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中学高2014级实验部分复习模拟题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9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本题9分)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A.2m/s B.8m/s C.6m/s D.4m/s2、(本题9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电场强度B.势能C.功D.电荷量3、(本题9分)如图,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面的夹角θ缓慢增大,当夹角增大到45︒时,货物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θ增大到45︒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大B.在θ增大到45︒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在θ增大到45︒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在θ增大到45︒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不变4、(本题9分)高抛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常用发球方法,具备速度快,旋转强的特点,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乒乓球竖直抛出后又落回原处,被击打出去,如图所示,空气阻力恒定,则()A .抛出到落回的过程中乒乓球的机械能守恒B .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 .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D .乒乓球落回原处的速度等于抛出时的速度5、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电势、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B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C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较高D .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6、 (本题9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在同一高度处,A 物体自由落下,B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则它们到达地面时(空气阻力不计)( )A .A 、B 两物体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B .速度相同,动能相同C .A 、B 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A 物体重力的平均功率大于B 物体重力的平均功率D .B 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与A 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7、在高为H 的桌面上以速度v 水平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当物体落到距地面高为h 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若以地面作为重力势能的零参考平面,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在A 点的机械能为212mgh mv +B .物体在A 点的机械能为212mgH mv + C .物体在A 点的动能为212mgh mv + D .物体在A 点的动能为21()2mg H h mv -+ 8、 (本题9分)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D.表中x为66.79、(本题9分)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面是一名中学生体检时记录的数据,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体温36.8℃B .身高175 cmC .体重50kg D. 脉搏1分钟跳25次2、今年初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是 ( )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水汽化形成的C .冰熔化形成的D .冰升华形成的3、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洗衣机应该用二脚插头B .熔丝熔断后,可用铜丝替代C .有人不小心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人D .当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将其复位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C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 .来自玻璃幕墙刺眼的阳光——光的折射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在空间站会失去惯性B .利用惯性可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掉C .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D .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B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D .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的电阻不变且与R 0的电阻相等。
闭合开关S ,当滑片S 从中点向右滑到某一点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均变小B .电压表V 1与电流表A 的示数比值变小C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的示数比值变大D .电压表V 1、V 2的示数差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变大8、如图2所示的电路,将AB 两端接入10V 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 ,拆去AB 两端电源,再将CD 两端接入10V 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 ,则R1:R2的值为( )A.1:1B.7:3C.49:9D.100:21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双脚绑着弹性橡皮绳的蹦极爱好者从高台上自由跳下,3s 内下降24 m 到达最低点,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m/s ;这一过程中,高台上的人相对于蹦极爱好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卷1)化学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Fe56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挥发B.干冰升华吸热C.浓硫酸吸水D.生石灰变质2.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A.Fe B.A l C.Si D.O3.下列物质即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化铝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使某些食品保鲜,提倡使用甲醛溶液浸泡B.油脂会使人发胖,要禁食油脂C.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D.青少年应尽可能多吃含铁营养剂来补铁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可燃物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实验会失败7.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8.下列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A.煤B.石油C.乙醇D.氢气9.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与CuO反应得到铜B.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切割大理石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电极1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重庆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4(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K 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金属导电C.干冰升华D.光合作用2.以甲醇(CH3OH)为原料的新型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O2+4NaOH=2Na2C O3+6X。
其中X的化学式是()A.H2O B.CO C.NO2D.NO3.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4.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石墨、氯酸钾、石油B.钢、氧化镁、铁锈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D.液态氧、干冰、空气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矿泉水C.蒸馏水D.冰汽水7.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8.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D.浓硫酸倒人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9.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A.NH4HCO3==NH3↑+CO2↑+H2O (分解反应)B.CuO+H2SO4==CuSO4+H2O (中和反应)C.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D.CaO+H2O==Ca(OH)2(化合反应)10.将pH试纸湿润后测定NaOH溶液的pH,对测得的数值说法正确的是()A.大于实际值B.等于实际值C.小于实际值D.无法确定1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的是()A.CaO、消石灰、氧化钙B.NaOH、纯碱、氢氧化钠C.Na2CO3、苏打、碳酸钠D.CH3OH、酒精、乙醇1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Cl C.KNO3D.Ca(H2PO4)213.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物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AgNO3B.Cu(NO3)2 C.Fe(NO3)2D.Fe(NO3)314.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D.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15.如下图所示,点燃甲、乙两支蜡烛,甲燃烧一会儿熄灭,乙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A.具有可燃物B.有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有着火点16.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
2024届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本题9分)将一个物体由A移至B,重力做功()A.与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阻力有关B.与物体沿直线或曲线运动有关C.与物体是做加速、减速还是匀速运动有关D.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如图,初速度大小相同的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A做竖直上抛,B做斜上抛,抛射角θ,C沿斜面上滑(斜面光滑倾斜角也为θ,足够长),摩擦和空气阻力都略去不计,如用h A、h B、h C分别表示它们各自上升的最大高度.则:A.h A=h C>h B B.h A=h B=h CC.h B>h C =h A D.h A>h B>h C3、(本题9分)所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A和E KB,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则有()A.E KA=E KB,W A>W B B.E KA<E KB,W A>W B4、(本题9分)如图所示,汽车甲通过定滑轮拉汽车乙前进,甲、乙分别在上下两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则v1:v2为( )A.1:cosβB.sinβ:1C.cosβ:1D.1:sinβ5、(本题9分)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B.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任一时刻速率都不变,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一定不变C.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能不等于零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它这段时间内的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能都不等于零6、(本题9分)如图所示,摩擦轮A和B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A为主动轮,A的半径为20cm,B的半径为10cm,则A、B两轮边缘上的点()A.角速度之比为1∶2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C.线速度之比为1∶2D.线速度之比为1∶17、(本题9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
2024学年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倾斜角为θ的直线l 与直线230x y +-=垂直,则sin θ=( )A .BC .D 2.已知随机变量i ξ满足()()221kkk i i i P k C p p ξ-==-,1,2i =,0,1,2k =.若21211p p <<<,则( ) A .()()12E E ξξ<,()()12D D ξξ< B .()()12E E ξξ<,()()12D D ξξ> C .()()12E E ξξ>,()()12D D ξξ<D .()()12E E ξξ>,()()12D D ξξ>3.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其中π,e 为无理数)32>;②2ln 3π<;③3ln 3e<. A .0B .1C .2D .34.已知复数41iz i=+,则z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复数z 满足()12(i i z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虚部为( ) A .iB .i -C .1-D .16.设12,F F 分别是双线2221(0)x y a a-=>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12F F 为直径的圆与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A B 位于y 轴右侧),且四边形2OAF B 为菱形,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0x y ±=B 0y ±=C .0x ±=D .30x y ±=7.设函数()()f x x R ∈满足()(),(2)()f x f x f x f x -=+=,则()y f x =的图像可能是A .B .C .D .8.某公园新购进3盆锦紫苏、2盆虞美人、1盆郁金香,6盆盆栽,现将这6盆盆栽摆成一排,要求郁金香不在两边,任两盆锦紫苏不相邻的摆法共( )种 A .96B .120C .48D .729.函数()2cos2cos221xxf x x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10.若23455012345(21)(21)(21)(21)(21)a a x a x a x a x a x x +-+-+-+-+-=,则2a 的值为( )A .54B .58C .516D .53211.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A π=,22BC =M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1142CM CB CA =+,则MB MA ⋅=( ) A .224B .72-C .52-D .12-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3t =,则输出的i =( )A .9B .31C .15D .63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重庆云阳中学2014高第三次月考试题英语1(09.12高考英语2014-12-12 1912云阳中学2014高第三次月考试题命题向小方第I卷(选择题三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2014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is probably the man?A. A passer-byB.A policemanC. A taxi-driver.2.When will the school bus arrive?A. At 641B. At650C. At 6513.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ice-skating?A. She thinks it dangerous.B.She prefers ice-skating to rooler-skatingC.She doesn’t like it.4.What are th e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big travel agengcyB.A job opportunity.C. 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5.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 paid 23.5 dollars. 高考资源网B.The salad would not be served immediatelyC.The man ordered two chicken sandwiches and one salad.第二节(共12;每小题1.5分,共18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重庆市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完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的给3分。
) 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
如图所示。
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两种“白气”都属汽化现象B .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C .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D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B .正常人l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min 1C .光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km /1035D .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s 10,则他在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W 300 3.对下列图中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高压锅内气压升高,则锅中水的沸点降低B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根据乙图的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 .丙图中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惯性也越来越小D .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
同时向地面投放物资,飞机动能和重力势能均不变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N 300的物体在s 10内匀速提升m 2,所用的拉力为N 150。
以下关于滑轮组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 A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B .在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能不变C .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s m /2.0,拉力的功率为W 30D .若再用该滑轮组以相同速度匀速提升N 750的重物,此时其拉力功率为W 1805.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中国水周”。
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A 甲图表示水的比热容与质量的关系B .乙图表示水的比热容与质量的关系C .丙图表示水凝固成冰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D .丁图表示冰熔化成水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6.如图所示,在定值电阻1R 和滑动变阻器2R 串联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某某市云阳盛堡初级中学201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考试时间: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总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茶饮料 B.蒸馏水 C.食醋 D.豆浆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某某料的是…………………………………………………()A.(NH4)2HPO4B.Ca(H2PO4)2C.K2SO4D.CO(NH2)24.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涤纶类服装——合成纤维C.铝镁合金——合成材料 D.纯棉T恤——天然纤维5.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是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
下列有关乳酸(C3H6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 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C.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C.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D.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阳离子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60B.CO2C.O2 D.H2SO48.今年的3月11日事故,给当地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一种防爆剂中含有H2BO3(硼酸),H2BO3中B的元素化合价是……………()A.+1价B.+2价C.+3价D.+4价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10.化学知识谜语化可以增添学习化学的乐趣并能增强记忆。
云阳中学化学实验强化试题1.(20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Ⅰ: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上述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
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
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溶液最终变黄色,同时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 。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其目的是。
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Ⅱ: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Ⅰ、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看过学生的实验步骤后认为该设计有缺陷,应在开始实验前对某主要药品进行检验,所选择的药品为;该实验的目的是。
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苄(C6H5CH2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助香料等有机化工产品的制备。
氯化苄为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催泪作用,沸点为179.4℃,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
云阳中学高2014级实验部分复习模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选题:张怀志一、选择题1.下列试剂的贮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烧碱溶液盛放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B.少量金属钠贮存在煤油中C.浓硝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D.实验室保存液溴时可用少量水进行液封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B.用灯光照射盛有CH4与Cl2(体积比1︰4)的集气瓶后,可观察到瓶内壁附有液态物质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有固体析出,若加入足量蒸馏水,固体可以重新溶解D.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反复多次,并能闻到香味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银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必须紧贴试管内壁,避免液体溅出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下列有关仪器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容量瓶容积的刻度线刻在瓶颈上B.滴定管的“0”标线刻在管的下端C.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的“0”标线刻在尺的右边D.量筒的最下端刻“0”标线6.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4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C.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7.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的是( )A.NaOH、CuSO4、HCl、KNO3B.HCl、KOH、NaCl、Na2SO4C.Ca(OH)2、Na2CO3、NaCl、HCl D.NaNO3、MgCl2、KCl、Ba(OH)2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往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液B.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气体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硫酸C.检验溶液中C1一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检验FeC12溶液中Fe2+先加入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B.石油蒸馏C.实验室制硝基苯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11.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ⅠⅡⅢⅣA.实验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II: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C.实验III: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D.实验IV:配置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12.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A.过滤B.渗析C.萃取D.丁达尔效应13.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H2O98%浓硫酸水A 、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出现红色沉淀物D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 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①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反应原理的解释、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16.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7.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在PH=5时已完全沉淀,其分析错误的是( )A.若要用实验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要用到坩埚和坩埚钳。
B.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试溶液pH不影响实验结果;C.洗涤晶体:向滤出晶体的漏斗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D.用18mol/L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4mol/L的稀硫酸,玻璃仪器一般只有3种;18.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A(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和灰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
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在反应①中可能起催化作用B.设计③的目的是制取氧气C.第②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过滤D.白色沉淀D为CaCO319.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溶液中难以确定Al3+的存在与否B.原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为:Cu2+、Fe2+、Cl-、NO3-、SO42-C.步骤②中可以确定Fe2+、NO3-的存在,不能确定其它离子的存在D.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2种钡盐20.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含Fe3+和Fe2+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C.溶液可能含有NO3-D.一定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2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22..A .装置甲:吸收尾气HClB .装置乙:制取金属锰C .装置丙:洗气除去CO 2中的SO 2D .装置丁:实验室制取NH 3 2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NaOH 溶液溴苯图Ⅰ 图Ⅱ 图Ⅲ 图ⅣA .用图Ⅰ所示装置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B .用图Ⅱ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00 mol·L -1稀硫酸C .用图Ⅲ所示装置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D .用图Ⅳ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2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 3B .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 2中的NOC .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 3COOC 2H 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2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防倒吸B.排水法收集NO2C.实验室制氨气D.除去杂质气体HCl二、实验题26.I、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污染大气的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进行探究。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
(2)查资料得知,HCOOH CO+H2O。
实验室有如图l所示的装置,制取CO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的常见气体有(写一种气体的分子式)。
(3)查资料得知,利用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大部分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该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和装置已略去)。
①实验前,关闭旋塞K,先通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
②装置(III)的主要作用是。
③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补充装置。
II、该课外小组设计的从ZnSO4、FeCl3的混合溶液中制取ZnSO4·7H2O过程如下:a.在混合液中加入6 mol/L NaOH溶液,至pH=8为止。
b.过滤后得到沉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沉淀。
c.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2 mol/L的硫酸,保持溶液的pH在4~6,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即为ZnSO4溶液。
d.滤液中加入2 mol/L的硫酸,使其pH=2。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开始沉淀至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b中如何检测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2)步骤d中加入硫酸,使其pH=2的目的是;要制得ZnSO4·7H2O的步骤d还缺少的操作是,所用的主要硅酸盐仪器是。
27.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红色金属M 和金属E 并进行如下框图所示转化,获得高效净水剂K 2EO 4。
(答题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中的M 、E 均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金属(1)写出M 溶于稀24H SO 和22H O 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
(2)检验X 中阳离子的方法和现象是 。
(3)某同学取X 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酸化并加入KI 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4)由MSO 4的蓝色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蓝色晶体,这些操作中用到的实验仪器除了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填写仪器名称)。
(5)某同学利用H 2还原MO 来测定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示意图,A 中试剂是盐酸。
①仪器B 中应装入 ,装置D 的作用 ;②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首先“加热反应管E”还是“从A 瓶中逐滴加入液体” ?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28.为验证氧化性:Cl 2>Fe 3+>SO 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 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2、K3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Ⅲ.当B中的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5)过程Ⅳ中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Cl>Fe3+>SO2的是(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的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