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发布时间:2021-08-10T09:24:06.030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1年第六卷3期作者:赵彦鹏,王林,廖广宇,韩玉稳,董应明[导读] 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赵彦鹏,王林,廖广宇,韩玉稳,董应明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云南省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对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进行测量,介绍测量的方法,后期数据处理并进行误差分析。
关键词:主轴回转精度;三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工业母机的机床的要求也更加高。
特别是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主轴回转精度的检测是机床设计、制造、调整和维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措施。
1、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概念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
因为机床的主轴传递着主要的加工运动,故其回转误差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工件的加工质量。
2、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2.1试验内容及目的被测对象为TGK4663A加工中心主轴,采用动态测量法通常是选用一种测量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测得的位移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2.2试验参考依据GB/T17421.7 《机床检验通则第七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2.3测量装置及示意图2.5试验条件(1)试验的机床为按相关国家、行业等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2)试验前让主轴以中速(3000r/min)空运转30min;(3)试验前校正测量棒,在安装传感器位置处,使测量棒的径向跳动小于15μm;(4)试验时,传感器距主轴前定位端盘距离为180mm;(5)试验时,X轴、Y轴、Z轴及B轴不做进给运动。
实验一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行业对回转轴差动误差的测量都极为重视,例如,有许多行业的设备都需要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它们的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程度往往要求在0.1~0.25μm以下。
要加工出这样高精度的机械零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来配合才能够满足要求,其中的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是最关键的条件之一。
而测量主轴的误差运动则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对机床的加工而言,它可以用来预测机床的理想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小形状误差,并判断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
本实验对如何正确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进行一些探讨。
一、有关的基础知识1 轴误差运动理想回转轴线——回转轴运转时,其轴心线在空间的位置稳定不变,即与空间的一条直线相重合,且无轴向的相对移动,我们就称这条固定直线为理想轴线。
但实际上,回转轴组件由于各零件的加工误差及安装误差存在,它的回转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漂移的,并非固定不变。
那么,我们就把回转过程中实际的回转轴轴心线对理想线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移定义为回转轴的误差运动。
在实际研究中,往往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可以将理想轴线有选择地和不同的元件“固接”在一起。
例如,我们研究轴承时,可以把理想轴线和轴壳“固接”,这时的误差运动是回转过程中回转轴线对轴承壳体的相对运动,反映出轴承的回转质量,如果研究的是加工设备(如机床),对刀具回转类机床,理想轴线可以与工件“固接”;对于工件回转加工类机床,理想轴线则可与刀具“固接”;这时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就是刀具——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反映出来的是加工误差。
但应注意,回转误差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合成误差,它是由几个方向的误差所组成,下面来具体分析(见图1-1):总的来讲,实际回转轴线对理想轴线AB在每一个瞬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分解为三类五个运动:纯轴向运动z(t),纯径向运动x(t)和y(t),倾角运动α(t)和β(t)。
从分解的五种运动的特点可看出,径向误差运动r(t)是由纯径向运动x(t) 、y(t) 和倾角运动α(t)、β(t)合成的结果。
简要叙述机床回转轴回转精度检测的实验方案如何检测机床主轴回转的精度【按】由于机床回转误差可能会造成主轴传动系统的几何误差、传动轴偏心、惯性力变形、热变形等误差,也包括许多随机误差,所有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检测,便成了评价机床动态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径向跳动量和轴向窜动量测试实验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回转精度测量的要求。
检测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方法有打表测量、单向测量、双向测量等几种。
一、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是衡量机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机床工作精度的主要因素。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技术对精密机械设备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包括径向误差和轴向误差。
轴向回转误差的测量相对比较简单,只需在机床主轴端面安装微位移传感器,进行一维位移量的测量即可。
因此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测量技术的研究焦点一直集中在径向误差的精确测量上。
(参阅数控机床主轴轴承的温度控制与其工作原理阐述)1)打表测量方法早期机床主轴回转精度不太高时,测量机床主轴误差的常用方法是将精密芯棒插入机床主轴锥孔,通过在芯棒的表面及端面放置千分表来进行测量。
这种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但却会引入锥孔的偏心误差,不能把性质不同的误差区分开,而且不能反映主轴在工作转速下的回转误差,更不能应用于高速、高精度的主轴回转精度测量。
除此之外也有采用测量试件来评定主轴的回转误差。
2)单向测量方法单向测量法又称为单传感器测量法。
由传感器拾得“敏感方向”的误差号,经测微仪放大、处理后,送入记录仪,以待进一步数据处理。
然后以主轴回转角作为自变量,将采集的位移量按主轴回转角度展开叠加到基圆上,形成圆图像。
误差运动的敏感方向是通过加工或测试的瞬时接触点并平行于工件理想加工的表面的法线方向,非敏感方向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直线上。
单向测量法测量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实质上只是一维主轴回转误差运动在敏感方向的分量。
因此单向测量法只适用于具有敏感方向的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例如工件回转型机床。
机床主轴测试实验报告1. 引言机床主轴作为机床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加工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机床主轴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测试是必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机床主轴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为机床的使用者提供参考。
2. 实验目的1. 测试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2. 测试机床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3. 测试机床主轴的最大转速;4. 测试机床主轴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3. 实验装置和方法3.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主要装置有:- 机床主轴测试仪:用于测试主轴的转动精度和跳动情况;- 主轴转速计:用于测量主轴的转速;- 高精度测量工具:包括示波器、千分尺等。
3.2 实验方法1. 回转精度测试:通过在主轴上安装测量标尺,利用示波器测量标尺的波形,评估主轴的回转精度。
2. 跳动测试:使用示波器和千分尺测量主轴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情况。
3. 最大转速测试:利用主轴转速计,逐渐增加主轴转速,记录并测量主轴的最大转速。
4. 稳定性和平稳性测试:连续运行主轴一定时间,在不同转速下观察主轴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回转精度测试结果经过测试,得到主轴的回转精度为0.005 mm。
根据要求,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应在0.01 mm以内,因此主轴的回转精度在合理范围内。
4.2 跳动测试结果径向跳动测试结果显示,主轴的径向跳动在0.02 mm以内,轴向跳动在0.01 mm以内。
根据标准,机床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应在0.03 mm以内,因此主轴的跳动情况符合要求。
4.3 最大转速测试结果经过测试,主轴的最大转速为8000 rpm。
根据要求,机床主轴的最大转速应在6000 rpm以上,因此主轴的最大转速符合要求。
4.4 稳定性和平稳性测试结果在连续运行主轴2小时的实验中,主轴的转速保持稳定,无明显波动。
在不同转速下,主轴的转速变化不超过2%,达到了平稳运行的要求。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 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跳动情况、最大转速以及稳定性和平稳性都符合要求;2. 主轴的回转精度为0.005 mm,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均在0.03 mm以内;3. 主轴的最大转速为8000 rpm,稳定性测试显示转速变化不超过2%。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时间:课程名: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金切实验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一、实验概述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机床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机床核心——主轴部件的回转误差运动,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它是反映机床动态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在《金属切削机床样机试验规范》中已列为机床性能试验的一个项目。
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广泛开展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研究主轴误差运动的目的,一是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另一是找出误差对加工质量影响的大小。
为此,不仅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要能够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要能够给出误差的具体数值。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机床主轴运动误差的表现特征、评定方法、及测定技术、产生原因及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使同学加深理解工艺装备运动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关系;2.理解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数据处理技术与基本原理。
三、实验要求1.实验员演示主轴回转误差测量的全过程,讲解主轴回转精度的定义、主轴回转误差测量原理和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2.同学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学习使用MATLAB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的计算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四、报告内容1.简述实验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原理;2. 什么是主轴回转误差运动?造成机床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3.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数据采样时间固定为2ms;测量距离单位为mm;4.采用Matlab绘制极坐标误差带圆图并打印1)从采样记录文件按单周采样点数(n)截取数据;2)打开matlab,使用file->Import导入数据文件,数据将保存在data变量中;3)使用命令x=(0 : 2*pi/n : 2*pi-2*pi/n )生成极坐标刻度,并进行转置x=x’;4)使用polar(x,data)命令,绘制极坐标图。
综合实验一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1、实验目的加工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要求学生:(1) 了解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试方法。
(2) 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4) 熟悉并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5) 基本掌握数据处理与图像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误差运动测试:(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1-9。
(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1-13。
3、实验对象以C6140普通车床的回转主轴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回转情况下的误差运动。
根据测试数据,用图像分析方法表示误差运动,分析误差运动产生的原因。
4、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1) C6140普通车床(2) 回转精度测试仪(3) 涡流测振仪(4) 信号发生器(5) 双踪示波器(6) 数字式万用表(7) 可调偏心的测量装置5、实验步骤5.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作方法;(2) 按照原理框图正确地将系统中各仪器的信号线连通;(3) 调整标准盘1(作为补偿信号)和标准盘2(作为误差的测量信号)的偏心量,标准盘2的偏心量e2应尽可能小,仅稍大于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以保证得到信号即可,偏心量一般调整到0.03mm~0.05mm;标准盘1的偏心量e1应尽可能调大,大到使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相对于偏心量可以忽略不计,及得到一个接近于纯偏心信号的光滑曲线,但因受涡流传感器工作间隙的限制,偏心量无法无限制地加大,一般调到0.40mm~0.60mm即可,并使e1和e2相差180o;(4) 经指导老师检查系统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5) 按测振仪使用要求调整好涡流传感器的工作间隙;(6)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7) 调整测振仪灵敏度,使之满足下面的关系式:e1.k1传感.k1测振仪= e2.k2传感.k2测振仪(8) 将满足以上关系式的两路输出信号经加法器(借用回转精度测试仪后面板上的加法器,此时应将总接口插板抽出)相加,在示波器上得到误差曲线,曲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即为圆度误差的相对值,曲线最大的垂直度即为粗糙度的相对值;(9) 标定,方法为:用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一标准正弦信号,使其幅值为测振仪当前档位(如30um档)的满量程输出的电压值,将该正弦信号送入加法器输入端,在示波器上得到一幅值为A mm的正弦信号,则该测量系统的标定系数为30um/A mm;(10) 求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mm)×30um/A mm;(11) 停机床、关仪器,并拆除仪器的所有连接线,整理现场。
主轴回转精度动态测试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磨床技术发展,对主轴回转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回转精度包括了轴的径向误差、轴向误差、角度误差及由此衍生出的表面误差和半径误差五种。
其中,径向误差尤其重要。
对于径向误差的动态测量及分析,我们采用了单向测量法和双向测量法,测得主轴不同转速下的同步误差值及非同步误差值,以选取主轴最佳磨削转速。
关键词:同步误差非同步误差径向误差引言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磨床发展历程中,主轴类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一直被设计师认为能够完全实现。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轴类零件的几何精度要求并不是难点。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汽车工业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的需要,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甚至达到了微米级以上。
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高精度磨床就成为必然。
而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因之一。
因此,对高精度磨床的开发,研究主轴回转的动态特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产中,如果磨床达不到磨削精度要求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采取增加机床刚性、结构阻尼、改变零件几何形状以及降低磨床温升等方法来改进磨削性能。
但是,这些改进措施仅能从表面上对磨床工作精度有所改进,根本不能改变磨床的基本性能,即对提升磨床性能作用不大。
我们需要了解主轴性能,通过对主轴的动态测量,将主轴各项运动误差用数据准确地描述出来,以些为据,判断磨床的改进方向,从而准确预测及控制工件加工质量。
1 主轴运动误差在主轴动态回转特性中,通常存在三个基本误差:①径向误差;②轴向误差;③角度误差。
在此三个基本误差的基础上,又可以衍生出两个复合误差:①表面误差;②半径误差。
表面误差是由轴向误差和角度误差共同作用产生的,而半径误差是由径向误差和角度误差共同作用产生的。
对主轴精度影响最大是应该是径向运动误差。
如(图1)所示,当主轴在低速转动时,不会产生角度偏移,也不会发热,此时得到的是一个纯半径的运动误差,轴向误差与角度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并不存在两个复合误差。
一、前言机床主轴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加工的精度、效率以及机床的性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机床主轴系统的了解和操作,提高学生对机床主轴系统的认识,掌握其基本原理、结构特点、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查和维修。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机床主轴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机床主轴系统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3. 学会分析机床主轴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能进行初步的排查和维修。
三、实训内容1. 机床主轴系统的基本结构机床主轴系统主要由主轴、轴承、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组成。
其中,主轴是机床主轴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支撑和传递刀具,实现切削运动。
2. 机床主轴系统的工作原理机床主轴系统通过电机驱动,使主轴旋转,进而带动刀具进行切削。
在切削过程中,主轴系统需要承受切削力、切削热以及振动等影响,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精度。
3. 机床主轴系统的操作方法1)启动机床,检查主轴系统是否正常。
2)装夹刀具,调整刀具位置,确保加工精度。
3)设置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4)启动切削,观察主轴系统运行情况,确保加工质量。
4. 机床主轴系统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主轴系统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2)保持主轴系统清洁,防止切削屑、油污等杂质进入系统。
3)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的品质和油量。
4)定期进行主轴系统的平衡试验,防止振动和噪音。
5. 机床主轴系统常见故障的排查与维修1)主轴转速不稳定:检查电机、传动系统、轴承等部件,排除故障原因。
2)主轴振动:检查主轴系统各部件的紧固情况,调整刀具位置,排除振动原因。
3)主轴发热: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品质和油量,排除发热原因。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机床主轴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同时,我也学会了分析机床主轴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能进行初步的排查和维修。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三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1.实验目的加工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要求学生:(1) 了解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试方法。
(2) 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4) 熟悉并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5) 基本掌握数据处理与图像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误差运动测试:(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1-9。
(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1-13。
3.实验对象以C6140普通车床的回转主轴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回转情况下的误差运动。
根据测试数据,用图像分析方法表示误差运动,分析误差运动产生的原因。
4.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1) C6140普通车床(2) 回转精度测试仪(3) 涡流测振仪(4) 信号发生器(5) 双踪示波器(6) 数字式万用表(7) 可调偏心的测量装置5.实验步骤1.1.1 5.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作方法;(2) 按照原理框图正确地将系统中各仪器的信号线连通;(3) 调整标准盘1(作为补偿信号)和标准盘2(作为误差的测量信号)的偏心量,标准盘2的偏心量e2应尽可能小,仅稍大于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以保证得到信号即可,偏心量一般调整到0.03mm~0.05mm;标准盘1的偏心量e1应尽可能调大,大到使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相对于偏心量可以忽略不计,及得到一个接近于纯偏心信号的光滑曲线,但因受涡流传感器工作间隙的限制,偏心量无法无限制地加大,一般调到0.40mm~0.60mm即可,并使e1和e2相差180o;(4) 经指导老师检查系统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5) 按测振仪使用要求调整好涡流传感器的工作间隙;(6)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7) 调整测振仪灵敏度,使之满足下面的关系式:e1.k1传感.k1测振仪= e2.k2传感.k2测振仪(8) 将满足以上关系式的两路输出信号经加法器(借用回转精度测试仪后面板上的加法器,此时应将总接口插板抽出)相加,在示波器上得到误差曲线,曲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即为圆度误差的相对值,曲线最大的垂直度即为粗糙度的相对值;(9) 标定,方法为:用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一标准正弦信号,使其幅值为测振仪当前档位(如30um档)的满量程输出的电压值,将该正弦信号送入加法器输入端,在示波器上得到一幅值为A mm的正弦信号,则该测量系统的标定系数为30um/A mm;(10) 求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mm)×30um/A mm;(11) 停机床、关仪器,并拆除仪器的所有连接线,整理现场。
主轴回转误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研究和分析主轴回转误差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探讨如何减小主轴回转误差,提高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器材和装置1. 主轴回转误差测量装置2. 测距仪3. 机械设备样品实验原理主轴回转误差是机械设备中一种常见的误差,主要由制造精度、加工工艺和使用磨损等因素引起。
在高精度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主轴的回转误差会导致零件位置偏差、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噪音增大等问题。
通过测量和分析主轴回转误差,可以找到改进设备性能的方法并提高装配精度。
实验步骤1. 将主轴回转误差测量装置安装在机械设备的主轴上。
2. 调整测距仪,使其能够准确测量主轴回转误差。
3. 将机械设备启动,并记录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数据。
4.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主轴回转误差的变化规律和大小。
5. 制定改进方案,通过调整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和相关参数,减小主轴回转误差。
6. 实施改进方案,并重新测量主轴回转误差。
7. 比较改进前后的测量数据,评估改进效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主轴回转误差(mm)1 0.052 0.073 0.064 0.085 0.06平均值0.06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主轴回转误差的大小在0.05-0.08mm之间波动。
2. 根据平均值计算,主轴回转误差大约为0.064mm。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机械设备的主轴回转误差存在一定的波动,且平均误差较小。
根据此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制定以下改进方案:1. 使用更高精度和更坚固的零部件替换原有的部件,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磨性。
2. 在加工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润滑剂和冷却装置,减小摩擦和热变形对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
3. 定期检查和维护主轴和相关设备,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引起主轴回转误差的问题。
这些改进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小机械设备的主轴回转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数控中心
实验三: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床回转误差运动状态及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2、了解车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材:
1、C620车床一台,
2、圆柱心棒一根,
3、千分表三个。
实验方法:
4、按图示把心轴安装到车床主轴上;
2、按图示安装上千分表;分别离主轴前端50mm,100mm,200mm,400mm,600mm处测量各一次;
3、低速(150r/min)开动机床,记录跳动值和窜动值;
4、高速(630r/min)开动机床,记录跳动值和窜动值;
5、依下列方式计算出角向摆动:
tgα=(600mm处的跳动值-100mm处的跳动值)/(600-100),多算几处,取平均值。
实验主轴回转精度的测定一、 概述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机床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机床核心——主轴部件的回转误差运动,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它是反映机床动态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在《金属切削机床样机试验规范》中已列为机床性能试验的一个项目。
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广泛开展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研究主轴误差运动的目的,一是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另一是找出误差对加工质量影响的大小。
为此,不仅对主轴回转误差运动要能够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要能够给出误差的具体数值。
过去流行的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是传统的捷克VUOSO双向测量法和美国LRL单向测量法。
前者适用于测试刀具回转型主轴径向误差运动,后者适用于测试工件回转型主轴径向误差运动。
两种方法都是在机床空载或模拟加工的条件下,通过对基准球(环)的测量,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主轴回转而产生的圆图象。
将圆图象拍摄下来便可用圆度样板读取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数值。
这种测试方法虽然能够在试验现场显示图形,直观性强,便于监视机床的安装调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基准钢球的形状误差会复映进去,不能反映切削受载状态,存在一定的原理误差等。
所以测量精度难以提高,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主轴误差运动主轴误差运动的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引入频镨分析理论和FFT变换技术,通过用计算机来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使整个测量过程更方便、数据处理更科学、测量结果更正确。
二、 实验目的1.了解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表现形式、定义、评判原则、产生原因及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2.懂得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方法及实验原理。
三、 主轴径向误差运动的测试原理及方法1.主轴回转误差运动主轴回转时,在某一瞬时,旋转的线速度为零的端点联线为主轴在该瞬时的回转中心线。
理想情况下,主铀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相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系统应该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主轴回转误差测量技术及其仪器调研报告主轴的性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认识了主轴的性能,就可以预测和控制零件的加工精度;工件的位置精度、粗糙度和表面光洁度都与主轴性能有关。
因此,工况下测量主轴的性能是很必要的,只有测量主轴回转才能从更深层面上来控制加工质量,进而加深对机床的了解。
通过测试可以优化主轴转速,通过温升曲线可获知机床的预热时间,通过冲击试验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可检查主轴的损坏程度。
我公司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公司机床主轴装配上只能依赖师傅经验,无法动态测试主轴回转轴心轨迹,亦无法知道机床主轴在磨削受力、温度变化的动态特性。
为提高机床产品精度,为机床主轴加工生产装配提供理论依据,此项试验研究急需开展!一、国内现状1、仪器方面目前国内仪器研制方面主要停留在软件开发方面,数据处理硬件亦无成熟稳定产品,并且需要自行配套传感器及装夹夹具和标准钢球。
主要厂家有:● 北京派莱博测头直径:测头工作面有效直径3mm测量范围:40微米~140微米(间隙)线形度:±0.05% 0.1%分辨能力:1纳米带宽: DC 500HzDC 3kHz2、应用方面国内做主轴轴心轨心测试的主要停留在高校实验室和一些研究所,还有一些飞机制造等精密主轴回转使用。
一方面夹具是自行设计,软件自行开发,另一方面是进口国外成熟的仪器。
二、国外1、仪器方面● Micro-Epsilon(德国) S601-0.2测量范围:200微米线形度:±0.2% 0.4%分辨率:8纳米带宽:6kHz(-3dB)● Lion Precision(美国) CPL290测量范围为100微米时线形度:±0.3%F.S. 0.6%分辨率:0.004% F.S.100微米X0.004%=4纳米带宽:10kHz(5%) 15kHz(3dB)● MTI Instruments(美国) AS9000分辨率:纳米级线性度:0.2%带宽:500Hz(标准)2、应用方面外国精密机床已把主轴回转误差测量作为机床精度检测必选项图为精密车床主轴回转精度检查(白色线为位移传感器,车头主轴端面装有标准钢球)三、美国LION主轴误差测量仪详细技术资料主要功能:可采集跟踪主轴瞬时转速变化、轴心轨迹、轴向位移,热变形配置:电涡流传感器及配套夹具、标准钢球及相关配套夹具、操作控制箱、处理软件。
《制造工艺》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工艺装备运动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关系;2、熟悉机床主轴运动误差的表现特征、评定方法及测定技术;3、理解主轴回转精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二、实验装置1、DB1型电容传感器2个2、DWS型超精密振动—位移测量仪2台3、SR2型四踪示波器1台4、ED4710型X—Y记录仪1台5、回转误差测试原件1个6、CA6140车床1台7、磁力表架2个8、杠杆千分表1套9、塞尺1个三、实验原理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是机床的主轴部件和进给运动部件。
主轴部件产生切削主运动,承受可大部分切削力。
因而其运动精度、刚度将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形状误差、尺寸误差、表面粗糙度等。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是主轴运动精度的评定参数,它是反映机床动态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运动精度直接制约了被加工件的形状精度。
因而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测定将直接反映了机床的工艺精度。
图1—1 实验原理图 1.基准圆球 2.电容传感器 3.摇摆杆 4.调整螺钉 5.调整球 6.固定心轴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装置如图1—1所示,基准球(件1)用胶粘接在摇摆杆(件3)上,以调整球(件5)为轴节,调整螺钉(件4)与心轴(件6)固紧。
然后用三爪卡盘把心轴夹紧在机床(CA6140)主轴上,把杠杆千分表安装在千分表架上,使杠杆千分表触头与基准球接触,调整螺钉,使基准球的回转轴与机床主轴的回转轴心重合。
在测量中为了便于分析,基准圆球的轴心O'与主轴的回转轴心略有一偏心(一般为5~10μm)。
件2为互成90°安装的两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与基准圆球间保持一定的间隙Δ。
一般多用与高速回转主轴精度的测量中。
主轴回转时,由于基准圆球与主轴回转轴心的偏心e 引起主轴轴心漂移,使基准圆球和两传感器之间的间隙发生微小改变,由于间隙Δ的改变而引起电容C 的改变(因∆=πε4S C S —极板面积,Δ—间隙值)即传感器输出一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分别输入到示波器的X 、Y 轴或输入X —Y 记录仪的X 、Y 轴。
机床精度测量报告一、引言机床精度是指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其运动精度、传动精度以及形状定位精度等方面的表现。
机床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对机床精度进行测量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台机床的精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评估其加工质量和性能。
二、测量对象和方法本次测量对象为一台数控铣床。
为了全面评估机床的精度,我们对其运动精度、传动精度和形状定位精度进行了测量。
运动精度包括了工作台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传动精度包括了主轴的定位和回转精度,形状定位精度包括了机床的直线度和圆度等。
运动精度的测量是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和光栅尺来进行的。
我们将激光干涉仪和光栅尺分别安装在工作台和主轴上,然后测量其相对位置变化,从而获得工作台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传动精度的测量是通过将刀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在不同位置上测量主轴的定位误差和回转误差。
形状定位精度的测量是通过使用千分尺和测微显微镜进行的,测量直线度和圆度等参数。
三、测量结果和分析1.运动精度测量结果工作台的平行度为0.02mm,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机床的工作台平行度良好。
工作台的垂直度为0.03mm,也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机床的工作台垂直度较好。
2.传动精度测量结果主轴的定位误差为0.01mm,说明机床的主轴定位精度较高。
主轴的回转误差为0.005°,同样表明机床的回转精度较高。
3.形状定位精度测量结果机床的直线度为0.02mm,表明机床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平整度较好。
机床的圆度为0.01mm,表明机床加工出的圆形零件的圆度较好。
四、结论通过对台机床的精度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机床的运动精度良好,工作台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2.机床的传动精度较高,主轴的定位和回转精度良好。
3.机床的形状定位精度较好,直线度和圆度较高。
综上所述,该机床的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可以满足大部分加工要求。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需结合具体加工要求和工件的精度要求来确定最适合的机床和加工参数。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数控中心
实验三: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床回转误差运动状态及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2、了解车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材:
1、C620车床一台,
2、圆柱心棒一根,
3、千分表三个。
实验方法:
4、按图示把心轴安装到车床主轴上;
2、按图示安装上千分表;分别离主轴前端50mm,100mm,200mm,400mm,600mm处测量各一次;
3、低速(150r/min)开动机床,记录跳动值和窜动值;
4、高速(630r/min)开动机床,记录跳动值和窜动值;
5、依下列方式计算出角向摆动:
tgα=(600mm处的跳动值-100mm处的跳动值)/(600-100),多算几处,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