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111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二、课程简介:《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观,逐步学会发现、思考、解决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及教育评价方法,掌握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其初步的护理教育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护理教学评价、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熟悉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掌握教育、教育学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要素、特点。
2.学时分配:理论课:1学时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教育和护理教育的概念、要素及特点。
4.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理解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策略。
5.理论教学内容:(1)教育与教育学概述教育的概念与本质功能;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2)护理教育学概述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3)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
(4)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实际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
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责与角色;熟悉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属性、权利与义务,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掌握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概念、基本性质及基本特征。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的意义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在护理教育中,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和整合的方式。
护理教育学是对护理教育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资源的合理利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的意义。
首先,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护理学科知识庞杂,包括护理理论、医学知识、护理技能等多个方面。
在护理教育中,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可以将这些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
例如,可以将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课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护理实践能力。
其次,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通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例如,对于护理实践技能的教学,可以采用模拟实践、案例教学等具体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能。
而对于护理理论的教学,可以采用讲解、探讨、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互动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最后,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的意义在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护理教学需要借助各种资源,包括实验室、模拟病房、实习机会等。
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和讨论教学问题。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实际病例和护理实践中的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护理教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案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学习成果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方法。
教学评估:包括课程考核、实验评估、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评估方法。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教案、教学软件等方面的资源。
教学环境:包括教室、教具、教学设备等方面的环境。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案的示例:一、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人体生理学基础:包括人体的结构、功能、发育、病理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技能: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修炼等方面的技能。
护理方法:包括针灸法、推拿法、按摩法、修炼法等方面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护理素质和护理能力,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可靠的、有效的支持。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向学生展示护理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护理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课程考核:通过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实验评估:通过实验评估,评估学生对护理方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分析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护理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效果。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包括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的教材。
教具: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修炼等方面的教具。
《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适用专业护理学前言课程简介:护理教育学是一门阐述护理教育知识,研究护理教育对象,探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护理教育特殊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总授课学时为36学时,将采用讲授、讨论和自学等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课程负责人:李小寒教授************.cn护理学院院长办公室主讲教师:马晓璐讲师************.cn护理学院208室刘诗盈讲师*************.cn护理学院207室宋冰助教*************.cn护理学院207室考评方式:1、过程性评价作业一:制定教学目标20%根据教学目标的编制标准与步骤,每人挑选一项基护操作,制定5条正确且包含三个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在每条教学目标后标明其所属领域及层次。
2、过程性评价作业二:教案书写20%打印表格后,手写教案内容;授课时间20分钟;为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自选;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语言通顺准确精炼。
3、理论考试:60%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教材:姜安丽.护理教育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参考书:1.李小寒.护理教育学(专升本教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郑金洲.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课程目标:护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同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形成良好的学者个性品质。
此外,通过实施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及临床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能力基础。
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导论目的要求一、识记1. 正确复述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2. 正确复述护理教育的任务3. 正确复述我国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二、理解1. 能用自己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育教育学护理教育学2. 能用实例说明当前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三、运用1能结合我国护理教育现状,正确述评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目的要求一、识记1.能准确说出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2.能正确简述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培养的主要途径;二、理解1.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育机智敏感性移情理解师生关系2.能联系实际说出护理专业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和构建策略;3.能比较其他职业劳动,正确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4.能运用实例正确说明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三、运用1. 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你所熟悉的教师的心理品质及教学效果作出恰当的分析;2. 调查访问专业教师和学生,并对调查材料作出分析;第三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目的要求一、识记1. 正确复述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2. 正确复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3. 正确说出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三个领域各层次目标名称;二、理解1. 能用自己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2. 比较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理论,正确说出两者区别3. 比较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正确说出三者关系;4.举例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5.举例说明德、智、体、美四育在护理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三、运用1.运用本章知识,拟订一个护理专业某一层次的具体培养目标,并能说出制定该目标的理由;2. 运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编制符合要求的三个领域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正确率达80%;第四章护理教育的课程目的要求一、识记1. 准确复述课程的涵义及功能2. 正确复述课程分类及主要特点3.能正确陈述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4.正确复述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原则二、理解1. 能用自己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隐性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学年制学分制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科书平均学分绩点2.比较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正确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3.用实例说明护理教育课程结构的特点;三、运用1. 能应用所学课程结构知识,拟一个本专业层次的课程设计计划,要求符合课程设置各项原则,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第五章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目的要求一、识记1.能正确概述各种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主要观点;2.能正确复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并举例说明3.能正确阐述记忆和遗忘的基本特征和记忆过程;4.能列举影响学习的常见内外部因素;5.能正确阐述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合作与竞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二、理解1.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塑造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替代性强化同化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过度学习认知结构反省认知内部反馈外部反馈练习曲线学习动机焦虑控制点先行组织者学习迁移课堂群体动力2.能正确举例说明各种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3.能正确举例说明应答性学习行为和操作性学习行为的区别;4.比较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说明两者在学习和保持方面的不同特点;5.能用所熟悉的实例说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策略;三、运用1.应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一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影响这项技能形成的因素;2.能运用本章所学的分类教学的策略,对不同类型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并说明所采用教学策略的理由;3.详细记录一堂课中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按内外动机分类,分析其采取的方法及其适当性;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目的要求一、识记1. 正确概述护理教学过程的阶段、各阶段之间关系及主要任务;2. 正确分述各条护理教学原则的依据、含义和运用要求;二、理解1. 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护理教学护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形式教育实质教育2. 举例说明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3. 比较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三、运用1. 运用教学基本规律分析、评论护理教学中常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 正确运用1~2个护理教学原则,对你认为上的最好的一堂课进行评价;第七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目的要求一、识记1.能正确说出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和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依据;2.能正确陈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3.能正确陈述临床教学的主要形式;二、理解1.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临床见习体验学习法带教制2.能举例说明课堂教学的特点及优缺点;3.能举例说明实训室教学的目标、设计、实施和管理要点;4.能比较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正确说明它们各自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环节;5.能比较临床教学的各种方法,正确说明它们各自的教学作用、运用方法和要求;三、运用1.能根据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正确、恰当的分析、评议一堂课;2.能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份符合规范的教案;3.能写出一份2学时的实训室教学计划;4.能为护理本科生制订一份在内科或外科实习4周的教学活动计划;第八章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目的要求一、识记1.能正确陈述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作用特点及运用的基本要求;2.能正确列出选择护理教学方法的依据;3.能正确简述教学媒体的基本类型和功能特点;二、理解1.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自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行动学习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微型教学教学媒体2.比较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能正确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特点;三、运用1.观摩一节课,能运用所学知识,阐明这节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并对运用的效果和适当性做出评价;2.能应用本章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模拟教学,做到方法和媒体选择正确、运用得当,效果良好;第九章护理教学评价目的要求一、识记1.能正确陈述护理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功能;2.能正确陈述各类试题的编制原则及优缺点;3.能正确陈述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和途径;二、理解1.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试题难度区别度信度效度考核法2.能比较各种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正确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3.能比较各种类型试题,正确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能举例说明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方法及影响因素;三、运用1.能根据需要和评价内容选择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2.能根据编制试卷的原则编制一份试卷,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题的质量进行分析;第十章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要求一、识记1. 能正确概述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2. 能正确阐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 能正确概述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二、理解1.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概念:德育德育过程平行影响原则情感陶冶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说服教育法体育美育个性化教育2. 能举例说明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意义;3. 能结合实际阐释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原则;4. 比较德育的方法,正确说明各种方法的特点和要求;5. 能举例说明职业道德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三、运用1. 能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和护理专业特点,拟定本科学生德育计划,做到内容、途径、方法恰当,符合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德育原则;2. 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交一份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案;要求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符合个性化教育原则,内容完整,方法可行、措施具体;3. 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论述德育、美育、体育、个性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做到观点明确,论据有力;。
第七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 of Teaching第一节概述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与发展(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 of teaching)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即包括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近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捷克 J.A. Comenius 《大教学论》●英“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及发展●美“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文纳特卡制”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特点(一)按组织学生的方式分类1.班级授课制(class teaching system)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特点:集体性、统一性、稳定性、系统性优点●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局限性●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差2.小组教学(group teaching)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有利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实现●有利于开展项目或作业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助于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给予适当指导局限性●教学组织和学生准备比较困难●教师发言时机和时间长度掌控有难度●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难度●难以鉴别学生能力和水平●教学进度难控制3.个别教学(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传授和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能较好地解决个别差异问题。
护理教育学重点狭义的教育,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交叉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教育目的指一定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学目标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与学双方都应该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智力和体力、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的发展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的概率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先备知识和观念建立起实质联系的过程认知结构指个体原有知识(或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规则是公式、定律、法则和原理的总称,一般用句子来表达带教制一名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固定跟随一位护理人员实习的形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
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演示法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微型教学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教学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爱好以及思想品德或教育措施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用于分析试题的的方法。
难度系数越大试题的难度越小。
试题的难度在0.3-0.7之间较为适宜区别度指试题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鉴别程度,区别度高意味着试题对学业成绩好、差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别和鉴别能力。
区别指数的范围在-1~1之间,区别指数在0.15-0.3之间为良好的试题,大于0.3为优秀的试题,小于0.15不宜采用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
一.名词解释1.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身心发展:是指人从胚胎、出生、成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些变化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而且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3.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莰基认为个体有两个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一种是个体尚未完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在指导下,借助他人帮助所能达到解决智力任务的水平,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过渡阶段称“最近发展区”。
4.继续护理学教育:是为正在从事实际工作的护理人员提供的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目标的、持续终身的在职教育。
1.教育机智:是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
2.移情理解:是指教师应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觉察他们的知觉,体验他们的情感,从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3.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的概括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知觉程度。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智力和体力、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2.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
4.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测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努力去实现的。
1.课程: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2.必修课:指每个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通常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基本专业课程。
名词解释(共12分,四个)1.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应用学科。
2.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测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努力去实现。
3.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
4.护理教学:是指护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范下,以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5.实训室教学:即教师组织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的训练室里进行行为、技能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6.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先备知识和观念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7.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8.教育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标准)用数值来描述教育领域内事物的属性,是事实判断的过程。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指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10.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照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11.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
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12.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是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13.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4.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应用学科。
15.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多用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了解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等。
四.简答题(25分)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1)懂得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科知识;(2)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3)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解决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4)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将学科学习不断深入下去。
2、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程(3)理解教程(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评定学习结果3、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
(1)依据护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依据护理教学的内容。
(3)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4)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
4、列举五种学业评价的方法。
(1)考核法(2)观察法(3)问卷法(4)访谈法(5)自陈法5、观察学习理论的特点。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行为反应。
(2)观察学习不依赖直接强化。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4)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1、护理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护理学专业课的依据是什么?并分析三者在护理教育中的关系和地位?①依据:护理学课程的分类结构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护理学专业课程在护理学课程结构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对于全面实现培养目标,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关系和地位:专业基础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技能和方法的训练,而护理学专业课程则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独立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简述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答案:①学生的认识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②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③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全面培养的过程。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得当4、简述好的教学目标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答:①提供构成目标的具体条件②规定学生实现的目标行为方式③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合格标准5、简述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答: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②以直接知觉为住的教学方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④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