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6.49 KB
- 文档页数: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杨荣光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21期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理念,其方法是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其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培养能力的过程。
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已摸索了很多年。
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就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评价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6032-03'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studyYANG Rong-guang(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llege, Dujiangyan 611830, China)Abstract: Research study appear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 new concept, The method is by selecting some of the issues, In a similar way to obtain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a process of capacity-building, Techn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education research study, you can better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tasks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I am on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course of study has been exploring for many years. Access to very good results. This article on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of certain areas such as the summary and discussion.Key words: research stud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model of teaching; evaluate笔者虽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生,但做起了计算机老师已经15年多了,对计算机的热爱和熟练程度也不比很多科班的差,在学校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职专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一、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教学资源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教学资源,从而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容。
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课程资料和学习路径。
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还可以在课堂上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虚拟仿真实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实践环境。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线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学。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这些平台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功能,如智能问答、自动批改作业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培训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趋势,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在线培训资源和教育研究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高职专业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专业教育中的更广泛应用。
1. 高职专业教育的背景与特点高职专业教育的背景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办学定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对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需求旺盛,这为高职专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研究性教学在高校计算机程序课程中的探索邓小颖,陈卫峰(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该文介绍了在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并做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
根据课程特点,提出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需区分的三个不同阶段,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课程阶段;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251-02Exploration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College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DENG Xiao-ying,CHEN Wei-fe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2,China)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hree key stages are identified in theprogress of teaching programming courses,and three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innovated for them.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th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Key words:research teaching;programming course;teaching reform;course stage;ability training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1]。
BOPPPS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BOPPPS教学模式概述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布朗大学教授研发的教学模式,其英文全称为:B:Bridge-in; O: Objective; P: Participatory Model; P: Project; S: Summary。
BOPPPS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以项目为载体,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 Bridge-in(引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2. Objective(目标):教师向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到什么,学到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学。
3. Participatory Model(参与模式):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Project(项目):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 Summary(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括和理解。
BOPPPS教学模式以其突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该教学模式是否适用,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 引入(Bridge-in)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新闻、应用案例或科技成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将这些现象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目标(Objective)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到什么,学到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学。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将其应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的原因,采用研究性方法来获取相关的知识。
该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1 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在中职教学中的必要性中职教学属于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高等教育相比,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大量初级、中级与高级人才。
中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也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在步入社会之后,他们才能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在中职教学活动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与高等教育相比,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不同的,这也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来看,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灵活挑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认同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与中学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不需要面临升学压力,他们有着更为充裕的学习时间,采用研究性学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联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合理选择研究性课程,这是“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客观体现,为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条件。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在众多教师的努力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水平,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由于各个高校一直在扩招,致使中职学校只能一再降低分数线,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强,没有明确的目标。