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有规律的排序》ppt课件最新幼儿园公开课优秀名师教学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有趣的排序》中的第二节《有规律的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有规律的排序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幼儿学会运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有规律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认识和理解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掌握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有规律排序的实例、操作材料等。
学具:彩色积木、排序卡片、小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有规律排序的实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邀请幼儿参与排序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彩色积木进行有规律排序,讲解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排序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排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排序活动,讨论并分享排序心得。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有规律排序。
六、板书设计1. 有规律排序2. 内容:有规律排序的定义和特点不同物体的有规律排序实例排序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色积木或小石子进行有规律排序,至少完成三个不同的排序实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如何改进教学策略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实例,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排序》第三节《有规律排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探索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有规律排序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有规律排序,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排序任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及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排序卡片、磁性教具、挂图等。
学具:磁性排序玩具、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探索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磁性排序玩具的排序练习,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排序规律。
4. 小结与展示(5分钟)5. 课堂游戏(10分钟)组织“找规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排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规律排序》2. 板书内容:排序规律:AAB、ABB、AABB等排序方法:观察、操作、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幅有规律排序的图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与家长分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新城幼儿园大班《有规律的排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城幼儿园大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有规律的排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理解并运用AB、AABB、ABC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能识别并运用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彩色卡片。
学具:彩色笔、白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一个AB规律排序的例子,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找出规律并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完成一个AABB或ABC规律的排序任务。
5. 互动环节(10分钟)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排序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6.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有规律排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规律的排序2. 板书内容:AB规律排序示例AABB、ABC规律排序示例各组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规律排序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品符合某一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设计,共同完成规律排序作品。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规律排序”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和游戏环节。
2024年大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规律排序》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发现规律》,详细内容为“有规律排序”。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规律排序的概念,掌握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画笔、剪刀、彩纸、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
(3)教师讲解规律,并进行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有规律排序的图案。
(2)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有规律排序2. 内容:(1)规律排序的概念(2)规律排序的方法(3)规律排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设计一个有规律排序的图案,并说明规律。
(2)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排序的例子,拍成照片或画下来,下节课分享。
2. 答案:(1)示例:红、黄、蓝、红、黄、蓝……(颜色循环规律)(2)答案开放,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大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规律排序》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发现规律》,详细内容为“有规律排序”。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排序卡片、磁性教具等。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例题讲解(1)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
(2)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规律排序。
(3)讲解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
3. 随堂练习(1)分发排序卡片,让学生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序。
(2)学生展示自己的排序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4.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有规律排序的任务。
(2)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排序任务。
(3)各小组展示成果,全班分享。
(2)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发现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规律排序2. 板书内容:(1)有规律排序的定义和方法(2)例题解析(3)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2)生活实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对有规律排序的理解是否深刻等。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4年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课件[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按规律排序》。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规律排序的概念,掌握图形、数字、颜色等不同类型的规律排序方法,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规律排序的概念,并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规律排序。
2. 能够运用规律进行排序,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的规律排序方法,能够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难点:发现规律并进行创造性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磁性教具。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幅有趣的规律排序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例题1:找出数字规律排序。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答例题1。
(3)教师讲解例题2:找出图形规律排序。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答例题2。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练习题1:找出颜色规律排序。
(2)学生相互检查答案,教师点评。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规律排序题目,并给出答案。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按规律排序》2. 内容:(1)规律排序的概念(2)不同类型的规律排序方法(3)例题1、例题2解答步骤(4)课堂练习题1七、作业设计2, 4, 6, 8, __, __, __2. 答案:10, 12, 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排序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创造性排序方面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大这方面的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规律排序的例子,并进行创造性排序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提升。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合作等环节。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按规律排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规律,学会按规律进行排序;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排序任务。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按规律排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卡片、图章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棒、A4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教具,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认识规律,讲解按规律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排序任务。
5. 分享成果(5分钟)各小组展示排序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按规律排序2. 板书内容:规律的概念与特点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实践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红、黄、蓝、红、黄、蓝、___、___、___(2)1、3、5、7、9、___、___、___答案:(1)红、黄、蓝(2)11、13、152.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家长监督签字。
作业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分享,互相学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有趣的规律,进行排序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教学。
4.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分享成果。
大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规律排序》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有规律的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有规律的排序,能够发现和创造简单的规律,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有规律排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简单的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现象。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创造简单的规律。
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图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磁性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规律排序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有规律排序的概念,举例说明,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a. 让幼儿分组,每组用磁性玩具进行有规律排序的实践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幼儿发现和创造规律。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识别和运用规律。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规律排序2. 内容:a. 有规律排序的概念b. 识别和创造规律的方法c.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有规律排序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有规律排序的概念,但在引导幼儿创造规律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a.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规律现象,提高观察能力。
b. 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在家中进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c. 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进一步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创造简单的规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排序》含PPT课件PPT课件活动目标: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
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2、物质准备:PPT课件、彩色纸条、吸管、木珠、线等等。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排序》PPT课件下载地址:/ppt/2226.html活动过程: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
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二、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 ABB ABBB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
(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 ABBBB ABBB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
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习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员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
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
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
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
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
2024年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精彩课件[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规律》第二节“按规律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规律,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规律的概念,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规律的概念,能够找出规律并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片、磁性教具、黑板。
学具:彩笔、白纸、剪刀、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彩色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变化规律。
2. 新课导入(1)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概念。
(2)讲解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1,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进行排序。
(2)出示例题2,学生独立完成规律排序,并分享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出示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题1、2、3。
(2)找出生活中的规律,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练习题1、2、3答案见教材。
(2)生活中的规律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规律要求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设计有趣的图案。
(2)开展“规律在我身边”主题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设计:1. 规律的概念2. 按规律排序的方法3. 例题解析4. 课后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幼儿园课件大班有规律排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有规律的排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有规律排序的概念,并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现象。
2. 培养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有规律排序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磁性教具、图卡、多媒体设备。
学具:磁性教具、图卡、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磁性教具为例,讲解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图卡,让幼儿分组进行有规律排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创意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有规律排序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规律排序2. 板书内容:有规律排序的概念有规律排序的方法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寻找生活中的规律”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学校、社区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现象,并进行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