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能力和发展水平,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3、评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四、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的各个区域,包括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和角色扮演区。
五、观察对象幼儿园大班的全体幼儿六、观察记录(一)建构区1、小明和小红选择了建构区,他们打算一起搭建一座城堡。
小明先拿起了一些长方形的积木开始搭建城堡的底座,小红则在一旁挑选着三角形的积木,准备用来搭建城堡的屋顶。
2、他们在搭建过程中不断交流,小明说:“我们的城堡要搭得高高的。
”小红回应:“那还得有个大门,这样才能进出。
”3、经过一番努力,城堡的大致框架完成了。
但是,在往上搭建的时候,城堡出现了倾斜的情况。
小明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对小红说:“可能是下面的积木没放稳,我们重新调整一下。
”4、经过调整,城堡终于搭建成功了,他们高兴地拍手欢呼。
(二)美工区1、小花在美工区专心地画画,她先用铅笔勾勒出了一个小公主的轮廓,然后拿起水彩笔开始上色。
2、旁边的小刚则在做手工,他把彩色的纸剪成各种形状,然后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制作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朵。
3、小花在画画的过程中,不小心把颜色涂到了线外,她有点着急。
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地说:“没关系,小花,你可以试着用白色的颜料把涂出去的部分覆盖一下。
”小花按照老师的建议做了,效果很不错。
4、小刚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遇到了胶水不够的情况,他主动向旁边的小朋友借胶水,并礼貌地说:“请问可以借我一点胶水吗?谢谢。
一、观察主题: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
二、观察目的:根据区角活动评价标准检核表,对幼儿的活动情况、操作材料及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观察方法,以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并在对研究对象行为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引发幼儿发生该行为的内在原因,正确评价幼儿行为,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地教育,以促进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四、观察时间: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进行观察记录
五、填答方式:观察时用“√”的形式表示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
六、区角活动检核表如下:
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
说明:
一、区角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在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活动中获得学习、发展的;而每一个幼儿又是独特的个体,在活动中也表现出各种各异的行为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反复地观察,多次记录,以期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二、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接触事物的操作活动是幼儿积极学习的基本方式。
操作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应为幼儿准备丰富,为他们的操作和交往做好准备,并根据活动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或及时调整相应的操作材料。
三、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时,我们应找准问题的“着眼点”,切忌笼统地泛泛而谈,而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思考,正确评价,及时反思。
四、我们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应围绕观察目标,科学观察幼儿,考虑其行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地、有效地进行深入分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观察者、思考者、评价者、教育者。
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是对大班儿童在建筑区和构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的工具。
通过对大班儿童在建构区的行为能力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内容及其在提升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方面的应用。
一、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的重要性大班儿童正处于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阶段。
建构区行为能力对他们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感,还能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合作意识。
因此,关注和培养大班儿童在建构区的行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能力:观察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发现细节,如颜色、形状等,并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搭建。
2.创新思维:评估儿童在搭建过程中的创新程度,如是否能独立构思作品,是否有独特的搭建方法等。
3.动手能力:考核儿童在搭建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如拼接、组装、塑形等。
4.合作意识:观察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与同伴合作,如共同完成作品、分工合作等。
5.沟通能力:评估儿童在搭建过程中与同伴、老师的沟通能力,如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能理解他人的意见等。
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与解析1.观察能力:儿童在搭建过程中,观察他们是否能关注到细节,如颜色、形状等,并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搭建。
例如,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组件来完成作品。
2.创新思维:评估儿童在搭建过程中的创新程度,如是否能独立构思作品,是否有独特的搭建方法等。
例如,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运用非传统的搭建方法或创意来完成作品。
3.动手能力:考核儿童在搭建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如拼接、组装、塑形等。
例如,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4.合作意识:观察儿童在搭建过程中是否能与同伴合作,如共同完成作品、分工合作等。
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大班一、活动背景介绍区角活动是指在幼儿园的教室中设置不同的学习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学习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本次观察记录表针对大班幼儿进行,旨在了解他们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二、观察目标1.观察幼儿对不同区角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2.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解决能力。
三、观察记录表学生姓名区角活动名称兴趣参与程度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困难能力张三科学实验区高中高高李四艺术创作区中高中中王五角色扮演区高高高高赵六图书阅读区中低中低四、观察记录详细说明1. 张三 - 科学实验区兴趣参与程度:高张三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他总是第一个来到科学实验区,并且积极参与各种实验活动。
他对实验过程和结果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答案。
合作能力:中张三在科学实验区的合作能力较为一般,他更喜欢独立思考和操作,不太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合作。
当有组合实验活动时,他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完成任务。
自主学习能力:高张三在科学实验区展现了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能够独立阅读相关的科学书籍和资料,并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
同时,他也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进行探索。
解决困难能力:高张三在遇到实验中的困难时能够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会向老师寻求帮助,并且很快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2. 李四 - 艺术创作区兴趣参与程度:中李四对艺术创作区的兴趣一般,他在参与活动时表现得比较谨慎,不太愿意冒险尝试。
他更喜欢观察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而不是自己去创作。
合作能力:高李四在艺术创作区展现了很强的合作能力。
他喜欢与其他小朋友讨论和分享各自的创意,经常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艺术作品。
自主学习能力:中李四在艺术创作区展现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他不太愿意独立尝试新的技巧和方法,但是当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给予指导时,他会积极学习并尝试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观察。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3、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三、观察对象幼儿园大班的全体幼儿四、观察时间具体时间五、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的各个区域六、观察记录(一)建构区在建构区,幼儿姓名 1、幼儿姓名 2和幼儿姓名 3一起用积木搭建城堡。
幼儿姓名 1负责设计城堡的结构,他一边比划一边说:“我们要搭一个有高高的塔楼和大大的城门的城堡。
”幼儿姓名 2和幼儿姓名 3按照他的指示搬运积木。
在搭建过程中,城堡的一侧倒塌了,幼儿姓名 2有点着急,说:“哎呀,都倒了,怎么办?”幼儿姓名 1冷静地思考了一下,说:“我们重新搭,这次把底座搭得更牢固一些。
”于是,他们一起调整了积木的摆放方式,重新搭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城堡。
(二)美工区在美工区,幼儿姓名 4正在专心地画一幅画。
她先用铅笔勾勒出一个小女孩的轮廓,然后用彩色笔为小女孩涂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头发。
在涂颜色的过程中,她非常仔细,力求每一个颜色都涂得均匀。
旁边的幼儿姓名 5看到她画得这么好,忍不住说:“你画得真漂亮,我可以和你一起画吗?”幼儿姓名 4欣然同意,两人一起开始创作新的作品。
(三)阅读区在阅读区,幼儿姓名 6和幼儿姓名 7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看书。
幼儿姓名 6看的是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他一边看一边小声地说:“原来大象的鼻子这么长啊。
”幼儿姓名 7看的是一本童话故事书,她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益智区在益智区,幼儿姓名 8和幼儿姓名 9正在玩拼图游戏。
拼图的难度较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摘要:一、引言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1.背景与目的2.检核表的内容与结构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1.观察与分析2.计划与决策3.实施与评价四、检核表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2.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发展的促进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1.背景与目的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是为了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能力而设计的。
通过检核表,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进行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检核表的内容与结构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主要包括观察与分析、计划与决策、实施与评价三个部分,涵盖了儿童在建构区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行为能力。
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1.观察与分析观察与分析能力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材料,分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计划与决策计划与决策能力是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制定游戏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3.实施与评价实施与评价能力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实施游戏计划,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四、检核表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价儿童行为能力的具体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发展的促进通过使用检核表,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能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游戏中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摘要:一、引言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1.动手能力2.空间认知能力3.创造力4.合作能力5.问题解决能力四、检核表的实际应用与意义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大班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能力发展。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提升儿童的这些能力,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检核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是一种评估大班儿童在建构区中行为能力发展的工具,旨在帮助教育者了解儿童在在建构区中的表现,发现儿童的优势和不足,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动手能力:评估儿童在建构区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砌筑、拼接、涂鸦等。
2.空间认知能力:评估儿童对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如判断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等。
3.创造力:评估儿童在建构区的创新表现,如使用不同材料创作新颖的作品等。
4.合作能力:评估儿童在团队中的协作表现,如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材料和工具,能否听取他人意见等。
5.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儿童在面对困难时能否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等。
四、检核表的实际应用与意义教育者可以通过定期使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全面了解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能力发展情况,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根据检核表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建构区的环境设置,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五、结语总之,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能力发展情况。
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摘要:1.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意义和目的2.大班儿童在建构区的具体行为能力表现3.如何根据检核表评估大班儿童的行为能力4.如何提高大班儿童的建构区行为能力正文:一、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意义和目的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是用于评估大班儿童在建构区活动中的行为能力的工具。
建构区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搭建、拼插、组合等各种建构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使用检核表,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幼儿在建构区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大班儿童在建构区的具体行为能力表现1.动手能力:大班儿童在建构区活动中应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拼图、塑料插片等。
2.观察能力:大班儿童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建构材料和建构作品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自己的建构活动提供参考。
3.思维能力:大班儿童在建构区活动中应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根据主题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搭建。
4.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儿童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在建构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想法和个性。
三、如何根据检核表评估大班儿童的行为能力1.观察法:教师应在建构区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具体表现,记录其在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
2.访谈法:教师可与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其在建构活动中的想法和感受,以评估其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作品分析法:教师可通过分析幼儿的建构作品,了解其在建构活动中的创意和个性,从而评估其创造力。
四、如何提高大班儿童的建构区行为能力1.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动手能力。
2.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建构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搭建,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建构材料和作品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在大班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创造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通过对大班区域活动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兴趣和偏好,为区域材料的投放和调整提供依据。
3、观察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分析其有效性。
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四、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的各个区域五、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六、观察内容及分析(一)建构区在建构区,几个男孩子正在用积木搭建城堡。
小明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他能够迅速地选择合适的积木,并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
他一边搭建一边向旁边的小伙伴介绍自己的想法,还指挥着大家分工合作。
在遇到积木不够的情况时,小明能够主动与其他区域的小朋友协商借积木,展现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小明在建构区的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
通过与小伙伴的合作,不仅提高了搭建的效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的积极性。
(二)美工区小美和小花在美工区专注地画画。
小美画了一幅全家福,她用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家庭成员的形象和特点。
小花则在制作手工花朵,她认真地剪裁、折叠纸张,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纸张折歪了,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尝试多次,最终完成了作品。
分析:美工区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小美在绘画方面表现出色,展现了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小花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称赞。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
(三)阅读区在阅读区,几个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书。
小刚在看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他一边看一边小声地自言自语,似乎在讲述书中的故事。
大班区角观察记录表和分析措施
1. 大班区角观察记录表:
(1)时间:2017年11月10日上午9:00-10:00
(2)地点:大班区角
(3)发现情况:
①教室内装修水平较低,窗户破损严重,木板、空调有细小的损坏;
②长椅和座椅的磨损现象明显,不能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③地面清洁工作做得不够完善,灰尘和水渍较多;
④教室电器设备设施安装不当,电线显露,覆盖薄弱;
⑤教室使用空间过小,无法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们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⑥没有安装空调,学生学习效果受影响。
2. 分析措施:
(1)立即进行维修:安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窗户、木板和空
调的维修,保证教室的整洁程度;
(2)采购新的教学设施:针对损坏的长椅和座椅要更换新的,同时增加储物柜、桌椅等;
(3)安装空调:空调是教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安装空调可
以确保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4)增加学习和教学空间:根据教室的空间能力,考虑增加
学习和教学空间,满足教师和学生们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保证教室的舒适度,采取完善的保洁和新设施的使用。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区域观察记录表大班各种区域表北关区第二幼儿园班级:大二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者:张丽红观察对殷悦、郜玉涵象观察时间xx、9、26观察七彩坊内容观察情况记录今天,殷悦和郜玉涵来到了的七彩坊,殷悦用橡皮泥捏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还给小兔子头上插了一朵花,郜玉涵把坐着的小兔变成了站着的小兔。
评价与分析在活动中,她们可以在老师的范例上进行添加上自己的想法,并能按自己的想法用橡皮泥制作出东西。
说明她的创造能力已经有了提高。
教师介入及策略看到这一情况我觉得以后可以在活动中有目的的让她多表现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中,我还引导她想想看你准备用橡皮泥的小兔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殷悦用橡皮泥做了一个篮子,她说可以让小兔子和小猪睡在里面。
改进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可以以引导的形式来培养她在想象方面的能力。
提供措施牙签、毛线、手工纸,增加她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及目标效果幼儿对本区角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北关区第二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班级:大二班观察者:高月观察对刘志宇象观察时间xx、10、12观察绘画区内容观察情况记录刘志宇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粘贴。
由于,我班已经开展过类似的活动,所以他在技能技巧方面和规则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刘志宇能用几何图形设计画面进行粘贴,并会进行添画。
在活动过程中,他能用几何图形粘贴出一张融入自己想法和创造的作品。
评价与分析在活动中,该幼儿由于已经有过一次活动经验,所以他在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粘贴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设计画面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教师介入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她们想想(根据几何图形的形状)----说说(像什么)及----画画(进行添画)—贴贴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策略创作作品。
改进措施在活动区中再增加投放一些不同的图形,还有多色彩笔来进行添画,丰及富画面的内容。
目标效果幼儿对本区角的兴趣:A、非常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北关区第二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班级:大二班观察者:张丽红观察对申甲由、马雨轩象观察时间xx、10、25观察内容艺术区观察情况记录小朋友们自制了纸浆,在瓶子晾干的这几天中我让幼儿来观看已经完成绘画的瓶子,通过许多天让幼儿观察的基础上,申甲由、马雨轩都动手操作一番了,在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都画在了瓶子上,如瓶子上有花,有藤条一样的线等等。
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机会。
在幼儿园大班中,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游戏行为和交往能力。
3、评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展现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四、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的各个区域,包括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和角色扮演区。
五、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六、观察记录(一)建构区在建构区,几个男孩子正在用积木搭建高楼大厦。
小明和小刚合作默契,他们先用大块的积木搭建底座,然后逐渐往上堆砌小块的积木。
小明一边搭建一边说:“我们要搭一个超级高的大楼,比幼儿园的楼还高!”小刚则在旁边帮忙递积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在楼顶再搭一个游泳池吧。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座造型独特的高楼逐渐成型。
而旁边的小花和小红则在搭建一个城堡。
小花认真地挑选着粉色的积木,说:“我要搭一个公主住的城堡,要有很多漂亮的房间。
”小红则用积木搭建城墙,还在城墙上插上了小旗子。
(二)美工区美工区里,孩子们正在进行创意绘画。
小强用彩色笔在纸上画了一幅太空的场景,有星星、月亮和宇宙飞船。
他一边画一边向旁边的小朋友介绍:“这是我想象中的太空,以后我要当宇航员去探索宇宙。
”丽丽则在用彩泥制作小动物。
她先搓了一个圆球,然后捏出耳朵和尾巴,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就做好了。
她开心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你看我的小兔子可爱吗?”(三)益智区在益智区,孩子们正在玩拼图和积木分类的游戏。
明明很快就完成了一幅拼图,然后又开始挑战更难的一幅。
他专注地看着拼图,认真思考每一块的位置。
而小美则在对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进行分类。
一、观察主题: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
二、观察目的:根据区角活动评价标准检核表,对幼儿的活动情况、操作材料及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观察方法,以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并在对研究对象行为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引发幼儿发生该行为的内在原因,正确评价幼儿行为,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地教育,以促进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四、观察时间: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进行观察记录
五、填答方式:观察时用“√”的形式表示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
六、区角活动检核表如下:
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
说明:
一、区角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在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活动中获得学习、发展的;而每一个幼儿又是独特的个体,在活动中也表现出各种各异的行为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反复地观察,多次记录,以期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二、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接触事物的操作活动是幼儿积极学习的基本方式。
操作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应为幼儿准备丰富,为他们的操作和交往做好准备,并根据活动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或及时调整相应的操作材料。
三、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时,我们应找准问题的“着眼点”,切忌笼统地泛泛而谈,而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思考,正确评价,及时反思。
四、我们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应围绕观察目标,科学观察幼儿,考虑其行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地、有效地进行深入分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观察者、思考者、评价者、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