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绪论.ppt
- 格式:ppt
- 大小:1020.01 KB
- 文档页数:50
园林生态学绪论园林生态学——自然与社会的桥梁教材:冷平生主编. 园林生态学(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李博等.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绍惠, 徐志钊. 城市园林生态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孙儒泳, 李博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曹凑贵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冯采芹. 绿化环境效应.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杨士弘等. 城市生态环境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杨京平等. 生态工程恢复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J. L. Chapman, M. J. Reiss. 生态学?a?a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何兴元等. 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北京:标准出版社,1990钟林生赵士洞等.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时数:45课时 2.0学分考试形式:闭卷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笔试):60%绪论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园林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的起源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意为“住所、栖息地”和“学科、学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也就是管理自然界生物的科学。
生态学起源于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理学,其英语词根与经济学相同(Ecology、Economics),因此生态学在早期又译为“自然经济学”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德国动物学家E.赫克尔(E. 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
并解释为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 Odum于1956年解释为: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于1980年解释为: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目前通用的观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园林生态学——绪论一、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概念的形成及其研究对象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就是研究植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最早由德国学者E. Haeckel于1866年提出Ecology一词。
1935年英国学者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
标志着现代生态学科的形成。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到生物圈各个层次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规律。
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各个水平的生态关系。
3、生态学的任务A、揭示生物个体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规律;B、揭示环境对生物种群、群落的影响,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C、阐明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稳定性与效率。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古生态学思想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中叶到生态学概念提出。
包括法国昆虫学家Reaumur、瑞典生物学家Linneur、英国生物学达尔文、德国动物学家Haeckel、丹麦生态学家Warming 等是本时期的杰出代表。
3、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巩固时期)——19世纪未期到20世纪中期。
以生物种群研究与生态系统概念确立为主要标志,以美国生态学家Elton(1927年提出食物链)、Hopkins、Clements,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4、现代生态学发展时期——现代技术与学科相互渗透有力促进生态学的发展,理论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为主的时期。
前瑞典首相克来门松夫人首先提出全球首脑级环境论坛,世界科协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UNISCO于70年代提出MAB计划。
在这些大的生态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为前提,迅速兴起了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生态旅游等生态边缘学科的发展。
二、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一)城市化与生态城市1、城市化进程(T0-1)2、生态城市的特点:A、城市环境现状:城市人口、经济发展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环境受严重污染破坏;人与建筑的高度密集,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平衡;热岛与温室效应,致使城市人居条件越来越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