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37.39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盈余管理及其效应【摘要】盈余管理是公司在报表中对盈余数据进行操纵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动机包括维护公司形象、推动股价上涨等。
盈余管理的效应涉及到公司治理、股东利益保护等方面。
盈余管理常见手段包括盈余平滑、盈余操纵等。
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行业竞争程度等。
监管措施包括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管等。
盈余管理存在的风险包括损害公司声誉、降低投资者信任度等。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趋向透明化、加强监管力度等。
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影响公司形象、投资者信任度等方面。
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包括影响公司价值、影响公司业绩等。
挑战与机遇包括应对监管要求、抓住市场机会等。
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深远,需要公司高度重视。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效应、常见手段、影响因素、监管措施、风险、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公司发展、挑战、机遇。
1. 引言1.1 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盈余数据呈现一种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状态。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达到改变财务报表盈余水平的目的,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或其他利益。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机、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估值方法、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等手段来实现。
盈余管理并非完全负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司应对市场波动和经济环境变化,提高公司价值。
过度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损害公司长期发展和声誉。
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谨慎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盈余数据的真实与可靠,维护公司良好形象和发展前景。
1.2 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公司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例如通过在财务报表上增加收入或减少费用,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价。
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因为个人利益或绩效考核等因素而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大的行业中的公司可能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的动机,以保持市场地位和吸引投资者。
营销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成都大学 孙笑摘要:本文从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因素出发,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有效遏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一、引言盈余管理行为是管理当局基于自身特定的利益,通过有意识的对公司盈利做出有利调整而对上市公司对外报告作出干预的行为。
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和公允性,给企业、投资者、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还不利于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众多,从外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制度、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等;从内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股权激励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
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上市公司为例,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四方面,下面就这四个层面一一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第一,股权结构固有影响。
股东大会即为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
股东是公司的最大出资方,一般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职工代表除外),有权对公司的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极易发生大股东通过较高的控股地位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然而上市公司一旦出现股权过度分散化,则又会出现股东无法有效约束和监督管理层,出现大量内部控制人进行盈余操作,造成利益损失。
因此国家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占有很高的控股权,但其一般委托相应的行政机关、政府官员作为股东代表或董事会成员行使股东权利,出于仅仅享受剩余控制权但不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原因,其缺乏监督动力,导致国有企业大股东缺位,造成国有企业管理层控制问题,引发盈余管理行为,无法避免地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损失了相关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盈余管理是影响公司运营和市场信誉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些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和业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盈余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它们的关联。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障公司决策及实施的一系列机制和原则,其目标是确保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以及公司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公司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其财务状况、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的程度。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推动公司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披露关键信息。
例如,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监督管理层,确保信息披露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另外,高效的董事会运作和内部审计制度也是保障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关键。
相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差劲的公司容易造成信息披露不透明。
如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缺乏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误导投资者和隐瞒关键信息。
这些不透明的行为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市值。
三、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的有意的做法,以影响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未来业绩的看法。
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盈余管理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机会。
当公司财务报表披露准确、完整且易于理解时,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
此外,透明度高还会降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减少公司被发现违规的可能性。
反之,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公司容易进行盈余管理。
这些公司可能会低估或高估盈余,以达到满足业绩预期、避税、规避监管等目的。
盈余管理的实施会使得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价值的认知,进而降低市场信任和投资者的参与意愿。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选择特定的会计政策,以便调整收入和支出,从而影响其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财务会计、公司绩效评价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者的决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各种学术研究也反复探讨和研究了这一问题。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提炼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1.财务报告透明度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指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并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而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研究指出,当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较高时,公司做出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会减小,因为这些行为容易被揭露,从而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而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受到市场监督、监管力度和公司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2.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
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一些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越完善、董事会独立性越高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而且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行业、地区和公司特征都可能对其影响产生变化。
3.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环境较为繁荣、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盈利和市场地位,会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
一些研究表明,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公司会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以应对外部压力和实现自身利益。
而且一些行业和市场特征也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4.管理层激励机制管理层激励机制是指公司为了激励管理层而设立的薪酬、激励计划和奖励机制。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摘要】本研究综述了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及相关概念的介绍,阐述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国内研究现状,探讨了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
总结了实证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来提升盈余管理质量。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展望、结论、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当今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关系密切影响着公司经营绩效和投资者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关系的组织体系,旨在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盈余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盈余水平和财务报告的操纵行为。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任。
研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治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系统总结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探讨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进一步深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为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当下金融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公司治理是指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制度,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
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会计准则或政策来人为地改变财务报表,从而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
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经济信息296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关键要素探究赵中兵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处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该项管理活动主要是由经理层负责。
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经理在选择会计政策之后所获取的利益行为。
对于企业组织来讲,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至关重要,运用科学的公司治理手段提升盈余管理效果,则必须科学认知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关键要素。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理论分析;关键要素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7-0296-01盈余管理属于一种企业行为,体现了本组织的经济效果,从管理职能来看,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系统,该系统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系统是通过运行市场体系来实施治理工作,内部系统则是由内部机构进行治理。
本文将简单论述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分析盈余管理的基本定义,并分层浅谈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关键要素。
一、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公司治理具有鲜明的制度性,它产生于当代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从狭义视角来分析,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是解决企业各种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目前,公司治理环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整体性和综合性公司治理环境所包含的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对管理工作起作用的,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管理者很难准确地区分开来自环境的影响到底是哪种因素所致。
因此,管理者必须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综合影响。
2.复杂性公司治理环境的复杂性涉及到了双重领域,一方面,环境对公司及其治理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各种因素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样的环境对某个公司可能是机会,而对另一家公司可能就是威胁;另一方面,各环境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作用和制约。
3.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环境的变化速度。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调整其盈余水平和财务数据,以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盈余管理主要有盈余操纵和盈余平稳两种类型。
盈余操纵是指企业为了满足股东、管理层的利益而人为地改变财务数据,以达到某种目标。
而盈余平稳是指企业为了稳定盈余水平,不让盈余出现剧烈波动。
盈余管理的存在,有时会扭曲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给投资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者的决策。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质量、公司规模、盈余公告频率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综述,来探讨这些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利益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存在与否、高管持股比例等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独立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监督更加有效,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
而监事会的存在可以有效监督董事会的决策,从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会使高管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减少短期利益的追求,从而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二、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活动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障程度。
良好的审计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研究表明,审计事务所规模、审计师独立性、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规模较大的审计事务所通常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审计服务,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更加严格的审计,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费用水平也会影响到审计质量,进而影响到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提高审计质量对于减少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组织中不同层级之间的权力和决策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企
业的运营和发展。
其中,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会计手段来影响财务报表中的盈余,以满足特定的目标或需求。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一、1. 董事会成员的角色和权力分配: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决策机构,其成员的背景和经验对公司盈余
管理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董事会成员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并且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经验,很可能导致盈余管理的滥用和失控。
2. 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
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有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盈余管理的合规性
和可靠性。
如果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漏洞或不完善,就容易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隐瞒财务信息或进行虚假报告,进而影响盈余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
公司薪酬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如果薪酬机制过于关注
短期利益和盈余水平,忽视了长期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就容易导致盈余管理的预测偏差和不合理行为。
4. 大股东的影响力: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较大的权力,其行为和意愿对盈余管理产生重要
影响。
如果大股东追求短期利益或个人利益最大化,就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控制公司财务报告,进而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1. 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信任缺失:
盈余管理的滥用和失控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和不真实,进而导致信息不对
称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缺失。
投资者可能由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而减少对公司的投资,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成长潜力。
2. 法律风险和违规处罚:
盈余管理的不当行为往往违反了相关法律和规定,会面临法律风险和违规处罚。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和监管力度不够,就可能导致盈余管理行为长期存在而不被发现,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3. 经营决策偏差和长期价值缺失:
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公司经营决策偏向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价值的创造和可
持续发展。
过度追求盈余管理可能使公司错失市场机会,丧失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长期价值的缺失。
结论: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保证盈
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可靠性,避免滥用和失控。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增加小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管力度,可以有效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正面影响,并减少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只有在规范和透明的治理环境下,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