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10
统计学试卷A卷出卷教师:统计学命题组适应班级:12级管理类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复查总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
共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 条形图B 饼图C 雷达图D 箱线图2.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随机变量D 非随机变量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反映产品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称为()A加权指数 B 质量指数 C 简单指数 D数量指数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工时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总体是()。
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7.如果一个样本因人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A 抽样误差B 非抽样误差C 设计误差D 实验误差《统计学》试卷A 第1 页(共8 页)8.根据重复抽样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数比甲单位人数多3倍,则抽样误差()A 甲单位较大B 乙单位较大C 无法判断D 相同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0.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点估计B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点估计C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不等于总体参数,则该统计量被称作参数的有偏估计D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它要估计的总体参数,则统计量被称作有偏的1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2014年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离散变量一般表现为只能取( )。
(A)整数(B)小数(C)正数(D)负数2 报告单位的职能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供( )。
(A)设计资料(B)调查资料(C)分析资料(D)研究资料3 调查对象指的是( )。
(A)调查目的(B)调查任务(C)调查总体(D)调查单位4 对次级资料的搜集称为( )。
(A)书面调查(B)文件调查(C)文案调查(D)卷宗调查5 平行分组体系是针对同一总体分别进行的独立简单分组,其分组标志数为( )。
(A)一个及以上(B)两个及以上(C)三个及以上(D)不限个数6 组距的正确计算公式是( )。
(A)组距=上限-下限(B)组距=下限-上限(C)组距=(上限-下限)÷2(D)组距=(上限+下限)÷27 习惯上变量是指( )。
(A)总体单位变异(B)总体变异(C)数量变异标志(D)数量变异指标8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 )。
(A)总体数(B)单位数(C)指标数(D)标志数9 平均指标属于(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0 目前我国编制CPI时包括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如食品、衣着等)共有( )。
(A)五大类(B)六大类(C)八大类(D)十大类11 在时间数列中,总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12 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
(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数13 登记误差不会出现在( )。
(A)计算环节(B)抽样环节(C)记录环节(D)汇总环节14 我国现行农业普查每10年调查一次,( )。
(A)在逢0的年份实施(B)在逢2的年份实施(C)在逢4的年份实施(D)在逢6的年份实施1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分类标准化特点的是( )。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 、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 、统计活动过程 D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D .定距尺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x D .∑-)(x x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A .前者大B .后者大C .二者没有区别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12 B .!8!4!12 C .12×4 D .124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统计指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 )方法。
A 个体指数B 综合指数C 平均数指数D 固定权数平均指数【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K为个体指数或各层次的类指数,w为各层次零售额比重权数。
p第2题在具有两个贸易市场上报告期和基期某种水果价格和销量资料条件下,要计算该种水果销量的平均变动,应采用( )形式计算。
A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B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要计算该种水果销量的平均变动,应采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第3题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在( )的基础上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
A 总指数B 个体指数C 数量指数D 质量指数【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即先计算出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以测定总体现象的平均变动程度。
第4题某地区某年多种工业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是一种( )。
A 个体指数B 静态指数C 动态指数D 数量指数【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静态指数是指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
题中,“某年”说明是同一时间,故属于静态指数;“多种”说明属于总指数;“产品成本”说明属于质量指数。
因此,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各房型的价格上涨幅度为100.14%-1=0.14%。
第6题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做同度量因素。
广东白云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统计学》(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可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身高 2.2005年12月31日24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C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C. 一次性调查 D. 连续性调查 3.各组上下限的简单平均等于( D )。
A. 组数B. 组距C. 组限D. 组中值4. 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位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近似为( B )A. 2500B. 2250C. 2100D. 22005. 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
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标准差为2.6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标准差为1.8厘米。
根据该资料判断( A )。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 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C. 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 无法比较6. 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适用专业及方向: 各专业层次:本科 年级:11级 限时: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场要求:笔试分布( B )。
A. 服从均匀分布B. 近似正态分布C. 不可能服从正态分布 D 无法确定7. 当样本单位数充分大时,样本估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能性趋于1,称为抽样估计的( B )。
A. 无偏性B. 一致性C. 有效性D. 充分性8. 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B )。
A. 正态分布B. t 分布C. 2χ分布 D. F 分布9. 在假设检验中,第I 类错误是指( A )。
A. 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 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C. 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D. 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10. 每吨钢锭的成本y (元)和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x (吨)之间回归方程为x y 8.0320ˆ-=,这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平均( D )。
统计整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在电子计算机汇总技术中,对调查资料的逻辑审查和计算机技术审查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的( )来实现。
A 编辑程序B 储存功能C 查看功能D 数据分析功能【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在电子计算机汇总技术中,对调查资料的逻辑审查和计算机技术审查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的编辑功能来实现的,计算机的编辑功能又是通过编辑程序来实现的。
第2题对于一份农民个人经营的内陆养鱼场的调查表,按“所属国民经济部门”这一标志,应给以代码( )。
A 1021B 0421C 1024D 0321【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内陆养鱼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渔业,其代码是04。
第3题在对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统计资料汇总前,发现某一调查单位产量增长或降低幅度过大,有必要进行( )。
A 汇总程序的审核B 全面性审核C 计算技术审核D 逻辑审核【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逻辑审核是指审查各填报项目是否符合情理。
题中,某一调查单位产量增长或降低幅度过大,就有必要予以查问,进行逻辑审核。
第4题在统计分组表中,频率是指( )。
A 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 各组的单位数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 各组频数与比重之比【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频数是指总体及各组的单位数,频率是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第5题在电子计算机汇总技术中,( )是实现计算机分组汇总功能的关键。
A 汇总程序B 资料C 数据录D 编码。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B、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C、统计活动过程D、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2014年《统计学》期末试题及满分答案一、判断题1、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
(√)2、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3、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集中趋势。
(╳)4、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数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5、在抽样推断中区间估计可根据样本估计值精确地推断出总体参数必定所在的范围。
(╳)6、回归分析是指对相关现象的关系转变为函数关系,并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数量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7、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过程中多使用的同度量因素(又称权数)是用不变权数(不变价格),所以指数数列中各环比指数的连乘积等于定基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D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五年来商品价格变动情况进行调查C.对2000年职称评审结果进行调查D.按月上报商品销售额2、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比较,属于(B)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计划完成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3、平均数反映了(B)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4、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D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5、评价估计量是否优良的标准一般有三个,下面哪一个不是(D)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真实性 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B)A.(-∞,+∞)B. [-1,+1]C.(-1,+1)D.[0,+1]7、某商场报告期销售额为基期的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5%,商品销售量的变动为(D)%A.+4.5B.+0.5C.+9.5D.+10三、多项选择题1、推断统计的两种主要类型是(AD )A.参数估计B.预测C.决策D.假设检验E.描述统计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BE)A.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选择分组标志C.按数量标志分组D.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确定各组界限3、组距数列为开口组时,不受影响的指标有(D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4、正态分布密度函数(ABCDE)A.其图形是以其均值为对称轴的分布曲线B.其图形是以其中位数为对称轴的分布曲线 C.具有非负性D.在均值变动而标准差不变动时不改变正态分布的形状E.标准差越大,分布曲线越扁平四、简答题1. 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有哪些?各要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程度如何?答:影响次数分页的要素有组数、组距和组限。
2014年统计师考试真题与试题答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参考答案】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参考答案】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参考答案】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参考答案】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参考答案】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参考答案】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参考答案】B8.某区1000名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数为560,方差为36分,其中1名考生的分数为620分,其在该区1000名学生考分中的相对位置得分是()。
【参考答案】D9.从10000个企业中随机抽取1%的企业调查其资金利用情况,已知总体的方差为25,在不重置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标准差等于()。
\ 【参考答案】D10.关于样本比例p正确的说法是()。
XXXX大学2014-2015学年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专业:xxx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3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单选题(16小题,共16分)1.A2.A3.A4.B5.C6.A7.B8.C9.A10.A11.C12.D13.D14.C15.B16.A二、多选题(5小题,共10分)1.BC2.ABD3.ABD4.ACE5.ABC三、填空题(3小题,共8分)1.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2.方向、密切程度3.中间环节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承前启后四、简答题(3小题,共18分)1.二者的相同点: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都是需要事先按某一标志对总体进行划分的随机抽样。
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分层抽样的划分标志与调查标志有密切关系,而整群抽样的划分标志不一定与调查标志有关;分层抽样是在总体的每个层内随机抽样.而整群抽样是在总体全部群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体;分层抽样的目的主要是缩小抽,样误差,满足推断各子总体数量特征的需要,而整群抽样的目的主要是扩大抽样单位,简化抽样组织工作。
分层抽样用于层间差异较大而层内差异较小时,以及为了满足分层次管理决策需要时,而整群抽样则用于群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时,或只有整体,为抽样单位的抽样框时。
2.反映总体离散趋势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极差是指一个数列中两个极端值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
根据极差的大小能说明标志值变动范围的大小。
四分位差反映了中间50%数据的离散程度,其数值越小,中间的数据越集中;数值越大,中间的数据越分散。
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平均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平均差仅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平均数的平均离差量。
平均差越大,表明标志变异程度越大;反之,则表明标志变异程度越小。
方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2014年春季学期《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不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B2 C3 C4 D5 D6 A7 D8 B9 A 10 C11 A 12 D 13 A 14 C 15 A评分标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错选和不选均不给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一)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并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答: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名称。
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联系:(1)一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得到指标的数值;(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2)标志的具体表现,有的用数值有的用文字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评分标准:本小题5分,标志和指标各1.5分,联系1分,区别1分。
(二)什么是统计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统计调查方案是调查工作计划。
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评分标准:本小题5分,调查方案2分,具体内容,每项0.6分。
三、某工厂所属三个分厂电视机产量资料如下(15分):评分标准:本题15分,15个空栏,错一空扣1分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15分):(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
解: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评分标准:每项5分,计算公式2分,计算过程1分,结果、计量单位各1 分。
五、某工厂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
浙江师范大学《统计学》期终试卷(A 卷)(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类别 闭卷 使用学生12级工商管理类 专业本科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出卷时间2014年6月 4 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推断统计是根据对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2. 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3. 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为32,标准差为5。
采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保留4位小数). 4. 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5. 如果估计量1ˆθ与2ˆθ相比满足,我们称1ˆθ是比2ˆθ更有效的一个估计量. 6. 当时,我们称估计量是总体参数的一个无偏估计量.7. 从标准差为σ的正态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均值为,在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写出公式)。
8. 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又称弃真错误,是指.9. 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10. 某学校学生在统计学考试中的平均得分是70分,标准差是3分,从该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计算他们的统计学平均成绩,则平均分超过71分的概率是(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11. 由统计资料得知,1989年某地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190克,现从1990年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0个,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210克。
要检验1990年的新生儿与1989年相比,体重是否有显著差异,其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是.12. 总体回归函数是将因变量y 的__________表示为自变量x 的函数.13. 根据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基本假定满足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是.14. 根据某商业企业2007-2011年五年内商品销售额x (万元)和商业利润y (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222100,560,890000,240170,75000x y x xy y =====∑∑∑∑∑则商业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的样本相关系数.15. 在上题中,估计样本回归方程ˆˆˆyx αβ=+,则ˆβ=。
201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2009年新修订《统计法》内容的重中之重是()。
A.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B.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C.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D.完善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是指中央统计机构对全国的统计工作进行()。
A.领导、管理、协调B.指导、管理、协调C.引导、监督、协调D.督导、检查、协调3.国家统计局对其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
A.统一管理B.分级管理C.委托管理D.垂直管理4.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职责的是()。
A.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C.制定国家统计标准D.审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5.涉外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是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实施涉外调查行为的()。
A.法律权利的行为B.法律资格的行为C.法律义务的行为D.法律责任的行为6.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为基础。
A.行政记录B.周期性普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7.下列不属于统计行政处罚基本原则的是()。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B.统计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原则C.统计行政处罚的平等、自愿原则D.统计行政处罚的过罚相当原则8.统计行政诉讼属于()。
A.统计行政管理制度B.统计调查活动制度C.统计监督检查制度D.统计司法审查制度9.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属于()。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地方性统计法规D.统计行政规章10.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且不受侵犯的职权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统计发布、统计监督C.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统计调查、统计执法、统计监督【答案】1.C 2.A 3.D 4.B 5.A6.B 7.C 8.D 9.D 10.A 11.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的、可以不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是( )。
浙江财经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14年11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总体的大量性是指 ( D ) A 、有很多总体 B 、某一个总体特别大C 、总体的范围难以确定D 、对总体单位足够数目调查才能了解总体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 C ) A 、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 B 、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D 、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3、统计工作过程不包括( B ) A 、统计调查 B 、统计分布 C 、统计整理 D 、统计分析4、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小数5、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B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6、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 B ) A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 、推断总体总量 C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D 、广泛运用数学方法7、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 B )A 、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B 、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C 、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D 、就使得总体内部的差异消失了 8、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数表现为 ( A ) A 、正态分布 B 、U 型分布 C 、J 型分布 D 、统计分布9、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 ) A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加 B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10、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时期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 B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11、已知某工业局所属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A )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12、某种产品产量计划要求比上期增长5%,实际比上期增长10%,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110.51%B、104.76%C、115.01%D、108.23%13、某企业生产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
2014年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真题及答案2014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C.咨询职能B.调查职能D.决策职能2.2013年12月31日,我国将进行()。
A.农业普查C.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D.工业普查3.从抽样理论上讲,()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
A.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B.等距抽样D.多阶段抽样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法统计查询拜访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A.表号C.核准文号B.表名D.有效期限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第1页(共13页)5.统计生产的第一个阶段是肯定()。
A.统计调查内容C.统计指标体系6.我国统计单位不包括()。
A.法人单位C.个别经营户B.产业活动单位D.住户B.统计需求D.统计调查方法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A.单产业法人单位C.多产业法人单位B.单产业基本单位D.多产业基本单位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经济活动遵循()准绳。
A.独立性C.同质性B.关联性D.异质性9.根据新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划定》,第三产业不包孕()。
A.农、林、牧、渔服务业C.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B.居民服务、修缮和其他服务业D.修建业10.某地区为了解当地工业企业用电情况开展调查,此调查的调查对象应为该地区内的()。
A.全部企业C.全部工业企业B.每一个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11.在计算粮食产量时,从1964年开始薯类折算成粮食的比例为()。
A.2∶1C.4∶1B.3∶1D.5∶112.农业统计通常接纳()的办法进行查询拜访。
统计学试卷A卷出卷教师:统计学命题组适应班级:12级管理类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复查总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
共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 条形图B 饼图C 雷达图D 箱线图2.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随机变量D 非随机变量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反映产品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称为()A加权指数 B 质量指数 C 简单指数 D数量指数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工时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总体是()。
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7.如果一个样本因人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A 抽样误差B 非抽样误差C 设计误差D 实验误差《统计学》试卷A 第1 页(共8 页)8.根据重复抽样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数比甲单位人数多3倍,则抽样误差()A 甲单位较大B 乙单位较大C 无法判断D 相同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0.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点估计B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点估计C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不等于总体参数,则该统计量被称作参数的有偏估计D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它要估计的总体参数,则统计量被称作有偏的1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A=-∑∧2)(y y 最小值 B =-∑∧)(y y 最小值 C =-∑∧2)(y y 最大值 D =-∑∧)(y y 最大值 1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两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 68%的数据B 95%的数据C 99%的数据D 100%的数据13.某奶粉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对销售量的影响,他们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05.0=α):根据上表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差为( )。
A 1265.98B 63.37C 1281.17D 399.114.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A 移动平均法B 简单平均法C 指数平滑法D 线性模型法15.抽样边际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
A 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 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 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 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统计学》试卷 A 第 2 页 ( 共 8 页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5题,每题 2分,共计10分)1.下列哪些图形适合描述分类数据( )A 条形图B 直方图C 圆饼图┃┃┃┃┃┃┃┃┃┃┃┃D 茎叶图E 帕累托图2.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A 确定调查目的B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 设计调查项目和调D 调查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E 调查时间及调查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细则3.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可能完全不相关B 可能是曲线相关C 中度相关D 线性相关E 以上四个都不对4.某菜农报告期的某种蔬菜播种面积为基期的88%,这个指数是()。
A 个体指数B 总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D 质量指标指数E 动态指数5.在下列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E 几何平均数三、判断题(在下列命题中,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并将答案填在题前的答题表中。
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如果现象随时间的推移其增长量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或下降的变化规律,则适合的预测方法是指数模型法。
()2.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非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0—100分之间的学生至少占95%。
()3.抽样调查的误差一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要大。
()4.样本容量是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统计学》试卷A第3 页(共8 页)5.所谓“上组限不在内”原则,是对连续型变量分组采用重合组限时,习惯上规定一般只包括本组下限变量值的单位,而不包括本组上限值的单位。
()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7.通过散点图可以直观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态以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8.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总体方差未知,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应采用t分布。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变宽。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 18分)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6分)2.简述众数、中位数及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6分)《统计学》试卷 A 第 4 页 ( 共 8 页 )3.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五、计算分析题(共四题,共 47分) 1.北美的大学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地区新生的数量都在上升,但却没有足够的博士来填补空缺职位。
另外,现在的教授中有一大部分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了,而一些大学允许60岁以上的教授提前退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位顾问调查了521名55岁至64岁的教授,询问他们在65岁之前是否有退休意向。
回答项是否的有466人,是的有55人。
(1)在95%的置信水平下,估计打算提前退休的教授的比例。
(2)如果55岁至64岁的教授的数量是75000,估计提前退休的教授的数量。
(13分)┃┃┃┃┃┃┃┃┃┃┃┃┃┃┃密┃┃┃┃┃┃┃┃┃┃┃封《统计学》试卷A 第5 页(共8页)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要求计算:①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增加的绝对值②销售量指数以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绝对值。
(10分)《统计学》试卷A 第6 页(共8页)3.下表给出了一家冰淇淋连锁店最近五年每季度的营业收入(单位:百万元)。
┃┃┃┃┃┃┃┃┃┃┃┃┃┃┃(1)试画出时间序列线图。
(2)试说明为什么我们不推荐使用指数平滑法作为这个问题的预测工具。
(3)试确定季节指数。
(12分)密┃┃┃┃┃┃┃┃┃┃┃封┃┃┃┃┃┃┃┃┃┃┃线《统计学》试卷 A 第 7 页 ( 共 8 页 )4.一家轿车座椅制造公司的总裁很关心生产设备损坏的数量和成本问题。
生产设备若过于陈旧就会变得很不稳定。
但是重置的成本太高,而且这位总裁不能确定目前缓慢的经济增长能否弥补重置成本。
为了帮助他做出决定,他收集了20台焊接设备上各月的维修成本(x )和使用年限(y)数据,经过计算得出:35.113=x ,77.3782=x s ,21.395=y ,79.40942=y s ;20=n ,82.9362=xy s (x 与y 的协方差)。
根据以上数据试确定:(1)样本回归直线方程。
(2)试解释回归系数。
(3)试确定判定系数,并讨论此统计量说明了什么问题。
(12分)《统计学》试卷 A 第 8 页 ( 共 8页 )统计学试卷A 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5分)1.B 2.B 3.B 4.D 5.B 6.B 7.B 8.C 9.A 10.D 11.A 12.B 13.B 14.A 15.D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及两 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2分,共计10分)1.AC2. ABCDE3.AB4.ACE5. CD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正确划“√”、错误划“×”,每题1分,共计10分)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四、简答题(共计18分)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答:总体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构成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的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例如:河南省的所有工业企业构成一个总体,从中抽取100个企业就构成一个样本,对这100个企业构成的样本计算的企业平均工资、企业平均产值等就是统计量,而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工资、平均产值则是参数。
2.简述众数、中位数及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答:(1)众数。
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
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且有明显峰值时应用。
(2) 中位数。
不受极端值影响。
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3) 平均数a) 易受极端值影响;b) 数学性质优良;c) 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3.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当时间序列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增长率;(2)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但纯就增长率论增长率,要注意增长率与据对水平的结合分析。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47分)1.(本题12分)解:(1)根据题意1056.052155==p ,n=521 %951=-α则 96.12=αZ置信上限 1320.0)1(2=-+np p z p α 置信下限 0792.0)1(2=--n p p z p α(2)75000*0.0792=594075000*0.1320=9900所以,提前退休的教师数量在5940至9900之间。
2.(本题10分)(1)①销售额指数=%1167508700011==∑∑q p q p 销售额增加的绝对值=(1207508700011=-=∑-∑q p q p 万元)②销售量指数=%93.1107508320000==∑∑q p q p k q 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绝对值=827508320000=-=∑-∑q p q p k q (万元)分析: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16%,绝对额增加了120万元,其中由于销售量的增加使销售额增长了10.09%,绝对额增加82万元。
3.(本题13分)(1)时间序列线图(2)从时间序列线图可以明显看出,这家冰淇淋连锁店的营业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不适合使用指数平滑法来预测,因为指数平滑法适用于较平稳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