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散文:如何能把握主旨
- 格式:doc
- 大小:43.66 KB
- 文档页数:7
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在进行散文阅读之前,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被考察的
内容和形式。
题目要求通常会提供一些关键词、提问方式或者指示性语言,考生应该理解这些信息并根据要求进行阅读和思考。
二、理解文章内外情境
三、把握散文的情感线索
四、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五、积累常见题材和题目类型
高考散文阅读中,一些常见题材和题目类型经常会被考察到。
考生可
以通过做题、背诵、阅读等方式积累和熟悉这些题材和题目类型,以便在
考试中更加熟练地应对。
六、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实际的阅读训练和答题实践是提高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考生可
以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考试的模式和要求,提高
自己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七、多阅读优秀散文作品
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是培养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考生可以选择
一些经典和优秀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其中的情感主题和思想
感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总之,散文阅读是一个综合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上述建议,考生可以在高考散文阅读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并通过理解、分析和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DSY 精英语文初三专题系列散文阅读——怎样把握散文主旨●学而时习●知识点精讲透析考点一文章主旨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二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归纳主旨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该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然后由表及里,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具体的表述分为两点:1、首先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描写)……情节(事迹、经过),塑造(刻画、反映、表现)了……形象(性格、精神、思想);2、然后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考点三解题思路及技巧1、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例:2:《一座村庄的消失》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
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⑨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
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
或者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
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昨天吗?作者对消失的村庄及其生活环境和习俗,是充满怀旧情绪的,对于村庄发展为繁盛热闹的集镇或城市又是充满期待的。
2、从文章关键点入手(1)关注文章标题一般来说,标题可表明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写作方式,也能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它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解答相关题目提供了依据。
考点三:把握文章的主题常见问法:①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
②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技巧点拨:1、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
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深人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
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
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2、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②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③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4】人间草绿(湖南省邵阳市,8分)王本道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
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
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
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
散文:如何把握主旨【散文阅读命题方向】1.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3.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通过中心句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各部分的段意,有时各部分段意的总和就是文章主旨;或者某一部分的段意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
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例1.《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分析】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却是如此简朴,除了工作中所需的东西以外别无他物。
从而看出了罗丹对工作的专注、热情,为表现文章的主旨作了强有力的烘托。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找到贯穿“形”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旨。
快速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作者:车庆欣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9期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而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关键是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快速、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旨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对所读的散文,进行大致的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
确定所给的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方面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根溯源、辨明真伪。
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指向了然于胸,为深入理解主旨奠定了基础。
2002年上海考题,乍一读,好像是记游,因为文章开头说“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
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但通览全篇,我们就可以发现各段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的“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阅读,要确定所读的散文属于那种类型。
不同的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形式繁多,内容庞杂,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几种。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有破绽也不妨。
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
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供大家欣赏。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一)当今应试教育散文的阅读质量关系到我们学生的成绩和生存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但是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其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对所读散文进行大致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
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论、追根溯源、辨明真伪。
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方向便了然于胸,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
2007年浙江现代文阅读考题,乍一读,好像是游记,因为文章的开头说:“今春有路过故乡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
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但通览全篇,我们可以发现各段的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角”,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画,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图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技法都很不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阅读所得信息,要确定所读散文属于那种类型。
不同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散文的主旨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把握好主旨就能更好的读懂理解文章,但是如何把握好主旨是首要的一个难题。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
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
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
一般散文、记叙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如果文中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必然就会有它的特殊作用。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也就是来点明文章的中心。
而且这种句子往往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大家可千万轻视不得!我们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把这些语句都划出来,然后等全语段阅读完以后加以筛选和选择。
所以我们S、H版课本上都选了《风景谈》这篇文章,它是茅盾先生在1940年5月到10月访问延安后回到重庆写的。
茅盾先生在延安亲眼见到了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于是他用六幅画面,把它们记叙、描写出来。
在每一幅画面叙述以后,他都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了这样议论的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乃是伟大者尤其伟大者!”“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些句子很好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在党领导下北方抗日军民的崇高、伟大。
二、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
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任务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第六讲高考散文阅读“归纳要点,把握主旨”题型满分答题技巧一、考点解析归纳要点、把握主旨的考察一般包含两点,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二、常见题型①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②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
③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三、解题思路内容概括:划分全文或某一段落的层次,提取关键词语,整合文字答案。
主旨概括: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迷津点拨】1、归纳要点(1) 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
(尽量使用原文词语)(2) 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要点不能遗漏)(3) 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做好层次分析与层意归纳)2、概括主旨(1)能力体现对局部的段意的概括,关键是弄清句子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照应,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1)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读题目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②析首尾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往往抒情议论)进行重点品悟。
③析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旨。
④联系背景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因此,阅读者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文字。
⑤不同类型不同的主旨写人记叙类散文主要对人物做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被评价事件的价值、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晤,富于理趣。
散文主旨归纳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散文主旨归纳方法,并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归纳方法: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
通过对每种方法的概念、原理以及步骤与方法进行解释,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归纳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正文部分涵盖了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的详细解释,各自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强调选择合适的归纳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散文主旨归纳的重要性及其不同的实践方法。
通过深入剖析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读者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并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此外,本文也将指出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获得有关散文主旨归纳方法的详尽信息,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提升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对散文主旨的归纳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包括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种方法的概念原理、使用步骤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第三节,关键词提取法。
关键词提取法是通过提取散文中的关键词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举例说明关键词提取法在实际应用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和存在的局限性。
然后是第四节,主题句聚焦法。
主题句聚焦法是通过找出散文中表达最核心思想的主题句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同时,会举例说明主题句聚焦法在不同文体中适用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接下来是第五节,段落总结法。
段落总结法是通过对散文每个段落进行摘要总结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同时,会举例说明段落总结法在长篇散文中的运用技巧和优点。
如何把握散文得主旨一,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与能力。
(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就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得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得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得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得感悟得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得分类(1)抒情散文 (2)叙事散文 (3)说理散文(四)、常见表现(写作)手法象征,衬托 , 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得线索散文线索就就是文章结构得红线.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六)、散文得主题散文得主题归根结底就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得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得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得深刻意义。
(七)、散文得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整体感知考点1、考题形式:(1)、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得主题或作者得思想感情.(2) 、给文章取个标题或对题目得理解、(3)、概括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事物或评价形象、2、把握散文主题方法就是:(1)抓标题,初步感知内容(2)抓每段得中心句或重点句或关键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3)深入研究末几段,找到文中得中心句与暗示主题得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掌握思想.(4)从所选得材料中概括,材料就是为文章中心服务得,我们可以瞧文章所选得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得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得主题思想。
3、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得准确性与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三、课堂研讨转身①一转身,那个动人得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就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完整版)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部分适合小说诗歌)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单介绍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地叙述人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
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描写物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二、储足知识1.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②描写的技巧: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主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散文阅读方法(1)—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学群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
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
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
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
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
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
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
满天星光在闪烁。
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
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
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
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
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
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
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
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
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
这喂养灵魂的乳汁!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
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
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
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
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
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欧阳引擎(2021.01.01)一,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说理散文(四)、常见表现(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整体感知考点1、考题形式:(1).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给文章取个标题或对题目的理解.(3). 概括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事物或评价形象.2、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抓标题,初步感知内容(2)抓每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或关键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3)深入研究末几段,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掌握思想。
(4)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三、课堂研讨转身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散文:如何把握主旨【散文阅读命题方向】1.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3.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通过中心句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各部分的段意,有时各部分段意的总和就是文章主旨;或者某一部分的段意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
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例1.《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分析】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却是如此简朴,除了工作中所需的东西以外别无他物。
从而看出了罗丹对工作的专注、热情,为表现文章的主旨作了强有力的烘托。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找到贯穿“形”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旨。
例2.《木屐》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
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
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
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
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
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
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
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
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
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
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
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
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的我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
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
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
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
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
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分析】文章通过农村中普普通通的一件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木屐串联了在改革开放后所发生在边远农村中的父子两代人的一个小故事。
只要找到了这个线索,反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这个农村和农民思想的牢牢束缚这个主题也就很好地可以领会了。
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中的详略处理总是服从于文章的主旨的。
和主旨密切有关的人、事物则要细致地刻画、详尽地描写、竭尽铺陈之能事,反之则可从略处理,一笔带过。
例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
“这已完工了。
”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分析】这部分详细写了罗丹在工作时的认真和专注,表达了作者的感动和震撼,突出了主旨——赞美罗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的无限热忱和专注。
【本讲知识点总结】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我的女先生我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今日准约到家里来访我了。
先生不到我家已一年,我们很高兴地招待她。
先生的帽子分仍旧罩着绿色的面幕,衣服极朴素,头发也不修饰,她原是没有工夫打扮的。
她脸上的红彩比去年似乎薄了好些,头发也白了些,时时咳嗽。
(细致的外貌描写)母亲问她:“那么,你的健康怎样?先生!你如果不再顾着你的身体……”“一点没有什么。
”先生回答说,带着又喜悦又像忧愁的笑容。
“先生太高声讲话了,为了小孩们太劳累自己的身体了。
”母亲又说。
真的,先生的声音,听不清楚的时候是没有的。
我还记得:先生讲话总是连续着一息不停,弄得我们学生连看旁边的工夫都没有了。
(从听觉来写人物)先生不会忘记自己所教过的学生,无论在几年以前,只要是她教过的总还记得起姓名。
听说,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长先生那里去询问他们的成绩的。
有时站在学校门口,等学生来了就叫他拿出作文簿给她看,查他进步得怎样了。
已经入了中学的学生,也常常穿了长裤子,挂了时计,去访问先生。
今天,先生是领了本级的学生去看绘图展览会,回去的时候转到我们这里来的。
我们在先生那一班的时候,每逢星期二,先生常领我们到博物馆去,把种种的东西说明给我们听。
先生比那时衰弱了许多了,可是仍旧非常起劲,遇到学校的事情,讲起来,很快活。
二年前,我大病在床上卧着,先生曾来望过我,先生今日还说要看看我那时睡的床,这床其实已经归我的姊姊睡了。
先生看了一会儿,也没有说什么。
先生因为还要去望一个学生的病,不能久留。
听说是个马鞍匠的儿子,发麻疹卧在家里呢。
她又夹着今晚非改不可的作业本,据说,晚饭以前,某商店的女主人还要到她那里来学习算术。
啊!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
无论到了何处,只要一听到女教师的声音,就要如同听见你先生的声音一样,想起先生教我的两年间的事来。
啊啊!那两年里,我因了先生学会了多少的事!那时先生虽有病,身体不健,可是无论何时都热心地爱护我们,教导我们的。
我们书法上有了恶癖,她就很担心。
试验委员考问我们的时候,她担心得几乎坐立不安。
我们书写清楚的时候,她就真心欢喜。
她一向像母亲样地爱待我。
这样的好先生,叫我怎么能忘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