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基础知识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34
产品检验基本知识一、检验基础知识1、什么是检验(QC)?定义:检验是指依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测量、观察或试验,将其检查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三要素1) 产品--- 检验的对象。
品管人员应当了解产品的用途、关键特性、在你负责的区域内的质量特性对后工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一个称职QC你还应当了解生产流程;2) 检验方法---既检验手段,包括检验工具、仪器、目力等。
你要了解产品特性的重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器工具;3) 检验标准---检验的生命线。
假设一个企业,没有检验标准,仅凭个人经验操作,或标准制定描述失当、不充分或者模糊,它能够作出优质产品来,是难想象的。
所以,在二方验厂时,有经验的稽核人员会首先考察你工厂的控制标准和实验室,然后在去勘察你的控制现场3、检验职能(作用)1. 把关: 放行合格的产品,卡住不合格的产品。
这是检验的根本命脉。
2. 报告:将产品检验的结果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报告的目的是建立和收集数据,记录报表是为运用而生的,其作用是为评估过程业绩和下一步的质量改进提供原始数据。
所以,作为一名质量相关人员,在设置记录的种类、数量、格式内容,你首先应当考虑质量诉求,既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当然你还要考虑公司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
报告包括两种形式:1)例行报告如检验记录、返工返修记录、质量报表等;2)异常报告如品质异常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退货报告等3. 反馈将产品不合格信息及时反映给产品制造部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
以上是品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你应当根据公司的情况和需求,赋予QC更多的功能与职责,譬如监督(工艺监督与确认)、指导(给操作者纠错和辅导)、改进等。
二、检验标准的有关知识1. 检验标准的要素构成1.1检验项目:即产品特性(检验的指标和内容)。
这是检验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1.1.1 外观:脏污、肥油、破损、弯曲、色泽、图案的正确性;1.1.2 尺寸: 板厚、线宽、线径、管脚长度等;1.1.3产品功能如通断(开路和短路)、升降压、发光颜色;1.1.4 产品性能如阻燃性、耐热性、绝缘阻抗、安全耐压、寿命等;1.1.5 包装:内外包装、说明书落地试验1.2检验方式: 采取全检还是抽检1.3 检验手段:使用什么工具和仪器1.4 判断准则:经过检查后,如何判定该项目是否合格(分为单件质量和批质量)1.5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1.6 引用的文件信息:如AQL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2.适用的检验标准有哪些?1) 产品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2) 产品图纸、技术规格书3) 生产指令说明4) 客户订单5) 产品样板/图片/菲林等,建议尽可能多采用实物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6) 色板(偏通卡)7)抽样标准(GB2828.1-2003)三、产品检验的分类1.按产品形成的阶段分类:来料检验包括采购物料和委外加工产品的检验。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实验室技术手段,对身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学检验的基础知识。
一、医学检验的分类根据检验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医学检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临床血液检验: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检测,了解血液系统和全身健康状况,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水平等。
2. 生化检验:通过测定体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含量和活性,评估脏器功能和机体代谢状况,如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水平测定等。
3. 微生物学检验: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致病性。
4. 免疫学检验:通过检测体液和细胞中的免疫参数,评估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如免疫球蛋白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
二、医学检验的常用指标在医学检验中,有一些常用的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和其意义: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它能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
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可以反映出贫血、心脏疾病等情况。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它能够防御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可以提示感染或炎症等情况。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细胞片,它参与了止血和凝血的过程。
血小板计数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与出血或血栓相关的疾病有关。
4. 血糖水平(Glu):血糖水平是评估糖代谢和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可能意味着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5. 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常见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6. 肾功能检查指标: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常见的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等。
三、医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医学检验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监测。
医学检验必学知识点总结一、检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全血采集:采用针头穿刺静脉进行采血,常用于常规血常规、生化检验等。
(2)抗凝血全血的采集: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如EDTA、肝素等。
适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等。
(3)血清的采集:采血后放置不凝血,离心分离血清。
适用于生化检验、感染性疾病检测等。
2. 尿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清晨首次晨尿:一般含有较高的尿特异性蛋白质、电解质和尿素氮。
(2)24小时尿液采集:常用于测定肾功能、药物浓度等。
3. 粪便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常规粪便:直接采集新鲜粪便放入容器中即可。
(2)隐血试验:需避免污染,避免金属物。
4. 组织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切片检查:需要固定保存组织,在不同解剖部位采取不同切片。
(2)冰冻切片:适用于快速病理诊断。
5. 痰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1)晨起痰液:适用于结核菌培养、病原体检测。
(2)早晨收集的痰液有助于痰液检测,需要严格无污染采集。
二、常规检验方法1. 血常规(1)红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贫血、红细胞生成、溶血等。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于评估炎症、感染性疾病等。
(3)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评估贫血类型、程度。
2. 生化检验(1)血糖测定:常用于糖尿病诊断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
(2)肝功能测试: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状态。
(3)肾功能测试:包括肌酐、尿素氮等,用于评估肾功能状态。
3. 凝血功能检测(1)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用于评估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状态。
(2)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测试: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和出血倾向。
4. 免疫学检测(1)免疫球蛋白测定: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2)肿瘤标志物测定:辅助肿瘤诊断、监测疗效及预后评估。
5. 微生物学检验(1)细菌培养及鉴定:用于感染病原体的检测。
(2)真菌培养及鉴定:用于真菌感染的检测。
6. 常规尿液检验(1)尿蛋白定性及定量:用于评估肾小球损伤、尿路感染等。
检验基础知识部分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及使用:除生化试剂与指示剂外,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分为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与化学纯四个等级,使用时可参考以下原则:1.化学纯试剂:用于工厂、教学实验的一般分析工作,通常为蓝色标签。
2.分析纯试剂:用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和重要的测定,通常为红色标签。
3.优级纯试剂: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测定工作,通常为绿色标签。
4.基准试剂:为滴定分析用标准试剂,其主成分含量一般在99.95~100.05%,作为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质,也可精确称量后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通常为绿色标签。
5.光谱纯试剂:常用于红外光谱的鉴别试验。
6.色谱纯试剂:又称为HPLC级试剂,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配制流动相所用试剂。
(TLC薄层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IR红外光谱;GC气相色谱;UV紫外光谱)二、毒性试剂的管理及使用:检验用的毒性(剧毒)试剂常用的有砷盐、铅盐、汞盐、钡盐及氰化物。
剧毒试药必须专柜(铁柜)保存,专帐记录,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其配制试液亦应专人专柜、上锁保管。
剩余量的剧毒试药和配制试液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须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以下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可供参考:1.含钡废液:在废液中加入硫酸钠使生成硫酸钡沉淀。
清液可排放,滤渣处理。
2.含铅废液:在废液中加入Ca(OH)2,调节PH至8-10,使废液中的Pb2+生成Pb(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清液可排放,滤渣处理。
3.含汞废液:废液先调节PH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清液可排放,滤渣处理。
4.含砷废液:废液先调节PH至10以上,加入过量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清液可排放,滤渣处理。
5.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至10以上,加入过量的3%高锰酸钾溶液,使CN-氧化分解成无毒的物质。
6.含氟废液:加入Ca(OH)2,使生成氟化钙沉淀,收集滤渣。
清液可排放,滤渣处理。
药品检验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品检验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点对于从事药品检验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1. 药学基础知识:药品检验涉及到药品的组成、制备、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对于正确评估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2. 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规定了药品在质量、效能、安全性等方面应满足的要求。
掌握并理解各类药品的质量标准,如药典规定、国家药品标准等,是进行药品检验的基础。
3. 药品检验方法:掌握各种药品检验的方法是药品检验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
这些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仪器分析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定量或定性地评估药品的质量。
4.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了解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估与处理,是确保药品安全性的关键。
药品检验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知识,掌握药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5. 合规性与法规要求:药品检验需要遵守国家、地区的药品法规与要求。
了解相关的法规体系,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要点与流程,能够在药品检验中保证合规性。
以上是药品检验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药品检验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以提高对于药品质量的判断和评估能力。
医学检验检验基础知识在医学领域中,医学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实验和分析,用来检测和诊断疾病,以及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医学检验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的检验项目、检验样本的收集与保存、以及结果的解读等。
一、常见的检验项目医学检验项目多种多样,覆盖了从血液、尿液、组织到体液等不同类型的样本。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细节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检验样本的收集与保存正确地收集和保存检验样本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样本的收集与保存方法:1. 血液样本:血液通常通过静脉穿刺抽取,然后放入标有患者信息的试管中。
血液样本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保存,如冷藏或冷冻。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血液样本的震动和温度变化。
2. 尿液样本:尿液样本通常通过晨尿或随机尿液收集。
在收集尿液样本之前,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清洁,并将尿液收集在专用的容器中。
一些尿液样本需要在收集后的一定时间内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3. 组织样本:组织样本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
在收集组织样本时,医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并将组织样本保存在草酸盐溶液或其他适当的保存液中。
三、结果的解读医学检验的结果通常以数值或阳性/阴性的形式呈现。
这需要医生或实验室专业人员对结果进行解读。
在解读结果时,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人情况、病史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有些结果可能需要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除了单个检验结果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这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四、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与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控制,以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人员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人体解剖学: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位置,对于进行尸体解剖和身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2. 病理学: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原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病因分析至关重要。
3. 临床医学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便进行病例分析和鉴定。
4. 解剖学标本制作技巧:掌握制作解剖标本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标本的固定、切割、染色和保存等步骤。
5. 鉴定学知识:了解身体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指纹鉴定、DNA鉴定、齿列鉴定等。
6. 法医学基本理论:了解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尸体检验、伤害鉴定、毒物鉴定等。
7. 病理学药理学:了解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特点,以便对中毒案例进行分析和鉴定。
8. 法律法规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医学在法庭上的应用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9. 证据收集和分析技巧:掌握收集和分析现场证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病理标本采集、尸检记录和照相等。
10. 口头和书面报告技巧:能够准确、清晰地向法庭和相关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报告,以便有效地传达相关的鉴定结论。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临床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检测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等样本,获取病理状态的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临床检验的分类临床检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血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生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每一类检验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对于不同的疾病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细胞数量、形态以及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出血等问题。
三、尿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是通过分析尿液样本,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情况。
常见的尿液学检验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
四、生化学检验生化学检验是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器官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情况。
常见的生化学检验项目包括血糖测定、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肝炎、肾病等疾病。
五、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了解患者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以及感染的程度。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六、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免疫相关指标,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某种免疫相关疾病。
常见的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测定、自身抗体检测、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问题。
检验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超可自查!检测基础学问扎实,才能高效进行日常检测工作,获得精确的试验数据,但在日常试验中,往往越是基础的,越是简单忽视。
本期我们一起回顾一波重要的检测基础学问,大家可以对比自查哦!|01.常用的技术规范用语|0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留意事项|03.容量瓶的使用方法|04.移液管的使用方法|05.刻度吸管的使用方法|06.容量仪器使用的留意事项|07.常用仪器的使用学问常用的技术规范用语1、表述与试剂有关的用语。
如"取盐酸2.5mL':表述涉及的使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浓度为原装的浓盐酸。
类推。
"乙醇':除特殊注明外,均指95%的乙醇。
"水':除特殊注明外,均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表述溶液方面的用语。
除特殊注明外,"溶液'均指水溶液。
"滴',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自然滴下的一滴的量,20℃时20滴相当于1mL。
"V/V':容量百分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液态溶质的毫升数。
"W/V':重量容量百分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溶质的克数。
"7:1:2或7+1+2':溶液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3、表述与仪器有关的用语。
"仪器':指主要仪器;所使用的仪器均需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正。
"水浴':除回收有机溶剂和特殊注明温度外,均指沸水浴。
"烘箱':除特殊注明外,均指100~105℃烘箱。
4、表述与操作有关的用语。
"称取':指用一般天平(台称)进行的称量操作。
"精确称取或精密称取':指用分析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
"恒重':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干燥或灼烧至最终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量取':指用量筒或量杯量取液体的操作。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1.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包括离心机、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等常见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注意事项。
2.临床标本的采集和预处理:不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血液、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等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3.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包括离心法、沉淀法、过滤法、融解法、染色法、电泳法等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测:如葡萄糖、尿素、肌酐、肝功能指标、电解
质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和参考范围。
5.血液学检验:包括血象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液病变的鉴定和分
类等。
6.免疫学检验:包括血型鉴定、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查、感染性疾病
的免疫学检验等。
7.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培养和鉴定、真菌和病毒的检测、抗生素
敏感性试验等。
8.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技术、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
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9.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实验室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和要求,如质控样品的制备和使用、实验室的验证和认可等。
10.临床实验室安全和卫生管理:实验室中的安全操作和规范,如个
人防护、废弃物管理、化学品储存和处理等。
以上只是临床基础检验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实际上还有很多细分的技术和方法需要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提高技能和诊断能力。
同时,还需要关注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检验员需掌握基础知识汇总检验员是负责对产品、设备或服务进行检查、测试和验证的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检验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汇总。
1.基础技能和知识检验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以及测量和测试技能。
他们应该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和测试方法,包括使用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准确测量和测试的技巧。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物质的基本属性和特性,以便确定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2.标准和规范检验员需要熟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便进行检验工作。
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是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解读和应用各种标准和规范,以判断产品、设备或服务是否符合要求。
3.检验方法和程序检验员需要了解不同的检验方法和程序,以便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检验工作。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根据不同的产品、设备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检验。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采样、取样和测试,以及如何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
4.质量管理和控制检验员需要了解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如何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如何识别和纠正问题、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和质量改进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和程序。
5.安全和环境保护检验员需要了解相关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和法规。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他们还应该了解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措施,遵守环境保护规定,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公司和行业知识检验员需要了解所在公司和所在行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他们应该知道公司的产品、设备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便根据要求进行检验工作。
7.软件和技术工具检验员应该熟悉常用的软件和技术工具,以便进行数据处理、报告编制和其他相关工作。
这包括电子表格和数据库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图形绘制软件、自动化测试设备和软件等。
实验室基础知识一、化学试剂:产出符合客户及法规要求的产品,不断的朝零缺点靠近。
1.化学试剂的分类:通常根据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
食品检验常用的试剂主要有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和专用试剂等。
化学试剂的分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特殊规格试剂,如基准试剂、色谱纯试剂、光谱纯试剂、电子纯试剂、生化试剂和生物染色剂等。
(1)一般试剂:GB/T 15346-2012 《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规定,一般试剂分为三个等级,即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
通常也将实验试剂列入一般试剂。
(2)基础试剂:可用作基准物质的试剂叫做基准试剂。
(3)高纯试剂:高纯试剂不是指试剂的主体含量,而是指试剂的某些杂质的含量。
(4) 专用试剂:专用试剂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试剂,例如,仪器分析专用试剂中色谱分析标准试剂、气相色谱载体及固定液、薄层分析试剂等。
表1:化学试剂等级对照表表2:其他级别化学试剂等级对照表2.化学试剂的储存2.1 较大量的化学药品应放在样品储藏室中,由专人保管。
危险品应按照国家安全部门的管理规定储存。
2.2 化学试剂大多数都具有毒性及危害性,要加强管理。
2.3 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分类放置;要求:化验人员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2.4 存放于通风、阴凉的药品柜中,最高温不得高于30℃.2.5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2.6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二、标准物质:为了保证分析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并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常常需要一种用来校准仪器、标定溶液浓度和评价分析方法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标准物质。
滴定分析中所用的基准试剂就是一种纯度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要求材质均匀,性能稳定,批量生产,准确定值,有标准物质证书。
标准物质具有以下特性:①材质均匀;②量制准确;③附有证书。
※证书是计量保证,是使用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凭证;证书上应标明该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定值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