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课堂评课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3.35 KB
- 文档页数:3
讲课评分标准在评价一堂课的质量时,通常会采用一套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估。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帮助评委和观众客观地评价讲课的内容、表达方式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讲课评分标准,以供大家参考。
一、内容。
1. 内容的完整性,评价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涵盖了相关的知识点和重点。
2. 内容的深度,评价内容是否深入,是否有独特见解,是否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
3. 内容的实用性,评价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听众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表达方式。
1. 语言表达,评价讲课者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是否能够让听众容易理解。
2. 表达技巧,评价讲课者是否能够巧妙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引用等,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3. 身体语言,评价讲课者的肢体语言是否得体,是否能够增强表达效果,是否能够与内容相配合。
三、效果。
1. 吸引力,评价讲课者是否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是否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
2. 讲课时间控制,评价讲课者是否能够合理控制讲课的时间,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内容的讲解。
3. 教学效果,评价讲课者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能够让听众学到东西,是否能够激发听众的学习兴趣。
四、总体评价。
综合评价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对讲课者进行总体评价,给出综合得分或综合评价。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讲课评分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讲课前,讲课者可以根据这些评分标准对自己的讲课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评委和观众也可以根据这些评分标准来客观地评价一堂课的质量,为讲课者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一节优质课的课堂评价标准与细则解读评价标准一、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
(10分)二、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
(5分)三、语言流利,表达顺畅、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逻辑性、普通话标准并富有情感。
(语言语调标准)(10分)四、重点、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知识建构理论。
(20分)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
(15分)六、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
(15分)七、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充分,“收、放”恰当,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
(10分)八、课堂评价新视野的“六种状态”良好。
(10分)九、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理。
(5分)十、时间分布合理。
(5分)细则解读01.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这一要求基本都能做到,可以说是给分项,但优质课的级别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态?教态是老师的态度和体态的总称,教态是老师自身形象的体现,教态包括五项内容:1.表情,2.眼神,3.手势,4.站立和走姿,5.服饰。
① 表情——恰当地运用表情表达老师的感情及对学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赞许以及友善的批评等。
表情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② 眼神——眼神要平等、和蔼、亲切。
多与全体学生的目光接触,千万不要只看好学生,或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十五名的学生,更不要不看学生。
目光不宜移动过快。
③ 手势——手势有助说话,表达教师的思维,手势应舒展自如,切忌机械单一。
④ 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姿势应端庄大方,移动应缓慢,站立的姿势和位置选择恰当,相对固定,必要时应走到学生中间,与同学们进行感情交流,使学生听清发音,但正面退回讲台,不要单脚站立或倚墙、靠窗。
⑤ 服饰——服饰要整洁、大方;不戴不适当的饰物,如护身符、教徒饰物,不要油头粉面,不要过分化妆有失儒雅。
02. 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新课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课题来。
市庄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分标准讲课人讲授内容时间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分知识与技能(25分)1、知识点清晰、知识量适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联系生活与实践。
102、教学目标设定从学情出发,并明显地体现于教学全过程。
103、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学生经历、体验、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5过程与方法(30分)4、运用教材恰当,课堂程序分明,教学语言流畅,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55、立足于学生的“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与学习的有效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体现学生自主发展、差异发展等教学策略。
5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57、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108、教学活动,内容充实,灵活多样,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教师不局限教材,本着“便于学习”的原则,及时捕捉有效利用教学的资源,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
5情感与态度(20分)9、教师所提问题富有挑战性,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做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0效果与评价(25分)10、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感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151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较好地掌握新学知识技能,学有所获;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乐于争论、讨论、辩论,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学习兴趣浓、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10合计100分得分。
评课标准
评课标准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目标和性质进行调整,但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课标准:
1.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学生是否在课程中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评估教学内容是否紧密符合课程目标,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3.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和完成课堂任务等。
5. 教学资源的利用:评估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以提升教学效果。
6. 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估教师是否提供及时和具体的评价
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7. 教学师生关系:评价教师是否与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师生
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8. 教学环境:评估课堂的教学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比如座位布局、教室设施等。
9. 学生表现和成绩: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术成绩,这可以是一种评估教学效果的参考指标。
10. 教师反思和改进: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并根据评课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10分)
1、目标设置: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2、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0分)
1、内容选择: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2、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三、教学结构:(20分)
1、环节设计:课前先学有体现,设置情境、激发动机、展开过程、巩固训练、发展提高、达标检测。
2、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20分)
1、教法优化:教法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2、学法指导:指导学法得当,能与学情相适宜。
五、教学状态:(10分)
1、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具有学术研究氛围。
2、学生参与: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参与率高。
六、教学效果:(20分)
1、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慎密有效。
2、达标训练:能及时反馈练习,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七、教学特色:(10分)
1、创造性:导学过程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
2、艺术性:导学不出现“超导”与“滞导”现象,艺术性高。
3、生动性:导学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深刻、生动、形象。
等级设置:
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5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课堂教学评标准细则现如今,课堂教学,细则,标准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课堂教学,细则,标准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课堂教学评标准细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详细。
2、保证学问内容的科学性和留意学问体系的系统性。
3、立足于打好基础,着眼于培育在力量。
您正在扫瞄的文章由www.glwk8.om()整理,版权归原、原出处全部。
4、留意在传授学问、进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5、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又要从班级同学的实际动身,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进展规律。
二、教学程序1、新课的引入应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激发爱好的作用。
2、教学程序中所消失的教学要求,应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
3、教学环节之间要支配有序,环环紧扣,使得课堂结构严谨,合乎规律。
4、新课小结简要明白,使主要教学目标在同学头脑中形成条理(学问结构化)。
5、教学信息反馈和调控准时。
三、教学内容1、有关学问,技能,思想,观点等符合科学性,既不缺,不漏,不错。
2、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点,重难点和关键点。
3、教学信息容量和单位时间教学的学问密度适当。
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要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培育同学的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并培育他们的制造精神。
4、适合同学年龄特征。
5、有利于分层指导,面对全体。
五、教学态度1、老师对同学主动热忱,教育在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中进行。
2、同学对老师敬重,喜爱,学习刻苦仔细。
3、教学气氛和谐,老师教态和气可亲,同学活泼守纪。
六、老师素养1、一般话纯正,吐字清楚,音量适中,有娴熟,生动的语言表达力量和稳妥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的力量。
2、板书字迹端正,板图协作得当,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有较也的文字表达力量。
3、有娴熟的使用教具,电教器材和演示试验的力量。
具有敏捷,准时处理课堂偶发大事和驾驭课堂的力量。
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表达准确、规范。
2、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课堂应变、调控能力强。
3、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熟练运用各类媒体辅助教学。
5、教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善于与学生建立情感。
6、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7、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发展学习能力。
8、处理教材有整体性,注意本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使用教材有创造性;重点突出、难点化易。
9、教学步骤严谨有序,符合认知规律。
10、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布局得当、合理。
11、教案编写规范、具体、实用性强,具备个人特色;媒体准备充分,利于操作。
12、.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任务设计精当,具有实用性、综合性、诱导性和指向性。
13、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动手操作热情高,教学事件的驱动效果好。
14、教师能够明察学情,难易掌握适度,并留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教师应变能力强,语言表达与示范操作精当、点拨到位。
16、教学方法选择得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17、辅导细心、到位、有针对性,并能抓住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及时、准确地加以纠正。
18、恰当、适时地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19、时间利用有效,达到预期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20、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氛围宽松和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有评价,学生就得担负责任,有责任,学生就得身心投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评价也是课堂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保障。
人都有被信任、被认可的心理,学生更不例外。
学生需要被评价,需要得到认可。
基于此两点,建立一套健全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