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工表格
- 格式:xlsx
- 大小:746.33 KB
- 文档页数:1
车间多能工培养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了适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公司产品在市场的响应能力,改善公司的运作机制,打造一支具有柔性制造能力的团队,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时间,通过对人的培养,让员工具有一专多能的本领,最终为达到JIT供货而服务。
2、适用范围:LED的全体员工。
3、述语和定义:3.1多能工:多能工就是具有操作多种机器设备能力的作业人员,或在生产在线能熟练操作五种(含)以上岗位的工种,且能协助相邻两工位作业的人员。
3.2全能工:全能工是指一个人能熟练地操作所有的设备能力,能单独一人完成某一产品、多个产品在线生产、与制造,最终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4、职责分工:4.1组长:4.1.1负责编制多能工培训计划及日常管理与考核;4.1.2负责对多能工培训者进行访谈,给予激励;4.1.3多能工通过考核后,组长对多能工薪酬定期调整进行申请;4.1.4负责制订、修订《多能工岗位达标标准》和《岗位达标标准评定表》;4.1.5负责对多能工实践作业技能的鉴定并真写《岗位达标标准评定表》;4.2班长与技术员:4.2.1负责对多能工各项技术的讲解与实际操作培训。
5、实施程序:5.1多能工实施步骤:5.1.1培训多能工准备工作:1)制订多能工的培训需求计划;2)对符合多能工标准之员工进行培训;3)制订LED组装线多能工岗位达标标准;5.1.2实施多能工的培养与考核1)对符合标准的员工依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2)对培训的员工进行访谈,给予激励.3)进行实际操作竞技比赛活动.得出最优秀的员工作为榜样.4)对培训后的多能工进行定期考核工作.5.1.3对多能工的评定及薪资结构调整之呈报.1)依照《岗位达标标准评定表》对多能工进行评定工作.2)根据对多能工之评定标准对多能工进行薪资结构分类.3)将多能工培训效果及考核结果呈报上级批示,对多能工之岗位进行确认. 5.2确认车间的多能工培养对象、和实施多能工练习;5.2.1多能工培训人员的选定必须为符合多能工培养标准即无挑选工作岗位,对工作热情之人员.5.2.2依据LED组装线现有的产品工序进行实践培训,对于难度较为大的产品则专门定制时间给予讲解及实践操作演示。
多能工培养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促使员工尽快掌握多种操作技能,规范多能工的培养、考核,特制定本规范。
二、培养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册员工。
三、术语和定义多能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工种操作技能的作业人员。
四、职责1.人力资源部、生产制造部、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及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多能工认定小组;2.多能工认定小组:负责各生产厂多能工的技能调查、分析,确定培训方向和对象;3.人力资源部、生产制造部:负责开发培训教材、编写试题,监控并参与实施培训、考核、认定等具体工作,做好多能工操作资格、技能等级的记录,定期将已通过认定的多能工进行公示,及时维护相关数据;4.技术中心:负责多能工工艺知识培训及现场工艺流程等相关工作;5.质量管理部:负责多能工培训及现场质量等相关工作;6.各生产厂:负责本单位多能工培养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评价;负责多能工培养日常管理工作,并实施培训计划;负责多能工培养的现场组织,日常岗位互换训练的开展。
五、操作步骤:第一阶段:识别工种数量,分析现状,确定多能工培养工种及对象。
1.多能工认定小组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生产流程识别工种,对各生产单元进行调研,完成《多能工工种需求调查表》。
结合人员需求及公司生产任务安排,设定多能工的培养工种。
2.各生产厂组织在班组内部进行选拔多能工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人数,提交《多能工培养人员统计表》。
3.多能工培养对象分类及选拔条件:1)多能工培养人员必须为公司在册员工。
2)在职期间未出现过重大安全、质量、设备等问题。
3)参加选拔人员在原岗位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服从安排,能吃苦耐劳。
第二阶段:制定多能工培训计划及岗位达标标准。
1.多能工认定小组依据《多能工工种需求调查表》、《多能工培养人员统计表》将所需培养工种分割成若干个小组制定《多能工培养计划》。
2.各生产厂组织各班组员工完成各工序《标准作业指导书》完善与公布。
多能工管理制度(ISO9001-2015)1.多能工的用途1.1生产线临时需要补位时借用;1.2新产品试做时使用;1.3有返工产品需集中返工时调用。
2.多能工使用时机2.1因产品差异而需要借调多能工时,生产班长/IE需要提前1天提出申请,由车间主任在申请单上确认可以协调后,由制造部主管核准即生效。
2.2因产线突发情况(如请假,品质异常等)而需要借调多能工时,生产班长/IE,立即提出申请,由车间主任在十分钟内确认可以协调,在半小时内协调到位,并由车间主任对其借调进行备案。
2.3如有其它线出现紧急情况需多能工的,需求班组的班长向车间主任申请,将现使用线的多能工调配到紧急情况线体。
3.借还流程3.1多能工借调时必须在《借还登记表》上写明归还时期,到期时多能工必须归还,纳入车间主任管理范围。
4.使用流程4.1IE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判定各线借多能工的人数及时间。
借时IE及班长在《多能工信息一览表》内登记相关信息。
4.2班长在借还规定时间内及时归还人员,并在《多能工信息一览表》内登记相关信息。
4.3IE根据多能工的实际去向,在去向看板中标记多能工的去向。
去向发生改变时,去向看板也要及时更改。
4.4各线借用多能工的工时记录在各线工时内,生产日报表上要体现4.5各线借用后其余多能工,车间主任根据生产计划排出备货式订单,根据剩余多能工的人数来生产,工时按正常工时计算。
5.考核办法5.1为了激励员工士气,每月对多能工进行绩效奖金评比。
对于达到评比标准的多能工适当奖励,第一名150元,第二名100元,第三名50元。
当月无人达标时,可空缺。
5.2考核方法:多能工考核项目为效率、品质、5S、纪律、技术全面性,每项20分共100分。
5.2.1效率:以IE标准工时基准,熟练为10~20分,一般5~10分,不熟练为0~5分。
5.2.2品质:以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为准则,表现秀为10~20分,一般为5~10分,表现差为0~5分。
多能工培养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促使员工尽快掌握多种操作技能,规范多能工的培养、考核,特制定本规范。
二、培养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册员工。
三、术语和定义多能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工种操作技能的作业人员。
四、职责1.人力资源部、生产制造部、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及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多能工认定小组;2.多能工认定小组:负责各生产厂多能工的技能调查、分析,确定培训方向和对象;3.人力资源部、生产制造部:负责开发培训教材、编写试题,监控并参与实施培训、考核、认定等具体工作,做好多能工操作资格、技能等级的记录,定期将已通过认定的多能工进行公示,及时维护相关数据;4.技术中心:负责多能工工艺知识培训及现场工艺流程等相关工作;5.质量管理部:负责多能工培训及现场质量等相关工作;6.各生产厂:负责本单位多能工培养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评价;负责多能工培养日常管理工作,并实施培训计划;负责多能工培养的现场组织,日常岗位互换训练的开展。
五、操作步骤:第一阶段:识别工种数量,分析现状,确定多能工培养工种及对象。
1.多能工认定小组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生产流程识别工种,对各生产单元进行调研,完成《多能工工种需求调查表》。
结合人员需求及公司生产任务安排,设定多能工的培养工种。
2.各生产厂组织在班组内部进行选拔多能工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人数,提交《多能工培养人员统计表》。
3.多能工培养对象分类及选拔条件:1)多能工培养人员必须为公司在册员工。
2)在职期间未出现过重大安全、质量、设备等问题。
3)参加选拔人员在原岗位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服从安排,能吃苦耐劳。
第二阶段:制定多能工培训计划及岗位达标标准。
1.多能工认定小组依据《多能工工种需求调查表》、《多能工培养人员统计表》将所需培养工种分割成若干个小组制定《多能工培养计划》。
2.各生产厂组织各班组员工完成各工序《标准作业指导书》完善与公布。
多能工年度培训计划表
1. 岗位技能培训
- 专业知识学习
- 技能操作演练
- 软件系统培训
- 行业前沿知识学习
2. 沟通协调能力培训
- 团队合作训练
- 情绪管理技巧培训
- 冲突解决能力培训
3. 领导力提升培训
- 领导力培养课程
- 项目管理培训
- 团队激励与激励培训
4. 创新能力培训
- 设计思维训练
- 创意激发技巧培训
- 创新项目实战演练
5. 职业发展规划
- 职业规划指导
- 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 职业规划实施计划制定
6. 专业资格考证
- 相关专业资格考试培训 - 考证辅导及模拟考试 - 资格考试报名及安排
7. 安全生产培训
- 安全操作规程学习
- 突发事件处理演练
- 安全意识培养训练
8. 职业健康培训
- 职业病防护知识学习 - 职业健康保护培训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多能工资格认证规范(ISO9001-2015)1目的1.1培养员工多种岗位技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跨部门的调配。
1.2给表现好的员工一个技能发展的平台。
1.3优化岗位配置,提升工作效率。
2范围适用于本集团及其全资附属子公司及事业单位。
3定义3.1作业员多能工(不包含打磨)除本岗位外,掌握相关岗位查货技能及选择性掌握组装、上下架、冲压、镭射焊接、丝印、玻璃研磨、贴合等岗位中的二个或以上的岗位技能,且通过评审小组的认证。
3.2打磨多能工除本岗位外,掌握相关岗位品质检查技能及选择性掌握打磨(面盖与底盖)、拉丝、抛光操机、清洗岗位中的二个或以上的岗位技能,且通过评审小组的认证。
3.3技术员多能工(技术员指初级技术员、中级技术员)掌握不同机器的开机、保养、维修的技能,或机器的开机、保养、维修,以及模具、夹具的维修与保养技能,且通过评审小组的认证。
3.4品检多能工至少掌握镀膜(PVD)、冲压(MetalStamping)、玻璃(Glass)、粉末冶金(MIM)其中一个事业单位所有主要工序的品检技能,且通过评审小组的认证。
4职责4.1人力资源及行政部4.1.1统筹、策划、管理多能工项目;4.1.2组织多能工培训与认证;4.1.3多能工资格证的制作、颁发、复审;4.1.4多能工的统一调配及管理;4.1.5多能工的档案管理。
4.2公司各部门及事业单位4.2.1根据多能工岗位培训需求,制定《多能工培训策划表》中部门和岗位所需培训;4.2.2将多能工培训的签到表、相关考核记录统一交给培训组保管;4.2.3配合公司要求,培养多能工。
4.3员工4.3.1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多能工岗位资格证,不得涂改和转借他人;4.3.2认真学习,尽早学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4.3.3配合公司生产需要,员工有义务随时接受调派支持其他车间生产任务。
5程序及规定5.1多能工选拔5.1.1多能工选拔条件5.1.1.1遵守厂纪厂规,半年内无任何惩处记录。
车间产量不足,多能工均衡表格
如果车间产量不足,可以通过多能工均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多能工均衡表格是一种工业工程方法,用于评估和平衡工作站或生产线上的人员和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产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多能工均衡表格示例,其中包括工作站、工作任务、周期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和工人数量:
在多能工均衡表格中,你可以根据工作站的任务要求和工人的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工人数量,以确保生产线的平衡,并优化产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工人数量,并调整任务的周期时间,以满足车间产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