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腺胃炎
- 格式:ppt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35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禽腺胃炎是目前禽病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以腺胃水肿、减料、过料为特征。
鸡、鸭、鹅、鸳鸯、鹌鹑、鸽子均有发生,蛋鸡、肉用鸡最为多见。
该病不仅造成鸡群伤亡,还严重影响禽饲料转化率,从而影响体格发育,使肉禽上市时间推迟,使蛋禽产蛋高峰期推迟或无高峰期,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发病原因(一)传染性因素1.种鸡垂直传播。
由于霉菌毒素不易分解,可在动物体内长期储存,种禽虽然采食了含有霉变的饲料,但由于其年龄较大、抵抗力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致病性。
但是毒素可通过种禽机体的代谢,将毒素储存在禽产品中如精液、蛋和肉中,重者受精率下降、孵化率降低;轻者孵出的雏鸡 1 日龄便发生腺胃炎。
2.眼病。
育雏时期雏禽维生素 A 缺乏;长途运输,育雏室温度不稳定;氨气过重或禽群密度过大是雏禽眼疾发生的诱导因素,也可引起腺胃炎。
(二)非传染性因素1.霉菌毒素中毒。
饲料原料霉变或水分过大,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导致腺胃炎的发生。
2.成品饲料霉变,生物胺过多。
成品饲料存放粗放,存放时间较长。
成品饲料中补充蛋白质成分如鱼粉、血粉、肉骨粉等因品质较差,富含细菌致使蛋白质被细菌微生物分解发酵成生物胺和肌胃糜烂素,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
3.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霉菌毒素能引起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缺乏,其中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缺乏会直接增加肌胃溃烂的机会。
饲料营养不良、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硫酸铜过量等都易引发此病。
4.应激因素。
因禽体体温高、代谢旺盛、抗应激能力差,对免疫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腺胃炎的发生。
5.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大、雏鸡瘦弱、雏鸡的运输时间长、脱水也是诱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6.疫苗因素。
做完第一防疫(小三联)后,由于疫苗免疫的刺激,诱发此病的也较多。
7.滥用药物。
使用抗病毒药物、青霉素作开口药也会引发腺胃炎。
二、解剖变化嗉囊充满液状内容物带有刺鼻的酸味,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腺胃胃壁增厚,有的肌腺胃内充满大量浑浊液体。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禽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饲料污染、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和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
饲料污染是禽腺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饲料污染有霉菌毒素和细菌污染。
病毒感染也是引发禽腺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禽类在受感染的情况下易患病。
环境因素和营养不良也会增加禽腺胃炎的发病风险。
为了预防禽腺胃炎的发生,需要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并合理配制营养饲料。
这些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有效降低禽腺胃炎的发生率,提高禽类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禽腺胃炎、发病原因、预防措施、饲料污染、病毒感染、环境因素、营养不良、饲料卫生管理、消毒、环境清洁、营养配方、重要性。
1. 引言1.1 禽腺胃炎的定义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家禽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等禽类动物中。
该病主要发生在禽类的腺胃部位,表现为腺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炎症等症状。
禽腺胃炎会导致禽类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禽类死亡。
禽腺胃炎的发病率较高,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禽腺胃炎通常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主要包括饲料污染、病毒感染、环境因素、营养不良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禽腺胃炎,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合理营养配方等。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减少禽腺胃炎的发生,保障禽类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禽腺胃炎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鸟类疾病,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 饲料污染:饲料中存在过多的霉菌、细菌或化学物质会导致禽腺胃炎的发生。
鸟类食用污染的饲料后,会引起胃肠道炎症,进而导致腺胃炎的发展。
2. 病毒感染:禽腺胃炎也可以通过病毒感染而引起。
常见的病毒包括禽瘟病毒、鸡肠道炎病毒等,这些病毒会直接侵袭鸟类的腺胃组织,导致炎症和溃疡。
24养殖园区鸡腺肌胃炎病的防控胡积霞(信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信阳464000)腺肌胃炎病是家禽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消 化道疾病,病灶主要集中在腺胃和肌胃,通常为 地方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高温高湿季节 发病率最高,呈现慢性发病的特点,鸡场一旦出 现该病,造成的隐性损失较大。
为了能帮助大家 科学地对该病进行防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 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发病原因目前造成腺肌胃炎的发病原因业内还没有 统一意见,更多人认为是由综合性的因素共同 作用引起的,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霉菌毒素引发,霉菌毒素种类较 多,如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 2 毒素、呕吐毒素以及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 除了吸收人机体后造成鸡中毒之外,还对黏膜 有破坏作用,包括胃黏膜、肠黏膜等,黏膜细胞(上接第22页)使用劣质鱼粉和霉变玉米等不合格、 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原料;科学配方,保证各种营养素 的全面均衡搭配,防止过量不足,从而促进鸡雏的生 长发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不同季节,把鸡舍的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等调节到最适合鸡群生长发育和产蛋的状态,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换气。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护鸡群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制定合理的免 疫程序,使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建立起鸡 群的保护屏障,是有效控制疾病的关键。
4治疗该病由于病因复杂,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 病例,综合分析发病因素,采取消除病因、抗病毒、对 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案,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抗病毒制剂可选择干扰素、黄芪多糖及其复 方制剂;抗菌药物最好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 高敏药物;在饲料中可添加制霉菌素,抑制霉菌感染; 同时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 ,或者电解多维,帮助病鸡 迅速恢复食欲,修复肠胃黏膜。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产业 创新团队岗位项目(H B C T 2018150206))被破坏后黏膜层变得脆弱,在词料 的物理摩擦作用下导致溃烂、出血 等炎症表现。
腺胃炎来袭,我们需要如何应对?2014年以来,鸡群腺、肌胃炎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据统计,腺、肌胃炎依然是本年度最困惑临床一线的禽病之一,发病率和损失排禽病前三位。
肉鸡腺胃炎频频发生、治疗困难、而且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损失。
腺、肌胃炎来袭,你知道该怎样应对吗?腺胃炎的特性:1、对于种源性疾病而言,腺胃炎是一个“开关病”。
种源性疾病会导致雏鸡过早的出现腺胃炎,而腺胃炎又导致种源性疾病在商品代鸡群中的扩大化,它就像一个开关一样,打开了种源性疾病在商品鸡群中的症状。
2、对于后天性疾病而言,腺胃炎是一个“信号放大器”。
例如:鸡群在患气囊炎、禽流感等病时,若有腺胃炎的参与,发病情况比平时更厉害且更难治愈。
因为大量的胃酸会破坏很多药物成分,而且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加重。
腺胃炎的危害:1、鸡只生长受阻,体重不达标,病鸡食欲减退、生长停滞,羽毛粗糙缺乏光泽蓬乱,体重仅为健康鸡的1/2~1/3,部分病鸡逐渐康复,但体形瘦小,不能恢复生长,因此鸡群鸡只大小参差不齐。
2、鸡群吃料不达标,20多天1号料尚未吃完。
3、病鸡排黄白色稀粪直至水便,消化不良,粪便中可见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饲料便,饲料利用率及转化率低。
4、免疫抑制。
腺胃炎如不能及时治愈,极易引起免疫抑制:法氏囊、新城疫接踵而来,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会得病。
机体对各种疫苗免疫应答减弱或丧失,家禽群体免疫力低下、抗病力差。
加重了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腺胃炎如何防治?腺胃炎防治的原则:抑霉解毒、抗菌消炎、提升免疫力、提高采食、修复肠道粘膜、激活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蠕动,提高食欲。
具体措施有:1、净槽:不管每天喂几次料,在每一次吃完以后,必须净槽0.5~1小时,不为控料只为净槽。
作用:肌胃炎能降低发生率70~90%,腺胃炎能降低发生率20~30%。
2、控制温度:防止高温出现,尤其是10~20日龄最重要。
3、控制湿度:防止过高或过低,1~7日龄最重要。
此方政妓23鸡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王慧u ,程小果w(1.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f >;2.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6)鸡腺胃炎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沉郁,饮食减少,体重下降,发病中后期病鸡极度消瘦、苍白, 最后因衰竭而死。
临床以鸡生长受阻、发育不良, 消瘦、衰竭死亡,饲料粪便、整齐度差为特点,以 腺胃肿大如球,腺胃壁水肿、增厚,腺胃黏膜溃 疡、脱落,腺胃乳头扁平甚至到消失、指压可流出 清亮液体等为主要特征。
鸡腺胃炎不是一种特定的传染病或疾病,是 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病鸡的一种临床病症, 且发病非常普遍,可以造成鸡的料肉比下降,死 淘率增加等,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鸡腺胃炎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介绍如下,供广大的养殖户和兽医临床技术人员 参考。
1流行特点1.1发病普遍性目前鸡腺胃炎在家禽养殖场的发病比例高达90%以上,可发生于各品种、各日龄段的鸡,尤其以育雏鸡发病较多且较严重。
一些区域或地区的发病率最高可达100%,一般为10%~30%,死亡率一般为5%~20%。
最早发病H 龄可见于1日龄,10〜30 H 龄为高发期。
80日龄以后的鸡较少发生该病,但临床也有120 H 龄以上产蛋鸡发病的报道。
1.2无明显季节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和 换季时节较为严重。
雏鸡易感,育雏室温度较低 的鸡群更易发病,如发病后其继发新城疫、大肠 杆菌病、支原体病、球虫病等,则死亡率急剧上 升。
1.3病因较为复杂该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病症,病因 多且较为复杂,既有非传染性因素, 又有传染性因素。
当鸡群的生长环 境有较多发病诱因,导致鸡群出现 应激,或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时,则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腺胃炎。
2发病原因2.1非传染性因素2.1.1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饲料 原料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鸡群采 食饲料进人体内,从而引起鸡群的急性或慢性毒 性反应,危害消化系统,主要是引起腺胃炎、肌胃 糜烂,也可引起机体的肝脏、肾脏等其他组织器 官的损伤。
【通用名称】商品名:肌腺速治
汉语拼音:JiXianSUZhi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主成要份】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雷尼替丁、硫酸粘杆菌素等。
【功能主治】1.主治禽传染性腺胃炎,病禽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粪便中有未完全消化的饲料。
2 .病禽腺胃肿大如球状,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
观,剖检可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性液
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出血、溃疡、肌胃
萎缩及法氏囊严重萎缩,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
症。
3 .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
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
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
糜烂。
4 .细菌性胃肠炎.上吐下泻采食量下降。
【注意事项】不能和抗菌卫士和氨基糖汁类药物混合使用;母畜、蛋禽禁止使用。
【用法用量】混饮:每400斤水添加本品100g混饲:每200斤饲料添加本品100g
【包装规格】100g/袋。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禽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等禽类身上。
该疾病对禽类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控制禽腺胃炎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展开阐述。
一、发病原因1. 病原菌感染:禽腺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禽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禽型沙门氏菌、禽型沙门菌等。
这些病原菌往往通过饮水、饲料或者直接接触传播,感染禽类的腺胃黏膜,引起腺胃炎的发生。
2.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的恶劣条件也是禽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饮水不洁净、饲料受到霉变污染、温度湿度不适宜等都会为禽腺胃炎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3. 疫苗不良:禽类在注射疫苗时,如果疫苗质量不过关或者注射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禽腺胃炎的发生。
4. 饲料不当:长期饲喂营养不良、质量低劣的饲料,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会诱发禽腺胃炎。
二、预防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环境是预防禽腺胃炎的首要保障。
饲养场要保持清洁卫生,饮水器要经常清洗消毒,饲料要防止发霉变质。
2. 增强饲料营养:给禽类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增强禽类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禽腺胃炎的发生。
3. 合理注射疫苗:在注射疫苗时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书来操作,注意把好疫苗质量关。
4. 药物预防:可以用抗生素、消炎药预防禽腺胃炎的发生,但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兽医的指导,不可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
5. 定期检查:定期请兽医对禽类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预防禽腺胃炎的发生。
6. 科学饲养:禽类在饲养日常中,要注意科学饲养,保证禽类的健康成长,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7. 防治传染源:对禽腺胃炎的传染源严格隔离,对已感染的禽类要进行隔离治疗或者淘汰处理。
预防禽腺胃炎的发生,关键在于饲养管理和加强防疫工作。
只有在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加强管理,保障禽类的健康,才能有效降低禽腺胃炎的发病率,提高禽类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认真对待禽腺胃炎的预防工作,共同维护禽类健康,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家禽腺胃炎高发主因分析概述:腺胃炎肌胃炎很多时候和病毒病并发,比如鸡群发生温和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单纯发生腺胃炎肌胃炎的少见(没统计过概率,只是在日常工作中感觉到的)。
如果是饲料原料霉菌毒素超标,再加上陈化粮的使用,有可能是批次性的发生,更换玉米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你认为腺胃炎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是霉菌毒素?变异性传支?还是其他因素?霉菌毒素,应该是主要因素。
腺胃炎肌胃炎很多时候和病毒病并发,比如鸡群发生温和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单纯发生腺胃炎肌胃炎的少见(没统计过概率,只是在日常工作中感觉到的)。
如果是饲料原料霉菌毒素超标,再加上陈化粮的使用,有可能是批次性的发生,更换玉米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饲料不干净,应激反应,细菌感染,造成消化不良!霉菌,肠毒1品种日龄雏鸡肾阳不足,脾胃弱特别容易发生过料。
2气候环境湿度过高时,腺胃炎多发而且难治。
3采食生硬鸡在进化过程中对多数粮食都有完善的消化吸收机制,现今的饲料有时含有不易消化的异物。
血粉,羽毛粉等。
这样的粪便这些年来越来越多,而且按照肠炎,球虫治疗后效果不确定,有时候停药即发,或者治疗过程中有效果但不理想。
经过检查发病鸡场,在饲料原料上找到了共同点儿,随便抽查一把玉米均可以找到一枚或者多枚有霉斑痕迹的玉米,关注近一年来发现,这在各地区都有类似情况,这是粮食储备方式的变换造成的,我们是无法解决的,脱霉产品的选择是唯一的办法,而且脱霉产品质量差异很大,选择就更尤为重要了。
现在,腺胃炎发生的病例大多数与霉菌毒素有关,这种腺胃炎会附带有嗉囊炎、肌胃炎、肠炎,特别是料粪现象更加突出。
近些年,霉菌毒素污染量非常大,大到在饲料中基本上找不到霉菌毒素不超标的饲料,这是导致腺胃炎的最基本的原因。
另外,有少部分腺胃炎病例是由传染性疾病有关的,如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变异传支、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引起,主要表现以拉稀白色粪,精神差、沉郁,缩颈、耷拉翅膀,逐渐消瘦为主。
这种类型的腺胃炎往往也会与霉菌毒素混杂在一起发生。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禽畜疾病,主要影响家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
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病原菌感染、环境污染、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因此预防腺胃炎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
本文将从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原因1. 病原菌感染:禽腺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细菌感染是导致腺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它们通过食物、水源以及环境传播,引发禽畜的腺胃炎。
禽腺胃炎还常由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
2.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也是禽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比如饲料质量控制不严、饲养环境脏杂、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不良的饲养条件容易导致禽畜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易于感染腺胃炎。
3. 环境污染:禽舍环境污染也是禽腺胃炎发病的因素之一。
禽舍内缺乏清洁卫生,粪便、异物、尿液等污染物存留时间过长,易导致细菌、病毒在禽舍内传播,增加禽畜患病的风险。
4. 饲料不洁:饲料不洁是导致禽腺胃炎的常见原因。
饲料中含有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或毒素,如果禽畜长期食用这样的饲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腺胃炎。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禽腺胃炎的发病还与饲料成分不合理、禽畜摄入过多草酸盐、缺乏饲料中的消化器官保护因子等因素有关。
二、预防措施1.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饲料是禽畜的主要营养来源,饲料中的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是引发腺胃炎的重要原因。
要加强饲料卫生管理,保证饲料的卫生质量。
要选择正规的饲料供应商,购买符合标准要求的饲料;存储饲料时要避免受潮、受阳光暴晒;饲料投喂前应检查饲料是否有异物以及饲料是否变质,确保饲料的卫生安全。
2. 合理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腺胃炎的关键。
要定期对禽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饲料盆、饮水器等饲养设备,确保禽畜的生存环境干净卫生;要避免过度密度饲养,合理配置饲养密度,保证禽畜的生长空间;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防止细菌、病毒在禽舍内传播。
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从发病原因、传染途径、高发季节和预防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不洁或感染病原体导致,通过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染。
禽腺胃炎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温度湿度适宜是病原体繁殖的最佳条件。
预防措施包括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料质量管理等措施。
通过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禽腺胃炎的发生,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
禽腺胃炎的病因复杂,预防措施多样,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禽腺胃炎、发病原因、传染途径、高发季节、预防措施、总结。
1. 引言1.1 禽腺胃炎概述禽腺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中流行。
该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禽腺胃炎病毒,可以引起禽类的腺胃炎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禽腺胃炎对禽类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禽类死亡。
由于禽腺胃炎的传染性强,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造成整个养殖场的大面积感染。
及早了解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高发季节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禽腺胃炎的发生。
2. 正文2.1 发病原因禽腺胃炎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病原体感染:禽腺胃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ullorum),这种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感染禽类,引发疾病。
2. 饲料问题:饲料中可能含有过期变质的食物或者添加剂,这些物质会刺激禽类的胃黏膜,导致腺胃炎的发生。
3. 环境压力:禽类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会受到压力,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禽腺胃炎。
4. 饲养管理不当:比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清洁度不够、饮水不洁等问题,都会增加禽类发生腺胃炎的风险。
5. 遗传因素:有些禽类品种本身就对腺胃炎具有遗传易感性,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鸡腺胃炎的治疗方法?鸡腺胃炎吃什么药好?鸡腺胃炎的治疗方法?鸡腺胃炎吃什么药好?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几年来对养鸡业的危害比较大也比较明显的一种疾病。
腺胃炎感染之后,并不会造成太多的鸡死亡。
它往往会侵害鸡的消化系统,使病鸡肠胃部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变。
这病主要是对染病鸡后期的生长繁殖有巨大的影响,这些鸡会表现生长缓慢,消化不良等症状。
并且会影响到整个生长期,一直到出栏为止。
鸡腺胃炎的治疗方法?鸡腺胃炎吃什么药好?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几年来对养鸡业的危害比较大也比较明显的一种疾病。
腺胃炎感染之后,并不会造成太多的鸡死亡。
它往往会侵害鸡的消化系统,使病鸡肠胃部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变。
这病主要是对染病鸡后期的生长繁殖有巨大的影响,这些鸡会表现生长缓慢,消化不良等症状。
并且会影响到整个生长期,一直到出栏为止。
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该病普遍存在,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家禽。
发病日龄不定,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
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
本病在我国,近年来呈爆发性增长,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病症越来越严重,且发病后腺胃的肿胀、溃疡变得不如以前发病那么明显,而肌胃的溃疡等病变却越来越严重,并发或继发的疾病所带来的死亡越来越高本病以前主要感染蛋鸡,而近一两年来水禽、珍禽也都开始发病,且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亚于蛋鸡和肉鸡。
发病的禽群生长严重受阻,参差不齐,形成祖孙三代的差异,群体与标准日龄值相差甚远。
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继发感染真菌可引起死亡,如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流感、球虫等疾病,则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鸡腺胃炎的症状病鸡感染初期精神不振,缩头垂尾,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生长迟缓。
增重缓慢,产蛋率下降。
多数病鸡排白色、白绿色、黄绿色稀粪,有的病鸡排绿色粪便,粪便中有未消化饲料和黏液,粪便沾污肛门周围羽毛,后期有继发症时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有罗音,大群内可听见有呼噜声,眼肿胀、流泪。
腺胃炎腺胃炎的发生被很多人误认为非典型新城疫、法氏囊炎及大肠杆菌病、温和型流感混合感染等延误病情,给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
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雏鸡,目前不同日龄的鸡(鸭)均有发病。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停滞和消瘦,剖检除较常见的腺胃炎变化外,还可见胸腺和法氏囊萎缩,胰腺坏死。
本病近时期已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一、临床症状:1、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机体消瘦,羽毛蓬乱。
2、群体均匀度差,体重不达标;拉饲料粪便,橘色、酱油色粪便;常规药物无效。
3、感染后因营养素不足导致抗病力下降,并发或继发感染,可引起严重死淘率。
二、剖检症状:1、前期腺胃肿大、乳头肿胀;肌胃变小。
2、中后期腺胃肿胀,是正常的2-3倍,如乒乓状,腺胃与肌胃体积比不是正常的1/5,而是2/3,部分腺胃出现拉长现象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手感变硬,切开见腺胃壁增厚外翻、水肿,指压可流出白色分泌物,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出血、溃疡易脱落,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
3、肌胃增生、变大、糜烂;角质层增厚变硬质脆,近腺胃侧有溃疡线,两侧或中间部分出现条纹或溃疡灶。
严重感染角质层变性、坏死,形成溃疡灶。
4、肠道弥漫性出血,肾脏水肿,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严重萎缩。
三、病因分析:1、饲料中所含生物胺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可诱发此病。
营养不平衡,氨基酸、维生素缺乏也是诱因。
2、很多传染性疾病也是该病的诱因,如:新城疫、传支、传喉、流感等,都会导致腺胃、肌胃发病。
3、免疫抑制病,霉菌毒素可诱发此病。
氨基酸缺乏可引起免疫抑制,抗体减弱诱发此病。
4、传染性贫血也是引发此病的诱因之一。
四、病变:诱因引发此病,腺胃肿胀,消化平衡絮乱、消化功能消失,造成发育受阻,免疫器官,如法氏囊因淋巴滤泡髓质淋巴细胞消失,使其体积增大,继而因淋巴滤泡之间结缔组织增生而萎缩,胸腺、脾脏萎缩等激发或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五、防治:预防:1、控制饲料中的生物胺,补充营养,加强饲养管理。
养鸡场怎么治腺胃炎彻底?鸡多发腺胃炎怎么防控
腺胃炎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鸡传染性腺胃炎,目前在肉鸡养殖上这种鸡腺胃炎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
达龙为康用于家禽防治腺肌胃炎。
临床表现:采食量低,鸡消瘦、易惊群、羽毛蓬松、拉黄稀粪便、出现瘫腿鸡。
剖检病变:嗉囊水状内容物带有刺鼻酸味、腺胃肿大、腺胃乳头挤压有液体流出。
肌胃有裂口、肌胃肌内金火山口样溃疡、糜烂。
二、发病诱因
1.饲料营养不平衡、霉菌毒素,维生素缺乏等都是该病发病的诱因。
2.开口药物选择不合理的多种抗生素连用造成。
3.早期鸡舍温度过高、舍内湿度过大。
4.育雏期间饮用水温度比舍温低于10℃以上。
5.眼炎是本病的重要诱因,临床发现凡是有腺胃炎的鸡场首先是有眼炎类症状先发生。
肌胃炎腺胃炎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
某此地区腺胃炎又称为腺胃型传支。
又称病毒性腺胃炎。
发病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秋冬季节损失严重。
3日龄就有发病现象,集中在10-60日龄。
1、直升飞机羽(或叫螺旋桨状羽毛):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断裂,断裂羽毛与体躯垂直,象飞机螺旋状。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畏寒,呆立,缩头垂尾,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
后期病鸡极度消瘦、苍白,逐渐衰弱而死,大小不一。
2、神经症状:多发生于发育较好的鸡群。
病初表现脚软,蹲地啄食,而后两脚瘫痪完全不能站立。
病鸡侧卧两脚颤抖朝向一侧或前后(左右)叉开,头须向后卷曲或一侧卷曲,并出现作后翻滚动作。
体温不高,常在1 ~2天内死亡。
3、腹泻:病鸡排黄白色稀粪,喂变质鱼粉的病鸡还发现体温升高至43~44℃. 饲料便。
4、水肿:气温较高季节或饲养较良好的鸡群发病常可见水肿症状,在头部、下颌部、翅膀的臂部、下腹部等部位出现蓝紫色水肿。
诱因日粮受细菌分解,产生生物胺,生物胺对机体有损坏。
饲料营养不均衡,蛋白质,维生素缺乏。
霉菌毒素,链孢霉菌产生的T2毒素造成上皮黏膜损坏。
桔霉素造成腺胃出现裂痕。
卵孢毒素造成粘膜假性渗出,圆弧酸造成溃疡。
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治疗方案使用红梅牌兽药多乐吉100g兑水400斤,治疗四天,无需加量。
家禽腺肌胃炎的科学防控胡仲库、蔡永清2,史国翠3(1.滦南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滦南063500;2.迁安市农业农村局,河北迁安064400;3.唐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北唐山063000)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家禽腺 肌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
以鸡的腺 胃和肌胃为主要炎症特征。
在鸡群 生产中的主要表现为:鸡只生长不 良、消瘦,整齐度差;剖检的主要表现为:腺胃肿大,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等症状。
家禽腺肌胃炎对鸡只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肠道发育缓慢,鸡群均匀度差。
鸡群表现为食欲较差,采食量下降。
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品质下降,血斑蛋、水纹蛋增加。
因为疾病导致免疫抑制,抗体产生速度缓慢,抗体水平低,整齐度变差。
1发病原因家禽腺肌胃炎,可以在不同品种的蛋鸡、肉鸡和火鸡上传播。
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高温高湿季节尤为严重。
病鸡群发病率一上,因此不需要外加热源,就可实规 无害化;三是发酵周期短,使堆肥物 料矿质化、腐殖化,产生土壤活性物 质;四是脱水速度快,粪便含水率从 70%~80%降至40%~50%;五是产品 无臭无味,质地疏松,便于运输和商 品肥料加工。
(二) 缺点对起始发酵适宜的粪料含水率 要求为55%~65%;不同的工艺类型 各有不足,养殖场应根据不同养殖 规模、不同环境要求、不同自然条件 及投资承受能力等条件选择适宜的 工艺。
(三) 控制含水率好氧堆肥的最佳含水率为45% ~50% ,最高不能超过70%,而不少 中小规模养殖场的鸡粪含水率远超 最佳情况,这就要求对原料进行提 前处理。
1.添加辅料辅料可以是麦秸、玉米秸、木 屑、谷壳、花生壳、蘑菇渣等,可拫据 当地实际情况及采购方便程度来选 择,添加辅料一方面可以调节原料 中的碳铵比和水分,另一方面对于 增加物料的通透性,提高原料发酵 的速度以及发酵成品也有帮助。
在 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中小规模 养殖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辅料的 添加还存在多个的不可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