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报告(湖滨东路站~莲坂站)
- 格式:doc
- 大小:5.70 MB
- 文档页数:33
厦门10条地铁站点完整版!别再问几条地铁经过你家了厦门楼市早知道2016-07-15 07:26我要分享6厦门地铁1-10条线最全站点,通通在这!厦门轨道物业发展高峰会暨全国地产大数据发布会出现的厦门地铁规划图。
地铁1号线镇海路站、中山公园站、将军祠站、文灶站、湖滨东路站、莲坂站、莲花路口站、吕厝站、城市广场站、塘边站、火炬园站、高殿站、高崎站、集美学村站、园博苑站、杏锦路站、董任站、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站、岩内北广场站地铁2号线天竺山站、东孚站、马銮北站、马銮西站、马銮中心站、新阳大道站、长庚医院站、翁角路站、马青路站、芦坑站、海沧CBD站、海沧大道站、东渡路站、建业路站、湖滨中路站、体育中心站、育秀东路站、吕厝站、江头站、中孚花园站、蔡塘站、古地石站、岭兜站、软件园站、何厝站、观音山站、林边站、金融中心站、高林站、湿地公园站、五缘湾南站、五缘湾站、厦门二中站、T4航站楼站、物流园站地铁3号线厦门火车站、湖滨东路站、体育中心站、仙岳山站、竹坑路站、华盛路站、华荣路站、火炬园站、小东山站、安兜站、金尚路站、双十中学站、五缘湾站、会展中心站、东界站、洪坑站、城场路站、洋塘站、市民公园站、浦边站(之后分成2条支线)(1)后坑站、茂林南站、东园村站、厦大翔安校区站(2)后村站、蔡厝站、大嶝站、双沪站、阳塘站、翔安机场站地铁4号线嵩屿码头站、南海路站、临港新城站、马銮湾南站、马銮湾中心站、马銮湾北站、灌口站、集美软件园站、后溪站、厦门北站、官浔站、大埔站、海翔大道站、东坑湾站、双过村站、洪坑站、彭厝北站、大嶝站、翔安机场站地铁5号线会展南路站、新华都站、岭兜站、软件园西站、释门寺站、万达广场站、高林站、上苏站、欧厝站、彭厝站、彭厝北站、下庙站、市民公园站、洪前站、洪钟大道站、宋坂站、翔安区政府站、东浦站、郑坂村站、翔安北路站、黎安站、萃英公园站、洪溪站、前垵站、董厝站、月龙站、顶溪头站、文体中心站、城南站、新民镇站地铁6号线林埭站、林埭东站、马銮西站、马銮中心站、陈井站、西滨路口站、明达站、内茂站、董任西站、集美中心站、棕榈城站、华侨大学站、苏厝北站、霞梧站、集安广场站、磁窑站、洪塘站、官浔站、西柯站、丙洲站、下李站、下厝尾站、翔安北路站、舫阳北路站地铁7号线厦门大学站、思明南路站、中山公园站、二市站、白鹭洲公园站、湖滨中路站、滨北小学站、竹坑路站、寨上站、象屿站、高崎站、高崎东站、物流园站、内安目站、下后滨站、双过村站、杨厝站、宋坂站、造店站、根岭站、店头庄站地铁8号线马銮湾南站、翁角路站、象屿站、高崎东站、T4航站楼站、翔安南路站、洪坑站、彭厝北站、大嶝站、翔安机场站地铁9号线影视城站、小西门站、安溪路口站、新民镇站、集安路口站、西湖村站、后吴站、同安新城站、丙洲站、下沄尾站、海翔大道站、井头站、炉前站、下后滨站、内安目东站、翔安南路站、东界站、肖厝站、欧厝站、前浯站、汪厝站、蔡厝站地铁10号线董厝站、新霞村站、朝拜埔站、内官村站、同美村站、下厝尾站、塘厝港站、山亭村站、丁亭站、窗东站、东坑东站、杨厝站、洪厝站、洪钟大道站、浦尾站、茂林站、茂林南站、珩厝站、田墘村站、红壁站、双沪站、双沪西站。
厦门地铁1号线TJ01-03工区莲花路口站交通疏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工程莲花路口站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图。
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
业主、监理对工期、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
我单位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我单位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二、编制原则遵循“占一还一”的原则,尽可能降低对道路现有车道的调整幅度,减少调整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
倡导“公交优先”的原则,在因轨道交通建设影响,部分车道需要限行或绕行的情况下,合理组织、分流社会车辆,保证公交车辆的优先通行。
与站点土建工程保持一致性,结合分期施工方案分期进行疏导。
充分挖掘现有道路资源,合理利用绿化带、人行道及两侧空置用地,开辟临时道路,最大限度保证正常交通。
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进行临时道路施工及疏解车道划分。
标线施画时,应尽量减小偏折角度,增加变化段的直线长度,加大转折点的转弯半径,保证行车顺畅。
三、编制范围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莲花路口站一期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四、工程概况莲花路口站站址位于莲岳路与嘉禾路的交叉路口以北,沿嘉禾路南北向铺设。
站址环境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
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分三期进行施工,因此交通疏导也分期进行。
一期围挡期间主要完成车站主体结构,用时16.3个月。
五、进度计划及施工部署按照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工期要求,结合施工工艺、人员、机械等方面综合考虑,各车站一期围挡前施工计划如表1:5.1一期围挡前施工计划表1 莲花路口站一期围挡前施工计划5.2施工部署5.2.1施工准备1.交桩复测进场后我部立即配合设计单位尽快交接现场控制坐标点和水准基点,并移交有关资料,接桩后我部立即组织进行复测,核对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保证测量控制点准确无误,在复核过程中,对控制点桩位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保护,在点位处设置明显标志。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4年4月武汉1 概述1.1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1.1项目名称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1.1.2 项目地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等重要组团,是由本岛向北辐射形成跨海快速连接通道的骨干线路,是厦门轨道交通线网首条出岛线路,实现了本岛与北部集美、杏林组团的快速连接。
工程对解决本岛内交通出行、缓解北向跨海交通压力和改善出行质量、提高出行效率及促进城市规划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主要包括位于思明区的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位于集美区的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2段。
1.1.3 项目进展情况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2013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3]140号文批复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随着后续的勘察、设计的深入,针对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针对这两段调整段,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并与2013年11月7-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厦门主持召开了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审查会,2014年1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基础【2014】149号文同意本次工程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的调整方案。
受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厦门地铁1号线站点+线路图+时间表厦门地铁1号线被称为史上最⽂艺和唯美的地铁站,沿途可以观看⼤海,⼤家说这种体验是不是⾮凡⼀般的劲爆,⼀路上感悟新⽼厦门的历史和发展,在海边上欣赏落⽇和⽇出的辉煌和雄伟,这⼀切都在⼀号线上可以实现,下⾯给⼤家分享厦门地铁1号线详细的最新信息。
最近,⽂艺城市厦门⼜⽕了,这次⽕的原因,同样⼀如既往的⼩清新,就是这条“能看海的地铁线”很多⽹友对于这条唯美铁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可以前往厦门旅游的时候乘坐。
厦门地铁1号线站点:厦门地铁1号线⾸末班列车时刻表车站往岩内站⽅向往镇海路站⽅向⾸班末班⾸班末班镇海路站06:3022:3007:2323:23中⼭公园站06:3122:3107:2123:31将军祠站06:3322:3407:1923:19⽂灶站06:3522:3607:1723:17湖滨东路站06:3722:3807:1523:15莲坂站06:3922:4007:1323:13莲花路⼝站06:4122:4207:1123:11吕厝站06:4322:4407:0923:09乌⽯浦站06:4522:4607:0723:07塘边站06:4722:4807:0523:05⽕炬园站06:4922:5007:0323:03殿前站06:5122:5207:0023:00⾼崎站06:5422:5506:5822:58集美学村站06:5822:5906:5322:54园博苑站07:0223:0306:4922:50杏林村站07:0523:0506:4722:48杏锦路站07:0723:0706:4522:46官任站07:0923:0906:4322:44诚毅⼴场站07:1223:1206:4022:41集美软件园站07:1423:1406:3822:39集美⼤道站07:1623:1606:3622:37天⽔路站07:1923:1906:3422:35厦门北站07:2223:2206:3122:31岩内站07:2423:2406:3022:30发车间隔厦门地铁1号线不同时段发车间隔周⼀⾄周五(⼯作⽇)时段发车间隔清晨06:30—07:308分35秒早⾼峰07:30—09:306分45秒平时09:30—17:008分35秒晚⾼峰17:30—19:306分45秒夜间20:30—22:309分35秒周六、周⽇(假⽇)时段发车间隔早间06:30—10:008分35秒⾼峰10:00—20:007分10秒晚间20:00—22:308分35秒厦门地铁1号线各站点的车站信息(换乘信息为规划信息)如下表所⽰:厦门地铁1号线各站点介绍站点中英⽂名称换乘车站形式位置所在区域镇海路Zhenhai Rd ---地下⼆层侧式镇海路与思明南路交叉⼝思明区中华街道中⼭公园Zhongshan Park 7号线地下⼆层岛式中⼭公园南门前思明区开元街道将军祠Jiangjunci ---地下⼆层岛式万寿路与⽂园路交叉⼝思明区开元街道⽂灶Wenzao BRT地下⼆层岛式湖滨中路⽲祥路⼝与厦⽲路⼝之间,⽂灶汇成旁思明区梧村街道湖滨东路Hubin East Rd 3号线地下⼆层岛式湖滨南路与湖滨东路交叉⼝思明区筼筜街道莲坂Lianban BRT地下⼆层岛式湖滨南路与湖明路交叉⼝,近莲坂转盘思明区嘉莲街道莲花路⼝Lianhua Intersection ---地下⼆层岛式嘉⽲路与莲岳路、莲花南路交叉⼝思明区嘉莲街道吕厝Lücuo 2号线地下⼆层岛式嘉⽲路与湖滨北路、吕岭路交叉⼝湖⾥区江头街道乌⽯浦Wushipu ---地下⼆层岛式嘉⽲路与仙岳路交叉⼝湖⾥区江头街道塘边Tangbian ---地下⼆层岛式嘉⽲路与园⼭南路、南⼭路交叉⼝湖⾥区湖⾥街道⽕炬园Torch Hi-tech Park 3号线地下⼆层岛式嘉⽲路与⽕炬路、湖⾥⼤道交叉⼝湖⾥区殿前街道殿前Dianqian ---地下⼆层岛式⽯⿎⼭⽴交桥嘉⽲路厦门⼤桥出岛⽅向侧湖⾥区殿前街道⾼崎Gaoqi 8号线地下⼆层岛式嘉⽲路⾼崎村中埔社内湖⾥区殿前街道集美学村Jimei School Village ---⾼架⼆层岛式⾼集海堤与厦门⼤桥集美端桥下,集美⽕车站旧址集美区集美街道园博苑Horticulture ExpoGarden ---地下⼆层岛式杏前路厦门园博苑前集美区杏林街道杏林村Xinglin Village ---地下⼆层岛式杏锦路杏林村⼝,园博苑A区东南门⼝集美区杏林街道杏锦路Xingjin Rd ---地下⼆层岛式杏锦路与杏林湾路交叉⼝集美区杏林街道官任6号线地下⼆层官任杏林地税分局旁,近集美集美区杏林Guanren岛式市民中⼼街道诚毅⼴场Chengyi Plaza ---地下⼆层岛式海翔⼤道与诚毅东路交叉⼝集美区杏林街道集美软件园Jimei SoftwarePark ---地下⼆层岛式集美北⼤道软件园三期旁集美区杏林街道集美⼤道Jimei Blvd ---地下⼆层岛式集美⼤道与集美北⼤道交叉⼝集美区后溪镇天⽔路Tianshui Rd ---地下⼆层岛式天⽔路与珩⽥路交叉⼝集美区后溪镇厦门北站Xiamen North Railway Staion 4号线、BRT地下⼀层中央分离侧式厦门北站负⼀层到达厅中央及到达层北出⼝旁集美区后溪镇岩内Yannei ---地下⼆层岛式集美⼤道与岩通路交汇路⼝东侧(BRT圣果院场站旁)集美区后溪镇在很多⼈的印象⾥,地铁就是个拥挤的交通⼯具,但⼈家厦门的这条地铁可不⼀样,不信,你瞧这路牌,妥妥的⼀股⽂艺⽓息,哪⾥有半点烟⽕⽓的样⼦。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线路和车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张升
【期刊名称】《交通与运输》
【年(卷),期】2015(031)001
【摘要】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快速、准点的特点,是大城市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及完善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发展,成为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
然而轨道交通工程复杂,施工时间长,轨道线路和车站施工大部分必须占用城市道路,对城市交通影响大,必须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轨道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张升
【作者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策略——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造型设计实践性总结——以广州新型有轨电车站及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高架站建筑实践为例
3.城市地铁车站施工期间组织单向交通的后评价研究——以青岛地铁(M3号线)宁夏路车站为例
4.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
5.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及管理对策--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施工期间天河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评价摘要: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1.265km,跨越岛内岛外三个行政区,厦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为获取线路比选及工法选择所必须的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本文主要介绍了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评价,并对设计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议Abstract:Xiamen Rail Transit Line 1full-length 31.265km, across the island off the Island thre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Xiamen area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ine selection and method selection to geological data, puts forward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evaluation of along the line,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Key words: XiamenRail traffic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Suggestion1、引言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著名的侨乡。
随着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发展轨道交通十分必要。
厦门全面开挂,全福建都要羡慕死厦门了!厦门它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发展潜力!发展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滞未来几年里,全福建都将羡慕厦门!交通交通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厦门未来规划的交通简直开挂了!海陆空无缝对接!地铁时代即将到来!厦门地铁1号线是厦门市第一条地铁线路,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等重要组团,是由本岛向北辐射形成跨海快速连接通道的骨干线路。
地铁1号线全长30.3公里,从镇海路至厦门北站,全程设24座车站。
根据设计,厦门地铁1号线选用标准B型空调车辆,六辆编组,可载客约1400人,全程通行时间约为50分钟。
△厦门地铁1号线站点图计划2016年12月全线洞通并实现综合联调,2018年12月31日全线通车试运营。
试运营后,列车运营时间为05:00到23:00,全日运营18小时。
除了地铁1号线外其他有2、3、4条线路也正在开工建设当中。
↓↓↓△厦门地铁规划图厦门市共规划建设10条地铁线路,除1号线外,厦门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均已开工建设。
根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我市到2020年将建成地铁1、2、3、4号线,总里程约134公里,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
海底隧道建起来!跨海交通:规划13条跨海通道到2020年,厦门市域内规划共13条跨海通道,其中包括8条机动车跨海通道、4条轨道跨海通道、1条二者共用跨海通道。
另外,规划预留2条市际跨海通道,连通泉、漳两市。
今年3月底厦门第二西通道开工建设!体验过海沧大桥的“堵”,你就明白这条隧道对厦门人有多重要了,它也叫“厦门海沧海底隧道”,连接厦门本岛与岛外的海沧区,是厦门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继翔安海底隧道后第二条进出厦门岛的海底隧道。
它将有效分流目前厦门海沧大桥的超负荷车流,缓解厦门岛西部交通进出的压力,进一步推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均衡发展。
厦门第二西通道是国内第三条跨海隧道,厦门第二条跨海隧道,同时也是福建省最长的跨海隧道两环八射对接漳泉,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内环八射规划图(via厦门建设局)内外两环串起岛内外,打造环湾区城市带;8条射线辐射闽南金三角区域。
厦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与既有铁路利用方案研究叶霞飞;王治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05(008)002
【摘要】结合厦门火车站至和平码头5.3 km既有铁路线已经停用以及福厦线引入厦门地区段增建二线后能力有较大富余的实际情况,从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资金筹措、城市土地利用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厦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的调整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的四个方案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建议.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叶霞飞;王治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92,上海;同济大学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92,上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哈齐铁路新建四线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J], 谢永康;刘振江
2.秦皇岛市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方案研究 [J], 白素霞
3.白阿铁路白城至镇西段既有线增二线方案研究 [J], 刘树春;阎建斌
4.西安市利用既有铁路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方案探讨 [J], 张建平
5.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铁路方案研究——以苏南新长铁路为例 [J], 刘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地铁1号线局部线路走向的方案研究摘要厦门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1.75km,线路由南向北沿厦门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敷设,但在将军祠站至莲花路口站区间偏离了厦门火车站这一大型客流集散点。
结合厦门市地铁1号线沿线客流分布及城市规划等特点,着重对将军祠站至莲花路口站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论述。
通过对两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
关键词厦门市;地铁;线路走向;方案研究AbstractThe first stage of Xia Men Metro Line 1 project is about 31.75 km and it’s line alignment is on the main passenger flow corrido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But in general the Jiang Junci Station to Lianhua Lukou station interval deviated from the Xiamen Railway Station。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men City, Metro Line 1 along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and urban planning, focusing on the alignments of the Jiang Junci station to Lianhua Lukou station program were discuss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wo options proposed alignments recommended program.Key words Xia Men city;Metro;Line alignment;Planning researchAuthor’s address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Tianjin Branch1 工程概述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南北向骨干线,是构建本岛与集美片快速跨海连接通道。
目录一、编制依据 (3)1.1设计图纸 (3)1.2标准、规范 (3)1.3编制范围 (4)二、工程概况 (5)2.1设计概况 (5)2.2管片设计情况 (6)三、常见缺陷类型及成因分析 (7)3.1管片崩角、崩边破损 (7)3.2短边通长破损 (7)3.3螺栓孔位置破损 (7)3.4管片裂缝、碎裂 (7)3.5管片错台 (8)3.6管片渗漏水成因分析 (8)3.7其它引起质量缺陷的原因 (9)四、防治措施 (11)4.1管片崩角、崩边破损 (11)4.2短边通长破损 (11)4.3螺栓孔位置破损 (11)4.4管片错台防治措施 (12)4.5渗漏水防治措施 (12)五、缺陷预处理方案 (16)5.1管片裂缝修补 (16)5.2崩角修补 (17)5.3破损修补 (18)5.4堵漏措施 (18)5.5管片缺陷问题漏水堵漏措施 (19)六、资源配置设备工具 (21)6.1 人员 (21)6.2设备工具 (21)七、质量安全措施 (22)7.1安全保障措施 (22)7.2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22)八、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3)8.1环保措施 (23)8.2文明施工 (23)一、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1)《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莲花路口站~莲坂站-盾构区间-区间隧道平、纵断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莲花路口站~莲坂站-盾构区间-混凝土衬砌模板及配筋》(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3)《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湖滨东路站~莲坂站-盾构区间-区间隧道平、纵断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4)《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湖滨东路站~莲坂站-盾构区间-混凝土衬砌模板及配筋》(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5)《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莲花路口站~吕厝站-盾构区间-区间隧道平、纵断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6)《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区间工程-莲花路口站~吕厝站-盾构区间-混凝土衬砌模板及配筋》(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1.2标准、规范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福建省及厦门市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业主、监理等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规定。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主要技术标准1. 线路1)正线数目:双线,轨距:1435mm;2)最小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450m,困难条件下300m;辅助线:200m,困难条件下150m;车场线:150m;困难条件下110m;车站:1200m,困难时800m;3)线路最大坡度正线:一般30‰,困难时35‰;联络线及出入线:不大于40‰;4)隧道内和路堑地段正线最小坡度:3‰;5)地下车站站台有效长度段坡度:2‰;6)地面和高架车站宜设在平坡上,困难条件下不大于3‰;2. 轨道1)钢轨:正线及辅助线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
2)道岔:正线及辅助线采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7号道岔。
3)地下和高架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地面线路可采用混凝土枕碎石道床。
3. 运营方案1)列车编组推荐采用B型车,初期、近期、远期采用6辆编组、4动2拖的方案,每列车定员1460人。
2)行车密度远期高峰小时行车密度为30对/h,最小行车间隔2min。
4. 车辆车辆采用交流牵引传动、变频变压控制(VVVF)、接触轨授电的B1型车单元车组:车辆宽度:2800mm(最大处);车顶至轨面高度:3800mm();车辆最高运行速度:80km/h;额定定员(站立6人/m2):带司机室车:230人/辆(含坐席36人);无司机室车:245人/辆(含坐席46人);5. 车站1)站台车站站台有效长度:120m;宽度:按车站乘降量计算,但岛式站台不得小于8m,车站侧站台宽度不得小于3.5m。
2)站台层净高不得小于3.0m,站厅层净高不得小于3.0m。
3)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全部撤离站台。
4)站厅与站台间设上行自动扶梯,高差超过6m时,设上、下行自动扶梯;车站出入口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时设上下行自动扶梯。
厦门r1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厦门市交通运输压力逐渐增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缓解厦门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市政府计划启动厦门R1线地铁可行性研究项目。
厦门R1线地铁计划起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途经高崎商务区、湖里区、集美区,最终抵达厦门北站,全程线路约37公里,设有15座车站。
R1线地铁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厦门市区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推动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 缓解厦门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2. 促进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 提升厦门市民出行体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三、项目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涵盖R1线地铁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地铁线路规划与设计。
2. 地铁车站选址和设计。
3. 地铁线路施工与建设。
4. 地铁线路运营管理与维护。
5. 地铁线路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估。
四、技术方案1. 地铁线路规划与设计R1线地铁计划采用全自动化、无人驾驶、无轨交通系统,线路设计遵循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原则,充分优化车站选址和线路走向。
2. 地铁车站选址和设计R1线地铁设有15座车站,其中包括起点站、终点站和途经各区的中间站。
车站选址和设计需考虑到乘客出行需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因素,兼顾车站的功能性、便捷性和美观性。
3. 地铁线路施工与建设R1线地铁建设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民生安全和交通保障,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 地铁线路运营管理与维护R1线地铁的运营管理和维护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体系和维护保障体系,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运营。
五、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估R1线地铁建设和运营将对厦门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将进行详尽的影响评估,包括人口流动、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厦门地铁1号线支线接轨方案研究
陈义志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根据线网规划,厦门地铁1号线包括主线与支线工程.对于支线接轨于主线的内林站,在地铁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主支线的运营模式,依据"尽量降低主支线内林接轨站预留工程规模"的原则,从运营模式、支线建设时序、预留工程等方面研究支线的接轨方案和内林站站型.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陈义志
【作者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
【相关文献】
1.天津地铁1号线延伸线接轨方案分析 [J], 张鹏;王芳
2.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南头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研究 [J], 顾晓东
3.海铁联运项目港口铁路支线接轨方案研究 [J], ZHAO Hong-ji
4.以西昌路作为起点站的昆明地铁1号线及支线行车组织方案研究 [J], 李讷
5.以西昌路作为起点站的昆明地铁1号线及支线行车组织方案研究 [J], 李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湖滨东路站~莲坂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一月厦门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湖滨东路站~莲坂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勘测院项目总工:勘测院院长:分管副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一月厦门目录一、概述 (1)1、任务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1)4、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2)5、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2)5.1 勘察目的 (2)5.2 技术要求和方法 (3)6、勘探点布置及孔深确定原则 (3)7、勘探点测放及坐标、高程引测依据 (4)8、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4)9、资料利用情况 (5)二、区域特征 (5)1、自然地理及气象 (5)2、河流水文 (6)3、地形地貌 (6)4、地质构造 (7)5、地层岩性 (8)5.1 第四系覆盖层 (8)5.2 基岩 (9)三、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9)1、分层依据 (9)2、岩土分层特征 (9)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0)3.1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 (10)3.2岩土工程特性 (13)4、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14)4.1 软土 (14)4.2 人工填土 (14)4.3 残积土与风化岩 (14)四、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隧道围岩分级 (15)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5)2、隧道围岩分级................................................................................................................................................. 15 五、水文地质条件 (15)1、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环境 (15)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15)3、水化学特征 (16)4、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16)5、抗浮设计水位 (16)6、隧道涌水量预测 (16)六、地震效应 (17)1、地震动参数 (17)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17)3、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18)4、地震液化及软土震陷 (18)4.1 地震液化判别 (18)4.2 软土震陷 (19)七、岩土工程分析 (19)1、岩土工程分析 (19)1.1工程地质分区 (19)1.2拟建工程岩土工程分析 (19)2、既有建筑物对拟建工程的影响 (19)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9)1、场地的稳定性 (19)2、建筑场地的适宜性 (20)3、地基土的稳定性 (20)4、地下水的腐蚀性 (21)5、地基土的腐蚀性 (21)6、液化土对工程的影响 (22)7、软土对工程的影响 (22)九、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及设计参数建议值 (22)1、测试点的代表性 (22)2、取样及样品的代表性 (22)3、测试、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2)4、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分析 (22)5、物理力学指标的综合分析 (23)6、设计参数建议值 (23)十、环境工程地质 (28)1、环境对拟建工程的影响 (28)2、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8)十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措施建议 (28)1、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28)2、工程措施建议 (29)2.1对地下区间工法建议 (29)2.2施工降水、排水 (29)2.3防腐措施 (29)2.4现场监测 (29)十二、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9)附1: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专家评审意见附2: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监理意见执行情况反馈表附表:1、勘探点布置一览表2、土体物理力学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4、标准贯入试验分层统计表5、旁压试验分层统计表附图:1、平面图及断面图图例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3、工程地质剖(断)面图4、钻孔柱状图5、波速测试成果图6、水文试验成果图7、旁压试验成果图一、概述1、任务依据受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公司承担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一标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任务主要依据如下:(1)《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中标通知书》及《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一标勘察合同》;(2)《向地勘单位提供初步设计线路资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档编号:XMM1I-C-ZT-L2012-031-XL,2012年7月16日);(3)《向地勘单位提供初步设计线路资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档编号:XMM1I-C-ZT-L2012-092,2012年8月17日);(4)《向地勘单位提供初步设计线路勘察资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档编号:XMM1I-C-ZT-L2012-110,2012年9月6日);(5)《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6)有关的会议纪要和工程联系单。
2、工程概况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湖滨东路站~莲坂站区间起于湖滨南路与湖滨东路交叉口,沿湖滨南路布设,止于莲坂转盘国贸大厦前。
线路沿线大多为本岛主干道,交通繁忙。
湖滨南路沿线现状均为成熟的住宅、商业区,包括厦门市重要的商业区-莲坂商业圈。
本报告涉及的范围:湖滨东路站~莲坂站区间,起讫里程DK5+513.3~DK5+970.7,全长457.4m;均为地下线,左、右线中心线间距15m,埋深15.5~16.7m,拟采用盾构法施工。
地理位置见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根据场地条件及地基复杂程度,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表2.0.4分类,该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
根据工程破坏后果和工程类型,按《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地下区间主体工程破坏的后果很严重,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复杂场地);工程周边环境与工程相互影响大,破坏后果严重,工程周边环境等级属一级环境风险。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1~3.1.4条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复杂地基);综合判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4、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下列标准,并按各标准的应用范围实施:(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2)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007年版);(6)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50111-2006,2009年版);(9)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76-2008);(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11)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12)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13)行业标准《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14)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15)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16)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17)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18)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9)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20)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1)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22)行业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2012);(23)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2011);(24)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5)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6)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27)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28)地方标准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29)现行其它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和规定。
主要参考用书(1)《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6月修改版);(2)《工程地质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年2月第四版);(3)《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2006年4月)。
5、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5.1 勘察目的1)详细查明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分布等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2)划定构造复杂地段、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并详细查明其成因、类型、性质、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对线路的危害程度,并提出基础设计方案或治理意见。
3)详细查明沿线河湖相、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淤积物的发育、分布特征,并结合工程要求提出详细评价。
4)分析有关地震资料,并根据物探资料,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场地的稳定性。
5)确定沿线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围岩分级。
6)详细查明沿线的地表水水位、流量、水质,以及补给、排泄条件及与地下水的关系。
7)详细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历史最高水位、水质、流向,了解地下水动态和周期变化规律,提出水质评价,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8)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提出有关技术参数。
9)预测不同工法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和建议。
评价砂土液化、土体遇水软化等对各工程的危害性。
10)详细查明残积土层及花岗岩全~强风化层中球状风化体、风化槽的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11)调查沿线重要建筑物(主要是影响线路方案)的地基条件,预测由于轨道交通修建可能引起变化及预防措施。
12)分析周边环境与工程的相互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
5.2 技术要求和方法严格执行《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总体技术要求》(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