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持有理论分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547.50 KB
- 文档页数:31
现金持有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近年来,国外和中国的公司普遍出现大量持有现金的现象,在不同的现金持有动机下,现金持有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现有关于现金持有动机及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将现金持有动机、公司投资行为和公司治理诸因素结合研究,探寻改善经理人行为的有效措施,促使经理人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
关键词:现金持有动机;现金持有量;投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企业出现大量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现象。
而浏览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我们也会发现它们同样持有大量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持有虽然能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应付紧急情况的需要,也有利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然而,大量持有现金也会带来机会成本,同时也可能引发由于经理人代理成本所造成的投资不足问题。
因此,公司持有现金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公司的投资行为的影响将会成为现金持有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分析(一)交易成本动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并且在非完全市场里,任何资产之间的交换都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说公司在向外部筹集资金时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所有公司均有可能陷入资金短缺的危机,为了避免在进行外部资本市场融资、变现资产、消减投资及减少股利或者债务重组时承受高昂的融资成本,公司处于交易动机的考虑有必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Myers和Majluf认为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公司的最优选择是持有一定数额的现金满足投资性需求。
以免失去有利投资机会。
Opleretal 发展了交易成本模型,得出类似的结论: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资产出售的融资成本、投资机会等的增长会使公司现金短缺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促使公司增加现金持有量。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企业既不能保留过多的货币资金,又不能一点都没有。
持有的现金过多,会降低现金提供的流动边际效益;持有的现金过少,又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种开支的需要。
到底保留多少现金余额才合适?这是现金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通常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一个合理的现金余额目标,使现金持有量达到最佳状态。
本文就此问题,讨论应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建立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的方法。
二、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理论方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成本分析方法、存货分析方法和现金周转分析方法。
存货分析方法又称鲍摩尔模型(The Baumol Model)。
鲍摩尔模型理论的依据是把持有的有价证券同货币资金的库存联系起来观察,分析现金储存的机会成本和现金转换(即买卖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以求得两者成本之和最低时的现金余额,该现金余额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鲍摩尔模型确定最佳现金余额时,通常假设:(1)企业一定时期内货币现金支出和收入的变化是周期性均衡发展的,其现金余额也定期地由最低时的零到最高时的Q变化,其平均现金余额为Q/2.当现金余额趋于零时,企业靠出售有价证券或借款来补充库存现金。
(2)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证券的利率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不管是保留现金或出售有价证券都要付出一定代价。
保留现金意味着放弃了由有价证券带来利息的机会,出售和购进有价证券又意味着要花费证券交易的成本。
保持现金余额越多,损失的机会成本越大,而证券交易买卖的次数越少,买卖交易的成本则越低。
现金管理总成本公式为总成本C=持有现金机会成本+转换现金(证券交易)成本=现金平均余额*有价证券利率+变现次数*有价证券每次交易的固定成本=Q/2*R+T/Q*F公式中,Q为现金余额;R为有价证券利率;T为每个转换周期中的现金总需要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C为现金管理总成本。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现金的数量。
企业持有现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运营和投资活动的需要,以应对突发的支出或者滞后的收入。
现金持有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货币需求理论和现金管理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日常交易的需要,以支付货物和服务的购买。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 交易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交易的数量和金额也越大,需要持有更多的现金来进行支付。
3. 交易成本:如果进行支付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能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减少交易成本。
4. 收入稳定性:如果企业的收入比较不稳定,存在较大的波动,为了应对突发的支出,企业可能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
现金管理理论主要从资金成本和风险的角度分析企业现金持有水平。
根据现金管理理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应当平衡资金成本和风险。
1. 资金成本:企业持有现金意味着资金的闲置,无法获取其他形式的回报。
企业应当尽量减少现金持有水平,以降低资金成本。
2. 风险:现金持有可以提供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企业应对突发的支出或者延迟的收入提供保障。
但过高的现金持有水平也存在着被盗窃和贬值等风险。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5. 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经济周期波动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关联性探析一、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加速器效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
过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症,主周期属于计划经济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控制型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资源再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呈现多元化、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国民经济能否实现低通胀、快速增长、和谐增长的良好局面,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解读国民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四个特征,道出了总理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担忧。
当我们审视这样一个“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经济实体时,必须关注这样一种机制:经济运行中一点小的冲击会导致极大的波动。
这即是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Bernanke and Gertler,1989;Bernanke et al.,1996;Bernanke et al.,1999),由金融市场缺陷所引起。
在美国,分析人士多次指出市场缺陷的加速器效应,乃至于强调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金融加速器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日本,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对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有证据表明市场缺陷的加速器效应使得日本经济更深刻、更长久地陷入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衰退中(Fukunaga,2002)。
而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无数中小企业成为了金融加速器的牺牲品。
我们还记得,针对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呈现“泡沫”趋势,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导致银行出现“慎贷”现象,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艰难,投资减少,到1999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只有5.1%。
尽管当时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增长率达到21.1%,仍然不能有效带动企业固定资产增长率的上升。
这就是我国版本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这也可能是造成我国1997-2001年经济出现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佳现⾦持有量决策⽅法和例题最佳现⾦持有量Ⅰ、考点分析:最佳现⾦持有量的确定⽅法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和现⾦周转模式。
1、成本分析模式:(1)含义: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持有量。
(2)现⾦持有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3)决策原则:现⾦持有总成本最低时的现⾦持有量即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低时的现⾦持有量。
【提⽰】成本分析模式是⼀种传统的分析⽅法,其中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项之和的总成本线是⼀条抛物线,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的最低总成本。
2、存货模式:(1)含义:存货模式是通过分析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寻找使这两者总成本最低的现⾦持有量。
(2)考虑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3)计算公式:式中:C*――最佳现⾦持有量T――⼀定时期内的现⾦需求量F――每次现⾦转换的交易成本K――持有现⾦的机会成本率【提⽰】①现⾦交易成本假定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且企业⼀定时期内现⾦使⽤量是确定的;②存货模式模式简单、直观;主要是假定现⾦的流出量稳定不变,实际上这是很少的。
3、随机模式(1)基本原理:A:测算出现⾦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B:当持有现⾦量达到控制上限时,购⼊有价证券,使现⾦持有量下降;C:当持有现⾦量降到控制下限时,则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使现⾦持有量回升;D:若持有现⾦量在控制上下限之内的,是合理的,不必理会。
(2)应⽤前提:企业的现⾦未来需求总量和收⽀不可预测,此法计算出来的现⾦持有量⽐较保守。
现⾦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H=3R-2L式中: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i――有价证券的⽇利息率δ――预期每⽇现⾦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可根据历史资料测算)L――现⾦存量的下限4、现⾦周转模式:(1)确定现⾦周转期现⾦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2)确定现⾦周转率确定现⾦周转率=计算期天数/现⾦周转期(3)确定最佳现⾦持有量确定最佳现⾦持有量=全年现⾦需求量/现⾦周转率【提⽰】计算简单明了,易于计算,但有⼀定的前提条件。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在财务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企业持有现金可以用来支付日常运营成本、抵御意外风险、开展投资活动等,因此现金的持有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管理现金。
我们来看看企业为什么需要持有现金。
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支付日常运营成本:企业需要支付员工工资、购买原材料、支付水电费等日常运营成本,这些都需要现金来进行支付。
2. 应对意外风险:企业面临着各种意外风险,比如突发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持有现金可以帮助企业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应对这些风险。
3. 开展投资活动:企业需要持有一定的现金来进行投资活动,比如收购其他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等。
由于上述原因,企业需要保持一定量的现金储备。
但是现金持有的水平过高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现金闲置导致资金利用不充分、减少了企业的收益等。
企业需要在保证日常运营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现金持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现金持有水平呢?在理论上,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现金持有水平的确定。
我们可以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来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现金流量情况,来确定自己需要持有的现金数量。
企业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分析自己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从而确定自己需要持有多少现金来支付日常运营成本和应对风险。
我们可以利用现金比率来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与总资产的比率,通常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表示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风险偏好,来确定一个合适的现金比率。
我们还可以利用货币需求理论来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日常交易和预防风险的需要,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规模和风险情况,来确定自己需要持有的现金量。
除了以上方法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灵活地确定自己的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刘光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06级1班摘要本文根据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对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各因素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用成本分析模型分析最佳现金持有量,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关键字现金持有量因素分析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本分析模型§1 理论分析与经验假说1.权衡理论与现金持有量权衡理论认为企业通过比较持有现金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确定它们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持有现金的收益主要包括:降低了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能使企业在发生财务约束时实施投资政策;降低外部融资的成本与清算现有资产。
持有现金的成本主要包括持有成本(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
2.信息不对称、优序融资理论与现金持有量信息不对称往往使公司筹集外部资金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信息不对称模型预测了当证券发行对信息敏感时,筹集外部资金的成本就会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增加而增加,在这一时期,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高成本,持有丰裕的现金是有价值的。
既然具有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公司就应该拥有更多的现金持有量,否则,当信息不对称很严重时,现金短缺会迫使公司压缩投资,同时可能面临更大的成本支出。
投资机会越多的企业,一般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成本将会更大。
因此,必须持有更多的现金。
优序融资理论的两个中心思想是: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务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没有最优现金持有量,而是将现金当作留存收益与投资需求之间的缓冲物当企业实现的经营现金流量充足,满足投资需求后进行债务的偿还与现金的积累;当留存收益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时,企业将使用持有的现金,需要时再进行举债融资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当投资需求大于留存收益时,债务上升,当投资需求小于留存收益时,债务下降。
现金持有量呈现相反的变化情况,当投资需求超过留存收益现金下降,投资需求小于留存收益时,现金上升。
企业现金持有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赵冉唐敏来源:《商业会计》2015年第15期摘要:现金持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关于企业的现金持有问题,西方经典文献存在权衡理论和啄食理论两种基本解释,但哪种解释更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情况尚未得到解答。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首先验证了两种理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解释效果,进而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在我国企业现金持有行为更适合用权衡理论进行解释,并且企业现金持有的数量受到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现金持有权衡理论啄食理论影响因素一、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企业如通用汽车、IBM公司等持有高额现金的现象出现以来,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
Chudson(1945)指出,企业现金持有的数量会随着行业的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John(1993)的研究结论表明,具有高市场账面价值比率和低有形资产比率的企业更加倾向于持有较多现金。
同时,Fritz等(2007)发现所得税也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
然而,上述学者并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对企业而言,是否存在一个目标的最优的现金持有数量?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究竟权衡理论还是啄食理论对其现金持有行为更具解释力?二、理论分析权衡理论认为,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管理者应该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使得持有现金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
现金持有的成本包括现金的低回报率以及无法抵税所带来的劣势。
然而,持有现金的好处在于:第一,企业可以减少为了给付货款而筹集资金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第二,当企业需要进行投资或者有项目需要资金支持而其他资金来源不可获得或者成本很高时,企业可以快速利用手中持有的现金来进行替代。
Keynes(1934)将企业为获取第一种好处而持有现金的动机称为现金持有的交易成本动机;为获取第二种好处而持有现金的动机称为预防动机。
前期学者对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进行过很好的考量,例如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指出,管理者持有过多现金会产生代理问题,从而导致现金持有的代理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的应用分析作者:李建卿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第12期李建卿摘要: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最佳现金持有量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持有高额的现金,这势必会影响现金的使用效率。
本文在分析三种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存货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计算机模型,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简便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
关键词: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型;成本分析模型;随机模型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它的正常周转对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合理地预测预算期内现金收入与支出项目,以便合理测算未来的现金需求,另一方面要用特定的方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正常业务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现金的占用量。
在财务管理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和随机模型三种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但在现实中受其假设条件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三种模型及其缺陷进行分析,选择对存货模型进行了修正,旨在使使用者能够准确快捷地运用计算机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对现有现金持有量模型的评价(一)成本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是根据现金的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主要考虑的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现金不足带来的短缺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型在企业实际运用时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1.成本计算缺乏科学的方法。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因缺乏现金、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业务所需而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
企业缺少现金会带来停产、设备闲置、拖欠税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失难以准确计量。
这也导致在该模型的备选方案中,各项成本是根据历史经验推测出来的。
因此虽然可以选择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但备选方案中未必包含最佳,只是相对较优的方案。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采矿业为例摘要:本文以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39家采矿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共117个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首先,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动机和现有理论进行阐述。
其次,从公司治理特征和公司财务特征两个角度分析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
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要素。
实证结果表明,在采矿业上市公司中,现金持有水平与公司规模、债务结构比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现金持有水平与银行债务、财务杠杆、现金替换物存在负相关关系;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率、现金流量及股利是否支付与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不大。
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现金持有水平财务特征公司治理影响因素采矿业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isted company cash levels——The mining industry as exampl eAuthor: Zhou Qing, Academ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1002 class Instructor:Tian Qiao-di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ofessor Abstract:Based on the min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listed company as an example, and the author did a research with 117 panel data of 39 listed mining companies from 2010 to 2012. Firstly, the author stated the motivation and existing theory of listed companies’ cash holdings detailedly. And then,the author analyz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cash holding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e. In the end, using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min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listed company cash levels.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in listed mining companies, the level of cash holdings owns positive relation to company size and debt ratio; negative relation to bank debt, financial leverage and cash alternatives; little relation to board size, ratio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cash flows and dividend payment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cash holding level of China's listed mining companies.Key Words: Cash holdings;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affecting factors; The mining industry1 引言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体现的是它的经营之道,那么持有多少现金才是为最优的呢?本文以采矿业上市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特征和财务特征两个方面剖析详细剖析现金持有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提供合理建议。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数量和比例。
现金持有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现金持有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但过高的现金持有会使企业的资金闲置,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水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现金持有的意义、现金持有的理论依据、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以及现金持有管理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一、现金持有的意义1. 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对于企业而言,现金是最流动的资产,可以用来支付短期债务、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等。
充足的现金持有可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不受资金短缺的影响。
2. 应对突发事件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例如市场变动、自然灾害等,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持有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
3. 投资机会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持有可以使企业在遇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和行动,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
二、现金持有的理论依据1. 交易动机理论根据交易动机理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应对日常经营所需的现金流出,例如支付原材料采购款、支付员工薪资等。
交易动机理论认为,企业应根据其经营规模和现金流出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水平。
2. 预防动机理论预防动机理论指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预防因意外事件而带来的资金需求。
企业通常会根据其预期的风险水平来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水平,以应对风险事件带来的资金需求。
3. 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会带来机会成本,因为现金持有并不会获得任何投资回报。
企业需要权衡持有现金和投资之间的机会成本,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水平。
三、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1. 经营规模企业的经营规模对现金持有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日常交易金额较高,需要持有较多的现金以应对日常经营所需。
2. 行业特性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性会对现金持有水平有所不同。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持有量案例分析班级:10005801学号:1000580102姓名:禇丽娜指导老师:杨小平老师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持有量分析摘要: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发现得出了现金持有量波动的原因可能有:外部的治理环境、内部的治理机制与财务特征等。
一、引言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被誉为企业的“血液”,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资产。
而现金持有量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项重要理财行为,不但关系着企业日常交易和经营活动,而且还关系到企业其他财务决策,如投资,融资,鼓励决策等等,此外,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还与公司治理状况紧密相连。
一般来说,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有3种,分别为:(1)交易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购买原材料,支付各种成本费用,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企业应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2)预防性动机企业在现金管理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为了应付企业发生意外可能对现金的需要,企业准备一定的预防性现金。
(3)投机性动机为了抓住公司可能会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
对于公司生存来说,现金持有量的状况远比其他财务指标重要的多,然而,作为一种资产,现金的收益相对要低得多,而且在公司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时,会降低企事业的收益水平,同时还可能会有被管理层滥用的风险。
因此,持有过高的现金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所以我们会看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随着资产规模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而公司治理越好的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也会越高。
二、理论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外部的治理环境、内部的治理机制与财务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
1.关于公司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关系的研究。
公司治理环境至少包括产权保护、政府治理、法治水平、市场竞争、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相对于股权结构安排、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经理人市场机制等公司治理机制而言,公司治理环境属于更为基础性的层面,没有良好的治理环境,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便很难正常地发挥作用。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
现金是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能为企业提供流动性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然而,企业在持有现金时也需要考虑现金持有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
理论上,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应该是在最小化现金持有成本和最大化资金的机会收益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企业的现金持有成本包括现金的存储和保管成本、现金流出的机会成本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等。
其中,存储和保管成本通常会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流出的机会成本则是企业由于持有现金而错失的可能的投资收益。
企业在决定现金持有水平时,还需要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将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投资和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
同时,尽管持有现金会使企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现金也是一种可以面对紧急情况的准备金,有时可以避免企业在危机时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应对问题。
因此,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企业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公司业务类型和周期性:对于一些周期性行业,企业可能需要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对业务上的波动。
而对于一些稳定行业,企业则可能更注重资金的机会成本。
2.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债务比率:如果企业财务状况较差或债务比率较高,可能需要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对可能的经营风险和债务偿还。
3.市场和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现金持有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产负债表和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从而确定合适的现金持有水平。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持有的现金的多少。
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投资收益等方面。
理论分析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主要有现金流量理论、财务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
首先是现金流量理论。
现金流量理论认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直接关系。
企业在预测和规划现金流量时,需要根据经验和市场情况合理确定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流量理论认为,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周期性和可预测性,合理安排现金持有水平。
对于销售收入波动较大的企业,需要持有较高的现金储备以应对可能的收入下降;而对于收入稳定的企业,可以持有较低的现金储备。
其次是财务理论。
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应当在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持有的现金可能会存在机会成本,因为现金无法产生收益。
从收益角度考虑,现金持有可以提供企业流动性,使企业能够及时支付应付款项,降低经营风险。
财务理论认为,企业应当通过优化资金运作和风险管理来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水平。
再次是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日常交易和流动性需求。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企业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支付货币流动性的需求和资金流出的需要。
企业通常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来支付日常的成本、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企业可能还需要持有更多的现金来承担突发事件和降低流动性风险。
最后是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认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的决策相关。
在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可能会较低,因为管理层将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规划企业的现金流量,并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流动性。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管理层可能会过多地持有现金,以保护自身利益或满足其他目的。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分析可以从现金流量理论、财务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合理预测和规划现金流量,权衡成本和收益,满足交易和流动性需求,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优化现金持有水平,以确保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合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