》中“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睢阳 D.汴州 . 2. 《八声甘州》下片的抒情着眼点是() A.自然景物 B.社会事件 C.举止行为 D.心理活动 . 3. 《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 . 4.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A.夸张、比喻、用典 B.夸张、比喻、对偶 C.对偶、比喻、拟人 D.用典、比喻、对偶 . 5. 李煜《虞美人》用“雕栏玉砌”指称南唐宫殿,其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借代 .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比喻、借代 D.夸张、拟人 . 7.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用经史语 D.化用前人诗词成句 . 8. “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 A.第三十一回、三十二回 B.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C.第三十五回、三十六回 D.第三十六回、三十七回 . 9. 《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A.分宜人、顾秉谦 B.严嵩、昆山人 C.分宜人、昆山人 D.严嵩、顾秉谦 .

10.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边塞诗 B.闺怨诗 C.田园诗 D.哲理诗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与比喻 B.反诘与夸张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夸张 . 12.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作者故乡之思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 13.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 1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呤应觉月光寒 D.青鸟殷勤为探看 . 15.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 16. 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 17.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 . 18.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于( ) A.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蒲松龄《聊斋志异》 D.刘鹗《老残游记》 . 1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情感变化的过程是() 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大乐 D.乐→悲→大悲 . 20.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A.屈原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 21. 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是()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 22.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整理)(1)(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 一.单选题 1.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鲁迅) 2.关于“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自由职业者) 3.拟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 4.老舍著《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是(沙子龙) 5.《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表达(积极旷达的心境) 6.《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中“客”所起的作用(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7.契诃夫《苦恼》中能听车夫姚纳诉说苦恼的是(小母马) 8.《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 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是(没人听他诉说) 10.《前赤壁赋》中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自然景物是(江水、清风、明月) 11.下列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写“绝对之事”用的原引事例主角是(陈独秀) 13.顾城最著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哪一部诗集?(《一代人》) 二.填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5.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孔子创始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 7.《史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8.《边城》作者(沈从文),七中的少女主人公(翠翠)

9.写出老舍的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体 14.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仁”是(爱人),“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崇尚克己复礼。 三.翻译题 1.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孔子说:“出门在外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尊敬谨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当重大祭典一样严肃小心。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里做官不会招致怨恨,在大夫的采邑里做官也不会招致怨恨。”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四.论述题 1.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并赏析。 可能会考的材料(不一定哈) 赏析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