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防腐药
- 格式:ppt
- 大小:173.54 KB
- 文档页数:23
第十三章消毒防腐药一、定义消毒防腐药是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消毒药和防腐药两种。
1)消毒药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明消毒。
2)防腐药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生物体表(皮肤、粘膜和创面等)微生物感染。
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与浓度有关。
发生传染病时环境进行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无疫病时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
灭菌:将病员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燃烧、煮沸、流动蒸汽和高压蒸汽等物理方法是灭菌最有效的措施,但只适用于少数物体,如手术器械,玻璃器皿、纱布绷带等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
二、作用机理1、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2、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3、干扰或损害细菌生命必须的酶系统第一节环境消毒药一、酚类对大多数不产生芽胞的繁殖型细菌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但对芽胞和病毒作用不强,且其抗菌活性不易受环境中有机物和细菌数影响。
临床常用煤酚皂(甲酚皂)溶液,亦称来苏儿,主要用于圈舍、用具及场地的消毒,浓度5%。
二、醛类甲醛(Formaldehyde Solution)杀菌力强,不仅可杀死细菌繁殖型,也能杀死芽胞,甚至结核杆菌、病毒及真菌等,生产上常用作熏蒸消毒用。
1)熏蒸消毒时,盛装药品的瓷盒容积不小于福尔马林的4倍,以免福尔马林沸腾时溢出;2)其杀菌力与温度、湿度均有关系,消毒时温度不低于15℃,湿度越大,杀菌力越强。
福尔马林37~ 40%的甲醛溶液保存标本用。
三、碱类对病毒和细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高浓度溶液可杀死芽胞。
火碱:2~ 5%,2% 常用于地面、器具等,5%用于炭疽、芽胞。
对于口蹄疫、猪瘟、新城疫、水疱病、猪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及布氏杆菌病、鸡白痢、猪丹毒等细菌性疾病的环境和用具消毒。
注意:1)其杀菌力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用热溶液效果好;2)在其中加入少量食盐,可提高杀菌效果;3)由于有腐蚀性,所以对畜禽和用具消毒4h后,须用清水冲洗一下,以免烧伤畜禽的肢蹄、爪、皮肤,同时消毒前要驱出厩舍。
消毒防腐药的基本知识任务六消毒防腐药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消毒防腐药的作用、应用、用药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及消毒防腐的对象合理选择药物。
案例引导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常在无人情况下使用过氧乙酸喷雾用于环境消毒,请问这是否合理?案例分析: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需要使用消毒防腐药阻断病原体的传播,控制疾病的蔓延。
过氧乙酸对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低毒、便于喷洒,适用于环境消毒。
一、概述消毒药(disinfectants)是指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antiseptics)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药物。
二者之间无严格界限,低浓度消毒药可有防腐作用,高浓度防腐药也有消毒作用。
这类药物对细胞无明显选择性,毒性较大,故不能全身用药,主要用于体表(如皮肤、黏膜、伤口等)、器械、排泄物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在预防感染性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常用消毒防腐药(一)酚类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并改变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其抗菌作用,对细菌和真菌有效,对芽胞和病毒无效。
苯酚(phenol,石炭酸)苯酚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有异臭。
3%~5%水溶液用于手术器械和房屋的消毒;0.5%~1%水溶液或2%软膏用于皮肤止痒止痛;1%~2%的甘油溶液用于中耳炎,可消炎止痛;高浓度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甲酚和煤酚皂甲酚(cresol,煤酚)抗菌作用比苯酚强3倍,腐蚀性和毒性较低。
煤酚皂溶液(lysol,来苏儿)是由甲酚500mL、植物油300g和氢氧化铝43g配成的溶液,是常用消毒剂。
2%来苏儿溶液用于手、皮肤、橡胶手套消毒;3%~5%来苏儿溶液用于消毒器械(浸泡30分钟);5%~15%来苏儿溶液用于环境、排泄物、厕所、家具的消毒。
来苏儿有甲酚的臭味,不能用做食具和厨房的消毒。
(二)醇类醇类物质能使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或沉淀而发挥抗菌作用。
对芽胞、真菌、病毒无效。
乙醇(alcohol,酒精)乙醇易燃、易挥发。
防腐消毒药物介绍一、防腐消毒药的概念(一)防腐消毒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
分为:1、防腐药2、消毒药1、防腐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生物体表局部皮肤、粘膜和创伤的微生物感染;也用于食品、生物制品等的防腐。
2、消毒药——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的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
3、防腐药、消毒药的关系:防腐药和消毒药是根据用途和特性来区分的,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
消毒药浓度低时也能抑菌,而高浓度的防腐药也能杀菌。
所以一般不将他们分开,总称为防腐消毒药。
(二)防腐消毒药的特点:1、抗菌谱防腐消毒药的抗菌谱与抗生素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物不同,这类药物的抗菌范围没有明显的抗菌谱,对多数病原微生物都有抑杀作用。
2、损害、毒性防腐消毒药在防腐消毒的浓度时,对动物机体也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害,甚至出现毒性反应。
所以大多只用作外部防腐消毒。
二、防腐消毒药的作用机理1、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大部分的防腐消毒药都是通过蛋白质凝固、变性起作用的。
对蛋白的凝固作用不具选择性,可凝固一切生活物质,使之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称为“原浆毒”。
应用:这类菌不但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而且对动物组织也能破坏,只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包括:酚类、醇类、酸类、重金属盐类等。
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表面活性剂等的杀菌作用是通过减低菌体细胞膜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使得本来不能转到细胞膜外的酶类和营养物质露出膜外;膜外的水超出限量的进入菌体细胞内,使菌体爆裂、溶解和破坏。
主要包括:新吉尔灭、洗必泰等。
3、干扰或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菌体酶的活性基团遭到损坏;或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细菌体内的代谢产物类似,可竞争性地或非竞争性地与菌体内的酶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导致菌体的抑制或死亡。
主要包括:氧化剂、重金属盐等。
4、综合作用有的消毒药不只通过这一途径发挥消毒作用,而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药
碘与碘化物
特点
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能杀死细菌、芽孢、霉菌、病毒、原虫。
碘与碘化物的水溶液或醇溶液用于皮肤消毒或创面消毒。
忌与重金属配伍。
主要药物
碘:皮肤消毒或创面消毒,碘酊、碘溶液或碘甘油。
聚维酮碘(碘伏、PVP碘):作用强、毒性低、刺激性小,皮肤、黏膜或创面消毒。
碘仿:本身无防腐作用,治疗深部瘘管、蜂窝织炎、关节炎或充填创伤。
制剂
碘酊:2%皮肤消毒,5%术部消毒
碘甘油:刺激小,黏膜表面消毒
碘溶液:皮肤浅表破损和创面
毒性
较强刺激性,碘酊涂于干皮肤上,以免引起皮炎和发泡;不能与含汞药物合用,碘化汞有毒。
聚维酮碘
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
性质:
杀菌力比碘强,有清洁作用,毒性低,刺激小,稳定。
应用:
1.5%溶液—皮肤消毒
2.0.5%~1%溶液—奶牛乳头浸泡
3.0.1%溶液—黏膜、创面冲洗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