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负荷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1.传热负荷计算方法:传热负荷是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的热量传递。
传热负荷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A为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2.人体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工作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每个人体的热负荷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Q=60*P其中,Q为人体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人的数量。
3.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设备也会产生热量。
每个设备的热负荷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P+PL)*CF其中,Q为设备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设备功率(单位为瓦特W),PL为设备功率余量(单位为瓦特W),CF为修正系数,考虑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特点。
4.日照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日照热负荷主要来自于阳光直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AC*(N*AF+D*AT)其中,Q为日照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AC为透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N为正常白天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W/m²),AF为透射系数,D为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h),AT为修正系数,考虑日照的角度、方向等因素。
5.其他热负荷计算方法:还可以考虑机房内其他因素产生的热负荷,如墙体导热负荷、天花板导热负荷、地板导热负荷等。
这些热负荷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综上所述,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传热负荷、人体热负荷、设备热负荷、日照热负荷和其他热负荷等几个方面。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正确计算机房空调热负荷,可以为机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供暖热负荷计算供暖热负荷计算是针对建筑物或空间的供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室内舒适温度的要求。
热负荷计算是通过对建筑物或空间内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计算出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下面将从热负荷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热负荷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热负荷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建筑物或空间所需要的热量。
室内温度、外部气温、建筑物的结构、材料、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物的热负荷。
因此,热负荷计算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定合适的供暖系统容量。
热负荷计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即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通过经验公式和因数来进行计算,例如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外墙材料、窗户的数量和尺寸等来估计热负荷。
而现代方法则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热负荷计算,更加科学和精确。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参数,如墙体材料、窗户型号、保温层厚度等进行热负荷计算。
影响热负荷计算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点主要的因素:1.窗户和墙体的传热系数:窗户和墙体是建筑物外部与室内的分界面,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热负荷计算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传热系数越小,热负荷越小。
2.外部气温和室内温度:外部气温和室内温度是热负荷计算的两个基本参数。
当外部气温较低,室内温度要求较高时,热负荷就会增加。
3.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是指建筑物对外界热传导的抵抗能力。
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越好,热负荷就越小。
4.室内人员和设备的热量释放:人员和设备的热量释放是热负荷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员和设备产生的热量会增加热负荷。
5.通风换气量:通风换气量也会影响热负荷。
通风换气量越大,热负荷也会相应增加。
综上所述,供暖热负荷计算是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室内外温度、建筑物结构、面积、保温性能、人员和设备热量释放以及通风换气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准确计算出供暖系统所需的热量。
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进行选择,以满足实际需求。
用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是指通过测定建筑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墙体、屋顶、地面等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出建筑表面单位面积
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量,以评定建筑内部的热环境负荷,为确定合
适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因此,在房屋设
计和改建时进行热负荷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热负荷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传统计算方法和现代计算方法。
传统
计算方法分为经验计算法和精细计算法。
现代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
计算机进行热负荷计算,计算过程更加准确、可靠,计算时间也更短。
为了实际计算时的方便性,热负荷计算中采用了一些惯用的物
理量和单位。
比如,热负荷计算中需要用到热传导率、传热系数等,这些物理量的单位是经过国际公制单位制定的。
而热负荷计算结果
一般用单位面积的热负荷表示,单位为W/m2。
总之,进行热负荷计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建筑的采暖、通
风空调系统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帮助。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
而言,热负荷计算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负荷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热负荷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热负荷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为了维持室内或设备的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
准确计算热负荷对于合理设计供暖、空调、制冷等系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热负荷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特性、室内人员数量、设备的散热量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常见的热负荷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围护结构包括墙壁、屋顶、窗户、门等,它们的传热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或增加。
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 = K × F ×(tn tw)其中,Q1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热负荷(W);K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²·℃);F 表示围护结构的面积(m²);tn 表示室内计算温度(℃);tw 表示室外计算温度(℃)。
传热系数 K 取决于围护结构的材料和构造,不同的材料和构造具有不同的传热性能。
例如,砖墙的传热系数比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大,意味着热量更容易通过砖墙散失。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分别计算不同朝向的墙壁、屋顶、窗户和门的传热热负荷,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围护结构传热热负荷。
二、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在建筑物中,由于门窗的缝隙等原因,室外的冷空气会渗入室内,从而带走热量。
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 =028 × cp × ρ × L × (tn tw)其中,Q2 表示冷风渗透热负荷(W);cp 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约为 101 kJ/(kg·℃);ρ 表示室外空气的密度(kg/m³);L 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³/h)。
渗透冷空气量 L 的计算比较复杂,通常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门窗的密封性等因素,采用经验公式或查表的方法来确定。
再沸器热负荷计算公式1.再沸器的定义和作用再沸器是一种用于液体再汽化的设备,通常用于蒸馏和萃取等化工过程中。
在蒸馏过程中,再沸器的作用是将低沸点组分再次蒸发,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在萃取过程中,再沸器则可用来增加溶剂的回收率。
2.热负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热负荷是指设备在运行时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对于再沸器而言,其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如下:热负荷=Q×(T2-T1)÷3600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需要再次蒸发的组分量,单位为kg/h;T1为再沸器进口温度,单位为℃;T2为再沸器出口温度,单位为℃。
计算结果的单位为kW。
3.热负荷计算公式的推导再沸器的热负荷实际上是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即:Q=ms×Hv其中,ms为单位时间内需要再次蒸发的组分量,单位为kg/h;Hv 为液体的蒸发热,单位为kJ/kg。
液体的蒸发过程中,需要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m×(Hv+CP×ΔT)其中,m为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CP为液体的比热,单位为kJ/(kg·℃);ΔT为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单位为℃。
由于在再沸器中液体的温度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可以将ΔT近似为0,即:Q=m×Hv将ms替换为m×α,其中α为液体的纯度(即组分含量),则有:Q=m×α×Hv将m÷3600替换为ΔV,其中ΔV为单位时间内液体的体积变化量,单位为m³/h,则有:Q=ρ×ΔV×α×Hv将α替换为X÷100,其中X为组分的摩尔分数,则有:Q=ρ×ΔV×X×Hm其中,Hm为液体的摩尔蒸发热,单位为kJ/mol。
再沸器的热负荷即为液体的蒸发热,可以表示为:Q=ρ×ΔV×X×Hm×N其中,N为液体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可以用来将液体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
1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的估算对于只设供暖系统的建筑物,在进行方案初选或只做技术方案比较时,其供暖的供热量可采用下面方法之一进行估算。
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总面积时,其供暖热指标可参考表2-6的数值。
表2-6 供暖指标(单位 W/m2)若建筑物总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下限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上限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当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供暖指标也可按下式估算:q={(1.163κ(6a+1.5)A)}•(t N-t W)/F (W/m2)式中 q——建筑物供暖热负荷指标,W/m2,按表2-6选取;κ——新风系数,1.3~1.5;a——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A——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F——总建筑面积,m2t N——冬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t W——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在冬季,人们为了满足正常活动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要求室内具有一定的温度。
为此就得向房间供给一定的热量,以维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所谓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维持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该热量随着房间失热量与得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室内能维持在一定温度时,必须保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通过对供暖房间热平衡时得热量和失热量情况的分析和计算,就可以确定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5]。
1.1供暖房间的热平衡冬季供热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即根据(建筑物 或房间的)热平衡确定热负荷Q 。
(1)失热量失热量(sh Q )包括以下几部分: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冷风渗透耗热量Q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冷风渗入耗热量Q3(加热由外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水分蒸发耗热量Q4;(5)加热外部进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6)通风耗热量Q6(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
热负荷计算例题热负荷是指一定时间内,人们需要满足热能需求的能量数量。
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房屋室温、外界空气温度、房屋室内外热量流量、空调制冷量、热量增加减少等因素,最终确定空调制冷量,以及冷、热水的热水量。
热负荷计算实例一:一栋24层的建筑,每层面积为100m2,每层高为3m,室内室外温差大于5℃,每层嵌入式吊顶夹层面积占20%,每层夹层高2m,内部空气密度为1.2kg/m3。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房屋室内室外温度,设室内温度为28℃,室外温度为23℃。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出每层的室内外热量交换量,可以借助ASHRAE Handbook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根据室内室外的温度差以及空气密度的大小,公式为:q = 1.2 * (T1-T2) *A *h / 24位为kW/h,其中,T1,T2分别表示室内室外温度,A表示面积,h表示空气密度。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每层室内外热量交换量,计算后为每层0.36kW.h/h,累加计算,24层楼全部房间的室内外热量交换量为8.64 kW/h 。
接下来,我们根据室内外热量交换量计算制冷量,可以借助ASHRAE Handbook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E = q/4.5 + q/30,单位为ton/h,其中,q表示每层室内外热量交换量。
通过计算,得出24层楼的制冷量为8.64/4.5 + 8.64/30 = 0.8 ton/h。
最后,计算冷热水的热负荷,其计算根据楼层的面积、室内温度、人数等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借助ASHRAE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Q = P * 1.2 * (T1 - T2) * A * 24位为kW/h,其中,P表示每平米人数,T1,T2分别表示室内室外温度,A表示面积,24表示小时数。
通过上述计算,得出24层楼的冷热水热负荷为4.32 kW/h,累计计算后为104.8 kW/h。
综上所述,24层楼的热负荷总和为8.64+0.8+104.8=114.24kW/h.热负荷计算实例二:一栋50层建筑,每层面积为200m2,每层高4m,室内室外温差大于10℃,每层嵌入式吊顶夹层面积占20%,每层夹层高2m,内部空气密度为1.2kg/m3。
总负荷计算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 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
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
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
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
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xP
1大卡=1Kcal/h=1.163w 1Kcal=4.1868KJ。
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在建筑物及建筑设备设计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决定了建筑物内部空气温度和压力,以及内部设备(如风机、空调、暖气片)所需要的能源和热量。
因此,热负荷计算是建筑设计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气压,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热负荷计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建筑物的设计者以及设备的操作者更好地收集、储存和利用用于空调和暖气系统的能量和热量;此外,热负荷计算有助于减少设备能源消耗,缩短物料耗尽时间,降低环境污染,并有助于减少建筑物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热负荷计算还可以帮助落实建筑物的节能目标。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运行阶段,根据内部设备的类型和位置、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热负荷计算方法,进行有效的热负荷计算,以节约能量,减少污染,同时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对建筑物设计提供重要支持。
常见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以空调系统为核心的蒸发器控制计算(ECC)法、空气控制法(ACC)、混合控制法(MCC)等等。
蒸发器控制计算(ECC)法是热负荷计算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以空调系统为核心,利用空调系统来控制蒸发冷凝器,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该方法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楼层高度、外部环境条件和室内设备参数等数据,计算出内外环境的热负荷和空调系统的能耗,从而为设计者提供可行的节能措施。
空气控制法(ACC)是空调设备的另一种重要控制方法,它大大延长了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能耗,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这种控制方式从控制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节空调系统运行的参数,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同时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混合控制法(MCC)是一种将蒸发器控制计算和空气控制计算进行结合的方法。
该方法既能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气压,又能较低设备运行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达到节能目标。
热负荷计算是建筑物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控制建筑物内空气温度、压力和负荷,节省能源,减少设备能耗,缩短物料耗尽时间,降低环境污染,并有助于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
热负荷计算地面辐射供暖是一种高效、节能、舒适的新型采暖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采暖要求的提高,这几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地暖系统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物能耗,地面散热量,地热电缆的功率这三方面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地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热负荷计算。
地暖系统的功能就在于弥补建筑物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
要使地暖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准确了解建筑物的热量损失。
建筑物热量损失即建筑耗热量是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空气渗透热损失。
据此定义建筑物耗热量按如下式1计算:Q=qH.T+qINF-qI.H式1Q-建筑物单位面积耗热量。
W/㎡q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W/㎡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
W/㎡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
(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qINF式中:qINF=(ti-te)(CP.ρ.N.V/S)式2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
W/㎡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CP-空气比热容。
(寒冷地区参考值0.28w.h/(kg.k)ρ-温度为te时,空气密度。
N-单位时间房间换气次数。
S-建筑面积。
房间换气次数N参照表(次/h)(表1)一面有外窗房间两面有外窗房间三面有外窗房间门厅0.50.5-1.01.0-1.52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qH.T按式3计算:式中:mqH.T=(ti-te)(∑ξi.ki.Fi)/S式3i=1qH.T-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修正。
K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i-围护结构面积。
S-建筑面积。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包括: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包括: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幕墙等。
物体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热源中释放出的热量。
在工程领域中,热负荷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建筑物需要的制冷或供暖系统的大小和能力。
热负荷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热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热传导特性、室内外温度差异、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等因素来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
在计算热负荷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板等外部结构的导热系数,以及室内外温度差异、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等因素。
热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从而确定建筑物所需的供暖或制冷系统的大小和能力。
热负荷计算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建筑物的热传导特性和热负荷因素来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
一般来说,热负荷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的导热系数。
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包括外墙、屋顶、地板等,它们的导热系数决定了建筑物的热传导特性。
2. 确定室内外温度差异。
室内外温度差异是建筑物热负荷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建筑物需要的供暖或制冷能力。
3. 考虑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
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会产生热量,也是建筑物热负荷的重要因素。
4. 根据以上因素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
热负荷计算公式根据以上因素来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从而确定建筑物所需的供暖或制冷系统的大小和能力。
热负荷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各种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热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热负荷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建筑物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帮助建筑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总之,热负荷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热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建筑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热负荷的计算一、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影响房间内空气温度升降的因素是房间得热量与失热量。
在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中,通常涉及到的房间得失热量有:1.失热量:(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耗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2.得热量: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人体散热量、炊事和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计入)。
二、通过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即假设在计算时间内,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KF(tn-tw’)a·(1+β)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查询表二及“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F —围护结构的面积,㎡;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查询表三;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查表一;a—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通常情况下取值为1;β—朝向修正系数,由于太阳辐射对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β宜按下列规定数值,选用不同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东南、西南 -10﹪—-15﹪;东、西 -5﹪;南 -15﹪—-30﹪。
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情况。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传热耗热量等于他的围护结构各个部分传热耗热量的总和。
表一常见城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w t表 二 非节能建筑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值(C m W ︒∙2/)表三 室内计算温度n t (推荐值)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注:建筑物体型系数S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热负荷计算
锅炉的热负荷单位有许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大卡(Kcal)、吨蒸发量(t)、瓦(w)、千瓦(kw)。
1、大卡(Kcal):大卡也称为千卡,1千卡的热量等于将1公斤的水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2、瓦(W):瓦是瓦特的简称,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
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焦耳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
通常我们用千瓦来作单位。
1瓦=1焦耳(1W=1J/S) 3、吨:在锅炉热负荷中称的吨,是工程上所用的吨,又指1吨的蒸发量。
工程上是指在1小时内产生1吨蒸汽所需要的热量浙江力聚生产的锅炉都是以大卡为单位来计算的。
1万大卡/小时≈11.63千瓦 1千瓦=0.086万大卡/小时 1吨蒸发量≈60万大卡/小时 1万大卡/小时≈0.0166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700千瓦 1千瓦≈0.0014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0.7MW1MW≈1000千瓦。
1.主要热量单位及其换算
[定义] 千卡(Kcal)(也称“大卡”):1千卡相当于将1Kg水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瓦(W):1千瓦相当于机械1秒内所做的功,1瓦=1焦耳(1W=1J/S)
1吨的概念(也称1吨蒸发量):工程上系指1小时内产生1吨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换算关系] 1万大卡/小时≈11.63千瓦?1千瓦=0.086万大卡/小时
1吨蒸发量≈60万大卡/小时?1万大卡/小时≈0.0166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700千瓦?1千瓦≈0.0014吨蒸发量
1吨蒸发量≈0.7MW1MW≈1000千瓦
2. 取暖热负荷的确定
[公式] Q取暖=q(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S供暖面积
[注解] 对北京地区居民取暖q一般取60大卡/平方?小时,对新建经济房甚至可以取到45大卡/平方?小时;对办公大楼、商场、宾馆等可以取65~70大卡/平方?小时。
[例题] 某住宅区供暖面积8万平方米,其热负荷为Q热水=60×8万=480万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