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八种说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9.97 KB
- 文档页数:11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 说明文知识概说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1) 说明文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二)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说明文说明方法及特点,欢迎阅读参考。
说明文说明方法(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如: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
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
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
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
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
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但二者又有区别。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说明文的类型有哪些_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指导说明:指导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叙述特定事物的操作步骤或
解决特定问题的步骤,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操作或解决问题。
2、技术说明:技术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于介绍特定事物的特征、原理、结构、功能等,使读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3、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的目的是叙述特定事物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特定事物的设计意图。
4、考古说明:考古说明的目的是介绍发掘出的古迹、文物,让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时代特性、特征和价值。
5、科普说明:科普说明的目的是提高读者对特定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向大众介绍一些新技术、新理论和新事物。
1、说明文的语言要客观准确:由于说明文的主旨是给出客观事实,
其语言需要具备准确形象的语言特征,避免主观倾向,使读者看到实实在
在的事实。
2、说明文的语言要具有解释性:由于许多说明文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较为抽象,其语言要具备足够的解释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3、说明文的语言要具有逻辑性:说明文的文字组织形式一般具有如
下几种:按照事物的发展历史、按照事物的结构组成、按照事物的操作流
程等。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如下:
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不模糊。
2.简洁性:说明文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不冗余、不啰嗦,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3.通俗性:说明文语言要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
4.生动性:说明文语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把握其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理解关键词句: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需要认真理解。
4.概括中心思想: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需要认真概括。
5.注意文意和文题:文意和文题是说明文的灵魂,需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准确、一致。
6.结合语境答题:说明文的题目往往结合语境设置,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7.运用逻辑推理:说明文中有些题目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答,需要认真分析语境和选项。
8.注意细节和修饰语:说明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真实意思和作者的意图,需要注意。
9.关注图表和数据:说明文中常常配有图表和数据,这些信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10.积累知识和经验:说明文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说明文的10种说明方法及例子说明文的10种说明方法及例子如下:1.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 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如《死海不死》中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 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 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统筹方法》一文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6.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 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 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使句子更通顺,更流畅,深刻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
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有哪些,我们来看看。
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有哪些1。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2。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
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5。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8。
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
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10。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解释、阐述和介绍,使读者了解和认识这个事物。
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说明文的特点:1. 知识性:说明文主要传达的是知识信息,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解释原理、阐述概念。
2. 客观性:说明文应该客观公正地介绍事物,避免主观情感的影响。
3. 条理性:说明文的内容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4. 准确性:说明文中的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避免模糊和错误的表述。
5. 通俗性:说明文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复杂的概念和原理。
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1. 选题:选择具有知识价值和普及意义的话题,确保内容对读者有启发性。
2. 明确目的:确定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解释原理还是介绍事物。
3. 收集资料:根据说明的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4. 组织结构: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5. 引言:开篇引入说明对象,可以通过提问、引用、讲故事等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
6. 主体: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分点或分类的方式来详细说明事物的特征、原理或过程。
7.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说明对象的重要性和意义,或提出建议和展望。
8.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9. 举例说明:适当运用例子、图表、数据等说明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0. 检查修正:写作完成后,要检查文章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确保无误。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口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_ 匕作___________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一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弓I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说明文知识概说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说明文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二)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八种说明方法什么叫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
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批驳谬论。
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
那么,怎样写好说明文呢?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读者介绍长颈鹿。
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
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身高四米多,公鹿五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五米七八。
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还长着一个特别长的脖子。
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七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
长颈鹿的七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
否则,你就说不明白。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首先,要细致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
市七中伟同学写了一篇介绍《粉蝶》的说明文,文中对粉蝶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粉蝶为什么不能在清晨飞舞,以及它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有根有据。
这篇说明文曾被一些学校选为教材。
伟同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这是因为他平时时生物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亲自实践,仔细观察。
两年里,他制作了四百多个标本,光粉蝶标本就制了三百多个,共有五、六个种类。
他在谈体会时写道:“昆虫的个体很小,特别是头部构造很难观察。
我就向老师借了一个放大镜,我观察的东西就广泛了,昆虫中有粉蝶、蜜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等;植物叶子中有柳叶、梧桐叶、榆叶、槐叶等等,还有草叶和花木……我常把放大镜、笔、记录本带在身边,上下学路上,去公园游玩时抽空作些观察,并记下主要观察容。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0种)一、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在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
二、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印象深刻打比方是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作用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三、举例子作用:使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举例子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
四、列数字作用:把事物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更科学列数字是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
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五、作比较作用: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作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六、下定义作用:使说明语言科学、准确,让读者在具体了解被说明对象前,能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它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大概的了解。
七、引用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引用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
作诠释是用解说性的语言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进行阐述。
八、画图表作用: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画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
九、作诠释作用:作诠释能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十、摹状貌作用:使说明语言富有形象性,直观性摹状貌是指对事物形状相貌的特征进行描摹,使读者容易认识所要说明的事物。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说明文常常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以下为您介绍说明文常见的十种说明方法:一、举例子举例子就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有更具体、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介绍“植物的睡眠现象”时,可以列举合欢树、睡莲等植物在夜晚合拢叶子或花瓣进入睡眠状态的例子,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睡眠这一概念。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所举例子要真实可靠,能够有力地支持所说明的观点,且例子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列数字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
数字往往是精确的、有说服力的,可以准确地展现事物的特点。
例如,在说明“长城”的长度时,明确指出其“总长约2119618 千米”,通过具体的数字,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长城的规模之宏大。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数字必须准确无误,且要与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紧密相关。
三、打比方打比方就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如,把“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地展现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运用打比方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使比喻恰当、贴切。
四、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比如,在介绍“鲸”时,将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通过鲸的舌头与大肥猪的重量比较,突出了鲸的庞大。
作比较时,对比的双方要具有可比性,且要突出所说明事物的特点。
五、分类别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来进行说明。
这样可以使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代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分类别的标准要统一,不能交叉重叠。
说明文的类型和语言特点都有哪些说明文的类型和语言特点都有哪些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并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生活。
(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
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
《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
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说明文的十种说明方法。
一、定义说明法定义说明法是通过明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概念和特点,使读者了解和认识说明对象的方法。
例如:“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
它涉及到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
”二、分类说明法分类说明法是通过将说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对每一类进行解释说明的方法。
例如:“手机可以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两类。
智能手机拥有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可以安装应用软件,而非智能手机则不能。
此外,手机还可以按照屏幕大小、外观设计等标准进行分类。
”三、对比说明法对比说明法是通过将说明对象与其他对象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优劣的方法。
例如:“与传统的电视相比,智能电视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
它可以连接网络,观看在线视频,还可以安装各种应用软件,让用户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服务。
”四、举例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是通过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用途的方法。
例如:“为了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实例。
比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和风险管理。
”五、数字说明法数字说明法是通过引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优劣的方法。
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而其中智能手机的使用率更是高达80%。
这表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图表说明法图表说明法是通过绘制图表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变化的方法。
例如:“下面是一张智能手机的销售量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七、过程说明法过程说明法是通过详细描述事情的发展过程来说明说明对象的方法。
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机器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深度学习阶段,第三阶段是强人工智能阶段。
普陀区:论证方法地作用(题);宝山区:修辞手法(比喻、引用:题);句子在文中地作用(文中句、结尾句:题、题);句式(题);闵行区:词语在文中地作用(题、题、题);文章结构(题);、分析文章写作特点(题).知识点一:论证方法及说明方法地作用:议论文:(一)、议论文地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概括、简练.(二)、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地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地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地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地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地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地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地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地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地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地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地观点.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地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地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说明文:(三)、说明文语言特点:、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地事物、较深奥地事理有明晰确切地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地周到严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条理性.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逻辑性.、趣味性.为了把事物地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地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地说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注意:说明文语言地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四)、常见地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引用说明、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其表达效果上地作用如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地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知识点二: 分析文章地结构文章地结构:文章地结构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地体式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顺序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过渡衔接、伏笔照应等.二是指文章地内在联系和组织.如观点和材料、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分析文章地思路与结构,就是通过把文章地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研究,从而了解作者地运思过程.分析文章地思路、结构,需要知道部分与部分之间地关系,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等.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地相互关系有:总分、并列、对照、解说、承接、递进、转折等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知识点三: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地角度:分析中心.看文章地中心思想是否鲜明、集中、深刻;分析选材.看文中地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当;分析结构.看文章地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分析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地种类:①人物描写②景物描写(环境描写)③场面描写④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地方法:①肖像描写.②语言描写.注意:、语言性格化,以突出人物地个性.、语言简洁、精练、准确、生动.③行动描写.④心理描写.⑤神态描写.抒情地种类:抒情可以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情;可以通过叙事来抒情;可以通过议论来抒情;甚至还可以通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来抒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小说地特点大多通过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一般运用记叙、描写表达方式.、分析语言:第一,从语言基本要求看,是否朴素、准确、精炼.第二,从修辞方法地角度看有什么特点.第三,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漠、悲凉还是欢乐、喜悦?第四,分析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作假设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1.下定义: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4.列数字:列举数字进行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5.打比方:用修辞方法中的明喻、暗喻来生动形象说明,增强文章的趣味性.6.作比较: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做比,以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原文,加强被说明事物的理论依据的真实性.8.分类别: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把复杂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的事物来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0.列图表:画出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2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类别、成因、功能、演变过程等。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作者会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以下将对常见的说明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定义法:定义法是指通过明确的概念和定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有准确的认识。
2. 举例法:举例法是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或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易于理解。
3. 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点,来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4. 分类法: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同一类事物归为一类,以此来说明事物的种类和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理解。
5. 剖析法:剖析法是从整体到部分,或者从部分到整体,对事物进行详细的解剖和分析,以此来说明事物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
6. 数字法:数字法是通过列出具体的数字数据,来说明事物的数量、规模、比例等。
这种方法可以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7. 过程法:过程法是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详细描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以上就是说明文中的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在实际写作中,作者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说明文的九种写作方法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的九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中文名说明文外文名expository—writing简介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章体裁说明特点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目录1 特点2 分类3 三要素4 说明结构思路注意事项5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6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引用说明分类别列数字引用7 阅读方法8 分析9 解题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10 开头方式概述式描写式设问式11 结尾九法总结法感叹法展望法评议法号召法反问法比喻法描述法旁补法12 考试相关考题剖析典例解析13 语言品析品析1品析214 写法分析15 阅读重点(一)明确说明对象(二)抓住事物特征(三)归纳说明方法(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六)体会语言准确性特点《思维导图作文法》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并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生活。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八种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八种说明方法什么叫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
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
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
那么,怎样写好说明文呢?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读者介绍长颈鹿。
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
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身高四米多,公鹿五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五米七八。
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还长着一个特别长的脖子。
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七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
长颈鹿的七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
否则,你就说不明白。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首先,要细致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
河南郑州市七中刘伟同学写了一篇介绍《粉蝶》的说明文,文中对粉蝶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粉蝶为什么不能在清晨飞舞,以及它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有根有据。
这篇说明文曾被一些学校选为教材。
刘伟同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这是因为他平时时生物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亲自实践,仔细观察。
两年里,他制作了四百多个标本,光粉蝶标本就制了三百多个,共有五、六个种类。
他在谈体会时写道:“昆虫的个体很小,特别是头部构造很难观察。
我就向老师借了一个放大镜,我观察的东西就广泛了,昆虫中有粉蝶、蜜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等;植物叶子中有柳叶、梧桐叶、榆叶、槐叶等等,还有草叶和花木……我常把放大镜、笔、记录本带在身边,上下学路上,去公园游玩时抽空作些观察,并记下主要观察内容。
”其次,要查阅资料。
我们不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
比如,有个在长沙读书的中学生,到北京旅游,参观了故宫,很想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于是,他不但记下了参观的印象,还买了一张《故宫旅游图》和一本《北京十大名胜》,从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这样,他就知道:“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周围环绕着十多米高的城墙,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
我国明朝初年,为了修建这座宫城,曾经‘役使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
’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上面说的这些具体数字、建筑特点,不查阅必要的资料,自然很难掌握。
最后,还要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
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
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字就很有学问。
你可以直接说,中国的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
中国的面积,与法国比,有十七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二十五个日本大;与英国比,有三十九个英国大;我们祖国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
这样一比较,既具体,又生动,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
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二、说明要有条理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
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明,道不白。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景泰蓝的制作》的说明文,十分注意文章的条理性。
作者抓住“做胎”“掐丝”、“涂色”、“烧制”、“打磨”五道关键的工序,对每道工序的制作和原理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结构严紧,条理清楚。
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说明具体事物,如介绍一种新品种;一种是说明抽象事物,如“什么是世界?”。
但是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都有其特征,都有它的构造和结构,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规律,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说明,条理也就清楚了。
说明具体事物的文章,可以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由主到次地写,使读者容易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例如,你们学过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一文,作者茅盾是这样介绍这个普通小院的结构的:“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是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边小梯子走下去。
——这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样式。
读了这段文章,我们对这个地下印刷所的方位、构造和样式一目了然,就是因为作者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明——由外到内,由左到右,由上到下。
有的同学在介绍具体事物的时候,没有事先根据这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理清脉络,归纳分类,结果往往容易出现关系凌乱、层次不清的毛病。
例如,有一篇介绍商品的文章是这样写的:“青年食品商店出售各种罐头、干果、香烟和名酒。
有菠萝罐头、桔子罐头!荔枝干,有中华牌香烟、牡丹牌香烟、前门牌香烟;有桂元干、葡萄干,有汾酒、竹叶青,还有清蒸元鱼罐头以及闻名世界的茅台酒等等,花色多样,品种齐全。
”这段话中所列举的商品,既有种概念,又有属概念,既有并列的关系,又有从属的关系。
作者没有按照这些商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说明,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层次不清,条理不明。
这段话应该改为:“青年食品商店出售各种罐头、干果、香烟和名酒。
罐头有菠萝罐头、桔子罐头、清蒸元鱼罐头等;干果有桂元干、葡萄干、荔枝干等、香烟有中华牌、牡丹牌、前门牌等;名酒有茅台酒、汾酒、竹叶青等。
花色多样,品种齐全。
”说明抽象事物的文章,不但要说明事物是“这样的”,而且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会这样的。
”这就要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步步深入地加以说明,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数量到质量,或由特殊到一般等等。
例如,鸟为什么会飞?人为什么会做梦?都属于这一类。
如果是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
如果属于介绍生产技术,可以按照生产的程序。
只有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来确定说明的顺序,文章才能写得眉目清楚。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请你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假如你有一位在北京上学的朋友,暑假里,他想到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居(你住在韶山附近),希望你陪他一起参观。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走最方便,怎样才能顺利地找到你家。
那么,请你写封信告诉他:你家的地址,从北京到长沙应该坐几次车,到了长沙,又怎样才能找到你的家,你家的四周有些什么可供辨认的特点和标志。
要求使你的朋友看了你的信以后,在路上不必多打听就能顺利地找到你家。
三、说明文的语言要确切、简洁、通俗确切:说明文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它要求语言要确切,不能夸大和缩小。
比如,有个同学知道他们学校种了很多树,绿化搞得不错,他在《我们的校园》一文中写道:“我们学校的绿化面积在全市中学居首位。
”这样写就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如果有人问:“贵校的绿化面积到底有多少?你怎么知道别的学校都不如贵校呢?”这位同学恐怕就不好回答,因为他只知道本校绿化搞得好,还来不及进行一番仔细的调查研究。
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目前,我校的绿化是全市绿化搞得好的学校之一。
”加上“目前”二字,不包括“过去”和“未来”;加上“之一”,就不是“唯一”。
这样就比较确切了。
语言确切,首先是用词准确。
说明文最忌含糊其词,什么“大概”、“差不多”、“可能”……模棱两可,该肯定不肯定,该否定不否定,用来说明事物就不容易做到恰如其分。
《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
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写说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简洁:语言简洁,就是精炼,干净利落,用尽可能少的话,把事物说清楚,不要罗嗦重复、拖泥带水。
比如“大雪把铁路淹没无踪”,“下水游泳应注意些什么”,这两句话中的“无踪”和“下水”都是重复多余的话,应该删去。
为了做到说明文的语言简洁,还要防止不必要的“引伸”和“寓义”。
有些同学习惯于写记叙文,喜欢形容和描写,初学写说明文,有时也要来一番“引伸”和“寓义”。
比如,有一篇介绍《松树和柳树》的说明文,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既要学习松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又要学习柳树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的精神。
”记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这样写,说明文就没有必要了,写了反而“画蛇添足”,不简洁了。
通俗: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是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段说明: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以上一例,是关于什么是物候的说明。
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说明具体而生动。
它把气候变化和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农业生产的关系都说清楚了。
说明文的语言要通俗,并不是不要生动、有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有些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昧。
例如:(1)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
(2)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