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山东轻工业学院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王学先教授目录第一节野外生存的概念 (1)一、什么是野外生存 (1)二、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 (1)第二节野外生存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1)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野外生存发展史 (1)二、探险活动促进野外生存的发展 (2)三、战争对野外生存的促进作用 (2)四、自然灾害考验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 (2)五、科学考察需要野外生存技能 (2)六、早期商务活动对野外生存的影响 (2)七、我国野外生存活动的现状与未来 (2)第三节开展野外生存活动的意义 (2)一、科技进步与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 (3)二、野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3)三、野外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3)四、生存训练与自我拓展 (3)第四节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 (3)一、野外活动与环境保护 (3)二、野外给养与动植物保护法 (3)三、行业规范亟待解决 (3)第二章野外装备 (4)第一节野外宿营用品 (4)一、帐篷 (4)二、睡袋 (5)三、宿营袋 (5)四、防潮垫 (5)五、炊具与炉具 (5)第二节野外着装 (5)一、鞋袜 (5)二、服装 (6)三、头、颈部用品 (6)四、手套 (6)第三节野外专用包 (6)一、背包 (6)二、腰包 (6)三、救生包 (6)第四节野外生存的必要工具 (7)一、生存之宝——刀 (7)二、登山工具 (7)三、宿营工具 (7)四、鱼具 (7)五、照明与信号工具 (7)第五节野外生存的必要物品 (7) 一、火种及生火用品 (7)三、医药用品 (8)四、塑料制品 (8)五、确保用品 (8)六、其他物品 (8)第六节野外常用的仪器设备 (9) 一、通讯设备 (9)二、定位仪器 (9)第三章野外给养 (9)第一节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 (9)一、野菜类食物的鉴别和食用方法 (9)二、蕨菜 (10)三、可食用的根、茎、叶、花 (10)四、果实类食物 (10)五、可食用的种子 (10)六、其他可食植物及可食部位 (10)第二节真菌类(蘑菇)食物 (11)一、鉴定蘑菇的基本方法 (11)二、可以安全食用的野生蘑菇 (11)三、我国剧毒蘑菇概述 (11)第三节海藻类食物 (12)第四节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 (12)一、可食用的环节动物 (12)二、可食用的贝类 (12)三、可食用的甲壳食物 (12)四、可食用的昆虫及食用方法 (12)五、鱼类食物及捕鱼方法 (13)六、可食用的两栖类 (13)七、可食用的爬行类 (13)八、食用鸟类的原则 (13)九、哺乳类动物的食用原则与方法 (13) 第五节怎样解决饮水问题 (14)一、如何寻找水源 (14)二、怎样“制造”水和收集水 (15)三、水的净化方法 (15)四、科学饮水方法 (16)第四章野外宿营 (16)第一节怎样选择宿营地 (17)一、宿营地的一般特征 (17)二、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 (17)第二节如何建立野外庇护所 (17)一、寻找天然庇护所 (17)二、改建庇护所 (17)三、搭建庇护所 (18)四、特殊环境庇护所 (18)第三节野外生火方法 (18)一、取火方法 (18)三、建立炉灶的方法 (20)第四节野外炊事 (20)一、蒸煮食物的方法 (20)二、烧烤食物的方法 (20)三、加热食物的方法 (21)第五节帐篷的使用方法 (21)一、搭建帐篷的地点 (21)二、帐篷的搭建方法 (21)三、住帐篷的注意事项 (22)四、帐内安排 (22)第六节营地卫生 (22)一、环境保护 (22)二、营地功能区的划分 (23)三、营地健康 (23)第五章野外避险与救援 (24)第一节动物的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25)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25)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25)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6)四、鲨鱼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9)五、爬行类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29)六、怎样应对来自鸟类的伤害 (30)七、如何面对野兽 (30)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预防求生与救援 (31)一、水害的预防与求生方法 (31)二、雪害面前的对策 (32)三、应对泥石流的方法 (33)四、雷击的预防与逃生 (34)五、地震中的救生方法 (34)六、火灾的预防求生与救援 (35)七、紫外线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36)八、风灾中的求生方法 (37)九、寒冷中的自救与救援 (37)十、高原反应中的策略 (39)十一、怎样处理中暑患者 (39)第三节意外伤害中的求生与救援 (40)一、交通事故 (40)二、坠落时的求生与救援 (42)三、预防流石击伤 (43)四、塌方时的逃生策略 (44)五、触电救援方法 (44)六、怎样抢救中毒患者 (45)第四节怎样进行野外急救 (46)一、外伤急救 (46)二、骨折急救 (49)三、人工呼吸 (49)五、心肺复苏术 (50)六、运输伤员 (50)附:突发性肌肉痉挛 (51)第五节求救方法 (51)一、求救信号 (51)二、莫尔斯码 (52)第六章野外生存实用技能 (53)第一节野外制作技术 (53)一、工具类的制作方法 (53)二、服装类的制作方法 (54)三、编结技术 (55)第二节野外定向方法 (55)一、徒手定向方法 (56)二、利用工具的定向方法 (56)三、利用仪器定向 (56)第三节如何使用绳索 (57)一、怎样盘绳盘 (57)二、捆绑技术 (57)三、绳结的打结方法及用途 (57) 第四节攀登与下降技术 (58)一、徒手攀登方法 (58)二、利用简单工具攀登 (59)三、徒手下降技术 (59)四、利用简单工具的下降方法 (60) 第五节天气观测地图及使用 (60)一、天气观测 (60)二、识图 (62)第七章野外生存训练 (63)第一节心理训练 (63)一、自我突破(自信心训练) (64)二、压力释放 (65)三、团队训练 (65)第二节耐力训练 (66)一、干渴训练 (66)二、悬挂 (67)三、定力训练 (67)四、体能训练 (67)第三节技能培训与考核办法 (67)一、生火练习 (67)二、搭建帐篷 (67)三、寻找食物 (68)四、打绳结 (68)五、定向方法 (68)六、救护练习 (68)七、地图使用 (68)八、信号及仪器使用 (68)第四节综合生存能力训练 (68)一、归队 (68)二、定点集合 (68)三、寻宝 (69)四、野外生存 (69)第五节野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69)一、制定计划 (69)二、后勤保障 (69)三、环境保护 (69)四、野外带队方法 (69)五、防止晕车的方法 (70)第六节野外活动项目 (70)一、穿越项目 (70)二、攀登与下降项目 (71)三、漂流 (71)结束语 (72)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
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讲座生存有两种定义,社会生存和自然生存(即野外生存)生存是维持生命的艺术。
紧急关头,你所拥有的所有装备都应被视为上天的恩赐。
如果获得营救的时间遥遥无期,在既无地图又无罗盘的漫漫旅程中,你必须熟知如何尽可能地从大自然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如何引起营救者的注意以便及早获救,如何在穿越未知地域时选择正确的路线以便能够回到文明世界,等等。
你必须熟知如何保持健康的体能状态,如果生病或受伤时,应知道如何设法复愈。
同时你必须有能力使自己以及共患难的同伴都能拥有乐观的精神。
当你被孤独地隔绝于远离人群的荒野时,当你面对种种困境时,如恐惧、焦虑、疼痛;受伤、疾病、严寒、酷热、干渴、饥饿、疲劳、失眠、厌烦、寂寞,孤独等。
只要你脑海中时时刻刻把关键词“S-U-R-V-I-V-A-L(生存)”放在首要位置,你就能减少甚至克服这种隔绝带来的震惊。
大写的字母能指导你的行动:S 评估(size up)评估环境决定地区模式。
先对周围的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种环境——不管是森林,灌木丛,还是沙漠——都有一个规则或者说模式,模式包括动物和鸟类的声音、活动,昆虫的鸣叫,有时还包括敌人的交通和平民的活动。
评估生理状况战斗的压力,或者生存的刺激可能会使你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受了伤。
检查伤口,并自己进行急救措施,还要尽量避免身体进一步受到损伤。
例如,不管在什么气候下都要大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如果是在湿冷的气候下,要多穿衣服,防止体温过低。
评估装备U 盲目(undue)盲目冒进只会浪费时间如果没有慎重思考和详细的计划而盲目追求速度,很可能会犯致命的错误,导致死亡。
不要只是为了行动而行动,在决定行动之前要对形势进行通盘考虑(评估形势)。
如果你轻率地采取行动,你可能会忘了或者丢了某些装备,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R 记住(remember)记住自己在哪儿在地图上圈出你所处的位置,并且画出它和周围地形的关系,这是一个你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野外生存技能知识讲座
生存有两种定义,社会生存和自然生存(即野外生存)
生存是维持生命的艺术。
紧急关头,你所拥有的所有装备都应被视为上天的恩赐。
如果获得营救的时间遥遥无期,在既无地图又无罗盘的漫漫旅程中,你必须熟知如何尽可能地从大自然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如何引起营救者的注意以便及早获救,如何在穿越未知地域时选择正确的路线以便能够回到文明世界,等等。
你必须熟知如何保持健康的体能状态,如果生病或受伤时,应知道如何设法复愈。
同时你必须有能力使自己以及共患难的同伴都能拥有乐观的精神。
当你被孤独地隔绝于远离人群的荒野时,当你面对种种困境时,如恐惧、焦虑、疼痛;受伤、疾病、严寒、酷热、干渴、饥饿、疲劳、失眠、厌烦、寂寞,孤独等。
只要你脑海中时时刻刻把关键词“S-U-R-V-I-V-A-L(生存)”放在首要位置,你就能减少甚至克服这种隔绝带来的震惊。
大写的字母能指导你的行动:
S 评估(size up)
评估环境
决定地区模式。
先对周围的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种环境——不管是森林,灌木丛,还是沙漠——都有一个规则或者说模式,模式包括动物和鸟类的声音、活动,昆虫的鸣叫,有时还包括敌人的交通和平民的活动。
评估生理状况
战斗的压力,或者生存的刺激可能会使你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受了伤。
检查伤口,并自己进行急救措施,还要尽量避免身体进一步受到损伤。
例如,不管在什么气候下都要大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如果是在湿冷的气候下,要多穿衣服,防止体温过低。
评估装备
U 盲目(undue)
盲目冒进只会浪费时间
如果没有慎重思考和详细的计划而盲目追求速度,很可能会犯致命的错误,导致死亡。
不要只是为了行动而行动,在决定行动之前要对形势进行通盘考虑(评估形势)。
如果你轻率地采取行动,你可能会忘了或者丢了某些装备,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R 记住(remember)
记住自己在哪儿
在地图上圈出你所处的位置,并且画出它和周围地形的关系,这是一个你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果还有其他人和你在一起,那么要确保其他人也知道他们自己的位置。
一定要知道在你的团队中谁有地图和指南针。
如果那个人死了,你必须从他那儿拿过地图和指南针。
密切注意你在何处以及将要去何处。
不要指望别人提供路线,坚持自己判断方位,至少你应该努力尝试判断你的位置和下面位置的关系:
●水源(这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
●能够提供隐蔽和掩护的区域。
这些信息在你求生或逃生时能够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V 克服(vanquish)
克服恐惧和惊慌
逃生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恐惧和惊慌,如果不加以控制,你就难以做出明智的抉择,它们会让你跟着感觉走,被想像牵制,而不顾实际情形;它们会使你紧张,导致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
生存训练以及自信能帮助你克服恐惧和惊慌。
I 应急措施(improvise)
在美国,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很多物品坏了的时候重新替换是很便宜的,这
种“来得容易,去得容易,换得容易”的文化使得应急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这种能力的缺乏在求生环境中可能会成为你的致命伤。
所以你需要学习当场制作的应急本领。
拿一个有特别用途的工具,看看它还有多少其他的用途。
学会就地取材,例如拿石头当锤子用。
无论你带了多么齐全的求生工具,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都会用完或者损坏,但是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要运用你的想像力。
V 珍惜(value)
珍惜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是拳打脚踢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渐渐地我们习惯了舒适的生活。
我们把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不喜欢不便和不适,所以当我们处于极度不适、不便、充满压力的求生困境时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时候,求生的意志——珍惜生命——是极为重要的。
你从日常生活以及军校的训练中获得的经验、知识都和你的求生意志有重大关系。
面临困境绝不屈服的顽强意志会给你精神上、体力上带来巨大的力量,忍受种种痛苦,而坚持下去。
A 行事(act)
像当地人一样行事
一个地区的当地居民和动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所以若想了解那个地区,最好去观察当地人是如何进行日常生活的。
他们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他们的食物?他们什么时候、去哪儿找水?他们通常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作为一个求生者,这些事情对你很重要。
该地区动物的活动也可以给你提供生存线索。
动物也需要食物、水和避身场所。
观察它们你就可以找到水和食物。
注意:动物并非食物和水的绝对可靠的向导。
L 活下去(live)
靠自己的智慧活下去,但是现在,要学习基础技能。
下面从衣食住行几个显而易见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方面,将野外生存技能做一个讲解衣
生存于野外环境中,双脚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也就是说一双好的鞋袜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一定要有一双合适的鞋,要求鞋底要软硬适度,防滑,耐磨,透气性好,袜子最好是旧的棉袜子。
即使在热的天气,也要保证长衣长裤,耐磨结实,透气性和排汗良好。
要随时保证全身和脚部的地方处处干燥。
切记在没有到达营地之前,即使再闷热的天气也不要挽起袖子和裤腿,以免被荆棘划伤或被蚊虫毒蛇咬伤。
手套,遮阳帽,防紫外线眼镜等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戴。
食(水和食物)
(水)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即使静卧者每天也要消耗大约1升水。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
如果谷底见不着明显的溪流或积水池,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试着向下挖很可能植被之下就有水源。
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其是沙石地带。
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
在悬崖入海处应注意生长茂盛的植物,包括羊齿类和苔藓类植物。
在岩石的断层间你很可能会发现湿地或泉眼。
昆虫是很不错的水源指示者。
尤其是蜜蜂:它们通常远离蜂巢或蜂房至多不超过6500米。
但是饮水时间没有规律。
蚂蚁也离不开水,一队向着一颗树行军的蚁群很可能是去地下蓄水池饮水。
这样的蓄水之地即便在不毛之地也有可能找到。
大多数昆虫会在水源半径90米范围内不停地飞行
植物根部可从地下吸收水分。
有的树木根部可延伸到地下15米或更深处获得水分。
个人就是费力也挖不了那么深。
当然,你也不必如此,可以让树来帮你。
在一段树木的嫩枝叶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袋内产生凝结水。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
坑底部中央放一收集皿,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条。
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
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条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
塑料条比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水汽凝结非常明显。
此类蒸馏器在24小时内至少能收集1品脱(55毫升水)。
嫩竹林是极好的可饮用水水源。
从嫩竹里收集的水是干净的,而且没有异味。
收集水时,把一根嫩竹折弯,将顶端绑在地面上,切开顶端。
夜间,水就自然会从竹子里面滴下。
老的、裂开的竹子里面可能会贮有水。
用干净容器收集的雨水,或者从植物中收集的水通常来讲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是从湖泊、池塘、沼泽、泉眼、或者溪流中,特别是从那些靠近人类居住地或者热带地区的水源获得的水,饮用前一定要先净化。
砂滤法:
使水通过过滤物质,除去水中的浮游物和微生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能够满足大量用水需要,而且净水效果也较彻底。
竹筒,枯叶,沙砾,木炭,碎石,砂砾。
切记如果靠近海边千万不要喝海水或尿液,这样指挥造成更严重的脱水。
椰子汁只能少量的喝,因为椰子汁容易引起腹泻,同样会造成腹泻。
住
1远离山崖边以免山上滑落的碎石
2远离河流以防河水涨高,淹没营地
3不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处容易造成排水不利
4山丘上风力较强不适宜夜间休息
5在营地四周撒一些草木灰,减少蚊虫骚扰
6夜晚在营地燃气篝火,以防野兽侵袭
7将身上的金属物品统一放置,远离栖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