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污泥的分类及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9
污泥的分类及特性
按来源分,大致有给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
生活污水污泥包括栅渣和沉砂池沉渣,这两者一般作为垃圾处理。
根据污泥从水中分离过程可分为沉淀污泥(包括物理沉淀污泥、混凝污泥、化学污泥)及生物处理污泥(指污水在二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方法得到的腐殖污泥及活性污泥法得到的活性污泥)。
现代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是沉淀污泥和生物处理污泥的混合污泥。
物理沉淀污泥含有病原体和有毒重金属,生物处理污泥含有大量微生物,含水率比较高且不易脱水。
按污泥成分及性质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
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有机污泥可简称为污泥,其主要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髙,容易腐化发臭,颗粒较细,密度较小,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是呈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便于用管道输送。
生活污水污泥或混合污水污泥均属有机污泥。
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无机污泥常称为沉澄,沉渣的特性是颗粒较粗,密度较大,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但流动性较差,不易用管道输送。
给水处理沉砂池以及某些工业废水物理、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沉淀物均属沉渣,无机污泥一般是疏水性污泥。
更常用的是按污泥在不同处理阶段分类命名:生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
污泥的特性
a. 含有机物多,含病菌及寄生虫卵,性质不稳定,多易腐化发臭和发生流行病;
b. 废水处理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转移到污泥中,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
C.含水率高,呈胶状结构,可用管道输送,脱水难;
d.含较多植物营养元素,适当处理可作农肥。
一、污泥的种类1、按污水的处理方法或污泥从污水中分离的过程,可以将污泥分为四类:(1)初沉污泥: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来自初沉池)。
(2)剩余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由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物合成作用,使得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生物量增加,经二次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供再处理污水用,多余的排放到系统之外的部分即剩余污泥。
(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沉池)。
(3)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部分生物接触氧化池等)污水处理工艺中二次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
(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沉池)。
(4)化学污泥: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
2、按污泥的不同产生阶段,可以将污泥分为五类:(1)生污泥(新鲜污泥):指从沉淀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沉淀物或悬浮物的总称,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泥。
(2)消化污泥(熟污泥):初沉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经厌氧或好氧消化后的污泥均称消化污泥。
(3)浓缩污泥:指生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得到的污泥;(4)脱水干化污泥:指经脱水干化处理后得到的污泥;(5)干燥污泥:指经干燥处理后得到的污泥。
二、污泥的特点:污泥按其来源分大致可分为给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
1、城市污泥的组成、成分与热值(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组成及营养物含量(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基本理化成分(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燃烧热值表2、工业污泥的特点工业污泥根据其来源,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其粘度、吸湿性、污染物性质、含油率、含水率、有机质比例、无机物比例等多方面。
比较市政污泥来说,其粘度大、含油率高、无机物比例高,有时使得其处理难度更高。
典型工业污泥的特点对比:。
污泥分类原污泥 (raw sludge):未经污泥处理的初沉淀污泥。
二沉剩余污泥或两者的混合污泥。
初沉污泥 (primary sludge): 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二沉污泥 (secondey sludge ):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的沉淀物。
活性污泥 (activated sludge): 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体。
消化污泥 (activated sludge): 经过好氧消化或厌氧消化的污泥,所含有机物质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趋于稳定。
回流污泥 (returned sludge): 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区)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污泥气 (sludge gas): 在污泥厌氧消化时,有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
俗称沼气。
各种处理类型污泥消化 (sldge digestion): 在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较稳定物质的过程。
好氧消化 (aerobic sigestion): 污泥经过较长时间的曝气,其中一部分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在无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中温消化 (mesophilic digestion ):污泥在温度为33-530C时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高温消化 (thermophilic digestion ):污泥在温度为53-330C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污泥浓缩 (sludge thickening): 采用重力或气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过程。
污泥淘洗 (elutriation of sludge ): 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一种污泥预处理方法。
污泥概述一、污泥的定义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
二、污泥的构成污泥也是一种成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一般由一种由有水、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以及重金属等组成。
来源不同的污泥构成成分也有较大差异。
三、污泥的产生1、废水的处理是由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组成的:(1)沉淀(使用或不使用化学絮凝剂)、过滤、滤清(2)通过微生物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产生有机复合物(3)生化脱氮和脱磷(4)消化处理并产生沼气2、在废水净化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经生化降解集中去除。
生物处理可将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水和气体(好氧处理产生CO2`O2,厌氧处理产生CH4为住的气体),金属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则不能处理而集中到污泥中。
3、污水中的污染物和营养成分在大量繁殖的细菌作用下,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形成聚集,逐渐增大的团粒结构最终在水中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污泥是经各级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固形物,是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四、污泥的分类1、市政污泥,主要指来自污水厂的污泥,这是数量最大的一类污泥。
此外,自来水厂的污泥也来自市政设施,可以归入这一类。
2、管网污泥,来自排水收集系统的污泥。
3、河湖淤泥,来自江河、湖泊的淤泥。
4、工业污泥,来自各种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固体与水、油、化学污染、有机质的混合物。
在非特指环境下,污泥一般指市政排水污泥。
另外按照污泥从污水中分离的过程,又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1)按来源分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业废水污泥,给水污泥。
2)按处理方法和分离过程分污泥可分为以下几类:1、初沉污泥:是一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就是在初沉池中沉淀下来的污泥。
含水率一般为96%——98%。
2、剩余污泥:指生化处理等二级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以上。
3、消化污泥:是指初沉污泥、剩余污泥经消化处理后达到稳定、无害化的污泥,其中的有机物大部分被消化分解,因而不易腐败,同时污泥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被杀灭。
目录目录 (1)1.定义 (3)2.污泥的分类 (3)2.1按成分不同分 (3)2.2按来源不同分 (3)3. 污泥的成分 (3)3.1污泥中的水份 (3)3.1.1水的存在形式有 (4)3.1.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3.2固体成分 (5)3.3污泥肥分 (6)3.4污泥重金属离子含量 (6)4.污泥量计算 (6)4.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 (6)4.2 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 (7)4.2.1计算方法一 (7)4.2.2计算方法二 (7)4.3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 (9)5.污泥的运输 (10)5.1污泥输送的方法 (10)5.1.1管道输送 (10)5.1.2卡车输送 (10)5.1.2驳船输送 (11)5.2污泥输送设备 (11)6.污泥水力计算 (11)6.1污泥流动的水力特性 (11)6.2压力输泥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11)6.3压力输泥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14)7.污泥处理 (15)8.污泥浓缩 (16)8.1污泥浓缩目的 (16)8.2常用浓缩方法 (16)8.2.1重力浓缩及有关设计及运行 (16)8.2.2气浮浓缩 (20)8.2.3 离心浓缩法 (21)9.污泥消化 (22)9.1厌氧消化 (22)9.1.1厌氧消化的机理 (22)9.1.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22)9.1.3厌氧消化池池形 (23)9.1.4厌氧消化池的构造与设计 (23)9.1.5厌氧消化的应用 (24)9.1.6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 (24)9.2好氧消化 (24)9.2.1好氧消化的机理 (24)9.2.2好氧消化池的构造 (24)9.2.3设计参数 (24)9.2.4好氧消化需空气量的计算 (25)10. 沼气 (25)10.1沼气的性质 (25)10.2沼气的主要用途 (25)10.3沼气的净化 (25)11.机械脱水 (26)11.1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 (26)11.2机械脱水的基本原理 (26)11.3机械脱水的方法 (26)11.4各种类型脱水设备运行参数 (26)12.污泥干化 (26)12.1主要构筑物是干化场 (26)12.2自然干化的机理 (27)12.3干化场的设计 (27)12.4各种脱水方法的比较 (27)13.污泥干燥 (28)13.1定义 (28)13.2污泥加热干燥器的比较 (28)13.3各种焚烧装置的比较 (28)13.4干燥器的干燥流程 (28)14.污泥焚烧 (29)14.1焚烧的目的 (29)14.2焚烧分类 (29)15.污泥中病菌 (29)16.污泥消毒 (30)17.污泥的利用 (30)18.污泥主要去向 (30)1.定义污泥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
第8章污泥的处理8.1污泥的分类、性质与排除1分类污泥来源于污水处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含有不同比例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
来源初次沉淀污泥J卜c_剩余活性污泥J-c 腐殖污泥)肖化污泥或熟污泥)(成份V 污泥) -( 沉渣J化学污泥或化学沉渣)2性质污泥以有机物为主。
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 02〜1 . 006),含水率高(初沉池为95%-97.5%,活性污泥一般都在99%以上,生物膜的为96-98%)且不易脱水,属 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
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
颗粒较粗(大于0.2mm ),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为1.5),含水率较 低(含水率约为60%)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
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 沉渣。
栅渣是由格栅截留下来的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含水率约为70%-80%容重约为3750kg/m 。
污泥的数量约占处理水量的 0.3%---0.5%左右,但用于处理污泥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 的全部建设费用的20%-50%甚至70%3性质指标1)污泥含水率污泥的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叫內』匕T 阴■角一G式中—污泥含水率为pj 时的污泥体积、重重与固体物浓度; p 2r V 2l W 2.C2—污泥含水率变为p 2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适用条件:含水率大于 65%的污泥。
ex8-1解:污泥含水率水分重量 污泥总重量100%wo-/?! r 100-97.5 1v2=v1100-V| 100-95 ~2l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可消化程度:R d = 1 - P v2 P si x100I P v i P s2 j式中—可甫化越度*囁=4也、——分别表示生污泥及谓化污泥的无机物含J / —分别表示生污屁罠俏化污泥的有机物含融,喘口因此消牝污据肚皿用下发卄算:責中v d—消化污佻——汛化轲泥含水率,怖,取周平均值:V]——厉相量”曲/乩取同平均價;扒一生活祀含水率,怕.取周平均價;如——生污泥有机物含fi,%;出——可消化程度,瞄,取周平均值。
污泥种类及特点范文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从废水中分离出的含有固体和液体混合物质的物质,在不同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种类和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泥种类及其特点。
1.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生物处理的废水处理污泥,其主要成分是微生物菌群。
活性污泥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高,富含有机养分(氮、磷等),湿度高,黏稠度大,臭味浓烈。
活性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条件下的沉降和好氧条件下的曝气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2.红泥3.沉淀污泥沉淀污泥是废水中含有悬浮颗粒物质经过沉淀/凝聚作用而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其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沉淀污泥的特点是颗粒粗大,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湿度较低,可采用浓缩和脱水的方式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4.综合填埋场污泥综合填埋场污泥主要是指经过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在填埋场中进一步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综合填埋场污泥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群,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如发酵、降解、脱水等,最终用于填埋场的堆肥和覆盖层材料。
5.焚烧污泥焚烧污泥是指对废水处理污泥进行高温燃烧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焚烧污泥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无机物质和残留有机物质,燃烧后产生烟气中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质。
焚烧污泥需要进行综合处理,包括脱水、干燥、破碎、燃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不同种类的污泥在其物质成分和特点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对有价值物质的回收利用。
污泥
一、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二、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
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
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三、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带式重力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还有微孔浓缩法、隔膜浓缩法和生物浮选浓缩法等。
四、污泥浓缩后体积与含水率变化的关系
V1/V2=(100-p2)/(100-p1)
V1——浓缩前污泥体积
V2——浓缩后污泥体积
P1——浓缩前含水率
P2——浓缩后含水率
五、污泥含水率测定仪
六、污泥浓缩情况分析
污泥中含水率的多少与污泥烘干、处理工艺、污泥状态及流动性能密切相关。
通常浓缩可将含水率降到85%(含水状态),含水率在70~75%时,污泥呈柔软状态,不易流动;通常一般脱水只可降到60~65%,此时几乎成为固体,含水率低到35%~40%时,呈聚散状态(以上是半干化状态);进一步低到10%~15%则呈粉末状。
污泥的分类,不同含水率的应用,含水率快速检测的方法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分离出来的产物,含水率在85%以上呈流态,65%~ 85%时呈塑态,低于60%呈固态。
一、污泥的分类1.按照来源分类:沉淀(气浮)污泥、生物处理污泥2.按消化与否分类:消化污泥(熟污泥)、生污泥(新鲜污泥)3.按成分分类:有机污泥、无机污泥4.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混和污泥和工业废水产生的生物处理污泥是典型的有机污泥,其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含水率较高且不易脱水。
二、污泥不同含水率的应用:污泥含水率是10%时,便于保存,便于运输,污泥中即使还有活性菌,一般不会激活,也不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而利用污泥的营养物质繁殖。
同时,污泥含水率较低,其热量就高,如污泥用于发电或烧水泥等就是真正意义的能源资源了。
干化时要求污泥含水率过低,一方面多耗能源,另一方面,干后,污泥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达到某种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平衡点,即平衡水分,就更不值了。
至于焚烧要50%,是因为焚烧时需要蒸发其中一半的水分所需要的热量,用剩余一半的绝干污泥中的有机质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提供,同时50%含水率的污泥其形状较易分散,有利于燃烧。
需要说明的是,50%含水率污泥只是起码条件。
60%含水率污泥填埋时,其强度基本可以满足压实的要求,不易形成沼泽。
其二, 80%含水率的污泥变为60%的污泥,其重量减半,延长填埋场的寿命。
当然,这也是起码条件,填埋含水率越低越好,不过如果靠干化来降低含水率达到更低含水率用于填埋就不值了。
60%含水率污泥用于农用(系指用于发酵制肥),是基于污泥发酵时,需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我们知道,这主要是温度、水分,好氧发酵时还有空气能否顺利提供给污泥(污泥的孔隙率、污泥堆的空隙率)。
不同微生物用不同方法发酵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污泥,所需的最佳污泥水分并不是一致的,-般在60%以下;但绝不是越低越好。
另外,好氧发酵时,污泥含水率60%,已成固态,更容易空气的进入。
污泥的分类及特征污泥脱水处理虽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机械压干,但根据不同污泥泥质特点进行调理,能够让污泥颗粒中的水分大程度的变成游离水,使污泥在机械脱水时事半功倍。
所以了解污泥的分类以及来源就尤为重要。
一、污泥分类。
(一)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物化沉淀粗粒度污泥:包括洗煤厂尾泥、玻璃厂石英渣等,这类污泥属粗粒度疏水性无机污泥,可压缩性和脱水性好。
(二)生活污水厂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这类污泥属于亲水性、微细力度有机污泥,可压缩性差,脱水性差。
连云港铭科对这类污泥处理建议采用合适调质试剂,先对其结构进行破坏,然后用高压隔膜压滤机或高强度污泥压滤机进行脱水。
(三)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物化细粒度污泥:这类污泥指电镀厂、线路板厂等,多属于无机污泥,相对有机污泥其压缩性和脱水性稍微好点,连云港铭科建议对这类污泥处理后,一般采用污泥焚烧处置工艺处理。
(四)自来水厂沉淀池或浓缩池排出的物化污泥:这类污泥力度细大小适中,有机污泥与无机污泥混合,可压缩性和脱水性能一般。
(五)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混合污泥:这类污泥包括造纸厂、印染厂、水洗布厂、石油化工厂、有机化工厂、肉联厂、啤酒厂等产生的污泥,属于中细粒度混合污泥,如果含有纤维体则脱水性较好,其余的压缩性和脱水性一般。
连云港铭科建议对这类污泥处理采用高压隔膜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等。
(六)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物化沉淀中粒度污泥:包括钢铁厂脱硫除尘污泥、制碱厂盐泥、铝厂赤泥、陶瓷厂污泥、彩管厂污泥、石灰中和沉淀污泥等。
这类污泥属于疏水性无机污泥,可压缩性能和脱水性好。
连云港铭科建议对这类污泥处理常采用高压隔膜压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污泥处理设备处理。
二、常见化工污泥的特征(一)皮革污泥特征皮革污水中污泥的产量相对较大,因为皮革处理中有大量皮毛、血污等,所以有机物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