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连铸中间包整体塞棒安装技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连铸操作规程一、主控操作1 生产前准备1.1水准备1.1.1机长确认具备送水条件后,通知水泵房送各路生产用水。
1.1.2与中间包班长配合,检查四个流次的足辊段、活动段、固定段水压及流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
1.2上引锭1.2.1上引锭前与机长联系,切割班长确认辊道上及拉矫辊内有无障碍物,中间包班长确认二冷室引锭通道是否安全无阻。
1.2.2与液压工联系,确认液压站有无异常情况,开启大包及中包液压、主液压、振动台液压,出坯区液压。
泵开启后,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
1.2.3与切割工联系确认拉矫辊运转是否正常。
1.2.4确认自动上引锭条件是否达到,如没达到,确定哪项条件不满足,应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1.2.5以上条件具备时,启动各流自动上引锭。
1.2.6上引锭时在电脑屏幕及监视器中监视上引锭情况,如发现哪流引锭中途停止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流,并向机长汇报,检查故障与相关人员联系处理。
处理后,如要继续上引锭,则手动将引锭送上;如要自动再上该流引锭,则需手动将引锭退回原位并收集,待自动上引锭条件满足后,启动自动将引锭送上。
1.2.7浇钢工将引锭杆定位于结晶器后主控工在人机界面进行引锭杆强制在原位操作。
1.3生产前检查及准备工作1.3.1确认结晶器水流量、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与水泵房联系。
1.3.2确认事故水塔水位是否正常,正常水位不低于4m;结晶器总管压力是否正常,水量调节阀开口度是否正常。
1.3.3检查设备水压力及流量是否达到,正常压力应大于0.35MPa,流量大于450L/min。
1.3.4检查冲渣水压力及水泵状况。
1.3.5检查压缩空气及切割气体是否达到要求。
1.3.6确认电搅水系统水位,启动电磁搅拌水泵,检查压力、流量,确认电磁搅拌无故障。
1.3.7开浇前15分钟打开结晶器水逆止阀及设备水逆止阀。
1.3.8检查浇注许可条件是否达到,浇注前出坯区是否是远程控制。
炼钢厂连铸基本工艺技术规程注:三期连铸回转台参数:承载能力2×90t;升降行程600mm;回转速度1r/min;回转角度±180°2.中间包的修砌与准备2.1中间包修砌2.1.1中间包包衬由永久层、填充层、工作层组成。
2.1.2修砌中间包所用各种耐火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2.1.3中间包永久层为浇注料浇注成型,脱胎后要根据浇注料要求进行烘烤。
2.1.4装水口座砖:装座砖时中间包放置于水口对中台架上,中间包内外的残钢残渣,将别是方眼和包底水口处的粘钢必须清理干净,座砖要放平、放正,保证水口位置偏差小于5mm,同时保证水口砖下端面突出包底大于10mm,然后四周用专用泥料夯实。
2.1.5修砌工作层2.1.5.1绝热板包的修砌⑴砌绝热板时,先砌底板,后砌壁板。
底板从水口座砖处开始修砌,以保证绝热板水口孔与座砖对中。
壁板从冲击区开始修砌,三期连铸还要注意将挡墙夹紧。
⑵装板时先在板子接缝处均匀抹好胶泥,装好后板缝<2mm。
用胶泥抹好所有接缝并用φ12mm~φ16mm圆钢支撑,或用卡子卡牢,不得有扭曲,然后用专用填砂将绝热板与永久层间填实。
最后将中间包内清扫干净。
2.1.5.2涂打料中包的施工⑴抹涂料中间涂施工前永久层温度在70℃左右,涂抹施工时先修砌方眼砖、冲击板,然后再涂抹包壁和包底。
涂抹料要搅拌均匀,包壁厚度大于30mm,冲击区壁厚度大于45mm,包底厚度大于40mm。
⑵涂抹施工结束后经10小时以上自然干燥方可进行烘烤使用。
2.1.6铸机停浇半小时以内必须卸掉塞杆起落机架,吊卸时每次不得超过两个。
2.1.7如果发现永久层脱落或缺损,要用浇注修补,修补面应无残渣、冷钢,面积≥0.3m2时需进行挖修,修补后进行清扫,保证平整,并在外壳注明修补情况。
2.2中间包塞杆修砌2.2.1砌杆前认真检查芯杆,保证芯杆平直,螺纹完好无损,并用压缩空气(压力约为0.4MPa)检漏。
2.2.2安装塞头时先在塞头螺纹孔内放入适量泥料,再将塞头与芯杆拧紧,然后装袖砖,砖缝用磷酸火泥结合,缝隙<2mm,每砌一节袖砖必须用铸造石英砂将袖砖与芯杆间的缝隙填实。
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机型:弧形渐进矫直台数:1台流数:四机四流流间距:1800mm结晶器长度: 900mm半径:R12m断面:振动方式:液压自振式浇注方式:侵入式水口无氧化浇注结晶器液面控制:铯--137塞棒自动控制加渣方式:手动加保护渣浇注钢种:HRB335.本钢种液相线温度1518度,过热度控制在1530-1545左右。
热试期间大包起吊温度控制应不低于1550度。
定尺长度:12米二。
浇注前的准备工作,连铸钢水的准备连铸钢水经过精炼必须保证,充分脱氧,要求均匀。
温度均匀,连浇炉次成分和稳定波动范围小。
上连铸的钢水必须符合钢种的要求和工艺技术标准,新砌的钢包和新砌渣线的钢包不能作为连浇第一炉浇注,如到达连铸的钢包钢水温度偏高,可在回转台上进行吹氩搅拌,钢水的最终化学成分要符合有关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控制。
中间包的准备和烘烤中间包侵入式水口安装前要严格检查,不得有裂纹和缺陷,安装后要用样板检查。
安装好的侵入式水口必须垂直于水平面,四个流动侵入式水口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其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mm。
水口下部伸中包底部110mm。
水口上部应高于中包底板20mm。
误差不得超过10mm。
侵入式水口上口应高于中间包底板20mm左右。
塞棒固定前,调整塞棒的导向机构,使塞棒有90度的向下运动量,塞棒安装完毕要检查塞棒和水口对中情况并加以调整,要预留一定的负滑差,直到棒头准确复位,中间包内衬预热时间应大于2.5小时,开浇前中间包的烘烤温度不得低于1100度,铝碳质侵入式水口预热在开浇前30-60min进行。
浇注前介质,机械,电气自动化和计量系统的检查介质系统检查包括结晶器水,二冷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煤气。
设备水必须正常,自动化和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称重,测温及Cs-137液面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保护渣和覆盖剂等消耗材料浇注平台上干燥存放,不同厂家的保护渣分别存放不得混用,保护渣在开浇前10分钟方可拆开放在结晶器盖板上,保护渣的使用应按钢种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来执行。
炼钢连铸工艺操作规程炼钢连铸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文件)编写:审核:审批:1 工艺流程接收钢水——钢包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导向段及二冷——拉矫机——液压切割机——运输辊道——升降挡板——移坯车——收集台架——热送或缓冷2 大包浇钢工艺技术规程2.1供连铸钢水质量要求:化学成分、温度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工艺操作要求。
2.2化学成分及杂质要求连铸钢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钢种标准要求。
2.3钢水温度要求中间包内钢水温度控制在浇注钢种的液相线以上10-30℃范围内,第一炉比正常连浇炉次高10-20℃。
2.4大包浇钢工艺规程2.4.1浇注准备准备好浇注用工器具及原材料。
浇注前应仔细检查大包回转台,要求空载运行平稳、无噪音。
2.4.2浇铸操作2.4.2.1在中间包液面达到200mm 时,向中间包加入覆盖剂,在冲击区处,并根据情况随时补加,保证不裸露钢液。
2.4.2.2分别在开浇后5 分钟、浇注中期、浇注末期,在离大包注流最远的一流水口上方,测三次温,测温枪插入钢液面下250-300mm 间,并做好记录。
2.4.2.3在正常浇注过程中,应控制中间包液面高度在750mm± 100mm 之间,特殊情况不低于450mm。
2.5换大包操作2.5.1浇注完毕,及时关闭大包水口,避免向中间包灌渣。
2.5.2特殊事故处理2.5.3.1大包水口穿钢或关不住时,及时将大包旋转到事故包上方。
2.5.3.2连浇时,当大包水口打开困难,中间包液面降到500mm 时,应通知拉钢工降低拉速。
2.6热换中间包操作2.6.1热换中间包第一炉,温度按浇注第一炉温度要求控制。
2.6.2上炉浇注结束,原中间包车开走,新中间包车就位后,立即组织开浇,按第一炉浇注程序进行。
2.7中间包浇钢工艺技术规程2.7.1设备检查2.7.2操作和检查:各按钮、指示灯正常,转换开关灵活可靠。
2.7.3结晶器检查:铜管上划痕超过 1.0mm 深、结晶器出现上下法兰漏水,应及时更换。
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连铸操作规程一、主控操作1生产前准备1.1水准备1.1.1机长确认具备送水条件后,通知水泵房送各路生产用水。
1.1.2与中间包班长配合,检查四个流次的足辊段、活动段、固定段水压及流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
1.2上引锭1.2.1上引锭前与机长联系,切割班长确认辊道上及拉矫辊内有无障碍物,中间包班长确认二冷室引锭通道是否安全无阻。
1.2.2与液压工联系,确认液压站有无异常情况,开启大包及中包液压、主液压、振动台液压,出坯区液压。
泵开启后,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
1.2.3与切割工联系确认拉矫辊运转是否正常。
1.2.4确认自动上引锭条件是否达到,如没达到,确定哪项条件不满足,应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1.2.5以上条件具备时,启动各流自动上引锭。
1.2.6上引锭时在电脑屏幕及监视器中监视上引锭情况,如发现哪流引锭中途停止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流,并向机长汇报,检查故障与相关人员联系处理。
处理后,如要继续上引锭,则手动将引锭送上;如要自动再上该流引锭,则需手动将引锭退回原位并收集,待自动上引锭条件满足后,启动自动将引锭送上。
1.2.7浇钢工将引锭杆定位于结晶器后主控工在人机界面进行引锭杆强制在原位操作。
1.3生产前检查及准备工作1.3.1确认结晶器水流量、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与水泵房联系。
1.3.2确认事故水塔水位是否正常,正常水位不低于4m;结晶器总管压力是否正常,水量调节阀开口度是否正常。
1.3.3检查设备水压力及流量是否达到,正常压力应大于0.35MPa,流量大于450L/min。
1.3.4检查冲渣水压力及水泵状况。
1.3.5检查压缩空气及切割气体是否达到要求。
1.3.6确认电搅水系统水位,启动电磁搅拌水泵,检查压力、流量,确认电磁搅拌无故障。
1.3.7开浇前15分钟打开结晶器水逆止阀及设备水逆止阀。
1.3.8检查浇注许可条件是否达到,浇注前出坯区是否是远程控制。
连铸浇钢技术操作规程Q/WG B 206 09 04 04-2001A替代Q/WG B 206 09 04 03-97B1.大包浇钢(P10)前的检查及准备1.1 液压系统检查1.1.1 检查液压压力≥15MPa。
1.1.2 手柄连杆好用、无松动。
1.1.3 液压软管接头无漏油,软管无破损,并有备品。
1.1.4 快速接头活动片环灵活,有弹力。
1.2 旋转塔传动系统检查。
1.2.1 浇钢前应左旋和右旋720°(2圈),检查左行和右行限位开关是否正常,灯光显示是否正常,按动释放按钮,检查释放旋转是否正常。
1.2.2 铸机检修后检查事故紧急旋转及风动事故旋转是否正常。
1.2.3 溢流槽、大渣罐的检查与准备1.3.1 溢流槽所砌耐火砖必须完整掉砖必须补齐。
1.3.2 铸机停机时,溢流槽内溢流物达内高度的1/2时,必须更换。
1.3.3 检查塞棒吹Ar系统各接头是否好牢固,阀门开闭是否灵活。
1.4 检查中包小车踏板、安全栏杆,是否好用,有无脱焊。
1.5 按计划钢种、准备好中包保护渣。
1.6 检查测温系统是否正常,准备2支好测温枪及十支以上测温偶头。
2.大包浇钢(P10)操作2.1 钢水放置旋转塔后,将旋转塔转90°。
2.2 中包小车进入浇注位置,落到位后,将钢包旋转到中包上部。
2.3 接好滑动水口液压快速接头。
2.4 接到P3开浇指令时,将滑板水口开到全开位置,当不能自动开浇时,滑板试滑一后,再烧氧引流,如自动开浇时,中包钢水达1/2处应试滑一次。
2.5 中包钢水达2/3时加入保温剂,并按电铃通知P3开浇,保护浇注时,钢水淹没保护管下口加入保温剂,加保温剂时不得撞击大包保护管,加入位置及数量如下。
2.5.1 棒孔、测温孔各20kg。
2.5.2 钢流区,大于20kg,同时保证均匀覆盖钢液面,浇注中视中包渣覆盖情况而追加。
2.5.3 大包下渣或连浇2炉时应放渣一次。
2.6 中包开浇正常后,将Ar气快速接头安装到塞棒的Ar气管上,(取向Si钢除外)正常浇注时液面应控制在距溢流口50~100mm高度,当中渣面,有“冻结”可能时,应适当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钢厂2001-04-05发布2001-06-10执行降低液面再提升液面,冲开“冻结”渣层,防止液面冷钢,铸中严禁用大包注流冲刷包壁冷钢。
炼钢厂连铸车间中包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条、上岗前按标准穿戴好劳动保护品准时参加班前会。
第二条、吊包前要认真检查好吊具钢绳,确认无误时方可使用。
第三条、吊运中包时,起钩时要确认各吊环是否挂牢后方可指挥吊车吊起,运送中包时要有人在前方引导,吊物下面不许有人作业或行走,如果有人要及时通知躲开,人不躲开吊车不许通过。
第四条、使用渡车启动前要确认渡车两侧轨道1.5米内无人或障碍物方可动车。
第五条、使用氧气作业时,放氧和烧氧人要配合好防止氧气回火烧伤。
第六条、吊废钢时要捆牢,钢绳粗细要适当,不许用钢绳捆热废钢,防止钢绳烧坏,废钢掉下砸伤人或砸坏车辆,往汽车箱内放废钢时,车箱内不许有人,待废钢放稳后人方可到车箱内解钢绳。
第七条、吊放中包盖时事先要确认好吊具或包盖上的挂钩是否完好,四个挂钩是否挂牢,确认无误后方可吊起,要用四根钢绳平吊、平放。
第八条、安装滑板时,包侧立要放稳放实,不许有异物在着立点上防止中包倒回砸伤人。
第九条、翻包时,要先确认好包内液体钢渣凝固方可翻包,
翻包区内地面要保证无积水和潮湿物方可进行,防止爆炸伤人。
第十条、清理搅拌机内废物或处理搅拌机故障时一定要将搅拌机电源开关箱上的电源撤掉后进行。
第十一条、用风镐打包盖子或拆中包永久衬时,要戴好防护眼镜,防止飞溅物伤眼。
第十二条、使用煤气烤包器时必须两人作业,要佩带好煤气报警器,确认烤包器作业区内煤气无超标,方可作业,烤包时一定要先点火后开煤气。
第十三条、严禁在煤气烤包器周围逗留或取暖。
第十四条、煤气烘烤器每班必须设专人,定期检查,防止有渗漏或燃烧不好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宝得公司炼钢厂连铸车间
2009年1月20日。
连铸中包塞棒开浇操作规程连铸中包塞棒开浇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连铸中包在开浇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适用于连铸中包开浇操作。
二、操作人员1. 开浇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开浇操作规程,并且具备相关操作经验;3. 若有新人操作,则必须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指导。
三、准备工作1. 确认连铸中包上方的温度和压力达到开浇条件;2. 清理连铸中包上的杂质和氧化皮;3. 确认连铸线已准备妥当,包括钢水温度、包口和包套等,必要时进行修整和更换。
四、操作流程1. 由操作人员确认开浇信号,并报告控制室人员;2.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已撤离危险区域;3. 操作人员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穿戴好相应的防护服;4. 将连铸中包上的包塞棒打捞上来;5. 将包塞棒送至旁边的垃圾桶中,避免造成火灾;6. 快速关上中包浇铁阀;7. 确认钢水开始顺利流入连铸机;8. 在开浇过程中,操作人员密切注意连铸线的运行情况,确保连铸机正常工作;9.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控制室人员报告并停止开浇。
五、注意事项1. 开浇前,要确保连铸中包上方的温度和压力符合安全开浇条件;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做出任何修改;3. 在开浇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连铸线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4. 如遇突发情况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报告控制室人员,并按照应急处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5.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严禁戏水、开玩笑等行为;6. 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将连铸机周围的设备清理干净,切勿留下杂物。
六、事故处理1. 如发生连铸中包开浇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控制室人员和相关部门;2.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 将事故情况及处理结果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按要求进行报告和记录。
打印无效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操作规程GC/DL31.13 -2010第一炼钢厂 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2010.02.25发布 2010.03.01实施受控状态受 控受控编号 持 有 者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打印无效目 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浇注前的准备3. 浇注操作4. 标识5. 质量记录附件A :钢种及温度制度附件B :拉速及工艺制度 附件C :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2010 0毕 胜 吴安民 姜文宝 王会民 2010.03.01 2006 2.10条 第9页 吴 鹏 吴安民 姜文宝 张晓军 2008.05.28 2006 2 全部 胡永才 吴安民 李 健 唐律今 2006.06.15 2004 1 全部 胡永才 孙启斌 李 瑛 刘 勇 2004.07.06 2004 0 0 胡永才 孙启斌 李 瑛 刘 勇 2004.02.20 版本修订修订页起草人负责人审 核批 准实 施提出单位:技术中心起草单位:第一炼钢厂打印无效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连铸机生产的工器具准备、中间包机构安装及烘烤、钢的浇注、铸坯缓 冷保温等技术操作和工艺制度。
本规程适用于大连金牛一炼钢二机二流小方坯连铸机生产。
2浇注前的准备2.1 工器具及相关工作的准备准备浇注用的保护渣、稻壳、中包覆盖剂、Φ6mm,Φ8mm 烧氧管、堵锥、冷料、长水口、托架、撬棍、石棉绳、热电偶及取样器等有关工器具。
2.2 中间包塞棒安装2.2.1 将塞棒操作机构的开度指示标定在中间位,并锁定手轮; 2.2.1.1 将塞棒放在水口,并将连接芯棒放在横臂叉钳内; 2.2.1.2 拧松横臂螺母,固定横臂;2.2.1.3 先拧塞棒的下部螺母,与横臂下沿贴紧,调整塞棒,使塞棒与水口中心线重合,然后做啃里调整,啃头3~5mm ,预紧上螺母,手动进行塞棒打开和关闭的动作;2.2.1.4 关闭塞棒,将塞棒的上部螺母拧紧;2.2.1.5 在中间包吊运时,必须将塞棒置于关闭位。
连铸操作规程一、主控操作1生产前准备1.1水准备1.1.1机长确认具备送水条件后,通知水泵房送各路生产用水。
1.1.2与中间包班长配合,检查四个流次的足辊段、活动段、固定段水压及流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
1.2上引锭1.2.1上引锭前与机长联系,切割班长确认辊道上及拉矫辊内有无障碍物,中间包班长确认二冷室引锭通道是否安全无阻。
1.2.2与液压工联系,确认液压站有无异常情况,开启大包及中包液压、主液压、振动台液压,出坯区液压。
泵开启后,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
1.2.3与切割工联系确认拉矫辊运转是否正常。
1.2.4确认自动上引锭条件是否达到,如没达到,确定哪项条件不满足,应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1.2.5以上条件具备时,启动各流自动上引锭。
1.2.6上引锭时在电脑屏幕及监视器中监视上引锭情况,如发现哪流引锭中途停止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流,并向机长汇报,检查故障与相关人员联系处理。
处理后,如要继续上引锭,则手动将引锭送上;如要自动再上该流引锭,则需手动将引锭退回原位并收集,待自动上引锭条件满足后,启动自动将引锭送上。
1.2.7浇钢工将引锭杆定位于结晶器后主控工在人机界面进行引锭杆强制在原位操作。
1.3生产前检查及准备工作1.3.1确认结晶器水流量、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及时向机长汇报与水泵房联系。
1.3.2确认事故水塔水位是否正常,正常水位不低于4m;结晶器总管压力是否正常,水量调节阀开口度是否正常。
1.3.3检查设备水压力及流量是否达到,正常压力应大于0.35MPa,流量大于450L/min。
1.3.4检查冲渣水压力及水泵状况。
1.3.5检查压缩空气及切割气体是否达到要求。
1.3.6确认电搅水系统水位,启动电磁搅拌水泵,检查压力、流量,确认电磁搅拌无故障。
1.3.7开浇前15分钟打开结晶器水逆止阀及设备水逆止阀。
1.3.8检查浇注许可条件是否达到,浇注前出坯区是否是远程控制。
连铸和铸钢安全操作规程一、中间包准备1检查中包壁、底部和烘烤条件;2、合同工应根据合同情况确定当班使用的合同号,写在黑板上并在值班室《中包安全使用记录表》上说明、签字(如:正常、备用、新包以及烘烤情况、不能使用);3、连铸工(装中包水口),按照中包工说明的“正常”中包吊运使用,提升前检查提升链是否正常;4、中间包安装时两人配合,指挥起重机坠落时,注意手的位置;5、中间包喷嘴安装○1把袋子里的杂物清理干净;○2在中间包喷嘴周围填充高温剂;○3在水口下边四周涂抹耐火泥,耐火泥涂抹充实,不得留有缝隙,然后用木块轻轻打入中间包喷嘴孔;○4水口烘烤,用氧气枪烧烤,直到耐火泥变干;6、中间包对中:用撬棍轻调,将中间包喷嘴与结晶器中心对齐。
方法:用引流管插入中包水口,引流管旋转360°都落在结晶器口吕;7、开动中包车时,注意观察某人的脚是否在轨道上,严防碾伤;8、开槽○1应清理回转槽上的残余钢材;○2用石英砂填充回转槽,要求结实、平整;○3在朝向进水口的地方铺设双层石棉,生产中如果摆槽粘钢太多,应及时处理掉残钢,重新填充石英砂,避免因摆槽次数多冲穿摆槽。
二、二次冷却室的清洁1、清理喷咀上的残钢,喷咀被堵死得全部更换,喷水时,确保水量和角度正常;2、清理喷淋架上的残钢,用玻璃纤维包裹;保护好喷淋管,避免变形;3、清理气缸、小辊上的冷钢,确保它正常工作。
三、引锭杆头安装1、用小木块堵住引锭杆头和钩头,间隙钩头要求焊接牢固,严防因焊接不牢拉脱;2、在钩头的另一端铺上石棉布,盖住钩头和引锭头;3、操作送引锭开关,将引锭杆头送至结晶器铜管下口;4、观察引锭杆和喷管之间的间隙,看喷淋困是否变形,弧度是否正常,确保冷却均匀;5、用冷钢和排水砂填充锭头,要求冷钢排列紧密,不得倾斜,严防拉钢时划伤铜管;6、用塞子塞住中间包喷嘴,摆槽移至水口下。
四、开箱安全操作1、将装有钢水的钢包提升到钢包架上后,轻点大包车开关,将大包开到中间包中间,测大包钢水温度,第一包温度1650℃-1660℃,打开大包机构,让钢水自动流到中包里;2、如钢水不能自动开出,通知拉钢工烧氧排水;氧气燃烧排水法:○1用切割枪烧掉氧气管;○2一个人打开氧气阀;○3氧气鼓风机和排水器必须戴长皮手套,拉下面罩;○4将氧气管插入大袋喷嘴,吹氧并排空;○5钢包工人驾驶钢包车配合排水器将钢水引出;○6成功排水后,必须立即关闭阀门,引流者退至安全区;3、中间包液位和温度控制○1中间包液位达到150mm时,通知拉钢工开浇;○2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30℃以上;○3控制大包机构,以控制向中包注入钢水量,威胁根据钢量和铸造速度控制中间包液位;○4当钢水量不足时,应控制中间包的液位和温度,确保钢水连接;○5当中包钢水温度低于153. ℃要吹氧升温,在吹氧过程中,应向中间包钢水中添加少量锰;○6打开机构,钢水下流时,要观察大包里钢水情况,避免及时倾覆,并通知拉钢工;○7补水口后,打开钢包后,注意观察钢包内钢水是否翻转,有翻动情况及时避让并通知拉钢工;○8拉浇正常后,确保中间包温度为1530℃左右;○9观察大包钢水下流情况,钢水流动扭曲时及时关闭机构,防止下渣;○10如发现机构关不了,及时通知调度员或起重机操作员,将大包吊走;○11必须排出所有钢包钢水,不得提前关闭机构。
连铸中间包砌筑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劳保用品穿戴整齐,严格执行单梁行车操作规程,上岗前和使用前应对所有吊具认真详细检查,确认安全可靠,以免断裂造成意外的发生。
2、吊挂、翻包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严格按行车指挥手势进行指挥。
3、翻包操作前,要先确认中间包内钢水已经完全凝固,用翻包机的夹紧装置把中间包固定完好,翻包机下不得有人。
4、和泥搅拌机运行时,严禁用铁棍、木棍向桶内捡物或搅拌,严禁戴手套向桶内加料操作。
另外,衣服袖口必须扎好,以防手卷入桶内造成伤害。
5、用单梁行车吊放物体时,一定要与捆扎人员配合好,时刻观察四周情况,喊
开过往人员,以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6、过跨平车上堆放渣包、铁斗、余钢冻块、废钢等物体时,必须摆好放牢,物体
不能堆放过高、以免吊运中掉落,宽度不能超出过跨平车。
7、禁止任何人在翻包场地内穿行,以免红(热)渣灼伤人。
8、禁止撞包翻包。
9、浇注中间包永久层之前,应检查中间包胎模吊耳是否牢固可靠,确认吊具完好,方可操作,并正确指挥吊运。
10、吊装挡火盖板,中间包内不许站人。
11、余钢冻块吊运要提前检查好钢丝绳,并疏散吊运路线上的所有人员。
12、当班人员清扫现场卫生;要对区域内安全情况进行确认。
XX炼钢厂中间包永久层整体浇注技术操作规程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第三炼钢厂连铸机中间包永久层整体浇注工艺技术操作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本规程适用于伴坯连铸机中间包。
2、中间包永久衬用原料的技术条件:中间包永久衬使用专用浇注料,其技术要求如下:3、中间包永久衬整体浇注:3.1、浇注前准备:包壳要求无变形,本体无裂纹,焊缝无裂开。
包壳要求吊耳良好,水口平整无冷钢,包壳排气孔必须畅通。
采用中间包专用浇注料。
模具外壁涂一层废机油(或3#锂基脂)。
先把待浇包壳放平,然后放置座砖模,座砖模中心与水口中心对中,对中误差≤5mm,然后四周填入少量填料与边框固定。
测量从包底钢板面到座砖模顶面的距离,根据这一距离长度在内壁四周用粉笔画线,作为包底厚度界限,包底厚度必须保证在120-150mm 范围内。
做好各类操作的记录准备工作要求健全且保存备查)。
3.1.9 选用Φ6.5~8mm的普通钢筋,截成若干,制成60度夹角的“V”字型构件。
3.1.10 将中包钢壳内壁清理干净。
3.1.11 按一定间距(约200×200mm)将“V”型金属锚固件牢固地焊到包壁和包底上,并要预留出包底水口眼模具位置。
3.1.12在焊好锚固件后,在钢壳内壁刷一层水玻璃,贴一层厚20mm 的耐火纤维毡,要求贴严、贴齐(或使用火泥粘贴)。
3.2、浇注料的检查及混匀在使用前要对浇注料进行检查,若有受潮、变质结块等问题不能使用。
将适量浇注料加入强制搅拌机内干混1-2分钟,然后加7%-8%的洁净自来水混匀5-6分钟,保证搅拌后的泥料没有干粉和硬泥团,并注意调节好料的稠度和流动性。
拌好的料要在15分钟内加入模内,并进行振动(不能大于终凝时间)。
包底或包壁永久层必须一次连续浇注完成,每批料的间隔时间要小于20分钟。
浇注料应在15℃以上的气温下使用,若气温太低,应加入促凝剂(Na2SiF6加0.125-0.2%)和防冻剂。
炼钢厂连铸工艺操作流程1总则1.1本规程规定了连铸生产准备、拉坯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
1.2本规程适用于连铸各规格、钢种的连铸生产。
2中间包准备2.1中间包修砌2.1.1绝热层(保温层)砌筑2.1.1.1在砌筑前应对中间包钢壳进行检查(探伤检查,耳轴、焊口),有无变形,确保钢壳的完好性,符合砌筑及使用要求。
2.1.1.2将中间包钢壳在换衬台上定位。
2.1.1.3清理钢壳内垃圾,钢壳内外残钢渣清理洁净。
2.1.1.4在钢壳内涂抹高温泥,要求厚薄均匀。
2∙1.1.5平铺一层耐火纤维毡,拚接缝要用胶泥粘好。
2.1.2浇注料的准备2.1.2.1投入搅拌机的搅拌量不应超过搅拌机定量的50%O2.122干料参与搅拌机内,应干混1〜2分钟,按重量比参与8〜10%的水,继续搅拌2〜3分钟,混匀成水泥浆状即可出料。
2.123.3搅拌好的料应尽快使用,以在15分钟内用完为宜。
2.1.3中间包永久层浇注2.1.3.1在浇注永久层前,将残留在包底的杂物清理洁净。
2.1.3.2在浇注前根据中间包换衬台上的水口对中装置放准水口座砖,并根据设计要求放好上、下冲击板。
2.1.3.3先浇注包底,浇注时,用插入式振动棒捣,振动以泥料充分泛浆无大的气泡冒出为宜,然后用泥刀将表面抹平。
2.1.3.4从浇注料中取出振动棒时,不宜过快,防止造成空洞。
2.1.3.5浇注完中间包底,待自然枯燥2小时后方可支胎具,胎具与绝热层间距为150mm。
安放前胎具四周先涂上防粘油,胎具安放要求中心定位,保证浇注后包墙厚度均匀。
2.1.3.6一次性浇注包墙,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同时要求表面泛浆。
2.1.3.7浇注时应用边加料边振动的连续施工法,一次加料不宜超过300mm高。
2.1.3.8包壁浇注完毕,自然枯燥24小时后,方可拆胎具,拆除胎具后需再自然枯燥48小时。
2.1.3.9永久层浇注后,在施工工作层前要依据浇注工艺在烘干站进行烘烤枯燥和烧结。
2.1.4工作层涂抹碱性喷涂料(Mgo)O1.1.1.1中间包内倒入干式料,用木板或其他工具刮平,厚度大于30mm,小于冲击板厚度20mm;在中间包烘烤器外表均匀涂一层石墨,将其放入中间包内,调整其位置,使其与冲击板下口吻合,并且与中间包四周的间距保持一致,大约30mm。
炼钢厂连铸车间钢包整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条、上岗前按标准穿戴好劳动保护品准时参加班前会。
第二条、烧水口内残钢时要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烧、放氧时两个人要配合好,防止氧气回火烧伤或溅渣烫伤。
第三条、用风镐打上水口时要戴好眼镜或面罩,防止溅渣烫伤。
第四条、使用煤气烤包时必须两个人作业,并要佩带好煤气报警器,确认烤包作业区内煤气无超标,方可进入作业区内进行作业,烤包时一定要先点火后放煤气(待包内木材燃起后再开煤气)。
第五条、严禁在煤气烘烤器下休息或取暖。
第六条、要经常巡回检查各处烘烤器的烤包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找专业人员处理,防止煤气泄露造成煤气中毒事故,巡回检查一定要佩带好煤气报警器。
第七条、要经常检查各处煤气水封罐的使用情况,按时排放煤气管道内的水,排水后要及时关严阀门,进入煤气水封罐区域内事先要确认该处在无超标煤气的情况下方可进入。
第八条、拆卸安装滑板件或滑板时小组人员要配合协调好,防止掉下打伤手、脚。
第九条、用镁灰套上水口时要戴好眼镜或防护面罩,防止掉热渣,烫伤眼睛。
第十条、吊、放钢包时不许站在钢包的南北侧,防止大罐“跳午”伤人。
第十一条、挂钢水罐前事先要认真检查好吊具各部位,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挂钢水罐时必须两个人作业,钢罐车东西两侧各一人,看吊钩是否挂牢钢水罐耳轴上,确认挂牢后西侧人员通知东侧人员,由东侧人员一人指挥吊车将重罐吊起,钢水罐吊起后西侧人员要及时返回东侧,不许在西侧停留。
第十三条、底吹氩作业安装,拆卸金属软管时要事先确认好转炉处理钢水人员在停止作业的情况下,在罐内不往外溅钢渣情况下进行并安迅速,防止罐内溅渣烧伤。
第十四条、翻罐前要认真检查翻罐钢绳钩子,勾座及各部位是否完好,同时要认真检查渣盘内是否有水或潮湿废物,如有不许往里翻防止爆炸伤人,翻罐时渣盘四周不许有人如有人要通知躲开。
第十五条、挂钢水罐双勾作业时,钢水罐的南,北侧不许有人防止翻罐绳或钩子断伤人。
德龙钢铁技术操作规程连铸中间包打结及工能件安装生效日期:2021-5-16编号:LGJC—02—65 第1页共3页一、中间包打结1、永久层打结锚固钉焊接要求机电车间钳工负责包壳修补维护及锚固钩的焊接,锚固钩要求焊接牢固,保证锚固件分布均匀,每两支锚钩之间距离≤150mm。
永久层打结要求打包前首先将包壳内杂物清理干净,永久层包底厚度≤100mm,墙面厚度均匀对称,对应部位厚度偏差≤10mm,永久层采纳轻质铁水包浇注料,加水量操作在6%左右,打结过程中布料均匀,保证全程振动。
2、干式料打结打包前首先将包内杂物清理干净,打结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干式料状态做好干式料检查,有受潮、结块现象干式料禁止使用;2.2.1放正中包上水口座砖模具,把周围用干式料填实后再铺包底,然后放稳流器;2.2.2稳流器要求下边垫干式料35~45kg必须平坦,稳流器的两个小角必须贴紧中包永久层,不能有翘角现象;110~130mm ,座包胎时,把各边间隙进行调整,墙面厚度75-85毫米,要求天车点动车轻放,然后把挡渣墙模板按规定放入包壳内,要求两侧模具对应,垂直;2.2.4填充干式料过程中不准把结块料和其它杂物填入中包内,预防造成空洞影响使用,丢弃的料袋,及时清走,倒料时拉动料袋散开倒料,预防死堆造成蓬料。
起草:填实料的中包,必须同时开动包胎上的两个振动器进行振动,振动时间不小于20分钟,待振完毕后,把包沿边残料全部清理干净,要求低于包沿钢板。
2.4.1烘烤包前,把各管道连接扎紧,检查无泄漏前方可点火;2.4.2点火要求用棉丝或棉布浸油后,进行点火,用点火管向包胎内放火源,严禁用其它杂物点火。
待点火物放入包胎后开小量氧气助燃,并给火源周围参加局部小木柴,使点燃煤气火源燃烧充分,待点火人员撤退烤中包区4米以外后才可送煤气。
2.4.3点火、送氧气、送煤气必须三人配合操作,一个点火,一人开启阀门,一人用煤气检测仪测量监护。
送入煤气后,在距烘烤中包4米以外的上风口,站到高处观察包胎处着火情况,点着煤气火后和烤中包前期严禁人员进入烤中包周围和下风口处,预防煤气燃烧不净造成中毒事故。
第1篇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2. 检查中包及周围环境,确保无安全隐患,如油污、杂物等。
3. 熟悉操作流程,了解设备性能和注意事项。
4. 检查中包内钢水温度、液位、成分等参数,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二、中包操作流程1. 投料:根据生产计划,将合格钢锭投入中包,注意投料顺序和投料量。
2. 搅拌:启动搅拌装置,使钢水均匀混合,防止偏析。
3. 温度控制:根据生产要求,调节加热装置,使钢水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4. 液位控制:观察液位计,及时调整投料量,保持液位稳定。
5. 成分调整:根据钢种要求,添加必要的合金元素,确保钢水成分符合标准。
6. 钢水处理: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脱氧、除渣等处理,提高钢水质量。
7. 中包烘烤:在中包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烘烤,防止钢水氧化、结皮。
8. 交班:交班前,检查设备状态,整理工作场所,确保安全。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保持清醒头脑。
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操作技巧,确保生产安全。
3.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4.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防止钢水喷溅、烫伤等事故发生。
5.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确保生产安全。
6. 严禁在中包周围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7. 中包内钢水温度、液位、成分等参数,应实时记录,便于分析、调整。
8. 交班时,详细告知接班人员设备状态、注意事项等,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四、违反操作规程的处理1.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并给予警告。
2. 对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职、解聘等。
3. 对多次违反操作规程的,给予严肃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通过以上规程,确保连铸中包操作的安全、稳定,提高钢水质量,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连铸生产线中包的操作,旨在确保连铸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XX炼钢厂中间包整体塞棒安装技术操作规程
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第三炼钢厂连铸机中间包永久层整体浇注工艺技术操作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本规程适用于伴坯连铸机中间包。
2、整体塞棒的技术指标:
注:要求供货厂家进行无损探伤。
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1 塞棒必须再烘烤房干燥24小时以上,确认干燥后才可使用。
3.2 塞棒安装前,要仔细检查塞棒本体是否有裂纹、表面防氧化涂层是否脱落(如有裂纹,弃之不用;认真检查螺丝是否完好,与棒体配合是否可靠;认真检查杆芯螺纹是否完好,杆芯是否变形)。
3.3 塞棒的开闭机构应松紧合适,滑动平稳,焊接牢固,润滑良好,如有损伤,必须修理或更换。
3.4 在确认塞棒升降机构运行无故障后方可将其吊挂在中间包上。
吊挂时要注意安全并且必须吊挂牢固,固定销必须齐全并打紧,吊装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确认机构无松动、横臂无左右摇摆后方可进行以下操作。
4、塞棒安装操作:
4.1 准备好连接螺杆,要求螺母螺杆垫圈配合良好,螺杆垂直并涂润滑油。
4.2 安装的塞棒应垂直对中水口,在开启状态下塞棒应向开闭机构的方向偏离水口中心2-3mm,塞棒上下行程50-60mm开关灵活自如,塞棒关闭时,塞头从水口边擦滑就位,塞棒无摆动现象。
4.3 安装塞棒过程中,不允许敲击塞棒,塞棒安装后轻摇塞棒,要求无摆动现象。
5、中间包往平台中间包小车上放时,要稳、轻、准、注意避免碰撞塞棒及其开闭机构。
6、中包烘好后,在浇钢前,要仔细检查塞棒,看是否有裂纹、棒头是否破损、螺帽是否松动。
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否则不允许使用该中包。
7、塞棒机构的分离:
7.1 将浇注用后的中间包吊下放至修包区。
7.2 用扳手松开塞棒紧固螺母,将塞棒与导向装置分离,用钢丝绳吊出塞棒,砸碎后取出螺杆,然后将螺杆冷却并清理干净。
7.3 打开塞棒固定销,吊出塞棒机构,放到所需装配中间包或存放架上。
7.4 将拆下的中包机构固定销和塞棒机构摆放在指定地点。
8、浇注过程中的检查:
8.1 中包烘烤前必须再行检查塞棒安装。
中包烘烤过程中和浇注前检查塞棒是否正常。
8.2 若塞棒出现裂纹、断裂,及时更换塞棒。
8.3 若塞棒出现偏斜、摆动时,及时调节螺母,使其固定。
8.4 若塞棒行程不达标准,调节螺杆螺母,以调整塞棒开度。
8.5 开浇后,如塞棒出现便斜,摆动等情况,及时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