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清名人叶向高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9
《明史•叶向高》|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
父朝荣,养利知州。
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
数濒死,辄有神相之。
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
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大僚或空署,士大夫推择迁转之命往往不下,上下乖隔甚。
廷臣部党势渐成,而中官榷税、开矿,大为民害。
帝又宠郑贵妃,福王不肯之国。
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
帝心重向高,体貌优厚,然其言大抵格不用,所救正十二三而已。
锦衣百户王曰乾者,京师奸人也,入皇城放炮上疏,讦奏郑妃内侍姜严山与学等及妖人王三诏用厌胜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
帝震怒,绕殿行半日。
内侍即跪上向高奏。
奏言:“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
”帝读竟太息曰:“吾父子兄弟全矣。
”叶向再入相,事冲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时,然犹数有匡救。
给事中章允儒请减上供袍服。
奄人激帝怒,命廷杖。
向高论救者再,乃夺俸一年。
御史帅众指斥宫禁,奄人请帝出之外,以向高救免。
忠贤既默恨向高,而其时朝士与忠贤抗者率倚向高。
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向高数求去。
四年四月,给事中傅櫆劾左光斗、魏大中交通汪文言,招权纳贿,命下文言诏狱。
向高言:“文言内阁办事,实臣具题。
光斗等交文言事暧昧,臣用文言显然。
乞陛下止罪臣,而稍宽其他,以消缙绅之祸。
”因力求速罢。
当是时,忠贤欲大逞,惮众正盈朝,伺隙动。
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然东林祸自此起。
(节选自《明史》,有删节)参考译文: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
父亲叶朝荣,做过养利知州。
刚怀上叶向高那会儿,他母亲逃避倭寇,在道路旁的一个破厕所中把他生了下来。
几次差一点死了,幸亏有神明帮助他。
考中万历十一年进士,万历三十五年,叶向高进入朝廷,第二年,首辅朱赓死了,次辅李廷机因为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于是叶向高就成为唯一的宰相。
叶向高:晚明风云人物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年满 7 岁的“厕仔”开始读书,受业于同村的儒生王肖冈。
王肖冈给“厕仔”取名为“向高”,寓意日后步步高升。
叶向高“过目成诵,属对敏捷”,被称为“奇童”。
叶向高后来赋诗《王肖冈先生》,对恩师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早岁趋庭日,严亲教诲私。
乡里相怪讶,是父好誉儿。
卓哉王先生,三叹称神奇。
授经恒避席,搦管每舒眉。
平生无他学,独此是吾师。
模范日以远,色泽尚在兹。
颓落感迟暮,叔昔负深期。
隆庆元年( 1567 年),叶朝荣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叶向高随行,寄宿于刑科给事中魏体明(今福清东瀚后营村人)家。
魏体明的两个儿子整天与叶向高嬉闹,很不高兴,欲伺机将叶朝荣父子打发走。
时任户部员外郎的同乡施公听说叶朝荣进京入太学,并住在魏体明家,特偕夫人前往拜访。
施公见叶向高眉清目秀,称赞不已,转而对魏体明说:“小向高卓尔不凡,必成大器,将来其位将在你我之上。
夫人何不生女许配给他?”此话一出,魏体明改变了对叶向高的看法,消除了打发叶朝荣父子的念头。
隆庆六年( 1572 年),叶向高参加县试,督学宋仪望欲拔其第 1 名,福清知县许梦熊因其年少,抑居为第 3 名。
万历二年( 1574 年),许梦熊主动为叶向高做媒。
直隶南陵县教谕的王一言,曾资助贫困的梦熊完成学。
梦熊登第后,担任福清令。
此,恩早已去世。
梦熊悉后,答恩情,决定他的女儿一佳婿,于是向王家提。
不料遭到王家拒。
后来,梦熊叶向高做媒,娶福清海口永里(今里美村)廷御之女玉,并自其主婚。
叶向高成婚当日,“ 者如堵,奇事”。
明代何《》:梦熊⋯⋯以士任。
民好士,物色大学士叶向高童子中,婚配,助之采,其日宴堂以荣之,尽邑异。
及叶以功名,人名公知人。
万七年( 1579 年),叶向高福建,考取第 21 名。
次年,却在北京会中落第。
万十一年( 1583 年),叶向高参加在南京行的会,与同方懋学、刘、佘梦同榜登士第。
秋天,赴京廷,二甲第 12 名,士出身。
福清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祖籍地,涌现出翁承赞、郑侠、叶向高等一大批杰出历史人物。
历史名人林则徐(1785年-1850年),出生于福州,祖籍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27]隐元(1592年—1673年),灵得里东林(今福清市上迳镇东林村)人,被日本学术界誉为“黄檗文化”,日本天皇还追封他为“真空大师”。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
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出生于福清县化南里后叶村(现港头镇后叶村)。
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
当代名人林绍良(1916—2012),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林文镜(1929—)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
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
蔡云辉(1923—1985),印尼谏义里埠世界丁香烟王国的缔造者。
蔡道行(1945—2008),资本大鳄蔡道行,盐仓集团董事总经理。
曹德旺(1946—),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行政总裁、福州大学客座教授。
旅游瑞云塔人文自然景观众多,拥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中华梦乡”石竹山、全国最大的瑞岩山弥勒石佛造像、日本三大佛教流派之一黄檗宗的祖庭万福寺、南少林寺遗址、灵石国家森林公园等诸多名胜古迹。
[15]石竹山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春游石所,秋游鲤湖”。
山多幽岩怪石,又盛产筱竹,雨后苍翠欲滴,为山中之胜,故又名“石竹山”。
古人誉为“兹山奇绝,雅胜鼓山”。
[25]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东张镇三星村西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峭拔的山势,形成各种自然胜景。
叶向高:晚明风云人物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年满7 岁的“厕仔”开始读书,受业于同村的儒生王肖冈。
王肖冈给“厕仔”取名为“向高”,寓意日后步步高升。
叶向高“过目成诵,属对敏捷”,被称为“奇童”。
叶向高后来赋诗《王肖冈先生》,对恩师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早岁趋庭日,严亲教诲私。
乡里相怪讶,是父好誉儿。
授经恒避席,搦管每舒眉。
卓哉王先生,三叹称神奇。
平生无他学,独此是吾师。
模范日以远,色泽尚在兹。
颓落感迟暮,叔昔负深期。
隆庆元年(1567 年),叶朝荣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叶向高随行,寄宿于刑科给事中魏体明(今福清东瀚后营村人)家。
魏体明的两个儿子整天与叶向高嬉闹,很不高兴,欲伺机将叶朝荣父子打发走。
时任户部员外郎的同乡施公听说叶朝荣进京入太学,并住在魏体明家,特偕夫人前往拜访。
施公见叶向高眉清目秀,称赞不已,转而对魏体明说:“小向高卓尔不凡,必成大器,将来其位将在你我之上。
夫人何不生女许配给他?”此话一出,魏体明改变了对叶向高的看法,消除了打发叶朝荣父子的念头。
隆庆六年(1572 年),叶向高参加县试,督学宋仪望欲拔其第1 名,福清知县许梦熊因其年少,抑居为第3 名。
万历二年(1574 年),许梦熊主动为叶向高做媒。
直隶南陵县教谕的王一言,曾资助贫困的许梦熊完成学业。
许梦熊登第后,担任福清县令。
此时,恩师早已去世。
许梦熊获悉后,为报答恩师情谊,决定为他的女儿择一佳婿,于是向王家提亲。
不料遭到王家拒绝。
后来,许梦熊继续为叶向高做媒,娶福清海口镇永东里(今里美村)乡绅俞廷御之女俞爱玉,并亲自为其主婚。
叶向高成婚当日,“观者如堵,诧为奇事”。
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许梦熊……以进士任。
爱民好士,物色大学士叶向高童子中,为择婚配,助之纳采,其日设宴县堂以荣之,尽邑骇异。
及叶以功名终,人名许公知人。
万历七年(1579 年),叶向高应福建乡试,考取第21 名。
次年,却在北京会试中落第。
万历十一年(1583 年),叶向高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会试,与同乡方懋学、刘镇、佘梦鲤同榜登进士第。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
父朝荣,养利知州。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
父亲叶朝荣,做过养利知州。
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
刚刚怀上叶向高那会儿,他母亲逃避倭寇,在道路旁的一个破厕所中把他生了下来。
数濒死,辄有神相之。
几次差一点(接近,临近)死了,总是(每次都)有神明帮助他。
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考中万历十一年进士,万历三十五年,叶向高进入朝廷,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
第二年,首辅朱赓死了,次辅李廷机因为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于是叶向高就成为唯一的宰相。
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在这个时候,皇帝在位已有很长时间了,厌倦与朝政,国家大事大多荒废(废弃懈怠),大僚或空署,士大夫推择迁转之命往往不下,上下乖隔甚。
重要官职有的都空缺着,士大夫的推举选拔和升降换防的命令往往又不下达,君臣之间很有隔膜(乖:背离,违背--乖贰;分离,离别--乖别;隔绝,断绝--乖绝,乖梗;差异,不同--乖舛;反常,谬误--乘诞;不顺利,不如意--乖遇;邪恶,奸滑--乖滑。
后起义:不淘气,驯服;机灵,聪明)。
廷臣部党势渐成,而中官榷税、开矿,大为民害。
廷臣们逐渐形成各种帮派,而宦官征税、开矿,成为百姓的大害。
帝又宠郑贵妃,福王不肯之国。
皇帝又宠幸郑贵妃,福王不肯到自己的封国(在地方上分封同姓的王族到地方上做诸侯。
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
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
叶向高因为旧时的声望(素来的名望)而成为宰相,忧国忧民,一心为公,每逢主持政事都坚持己见,不妥协,很忠诚效力。
帝心重向高,体貌优厚,然其言大抵格不用,所救正十二三而已。
皇帝很看重叶向高,表面上对他态度很好,但他提的意见却不大采用,有所匡正的十条意见只有二、三条而已。
锦衣百户王曰乾者,京师奸人也,入皇城放炮上疏,锦衣百户王曰乾,是京师的奸人,王曰乾进入皇城放炮上疏,讦奏郑妃内侍姜严山与学等及妖人王三诏用厌胜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
叶向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本文导读:礼遇利玛窦据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多次在北京私宅中款待利玛窦。
他赠诗利玛窦曰:“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
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
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
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
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
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
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
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
”(《诗赠西国诸子》)据《利马窦在北京》记载,利马窦于1610年5月11日病逝北京。
依照当时惯例,客死中国各地的传教士都必须迁葬澳门神学院墓地。
利玛窦生前曾有在京郊购买墓地的想法,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友也希望明神宗同意利玛窦的生前愿望,但遭到很多官员的极力反对。
叶向高为其上书朝廷请求赐葬,理由是“自古以来的外国人,其道德学问,有哪一个能像利玛窦这样吗?不要说其他事情了,就是翻译《几何原本》一书,就应该赐葬地了。
”经过叶向高多方交涉,利玛窦最后得以准许葬于京郊。
弈中第二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未遇敌手。
泰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郑重其事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
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
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
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
叶向高简介
叶向高, 1959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和教育家。
他早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叶向高的艺术作品涵盖了多种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等。
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展览中展出,并获得了多项艺术奖项。
除了艺术创作,叶向高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纽约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并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叶向高的艺术作品和教育理念都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
他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他的作品和教学都力求探索和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鼓励学生们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人生价值。
- 1 -。
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葉向高(1559~1627年)三朝元老,字進卿,號臺山,福清縣南化與後葉人人。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進編修,遷南京國子監司業。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調任皇長子侍班。
因直言國事,得罪內閣首輔沈一貫,轉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職。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沈一貫罷職後。
向高升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任首輔,獨掌內閣8年,加上後來泰昌、天啟間5年,人稱"獨相十三載"。
時朝政廢弛,礦監、稅吏橫徵暴斂。
向高屢次奏請神宗整頓吏治,剷除積弊。
神宗終於撤回遼東稅監高淮和福建稅監高寀。
向高入閣後,神宗萬事不理。
士大夫門戶林立,黨爭越演越烈。
向高認?"今日門戶各黨,各有君子,各有小人",在用人上,應"去其小人,用其君子"。
向高在補缺官、增閣臣、罷礦稅、整頓邊事和用人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建議和措施。
但神宗昏憒,宦官專權,向高感到難有作為,多次請求離職。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獲准辭歸。
直到泰昌元年(1620年)才應召還朝,天啟元年(1621年)十月。
任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
向高奏請發帑金二百萬,加強兵需;起用一批正直能幹的官員,刷新朝綱。
時魏忠賢與熹宗的乳母客氏狼狽為奸,百般媚上,篡握大權,陷害忠良。
向高曾多次上疏痛斥"閹黨",極力救援諸多賢臣。
因而結怨於"閹黨",被誣?"東林黨魁"。
天啟四年(1624年)八月,向高感到局勢不可挽回,在連上二十餘疏請辭後,終獲准辭官返鄉,3年後病逝。
崇禎初,朝廷罷黜"閹黨",誅客氏,魏忠賢畏罪自殺,追贈向高為太師,諡"文忠",賜葬閩縣(今閩侯)東台戊辰山,建禦祭碑亭。
向高工詩書,精棋藝,著有《說類》、《蒼霞草》、《四夷考》、《宮中實錄》、《綸扉奏草》、《福清縣誌》和自訂的年譜《蘧綸》等。
福清叶向高的民间故事“哎呀,爷爷,快给我讲讲福清叶向高的故事嘛!”我缠着爷爷说道。
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好好,爷爷给你讲。
话说啊,在咱们福清,叶向高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呢!”那时候,福清还不像现在这样繁华热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叶向高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呢。
他呀,特别勤奋好学,每天都早早地起来读书。
有一天,叶向高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子里玩耍。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雨了。
叶向高赶紧和小伙伴们说:“哎呀,要下雨啦,咱们快找个地方躲躲吧!”小伙伴们也都着急起来,大家四处乱跑,想找个能避雨的地方。
叶向高一边跑一边想着:这雨来得可真突然啊!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间破旧的屋子,他连忙喊道:“快,到这里来!”小伙伴们都跟着他跑进了屋子。
刚进屋子,大雨就哗啦啦地下了起来。
“哎呀,幸好有向高你呀,不然我们都要被淋成落汤鸡啦!”一个小伙伴说道。
叶向高笑着说:“嘿嘿,这不算啥啦。
”在那间破屋子里,叶向高和小伙伴们聊起了天。
“你们说,我们长大了要干什么呀?”叶向高问。
一个小伙伴说:“我要当一个大富翁,有好多好多钱!”另一个小伙伴说:“我要当一个大将军,威风凛凛的!”叶向高想了想,说:“我呀,我要努力读书,将来为咱们福清做贡献!”小伙伴们都纷纷点头,说:“向高,你一定行的!”雨停了之后,叶向高和小伙伴们又开始了快乐的玩耍。
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向高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他努力读书,考中了进士,成为了朝廷的大官。
他为福清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人们都很尊敬他,爱戴他。
爷爷讲完了故事,我还沉浸在其中呢。
我不禁想:叶向高可真了不起呀,我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做贡献!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也要成为像叶向高那样的人!”爷爷笑着说:“好啊,我的乖孙女,爷爷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这就是福清叶向高的民间故事,它一直流传在福清的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福清人。
走进福清名人执者者:福清元洪附小王秀兰指导老师:庄雪敏林云霞【活动背景】福清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自唐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有进士600多人。
当历史进入近、现代、当代,风流人物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名人是福清历史文化的代表,是福清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
这些名人以他们与众不同的魅力,崇高而伟大的人格,独特而平凡的经历,灿烂而辉煌的业绩,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认识名人,了解名人,走进名人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是每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
【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己家乡的教育。
2、培养学生挖掘潜在信息源的能力,学会使用现代技术来帮助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让学生掌握访谈的技巧;感受与人合作的愉悦。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树立起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准备】1、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让家长参与该活动,为学生外出走访的安全提供保障。
2、搜集家乡名人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走进福清名人,小组确定研究问题(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福清名人的资料)一、引出主题二、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对这些资料的看法及收集背后小故事。
三、学生谈发现,进而确定研究内容,提出研究的问题。
四、根据兴趣分组,分组讨论从哪些方面研究。
五、小组分工后,根据学生分工情况,师生共同协商制定计划表。
对市民、游客进行调查、采访,了解家乡名人的出身、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情况。
走进福清名人第二阶段了解家乡名人的方法指导,完善调查方案一、学生分组制作调查方案,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完成表格调查。
二、组员整理调查表格,利用业余时间征求他人的意见。
三、小组组长召集组员,对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小组意见。
四、适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程度,并做好记载。
第三阶段走出学校,了解名人,并做好活动成果的展示准备一、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分小组开展活动二、小组内合作设计,完成作品第四阶段成果汇报展示阶段《走进福清名人》成果汇报展示课一、谈话导入我们福清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Array了解到自唐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有进士600多人。
著名政治家明朝大臣叶向高简介本文导读: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编修。
后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左中允。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左庶子。
次年,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朱赓、于慎行先后去世,王锡爵拒绝入阁,李廷机又闭门不理事,阁务仅靠叶向高一人主持达七年之久,时人称其为“独相”。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辞职,终于获准。
天启元年(1621年),叶向高二度入阁为首辅。
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
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获准辞归,加太傅衔。
天启七年(1627年),叶向高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追谥文忠。
叶向高善于决断大事,任首辅期间,为明神宗出谋划策,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更对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三十日,叶向高生于福州府福清县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今福建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当时倭患猖獗、肆虐福建沿海。
叶向高的母亲怀有身孕,因为逃避倭寇,不得不在道路旁的一个破厕所中把他生了下来。
幼年时的叶向高随家人四处避难,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曾多次陷入绝境,因命大而存活下来。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部攻破牛田倭巢,福建倭患平定,叶向高一家才得以返乡。
万历十一年(1583年),叶向高考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编修。
接着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后改任左中允,但仍然负责司业的事务。
陈弊矿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朝廷征召任命叶向高为左庶子,充任皇长子的侍班官。
当时盛行征收矿税,叶向高上疏,援引东汉西邸聚积钱财的事例为借鉴,未获批复。
不久,叶向高被提拔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后改任吏部右侍郎。
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成立4月3日,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我市领导林中、陈丹、严萍、高双成,省、福州市、福清市离退休老领导,叶向高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海内外叶氏乡亲参加了会议。
叶向高是港头镇后叶村人。
历官三朝,两入中枢,独相七年,首辅四载,是明末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家,在当时国是日非、局势混乱的政局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清正廉洁,光明忠厚,恪尽职守,为稳定明朝政局呕心沥血,他的辅国忠君思想,堪称百官的楷模。
叶向高还是文学家、书法家、收藏家,其文学艺术造诣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道。
我市成立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旨在弘扬叶向高为人为官之道,做大做强福清城市名片,为促进福清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她说,福清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人文积淀深厚,是八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福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宝贵的海洋文化,尤其是“开放融合,拼搏争先”的福清精神所散发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成为福清人共同的精神元素。
叶向高是福清文化集大成者。
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的成立,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和文化资源整合,展示福清文脉、彰显福清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福清市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叶向高委员会成立后,坚持社团宗旨,把握正确的方向,弘扬历史名人名家精神,让更多生长在福清、居住在福清、工作在福清、创业在福清的人进一步知我福清、爱我福清、兴我福清,共建福清美好家园。
当天的大会,产生了以叶华贵为主任、叶潜悟为常务副主任、叶孙兴为副主任兼秘书长的第一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还聘请18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会上,叶氏企业家还慷慨捐款,作为叶向高文化研究,以及后叶村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批专项经费。
活动结束后,各界人士参观了叶向高诗词书法展。
福建省十大历史名人福建省十大历史名人(一)梅妃江采萍(唐朝)梅妃江采萍(710-756),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别名江妃、江东妃、梅精,唐玄宗早期宠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梅妃擅长诗赋、乐器、歌舞,著有《谢赐珍珠》《楼东赋》等,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
(二)黄滔(五代十国)黄滔(840~911),字文江,福建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一百多首。
还曾辑唐代福建人诗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
这是第一部闽人诗歌总集,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
(三)柳永(北宋)柳永(987—1053),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是宋词四大家之一,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之一。
(四)章惇(北宋)章惇(1035—1105),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元佑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执政,严刑峻法。
章惇,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的政治格局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五)宋慈(宋朝)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著有《洗冤集录》。
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六)刘克庄(宋朝)刘克庄(1187-1269),福建莆田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
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七)叶向高(明朝)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
叶向高有关的诗词《登福清瑞岩山》原文:古洞苍崖路几重,秋风吹雨洒芙蓉。
山僧采药知何处,惟见寒云锁碧峰。
一、衍生注释:“福清瑞岩山”,在今福建福清。
“古洞苍崖”描绘了瑞岩山古老的山洞和苍青的山崖。
芙蓉在这里可能是指芙蓉花,也可能是形容山壁的形态像芙蓉。
山僧,山中的僧人。
二、赏析: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
首句“古洞苍崖路几重”通过描写古老的山洞和层层叠叠的苍崖,让人感受到瑞岩山的深邃。
“秋风吹雨洒芙蓉”,秋风、秋雨和芙蓉的搭配,给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与美丽。
后两句中,山僧采药不知去向,只看到寒云锁住碧峰,把那种空灵、静谧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来,仿佛整座山都沉浸在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之中。
三、作者介绍: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
他是明朝的大臣,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诗文也有较高的造诣。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去爬山,那山也是古洞苍崖的模样,山路弯弯曲曲,好像没有尽头。
我就突然想起叶向高的“古洞苍崖路几重”,我对朋友说:“你看这山,就像叶向高诗里写的一样,神秘得很呢。
”朋友听了也点头称是,还说这山说不定也有像诗里那样去采药不见踪影的山僧呢。
我觉得叶向高真的很厉害,能把山的这种神秘写得这么到位。
这诗就像一幅画,把我眼前的景色都给写活了。
我觉得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不同时代的人对同样的景色有共同的感受。
我真的很佩服叶向高能写出这么有意境的诗。
《春日游福清灵石山》原文:春山面面锦屏开,万壑千岩锦绣堆。
胜日探奇凌绝巘,却疑身已在蓬莱。
一、衍生注释:“福清灵石山”,位于福建福清。
“锦屏”形容春天的山像锦绣的屏风一样展开。
“绝巘”指极高的山峰。
“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二、赏析:此诗描绘了灵石山春天的美景。
开头两句“春山面面锦屏开,万壑千岩锦绣堆”把春天的山景写得极为绚烂,仿佛每一面山都是一幅展开的锦绣屏风,众多的山谷和岩石都像是堆积起来的锦绣。
这种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两句“胜日探奇凌绝巘,却疑身已在蓬莱”,在描写登山探奇到达绝巘之后,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将现实的美景与仙境相类比,表现出灵石山景色的绝美超凡。
叶向高:晚明风云人物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满7岁的“厕仔”开始读书,受业于同村的儒生王肖冈。
王肖冈给“厕仔”取名为“向高”,寓意日后步步高升。
叶向高“过目成诵,属对敏捷”,被称为“奇童”。
叶向高后来赋诗《王肖冈先生》,对恩师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早岁趋庭日,严亲教诲私。
乡里相怪讶,是父好誉儿。
卓哉王先生,三叹称神奇。
授经恒避席,搦管每舒眉。
平生无他学,独此是吾师。
模范日以远,色泽尚在兹。
颓落感迟暮,叔昔负深期。
隆庆元年(1567年),叶朝荣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叶向高随行,寄宿于刑科给事中魏体明(今福清东瀚后营村人)家。
魏体明的两个儿子整天与叶向高嬉闹,很不高兴,欲伺机将叶朝荣父子打发走。
时任户部员外郎的同乡施公听说叶朝荣进京入太学,并住在魏体明家,特偕夫人前往拜访。
施公见叶向高眉清目秀,称赞不已,转而对魏体明说:“小向高卓尔不凡,必成大器,将来其位将在你我之上。
夫人何不生女许配给他?”此话一出,魏体明改变了对叶向高的看法,消除了打发叶朝荣父子的念头。
隆庆六年(1572年),叶向高参加县试,督学宋仪望欲拔其第1名,福清知县许梦熊因其年少,抑居为第3名。
万历二年(1574年),许梦熊主动为叶向高做媒。
直隶南陵县教谕的王一言,曾资助贫困的许梦熊完成学业。
许梦熊登第后,担任福清县令。
此时,恩师早已去世。
许梦熊获悉后,为报答恩师情谊,决定为他的女儿择一佳婿,于是向王家提亲。
不料遭到王家拒绝。
后来,许梦熊继续为叶向高做媒,娶福清海口镇永东里(今里美村)乡绅俞廷御之女俞爱玉,并亲自为其主婚。
叶向高成婚当日,“观者如堵,诧为奇事”。
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许梦熊……以进士任。
爱民好士,物色大学士叶向高童子中,为择婚配,助之纳采,其日设宴县堂以荣之,尽邑骇异。
及叶以功名终,人名许公知人。
万历七年(1579年),叶向高应福建乡试,考取第21名。
次年,却在北京会试中落第。
万历十一年(1583年),叶向高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会试,与同乡方懋学、刘镇、佘梦鲤同榜登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